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与拟合文化景观视域下在地建筑实践的一般方法.pdf
《错位与拟合文化景观视域下在地建筑实践的一般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错位与拟合文化景观视域下在地建筑实践的一般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3):6-10.域下在地建筑实践的-一般方1.时代建筑,文化景观视引文格式错位与拟合+6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3张洁ZHANGJie错位与拟合文化景观视域下在地建筑实践的一般方法Deviation and MatchingA Method in Practicing Architecture at Local Level through the Lens of Cultural Landscape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地方建造习惯与外来建筑师的主体性创造构成了一种错位关系。一种解决途径是在认可建筑师创造性的同时,兼顾地方文化的差异性,这就带来了“如何科学地
2、认知并合理地拟合地方文化进行在地建筑实践”的问题。文章认为,在建筑学领域以往的讨论中,地方建造习惯往往被当作客观研究对象,并被划分成平面布局、材料使用、立面语言等分而析之。这样虽能获得局部的知识,却未能形成对地方建造文化特征的整体性把握,从而在建筑实践中容易出现片段式地方要素堆砌的现象。基于此,文章引入了卡尔索尔的文化景观概念,但修正了索尔给出的地方形态学要素框架,使之成为针对地方建造事实的描述系统。通过各要素之间关联意义的描述,文章力图帮助建筑师形成对地方建造习惯的整体性认知。通过追溯共有的形态学源头,文章进而将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方法嵌入文化景观描述系统之下,形成了一种从区域到建筑单体的
3、描述性结构框架,用于在地建筑实践的拟合。1引言:地方文化差异性下,建筑师何为?有关地方文化对现代化、工业化与全球化的抵抗屡见不鲜。仅就中国当下的城市与建筑实践语境而言,有关地方文化的议题不断出现在古城保护和乡村振兴中。这类实践往往投入成本高,并依赖于近年来网红式的城市与乡村营销手段,却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通用性的现代主义手法仍占据主导,地方文化没有得以活态传承,反而被解构在全球资本运行的体系中。从理论探索的角度而言,自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围绕着场所精神、乡土建筑关键词全球化与地方性;卡尔索尔;文化景观;形态学ABSTRACTInthecontextofglobal
4、ization,there is a deviation between local buildinghabits and the creative subjectivity of foreignarchitects.One solution is to recognize thecreativity of architect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the differences in local culture,which brings upthe question of how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and reasonabl
5、y integrate local culture into localarchitectural practice.This article argues thatinprevious discussions inarchitecture,localbuilding habits were often treated as objectivestudying subjects that are divided into aspectssuch as floor plan layout,material use,andfacade language.Although partial knowl
6、edgewas gained,it did not form a holistic grasp of the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building culture,resultingin a phenomenon of fragmentary stacking oflocal elements 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Based onthis,the article introduces Carl Sauers concept of等不同角度的关于在地建造的论述,并各自形成特定的阐释方法。同时,史学家通过建构更为多元的现代建筑史,将原本不
7、在正统现代主义范畴之内的实践囊括进来,包括了现代建筑在不同地方的呈现。遗憾的是,这些努力虽然展现了一种更为多元的图景,但也较多地停留在地方性与全球化抵抗的分析与解释层面:一方面,被讨论的建筑师案例带有很强的个案特征;另一方面,地方建造习惯往往被分而析之,在获得局部知识的同时,却未能形成对地方建造文化特征的整体性把握,这都造成了建筑师在地建筑实践时与地方建造习惯的错位。cultural landscape and revises Sauers frameworkof forms to make it a descriptive system for localconstruction facts
8、.By depicting the correlationsbetween various forms,it helps architectsform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local buildinghabits.Further,by following the morphologicalmethod,the article embeds urban morphologyand architectural typology under the culturallandscape framework to work out a descriptivestruc
9、ture from region to individual building forfitting into local architectural practice.KEYWORDS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Carl Sauer;Cultural Landscape;Morphology中图分类号:K901.6;TU-021文献标识码:ADO1:10.13717/ki.ta.2023.03.06文章编号:1 0 0 5-6 8 4 X(2023)03-0006-05如何最大可能地弥合这种错位成为了本文需要回答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让浸在地方文化中的建造
