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docx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ISO14000: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理解与实施 目录 二GB/T1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理解与实施…………………………………………………………...…...………………..2 1 范围…………………………………………………………………………… 3 3 术语和定义………………………………………………………………….....4 4.1 总要求 ………………………………………………………………………..5 4.2 环境方针……………………………………………………………………5 4.3 规划(策划)……………………………………………………………………..6 4.4 实施与运行………………………………………………………………..10 4.5 检查 ………………………………………………………………………..13 4.6 管理评审……………………………………………………………………..16 一、EMS标准产生/发展和实施该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1.1 EMS标准的产生/发展 术语------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问题: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的结果。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变化,与原来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称为“环境污染,又称“公害”。 随着科技进步及生产力水平提高,给人类社会带来日益丰富的生活,人类影响自然能力大为增强,走出了野蛮,蒙昧时代,进入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浪费的“文明”时代。原有的朴素自然观被动摇,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利益驱动,使得人们不顾一切地向大自然展开掠夺,并任意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废物,相伴随环境问题的出现并逐步恶化 人口呈几何指数增长,资源濒临耗尽,每一种污染物均达到地球无法承受的程度。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以及森林大量毁灭,造成温室气体(C02,03,N20,氯氟烷烃等)大量排放。气体组成总量发生较大变化,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 b.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处于同温层,除温室效应外,主要作用是阻止过量紫外线直接到达地面。太阳光中 70—90%的紫外线被其滤掉,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保护伞。但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类 化合物而消耗臭氧,出现了臭氧空洞。 c.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与越境转移 工业化生产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随意排放,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有的国家还将此类造成污染的废物向他国转移。 d.海洋污染和海洋保护 向海洋排放的固体、液态废物,有毒废物,放射性废物,给浮游生物,鱼类,海鸟带来致命的威胁。海洋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尚未开发就遭到了难以弥补的毁坏。 e.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 f.生态环境恶化 森林减少,土地沙化、退化,淡水缺乏,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大问题。 1.1.3中国环境问题 a.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b.水环境状况严峻 c.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 d.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e.生物多样性锐减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1.1.4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a.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的大问题 b.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c.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性大问题 1.1.5.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第一次召开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环境规划署,并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会议推动各国走上了环境立法,依法治理环境的道路。 1983年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92幸6月3 日—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五个重要文件。正式确定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应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计划。“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2l世纪议程”的精髓,作为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这是人类社会走向自救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近期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德巴根召开国际环境大会,提出了共同而又区别的环境治理要求,并达成协议。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郑重承诺。 1991年7月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筒称 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TC207技术委员会,着手IS014000系列标准起草工作。 1996年10月1日,TC207先后颁布了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方面的标准。 2004年11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对96版IS014001标准修订并颁布了新标准IS0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我国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于2005年5月10日发布为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配套标准:GB/T190011-2003idt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2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a.改善组织的环境行为,降低环境风险,法律风险; b.促进污染防治,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c.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环境意识; d.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GB/T1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理解与实施 标准的引言 • 各类组织越来越重视实现和证实自身的环境绩效; • 组织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须在管理体系内实施; •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消除贸易壁垒,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 环境因素和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两条主线; • 环境标准适合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应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 • 环境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的模式; • 第二版标准修订更加明确了第一版的内容,并增强了与GB/T19001的兼容。 • 本标准未提出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 • 本标准可以与其它管理体系整合。 EMS运行模式见下图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管理评审 策划 环境因素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 检查和纠正措施 监测和测量 合规性评价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记录控制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实施与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能力、培训和意识 信息交流 文件 文件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请感兴趣的一方(如顾客)予以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它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 本标准所规定的所有要求,都拟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节号和前一版(GB/T24001--1996)保持一致。 