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除软桩头技术交底资料.doc
《凿除软桩头技术交底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凿除软桩头技术交底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编号:2009-002 工程名称 大寨大桥 交底部位 软桩头凿除及承台施工 工程编号 日 期 2009-12-20 交底内容: 一、 施工前的准备 土方开挖 (1)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开挖方式、施工顺序。 (2)专业测量员放出基坑开挖控制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开槽前测量出承台基础的地表高程,然后计算出下挖深度。 (3)基坑边缘堆土距基坑边缘不少于1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4)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侵入基坑周边土体。 二、 施工工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 施工放线 清除桩间土 破桩头 基础垫层施工 放样基础四角线 基础钢筋绑扎 模板支立 混凝土浇注 拆模 养生 1、施工放线 先由专业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承台基础的四个角点,并测量出开挖位置的地表高程,然后计算出基坑下挖高程。 2、基坑开挖 根据计算的下挖深度和土层地质情况放坡开挖,如果土层地质较好为黏性土时,适宜垂直开挖的则不必放坡,以减少土方的开挖量,如果土层地质为砂类土时,可按1:0.25~1:0.5进行放坡,基坑实际的开挖尺寸要比承台的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以利于承台模板的安装,开挖时挖掘机要从中部向四周进行,如果坑壁四周有渗水现象,则要在基坑周围设一级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汇水井,并用水泵及时将坑内集水排出坑外,保证施工过程在无水状态下持续不断进行,在开挖至桩头部位时要特别注意,不得损伤桩头钢筋,接近基底20cm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要一次到位,开挖至桩顶设计高程以下5cm处(C10砼垫层厚5cm),然后整平基坑。 3、破桩头 保护土层清除后可进行桩头处理,因规范要求桩头要嵌入承台10cm,因此从桩顶设计标高以上10cm处将桩头截断。凿桩头一般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截桩方法, 砍凿后的桩头应端面平直,防止有大的掉角现象,其桩高允许误差宜控制在0~25mm,具体方法如下: 用水准仪测出桩顶设计标高上10cm位置,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然后用风镐将包裹桩顶的以上77cm处的混凝土剥落,人工再用砧子沿标记处将桩头截断,将截断的桩头用吊车吊出基坑之外,软桩头凿除后的桩头顶面应端面平直,防止有大的掉角现象,并在桩基检测部位用砂轮机打磨光滑。 低应变检测桩顶平面处理示意图 1. 凿去原桩桩头的全部浮浆至坚实混凝土。 2. 将桩顶基本凿平。 3. 用打磨机或手砂轮将下图所示的几个部分磨平。 4、C15垫层施工 为便于承台钢筋的绑扎和承台模板的安装,在承台底浇筑厚度为5cmC10素砼垫层,在浇筑垫层前要先将基础底面人工平整,垫层浇筑平面尺寸要比承台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至少放宽20cm,因承台模板为厂家加工好的定型钢模板,因此垫层顶面标高允许误差为±20mm. 5、承台施工 承台各部位允许偏差 序 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尺 寸 ±30mm 2 顶面高程 ±20mm 3 轴线偏位 15mm 4 前、后、左、右边缘距离设计中心线尺寸 ±30mm 模板安装 承台模板用组合钢模,用Ф16mm对拉筋及辅助支撑固定,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平整度。模板安装前进行表面清理,涂脱模剂。模板安装就位后测量调整其中心位置及垂直度。 1. 一般规定 模板(含支架、拱架)应优先采用钢材制作,也可因地制宜,经过试验鉴定,选用其他材料制作。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⑵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⑶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 ⑷能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 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应涂刷隔离剂。模板用隔离剂应同时具有防锈作用。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为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质量,必要时使用带透水衬里的模板。混凝土养护期间,当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宜采用保温模板。 2. 钢材和焊条 模板、支架(拱架)及其他用途的钢材(条钢、钢板)宜采用Q235钢,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碳素结构钢》(GB700)规定。 焊条用电焊条应与钢材强度相适应,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的规定。 3. 模板制作和安装 钢模板制作和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2)的规定。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模板上的重要拉杆宜采用螺纹钢并配以垫圈。伸出混凝土外露的拉杆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 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宜采用垫块支撑两侧模板,临时性木撑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撤除。 当设计有要求或施工需要时,可在模板的隅角部分加设边宽为25~50mm的三角条。 4. 支架制作和安装 支架结构的立面或平面均应安装牢固,并能抵抗振动或偶然撞击作用。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对支架的立柱加以固定。 使用木材制作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承受弯曲力矩或横向受压的杆件,不应采用木材制作,并应减少杆件间的连接数目。 ⑵长杆件应减少连接接头。 ⑶压力杆件纵向连接应采用对接法,并扣以硬木或钢制的夹板。搭接法仅可用于次要杆件的连接。 ⑷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应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 5. 质量检验 模板、支架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及梁支座等加以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作记录。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⑴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施工的预留拱度; ⑵模板、支架、支撑、支柱等结构的可靠程度; ⑶拆除支架器具(如木楔、砂筒等)的装备状态; ⑷桥梁支座、锚定螺栓、压浆管、塞子等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和高程; ⑸隔离剂涂刷情况。 模板÷支架的安装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表3-3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返工。 表3-3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 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拱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 础 ±20 测 量 梁、柱、板、墙、拱 ±5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拄 h/1000 拉线尺量 梁、住、墙 l/1500 5 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 +10 尺量不少于3处 -5 6 梁底模拱度 +5 拉线尺量 -2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注:h为柱高;l为梁、板跨度。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是否存在杂物、钢筋上是否存在油污、木模板是否用水湿润、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等,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或钢筋上的油污。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以堵塞,不得漏浆。 