10、习惯作为整体成为建筑师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使建筑师能够发挥主体创造性加以实践。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中明确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1 1 5 首先,当建筑师面对“陌生的、无规则的、含混不清的”地方文化概念结构,他只能像人类学家一样,诉诸“深描”,即“记载特殊的社会行为在这些行为的发出者眼中的意义”,只有在真实的记录而非解释的过程中才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3有可能“从行为者的观点看事物”,真实的地方空间生产才有可能浮现。其次,需要为这些地方建造事实提供一套建筑学描述语汇,“尽可能清楚地表述如此
11、获得的知识向社会揭示了什么,以及关于社会生活本身解释了什么之间的差异”1 3 5,从而将之转变为一种建筑学方法。文化地理学中文化景观的概念,提出将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一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视为复合体加以审视,使之成为一种可供参考的针对地方建造习惯的描述系统,或能给出某种启示。2文化景观视域下的地方建造习惯认知:一种路径2.1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描述系统以“景观”(landscape/Landschaftskunde)一词作为地理学的阐释单元(theunitconceptofgeography),从地域事实的整体关联中总结文化特质的研究思路,源于伯克利地理学派的开创者卡尔索尔(Carl O.S
12、auer)。出于对当时占据美国主流地理学术圈的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和地理进化论(evolutionary change)的反感,索尔的思考中有着鲜明的现象学和经验主义视角,使他将关注点牢牢地锁定在场地的“物理事实”(factors),它们在时间的作用下成为要素(forms),并通过相互关联形成景观。索尔区分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的物理事实包括了地质构造、天气现象(climatic)、植物(vegetational)等,历经时间的洗礼成为了地表(土壤分布、水系、矿产分布)、气候(climate)、海洋与海岸、植被(vegetation),并在相
13、互之间的关联作用下成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事实”(factor)只有无形的文化,它的作用对象是自然景观,并产生了人口(密度、流动性)、住居(平面、结构)、生产、交通等要素,在相互作用下成为某地特定的文化景观(图1)。2 1 3 7-4 3索尔对文化景观的定义有三点值得关注。首先,他强调用有形的物理事实来对无形的文化加以描述,能够与建筑学对物质空间的讨论相衔接。其次,在谈及要素(form)的时候,索尔用了“形式”一词,出自“形态学”(morphology)。事实上,他阐明文化景观的名篇景观的形态学就在标题上直接使用1.索尔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构想(作者根据索尔景观形态学一文的文字绘制成图)1
14、.Sauers framework on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drawn by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texts)事实要素FACTORSFOHIMS地质的气候GorognoticCimato天气的地表时间Cimatic自然景观Lard植物的TIME海洋与海岸NATURALLANDSCAPEVegatationalSoaandCcast相互关系植被XVegotition了“形态学”一词。通过诉诸形态学方法,索尔否认了进化论的先验理论,而是希望将物理事实组织为要素,编织整合进由大量比较
15、研究形成的结构之中。不同结构中的相似要素具有同等价值,结构本身表现为可发展的序列(developmental sequence),用以陈述区域内物理要素的承续关系(successionofmaterial formswithinareas),根据序列中要素的相互关系描述文化的传播与分布。形态学方法除了预设的立场,同时又获得了整合。其三,索尔对于文化的定义将人的主体性视作某种客观事实。文化在他看来是某一群体自带的属性,被认定为形成文化景观的事实,它对于自然景观的加工构成了某种文化根源。姑且搁置这一判断是否属于先验,索尔由此认为文化区即是呈现某种生活方式的地区,而文化源地(culturalhear
16、th)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文化区,413并通过追溯文化景观要素的传播与分布来定义文化核心、文化副区、文化圈等概念。文化在此成为了某一主体相对稳定的创造性特征,这一对主体性的关注为借由理解文化景观进行在地建筑创作提供了可能性。综上,运用文化景观概念对在地建筑的创作进行探索,大致需要如下过程:(1)在区域尺度上,借助文化景观概念定义较为宏观的构成地方建造特征的要素研究框架,主要是对作用于自然景观的要素进行界定,并描述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结构;(2)在城市和建筑尺度上,需要结合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将建筑视作文化更替(cultural change)的产物,通过识读由长时段形成的城
17、市“形态斑块”和由事件性造成的建筑类型差异化,来检验地方文化作为创造力的“行为特征”;(3)定义针对地方建造习惯的描述系统,转述为在地建筑实践的创作方法。2.2作为一种描述地方建造习惯的文化景观框架2.2.1区域层面描述系统的建构始于区域层面,其关键在于定义适用于地方建造习惯的要素与术语。如前所述,索尔的文化景观要素围绕着人的生活方式展开,包含了人口、住居、交通与通讯、生产等四个方面,而自然景观则被他视作承载人类文化行为的物质基础和媒介。对于在地建事实媒介要素FACTOPSMEDIUMFORMS人口PopoAetion遮动性住居Houeing文化时间-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生产TIMENATURAL
18、LANDSCAPEProactionCULTURALLANDSCAPE交通Cermmurcation相互关系XX8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2023/3筑实践的文化景观要素框架的搭建,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与这一主题 5-6 相关的要素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地方建造性事实的集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塞尔都市研究小组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参照。有鉴于城市化与乡村和自然边界的日益模糊,城市化领地:景观与城市的发展(Territory: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LandscapeandCity)一书将连绵的城市化地形(anencompassing