3 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标准的术语与定义------共20个 3.1 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3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4 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3.10)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3.5 环境目标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3.6 环境指标 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3.7 环境绩效 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3.8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如:周围居民、下风向企业、股东、供方、员工、用户等 3.9 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的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3.10 持续改进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11 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3.12 记录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3.13 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3.14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15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16 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3.17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这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组织。 3.18 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3.19 内部审核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 (3.16) 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3.20 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 (3.16)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 (3.11),并管理环境因素 (3.6)。 注: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组合。它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4 ISO14001标准条文理解 • ISO14001标准包括五大部分,17个要素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理解要点】: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 环境管理体系应文件化; • 持续改进环境绩效。 • 确定体系覆盖范围。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可为公众所获取。 【理解要点】 内容要求: (1)环境方针应规定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整体方向,是组织的行动原则。 (2)环境方针应做出两个承诺: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和对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3)环境方针应十分明确、易于理解,要为设定环境目标及指标提供框架。 实施要求: (1)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传达到全体员工,让员工理解。 (2)环境方针并且根据变化的情况和信息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 (3)传达到员工及代表企业工作的人员。如分包方人员。 (4)可为公众获取。 环境方针示例: 北京六建 提高环境意识, 遵守环境法规, 强化环境管理, 持续净化环境。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节能降耗 减少污染 建造美丽家园 依法治理 持续改进 净化一片兰天 • • • • • • 一局四公司 坚持人文精神, 营造绿色建筑, 追求社区、人居和施工 环境的不断改善。 河北建设集团: (E+S) 关爱生命,保护环境,营造绿色建筑; 遵守法规,注重预防,追求自我超越。 上海宏润集团: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预防为主,增强安全意识 以人为本,关注职业健康 注重环保,营造绿色建筑 诚信守法,追求持续改进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理解要点】 (1) 应编制程序文件。 (2)组织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可直接控制的,二是可施加影响的。其中,组织可期望施加影响的如: a 组织的产品由外部承包商负责的运输; b 生产活动承包给别人或别的组织; c 组织的供方或其它相关方的活动。 (3)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八种类型: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4)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5)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动态管理环境因素。 (6)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及开展合规性评价时,都要考虑重要环境因素。 (7)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是建立、实施和保持EMS的核心和基础工作 (8)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应达到的要求:-----“识别应充分 评价要合理” “识别应充分”(即环境因素无遗漏)---建议的识别思路: 按照产品实现过程流程为主线十生产、生活、办公、服务等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全面识别 评价要合理”(即评价结果中重要环境因素无遗漏) 对环境因素评价建议采用复合评价法 “复合评价法”---即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如专家直接判断与量化打分相结合,且先直接判断后打分。 A.专家直接判断法---需预先确重要环境因素直接判断准则 直接判断准则—亦在程序文件中规定,如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 • 1.法规不允许的排放物的排放;如废电池、旧灯管等 • 2.环境影响的规模较大;如建筑垃圾等 • 3环境影响的程度较大;如打桩噪声等 • 4社区强烈关注的排放;如夜间施工噪声等 5.能源与资源中:万元产值消耗量最大;如钢材水泥、商品砼;或采取措最容易控制见效的能资源;如水、电的消耗等。 B量化打分法---即对环境因素各因子赋于不同分值,依各因子之值及其总和判定是否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如对污染物排放的打分: • a法规允可符合性—可分为:不允许/5、一般/3、无要求/1; • b环境影响的规模与范围—可分为:超出社区/5、社区内/3、场界内/1; • c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严重/5、一般/3、轻微/1; • d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可分为:持续发生/5、间断发生/3、偶而发生/1; • e环境影响的社区关注度---可分为:严重/5、中等/3、轻微/1; 如对能源资源消耗的量化打分: • f.按万元产值消耗量---可分为:高/5、中/3、低/1; • g.可节药程度---可分为:易/5、一般/3、难/1; 重要环境因素打分法判断准则: 1.对污染物排放的打分:a或b或d • =5/或a+b+c+d+e≥14(此值企业可自订)均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2.对能源资源消耗的量化打分: • f或g=5/或f+g≥7时均评价为重要环境为因素。 上述评价中凡直接判断为重要坏境因素的就不再量化打分。 复合评价法主要优点: • 简洁明快 能抓住关键少数 (9)评价结果的输出---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显示风险控制方式的策划。 • 风险控制方式的策划:--(可输入4.3.3), • 一般为:建立环境管理方案或遵循运行程序准则要求或应急准备与响应 示例1:环境因素评价方法-----(见附件,以下同) 示例2: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策划 注、上述方法及思路同样适用于OHSMS4.3.1对危险源识别评价 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为: • 污水、废水的排放; • 扬尘、粉尘、烟尘、废气的排放; • 噪声的的排放; • 建筑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 运输的遗洒; • 油品化学品泄漏; • 光的污染/射线辐射; • 火灾及爆炸; 主要原材料消耗、水电能源消耗等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理解要点】 (1)应编制程序文件。 (2)建立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渠道,编制清单,并及时更新。 a获取渠道可以是: 政府有关机构 行业团体、集团 商业数据库 专门性服务机构 INTERNET网 报刊等 b适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国家或国际法律法规的适用要求;省部级的法律法规的适用要求;地方性法律法规的适用要求。 c适用的其他要求包括: 与政府机构的协议;与顾客的协议; 非法规性指南; 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照管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与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本组织的要求等。 (3)按ab要求收集选取适用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清单; (4)进一步识别适用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对组织重要环境因素的适用条款的具体要求; (5)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及合规性评价时,都要考虑这些适用法规和其它要求。 (6)及时更新上述信息 (7)理解与实施难点---如何应用于组织所识别的环境因素? ----要做到以下三点: A.