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可以参照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预留孔洞 中心尺寸 10 尺量 尺寸 +10 尺量不少于2除 0 2 预埋件中心位置 3 尺量 钢筋加工 钢筋品种、规格、间距、形状、接头及焊接等均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抽检试验和焊接试验。承台浇筑前预埋墩身接头钢筋,接头钢筋按要求错开设置。 钢筋加工工作包括钢筋整直、切断、除锈、弯制、焊接或绑扎成型等工序。由于钢筋在浇筑砼后无法检查其质量和数量,而钢筋又是保证桥梁结构和稳定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地控制钢筋加工的施工质量。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并宜置于仓库(棚)内。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对桥梁所用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1. 钢筋加工的准备工作 ⑴确认钢筋符合要求。 ⑵钢筋整直和除锈清污。对于直径在10mm以上的钢筋,一般采用锤打整直,直径不到10mm的用电动绞车通过冷拉整直(伸长率不大于1%),如此还能提高钢筋的强度和清除铁锈。 其具体应达到的要求是: ①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其上的油渍、漆皮、鳞锈等应清除干净。 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③用冷拉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⑶画线下料: 在下料前应计算图纸上所标明的折线尺寸与弯折处实际线尺寸之差值(查阅现存计算表格可得),同时还应计入钢筋冷作弯折过程中的伸长量,其值可按表估算。钢筋弯折伸长量应符合表3-5的规定。 表3-5 钢筋弯折伸长量 钢筋直径(mm) 弯折角度 钢筋直径(mm) 弯折角度 180 90 45 180 90 45 6 1.0 0.5 不 计 18 3.0 1.5 1.0 8 1.0 1.0 20 4 2 1.0 10 1.5 1.0 25 4.5 2.5 1.5 12 1.5 1.0 0.5 27 5 3 2.0 14 2.0 1.5 0.5 32 6 3.5 2.5 16 2.5 1.5 0.5 2. 钢筋的弯制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图中对弯曲半径未规定时,可按下表要求加工。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 弯曲部位 弯曲角度 形状图 钢筋种类 弯曲直径D 平直部分长度 备注 末端 弯钩 180 I ≥2.5d ≥3d D为钢筋直径 135 HRB335 φ8~φ25≥4d ≥5d HRB400 φ25~φ40≥5d 90 HRB335 φ8~φ25≥4d ≥10d HRB400 φ28~φ40≥5d 中间弯钩 90以下 各类 ≥20d 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10倍. 3. 钢筋的接头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书上岗。钢筋的接头应采用电焊,并以闪光接触对焊为宜,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扎,普通砼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也可采用电弧焊如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熔槽焊等。焊接接头在构件内应尽量错开布置,且受拉主钢筋的接头截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50%。搭接长度双面焊为5d,单面焊为10d(d为钢筋直径)。 直径不大于25mm的受力钢筋,也可采用绑扎搭接。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按表规定),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3-7的规定。 表3-7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种类 砼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I级钢筋 35d 30d 25d 月牙纹 HRB335牌钢筋 45d 40d 35d HRB400牌钢筋 55d 50d 45d 受拉区内I级钢筋绑扎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且钢筋搭接处,就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闪光对焊的有关要求按照TBJ10210-97的规定执行。 4.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及安装 ⑴骨架的焊接拼装要点 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工作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其操作要点是: ①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 ②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③拼装时,在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住,防止叫焊时局部变形。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施焊。 ④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 ⑤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⑵现场绑扎钢筋 钢筋的绑扎符合以下规定: ①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点焊焊牢。 ②除设计的特殊规定者外,梁中的箍筋与主筋垂直。 ③箍筋的未端向内弯曲,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绑扎牢。 ④箍筋的接头(弯钩迭合处)、在梁中应沿纵向后方向交叉布置。 ⑤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确保不伸向保护层内。 ⑥墩、台(身)、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和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 ,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果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和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 5. 注意事项 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在浇筑砼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 沉降观测点布设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在承台上设置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由混凝土工厂集中供应。混凝土拌合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砂、石、水泥、水及外加剂计量准确,保证拌合时间。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输至墩位入模。混凝土浇注水平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混凝土入模后及时振捣,承台浇筑一次完成。及时养护以防止收缩裂纹。 1、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⑴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⑵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⑶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及杂物、泥块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按有关规定填写检查记录。对干燥的非黏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有积水。 ⑷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的位置、数量等,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不少于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⑸对于桥梁混凝土结构,应在不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结构进行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 2、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⑴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 ⑵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工程应按冬季施工进行控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⑶在相对温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风速可采用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⑷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⑸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决定。