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docx
《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TJ-3标(DK579+140DK602+407.3)段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 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二九年三月目 录1 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作业区自然状况1121 地形、地貌1122 气象特征1123 地震动参数1124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2125 工程地质特征2126 水文地质特征213 沉降和变形观测的目的314 编制依据32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及内容321 路基322 桥涵323 过渡段43 观测点布置汇总44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建立541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基本要求542 观测
2、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5421 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5422 工作基点的布设6423 工作基点的校核643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65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设计751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75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7512 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8513 沉降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8514 监测方法及要求952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11521 一般要求11522 观测点的布置11523 观测精度11524 观测频次1153 过渡段沉降观测1354 作业方法与技术要求13541 使用仪器13542 人员组织14543 技术要求14544 作业方法146 观测资料的整理1661 资料整理要
3、求1662 提交资料167 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估1771 路基1772 桥涵1973 过渡段20附图:211 概述11 工程概况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被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铁路建设重点工程,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900公里。中铁十九局集团哈大客运专线管段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境内,为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站前土建工程标DK579+140DK602+407.3段工程,线路全长23.2667Km,其中桥梁长13.77807km,占59.22%,路基长9.48923 km,占40.78%。本管段内桥梁采用矩形空心
4、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桥墩,当墩高14m时采用空心墩,其余为实体墩,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摩擦桩),连续梁采用悬臂挂篮施工或支架法施工。路堤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中粗砂、AB组填料、改良土,地基采用CFG桩或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沉降和变形观测里程起始于DK579+140,终止于DK602+407.3,其中包括八棵树大桥、三叉河大桥、英城大桥、龙王庙大桥等10座大桥,13个涵洞和10段路基。12 作业区自然状况121 地形、地貌本区段可分为三大地貌单元,即起点到DK579+333为属低山缓丘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有一陡坎,高差约13m;向北为微丘状剥蚀平原区。该段地势上形成中部高南北
5、低,东西向较为平坦,地形纵向起伏较大;DK600+400DK602+407.3位于苏台河一、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012.14m。122 气象特征本区段属于中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压995.9mb;年平均气温6.7oC,极端最高气温37.3 oC,极端最低气温-34.6oC;年平均绝对湿度9.0mb,日最大绝对湿度34.5mb,日最小绝对湿度3mb;年平均降水量632.7mm,年最大降水量778.3mm,年最小降水量448.1mm,年平均蒸发量1226.0mm,年最大蒸发量1392.0mm,平均风速2.8m/s(主导风向SW),最大定时风速20m/s(主导风向SW),年最大积雪
6、深度22cm;最大冻结深度148cm。123 地震动参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划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本区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35s。124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1)地层岩性本区段自上而下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积粉质黏土、白垩系下统泥岩夹砂岩。工程地质特性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土(Q4el),呈层状分布于地表,浅灰色-灰黄色,硬塑为主,级普通土o=150KPa。白垩系下统:泥岩夹砂
7、岩(K1Ms+Ss),泥岩为主,夹有薄层砂岩。泥岩紫红色,含少量砂砾,泥质结构,层理构造,可见结核,成岩较差,风化产物为土状。砂岩以灰色、紫红色为主,钙质胶结,成岩较差,风化产物为砂状,岩层走向NE,倾向WN,倾角小于5 o,o=200400KPa。泥岩具弱膨胀性。(2)地质构造本区段构造单元属黑褶皱系,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张广岭隆起带)西缘与第二沉降带东部(松辽平原)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衔接复合部位,第三纪以来以下沉坳陷为主,但不同地区的沉降幅度具有明显的差异。125 工程地质特征本区段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残积粉质黏土层,厚115m,坚硬-硬塑,局部软塑。中更新统黏质黄土厚120m
8、,硬塑,粉质黏土呈层状分布于黏质黄土层下部,厚度26m。底部为白垩系泥岩,风化层厚1030m。部分地段见第三系富峰山期玄武岩、石灰系大理岩。沿线存在季节性冻害问题,白垩系泥岩及泥岩夹砂岩,抗风化能力差、强度低、易崩解、属极软岩,具膨胀性。沿线露出的第四系中更新统黏质黄土、全新统残积粉质黏土都含有亲水性黏土矿物,具有弱-中等膨胀性。126 水文地质特征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人工地表水垂直入渗。第四系孔隙潜水广泛分布于河流漫滩及阶地的砂砾石层中,漫滩及一级阶地地下水位较浅,一般为110m ,二级阶地为520m;黄土台地地下水位差异较大,孔隙水附存
9、于黏质黄土及砂砾石透镜体中,埋深320m ,局部可达30m以上。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剥蚀微丘地带,该地区岩层的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储存创造了条件,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一般埋藏深度大于10m,随季节变化明显,年水位变化幅度为25m。沿线部分地段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侵蚀性,以硫酸侵蚀、二氧化碳侵蚀为主,环境作用等级一般为H1。13 沉降和变形观测的目的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涵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施工
10、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量。14 编制依据为满足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保证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质量,制定本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有:2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及内容21 路基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和地基条件,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有: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基本体的沉降观测;路基本体水平位移观测。22 桥涵桥涵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有:桥梁墩台沉降观测;预应