19、 urban-topography)视作研究对象。研究小组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将研究要素划分为自然、水资源管理(watermanagement)、网络和基础设施(networks and infrastructures)、农业、工业生产与矿业(industrial productionandmining)、定居点(settlements)六个要素和具体的细分项 7 6 7-7 3。这一划分体系围绕着领地内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展开,虽然更为关注建造或者城市化事实,但与索尔的文化景观要素划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图2)。研究小组将人工环境视为第二自然,明确指出这一大范围的研究属于地理尺度。对于这样一种区域性
20、研究,重要的是通过描述各要素在领地内的呈现,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结构/意义,或者说某一领地有别于另一领地的独特文化意义。这一文化意义由物理事实表现出来,并由一系列相互牵制的特征构成:中心性(centrality)描述领地内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或者说领地内中心在边缘呈现的方式,以及边缘反作用于中心的方式。这往往通过交通、通讯等交换网络(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ofexchange)来实现。这些网络不仅沟通领地内部,也联络外部,从而带来了领地内不同部分的差异化(differentiation),让新的发展在某些部分出现,让另一些部分走向衰落。这一过程重新定义了空间边界(bo
21、rder),同时也呈现了权力控制(control of power)的方向,并在漫长的地表变迁过程中形成了领地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7 5 7 6 0 这一集体记忆不是别的,而是领地调用各种要素、从事建造行为的惯常发生方式,定义了领地的建造特征(图3)。2.2.2城市形态学与建筑类型学层面通过对不同地方建造性事实的描述,有关领地的要素框架获得了领地内建造行为的文化意义,但区域尺度和建筑尺度仍有着巨大的鸿沟,因而需要借助同样有着形态学根源的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分析,其目的在于理解某一建筑类型在领地内建造行为的文化意义中处于何种位置,从而定义与之相关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22、分析的主要方法搭建在传统的类型形态学之上,但更注重类型横向的比较,以差异化地呈现某一建筑类型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并作用于后续的在地建筑实践。(1)城市形态学的历史变迁研究:借助卫星图、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地图、历史文献与影像等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描述领地内某一地方(area)在重要历史时期的形态变迁。这包括地方的中心与边缘、交通网络、扩张方向、公共建筑与开放空间系统等,属于常规的城市形态学研究范畴。(2)纵向的建筑类型演化研究:辩别地方主要建筑类型,明确不同类型的出现状态与最终状态,根据类型的原始功能、大量建成的时代定义它与城市发展阶段的关系,从而确定其属于区域内何种生产生活要素,找出该要素所有的
23、物理事实,结合形态学的历史变迁研究,分析影响其变迁的因素和变化的方式。(3)横向的主流类型(prevailingtype)8比较研究:在领地内,甚至跨越领地寻找地方不同时期主要建筑类型在其他地方的踪迹,判断其属于主流建筑类型的何种变体。通过和主流类型的比较,能够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辨别该类型的演化顺序,从而判定地方在该建筑类型所在的历史发展阶段属于文化传播的何种位置(文化区的核心一文化副区一文化圈)。(4)地方与领地文化意义关系的定义:地方的主要建筑类型及其所属的文化景观要素在不同时期定义了地方在不同要素体系中位于整个领地的核心、文化副区还是文化圈,从而定义了地方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其不同
24、的交换网络探讨它的中心性程度、中心对其掌控的空间边界,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权利控制系统等,并最终通过集体记忆的研究把握地方在领地认知心理结构中的位置。2.3在地建筑实践的认知结构格尔茨言:“重新构造社会关系的模式即是重新排列经验过的世界的坐标。社会的形态即是文化的实体”1 1 3 6。对于外来的实践者而言,要拟合在地实践者的建筑创作,其困难在于并不具备在地者自带的文化思维惯性,即外来者是以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经验地方世界。文化景观要素研究框架描述了某一领地内面对建造所展现出的文化特征,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分析通过类型的纵向演化呈现了这种文化特征在作用于建筑时表现出了怎样的意指结构(场地处理、平面组织、立
25、面语言、结构体系、材料使用等),而类型的横向比较则按照文化核心一文化副区一文化圈的模式描绘出了地方建筑在领地内(或者跨越领地)的谱系关系,进一步限定了文化特征在领地内不同地方表现出的差异性,也更好地定义了文化特征应当在怎样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在这一多重体系的定义下,作为主体创造力来源的地方文化才能为外来者所吸收,进行在地建筑的实践线(图4)。3结论由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资本全球化推动了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在地建筑实践的议题,其背后隐藏了这样一种设想,即如何通过理解地方文化,使得在一定的错位容许度下,以他者的视角拟合地方建筑成为可能。本文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借助文化景观的概念,以描述地方建造性事实让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错位 拟合 文化景观 视域 建筑 实践 一般 方法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