表3-8中的数值可供参考。 表3-8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 振捣方法 浇筑层厚度 插入式振动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面振动 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25 15 附着式振动 30 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和振捣器的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底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⑹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水平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⑺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⑻新浇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部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 情况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⑼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变形、位移时及时处理。 ⑽新浇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斜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从高出直接倾斜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⑵当倾落高度超过2m,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辅助下落; ⑶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4、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①用人工凿毛时,须达到2.5MPa; ②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⑵经凿毛处理混凝土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在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应比新浇混凝土减少10%。 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间距不大于20mm。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应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⑷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⑸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1.2 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2.5 MPa。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5、浇筑墩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列要求: ⑴对墩台基底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基底为非黏性土或干土时,应将其润湿; ②基面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并铺一层20~30m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⑵对一般墩台及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 ⑶浇筑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时,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的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面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 ⑷采用滑升模板浇筑墩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采用低流动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②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各段应浇筑到距离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为止。若为排柱式墩台,各立柱应保持进行一致。 ③在滑升过程中须防止千斤顶或油管接头在混凝土或钢筋处漏油。 ④每整体结构的浇筑应进行。若因故中途停工,应按施工缝处理。 ⑤混凝土脱模时的强度宜为0.2~0.5 MPa。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较粘稠时(如采用斗送法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分布。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当振动完毕须变换振动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⑵当振动器的移动距离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⑶附着式振动器的设置间距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与模板紧密连接。 ⑷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其他预埋件。 ⑸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再出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的干旱地区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浇筑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按表3-9的要求继续保湿养护至规定龄期。 表3-9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混凝土类型 水胶比 大气潮湿(RH≥50%),无风无阳光直射 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日平均气温T(℃) 潮湿养护期限(d) 胶凝材料掺有矿物掺合料 ≥0.45 5≤T<10 21 5≤T<10 28 10≤T<20 14 10≤T<20 21 20≤T 10 20≤T 14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10≤T<20 14 20≤T 7 20≤T 10 胶凝材料中未掺矿物掺合料 ≥0.45 5≤T<10 14 5≤T<10 21 10≤T<20 10 10≤T<20 14 20≤T 7 20≤T 10 <0.45 5≤T<10 10 5≤T<10 14 10≤T<20 7 10≤T<20 10 20≤T 7 20≤T 7 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混凝土除去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 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 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不宜超过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要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 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湿养护措施养护。养护时间应比表9规定的时间有所延长(至少14d),且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以上的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应及时回填。 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养护措施。 对严重腐蚀情况下大掺量粉煤灰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期限后,如条件允许,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措施基础上仍应进一步适当延长潮湿养护时间。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控制,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⑵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3-10的规定后,方可拆除。 