11、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沉降观测;涵洞沉降观测。23 过渡段根据过渡段的设计形式,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有:路桥过渡段沉降观测;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沉降观测;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沉降观测。3 观测点布置汇总根据本标段实际情况及设计资料要求,规划了整个标段的沉降变形观测点,具体如表3-1和标3-2。表3-1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统计表单位工程观测位置及点数备 注左侧路肩观测桩左侧坡脚观测桩基床底层沉降板基底沉降板右侧坡脚观测桩右侧路肩观测桩DK579+140DK579+333.52633336说明: 1、填筑期间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同时保证不超过3天观测1次; 2、堆载预压至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期间:第115天
12、每3天观测1次,第1690天每7天观测1次,第90180天每15天观测1次; 3、预压土卸载、铺级配碎石至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前15天每3天观测1次,第15天后每7天观测1次。DK584+675.48DK585+835.732326123232DK586+008.3DK586+232.29999999DK590+080.88DK591+146.12171415151417DK591+745.88DK592+462.95128109812DK592+801.05DK593+879.601311991113DK594+250.04DK595+160.70201813191820DK595+335.3
13、0DK595+892.49977779DK597+113.5DK598+687.2616150556161DK600+398.78DK602+407.3636344506363合 计242226166188226242表3-2 桥涵沉降观测统计表单位工程观测位置及点数备 注承台墩身连续梁立白特大桥31831890说明: 1、承台和墩身仅选择观测一项,即在承台施工后开始观测,在墩身施工拆模后承台停止观测转到墩身观测,观测频率为1次/周;荷载变化前后各观测1次。 2、梁体部分在张拉前后各观测1次;张拉完至无碴轨道铺设前1次/1、3、5天,后期1次/周。药厂大桥101018红嘴河特大桥2282288
14、6小塔子特大桥3838小塔子大桥2222英城子大桥2424龙王庙大桥1212三岔河特大桥7676八棵树特大桥106106靠山屯大桥88涵 洞104104基础施工完设观测点,涵身施工完成移至边墙;观测频次为荷载变化前后或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前1次/周。合 计9469461944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建立41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基本要求沉降变形观测测量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要求执行。水平位移观测网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按观测精度要求建立;垂直位移观测网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建立。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布设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高程应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
15、统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网联测。全线二等水准测量贯通后,将垂直位移观测网与二等水准点联测,统一归化为二等水准基点上(85黄海高程基准)。水平位移观测网与CP或CP控制点联测,引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实现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42 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421 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在沿线已有水准基点的基础上,设置观测水准点。每个独立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基准点。本管段范围内的水准基点采用设计院提供的25个等水准点和56个加密点(设计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网中CPI067CPI082以及CP119CP143)。422 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之
16、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1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100m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预制桩(预制时插入28mm长60cm顶端圆滑的钢筋),桩周上部3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埋深不得小于2.0m(本管段冻土层厚度1.6m),并应采取防护措施加以保护。本管段范围内的工作基点采用设计院提供的II等网点及在其基础上加密的水准点(D120-1D140-4)。为便于观测,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要做好点之记,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与铁路路线平面布置
17、图见附图4-1。423 工作基点的校核 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43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结点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水平位移观测网控制点宜采用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应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或红外测距反射片。沉降变形观测网和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1和表4-2,变形测量精度要求见表4-3。表4-1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三等1.00
18、.30.60.8DS0.5或DS1型仪器,按暂行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表4-2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6.03501.81/70000按照国家三等平面控制要求观测3502.51/40000表4-3 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测量5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设计51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5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2)观
19、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观测点的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加堆载预压的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5)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
20、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512 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观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每个工点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数量,埋设观测元件的种类、数量,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由设计、施工、监理方在现场核查确定,并填写工点沉降观测断面、点布置表。513 沉降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1)观测元件的选取观测元件应满足工后沉降的评估需要及精度要求。路基面采用观测桩观测,地基面采用沉降板相结合进行观测。(2)观测元
21、件的埋设图5-1 路基面沉降观测桩参考图(单位:mm)观测元件除沉降观测桩外,均应在地基加固完成后,路基填筑施工前埋设。沉降观测桩采用 100mm100mm1100mm规格的C15混凝土预制桩,埋入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直径不小于20mm,底部做成带弯钩状,露出混凝土面5mm打磨成半球状表面作好防锈处理。一般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挖坑埋置于设计位置,采用砂浆浇筑固定。路基面观测桩一般设在距左右线路中心3.2m基床底层顶面,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沉降监测桩标高变化;路堤地段位移桩埋设于堤脚外1m处,用全站仪测量位移桩水平位移变化。沉降板由底钢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桥涵 沉降 变形 观测 实施方案 技术设计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