关键是对“适用”二字的理解---仅指那些适应于本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且与重要环境因素相一致的那些适用法规或其他要求。 B.按照“就高不就低、就近不就远”原则去识别。 就高不就低---某项法规要求有高低之分时优先选用要求高的; 就近不就远---某项法规要求有国家、行业、地方的优先选择地方的,其次是行业的。(似县官不如现管) C. 识别结果:---建立重要环境因素与适用法规要求的对照表。即:将己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每项重要环境因素按上述原则识别出适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要求并建立对照表。其意义重大: 1是“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要求的具体体现; 2是对员工环境法规教育好教材; 3是组织环境执法和建立环境管理方案的依据; 4是组织开展合规性评价的信息输入和法律依据。 (参见示例3:建安企业适用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理解要点】 (1)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 a 环境方针中有关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c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d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e相关方的要求. (2)目标内容应符合环境方针并考虑到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法规及其它要求承诺; 要尽量量化、可以测量; (3)目标指标实施:要在各职能层次设立(分解); (4)要制订为实现环境总目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并经评审。 (5)管理方案的内容包括(五要素): .目标/指标--职责分配---方法/措施--完成时间表 (6)环境管理方案与运行程序之间关系: 相同点:都是为实现环境管理总目标 不同点:方案措施 大多是为程序运行创条件的那些技术十管理措施,一旦实现即完成历史史命,因而它具有移时性,因而她有完成时间要求; 程序是为进行某项例行性活动/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或作出的规定,因此她具有重复性、例行性不存在完成时间问题; 二者关系:方案是为 程序运行创条件;而程序是方案实现后的继续活动及持续保持。 (7)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示例:----见示例4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理解要点】 (1)应明确规定各部门及岗位人员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 (2)任命管理者代表,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大型企业除任命管理者代表外,还可任命1名或数名管理者副代表。 (3)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包括:a) b) (4)最高管理层要确保实施和保持和改进EMS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及财力资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和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或采取其它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所有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所有人员都意识到: b)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或潜在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实现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理解要点】 (1)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 (2)确定人员能力准则。对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岗位,要有必要的教育、培训技能和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确保他们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如噪声测量人员、运输车司机、仓库管理员等。 (3)识别、确定培训需求 (4)实施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 (5)培训应使员工意识到:a)b)c)d),效果应评价 (6)保存相关的培训记录。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理解要点】 (1)应编制程序文件。 (2)在组织内部横向和纵向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的渠道。 (3)接收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应形成文件并予以回应。 (4)信息交流方法: 对外部,通过年度报告、法规上的申报、政府机构的记录、刊物、广告等进行 建立投诉台帐和设立质疑电话、回访、信函等形式与相关方交流 在内部,通过板报、内部新闻、会议、文件、报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方式进行。 (5)组织应确定哪些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交流,交流内容、职责及方式应形成文件。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理解要点】 (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 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 手册及程序文件 控制文件/记录 (2)应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文件相协调 (3)应给出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相关文件指: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制度、表格、报告、记录、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等。 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规定: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理解要点】 (1)应编制程序文件。 (2)控制标准和体系要求的文件,不含记录。 (3)文件控制的内容: 文件发布前应经审批; 必要时,评审和修订,修订后重新审批; 有效文件发放到有关岗位和人员; 进行标识,妥善保管,规定保存期限; 控制外来文件; 对失效文件进行控制,做出标识,防止误用。 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其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理解要点】 (1)应编制一个或多个成文的运行控制程序。 (2)建筑企业运行控制程序一般包括: 污染物控制程序(噪声、固废、扬尘、污水等)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程序 能源和资源控制工作程序 分包商管理工作程序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消防管理工作程序等 (3)控制的对象是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 (4)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注:建安企业施工现场EMS运行准则见示例5); (5)将适用的程序要求通报供方和合同方。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理解要点】 (1)应编制程序文件。 (2)识别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3)制定应急措施(如预案); (4)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响应,预防和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 (4)对程序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在事故/紧急情况发生后,对程序进行评审和修订。。 (5)可行时,定期试验上述程序。如消防演习。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适用的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且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理解要点】 (1)应编制程序文件。 (2)监测—遵照有关规定所进行的检查。内容包括: a环境表现(如采取污染预防措施的效果,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效果,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结果等)。 b有关的运行控制(如程序文件的运行情况等)。 C 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 应明确监测负责部门或人员、监测方法、频次、执行标准、记录内容、结果处置等。 (3)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是监测过程中的一种具体方法 (4)监测对象:关键特性。包括: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等。 (5)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或验证。 4.5.2合规性评价 4.5.2.1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它要求的遵守情况。这可以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理解要点】 (1)应编制程序文件 (2)频次与时机---应定期评价(间隔不超12个月),如内审前评价组织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3)参加评价人员应具有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及相应能力 (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体系 内审员 培训 教程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