表3-10 拆除底模时混凝土所需达到的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板、拱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梁(板) ≤2 75 >2 100 ⑶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表10的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大于20℃时不宜拆模。大风和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还冷季节,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他预埋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混凝土缺陷处理 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 当混凝土表面缺陷经分析不危及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时,可采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补处理。 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标准的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 混凝土质量检验 1、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按规范要求队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水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向水泥供应商索要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矿物掺和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对水泥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确认,按规定进行复验。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规范要求对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拌合水等主要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日常批量抽检。 3、在搅拌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对采用钻用设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抽检,检验结果应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及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各种拌合物性能测定值与要求值之间的最大偏差宜控制为:坍落度±20mm,水胶比±0.02。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时,可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斗的1/4至3/4之间的部位取混凝土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⑵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⑶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4、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抽检,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⑴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的有关规定,但预应力混凝土、蒸养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混凝土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混凝土耐久性的检验评定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规定,混凝土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 ⑵对用于施工过程控制的现场混凝土试件,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混凝土或统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并在与实际结构相同的条件下成型和养护。 ⑶对用于强度评定和耐久性抽检的现场混凝土试件,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混凝土或统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并在与实际结构相同的条件下成型。当混凝土结构采用自然养护时,试件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进行试验。 5、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更换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主要原材料,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并对新选定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6、混凝土拆模且养护结束后的实体混凝土的质量可按下列途径进行检测: ⑴应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实体混凝土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非外力裂缝。当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外力裂缝时,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0mm。 ⑵当对实体混凝土强度有疑问时,可依据《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采用后装拔出法间接测定结构表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宜在56d左右的龄期进行,要求测得的强度均值不低于设计值或规定的数值。当不满足要求时,可用钻芯取样法进行校核。 ⑶采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测定现场混凝土保护层实际厚度不低于设计值。当不满足要求时,可将混凝土保护层凿开实测。 ⑷当对实体混凝土耐久性有疑问时,可依据《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对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 7、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⑴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⑵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结构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算检验,检验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 8、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可采用目测或用放大镜对接头进行外观检验。接茬面周边应看见挤出修补材料,不得留有缝隙。当对修补质量有怀疑时,可采用钻芯取样、金属敲击法等进行检验。 承台质量验收 承台施工前应检查并记录每根桩基在承台底面的位置和桩身倾斜度。承台底面桩位偏差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承台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蜂窝、麻面和露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承台各部位偏差表3-12的规定。 表3-11 承台底面桩允许偏差 序 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上面盖有帽梁的排架桩 垂直帽梁的轴线 100mm 沿帽梁的轴线 150mm 2 3~20根桩基中的桩 0.5D 3 桩数多于20根以上桩基中的桩 最外边的桩 250mm 中间的桩 250mm并不大于D/2 与承台边缘的净距 桩径≤1m时不小于0.5D,且不小于250mm,桩径>1m时不小于0.3D,且不小于500mm 表3-12 承台各部位允许偏差 序 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尺 寸 ±30mm 2 顶面高程 ±20mm 3 轴线偏位 15mm 4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30mm 技术负责人: 签发人: 签收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桩头 技术 交底 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