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pdf
《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pdf(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45历史赵轶峰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文/赵峰古史辨提出至今已届百年,其对于历史学的影响,仍然超过现代历史学兴起以来的绝大多数其他论说。之所以如此,并不仅仅在于古史辩研究得出了诸多至今仍然基本成立的结论,还在于它呈现了一种与传统历史学构成鲜明反差的历史学研究方式。这种方式的标志是“疑古”,指的是对于先前古史系统及支撑和呈现这一系统的文献进行全面质疑和鉴别。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路径。所以,古史辨意味着对以往的古史书写提出全面挑战,将之置于证据与逻辑面前重新审视,以求得对于历史真相更贴近的认知。古史辨研究展现出来的历史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与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等一起,
2、共同构成了历史学实证研究的主要操作方法。因而,古史辨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们至今深受其惠。古史辨的时代背景和本土渊源古史辨是一个时代的学术表现。这个时代的总体特征是,中国在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中学习西方,实行全面的社会、制度、文化改造,即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时代氛围早就在铺垫史学变革的观念、知识和现实需求基础。古史辨提出之前,梁启超已经提出了“史界革命”,以“民统”取代“君统”,倡导建设“新史学”。那时的中国学术思想界,在悠久的本土传统仍然厚重之同时,蕴积了巨大的变革能量,包括新式学校培养的具有科学思维能力的人才,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反思和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意识,新文化运
3、动开启的自由活泼的文化风气,对西方思想学术的了解甚至受到直接影响,等等。传统的历史记述体系以及与这种体系紧密关联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这种大变革的时代氛围中实现改造,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前述时代氛围,在顾颉刚提出的古史辨心路历程回顾中,是一个外在的既定背景。他讲述的主要是清代考据学家、晚清今文经学家以及同时代的若干年长学者的影响。这应是顾额刚作为当事人回顾心路的具体视角与多年后学术史考察比较宏大的视角差异所致。欧洲更早时期已经展开的文献批判、欧洲汉学,乃至某些日本学者的研究对古史辨时期的中国学术产生了直接影响。此间颇有意味的是,当时欧洲已经兴起了在历史研究中强调历史解释、注重历史学家工作中主观性
4、作用,甚至批判“客观主义”史学的风潮,中国学界对此已有所了解,而这些思想对古史辨的影响几乎难以察觉。这并不意味着古史辨是民国前期中国学术界偏于保守的潮流,因为古史辨对传统史学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既体现在古史体系的文献资料基础方面,也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可能更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的中国学术思想界能够实现内化的“西学”主要是富含理性精神的和实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古史辨学者找到了这种历史观和方法论与本土疑古、辩伪、考据、编纂学对接的切实路径。总之,世界学术视野和中国社会文化风气的根本改变与顾颉刚等学者对于本土历史学传统的深厚学养相结合,是古史辨成为一时之显学的基本条件。“疑古”与历史学的批判性“疑古”是古
5、史辨的突出特色,也是其历史文献研究的主要进路。这种进路的根本性质是批判,是对于以往设立的权威、偶像,包括古史记载、古史书写系统,乃至“经书”符合真相程度进行质疑和澄清的努力。顾颉刚认为,“我们的古史里藏着许多偶像,而帝系所代表的是种族的偶像”,“王制为政治的偶像”,“道统是伦理的偶像”,“经学是学术的偶像”,“这四种偶像都建立在不自然的一元论上”。他要做的,就是推倒所有这些偶像。这样一种横绝千古的雄心,是那个时代普遍启蒙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的表达。顾颉刚自述中提到,前代学者社会“处于积威的迷信之下,不能容受怀疑的批评到了现在,理性不受宗教的约束,批评之风大盛,昔时信守的藩篱都很不费力地撤除了,
6、许多学问思想上的偶像都不攻而自倒了”。于是,在他的心目中没有偶像,“由得我用了活泼的理性作公平的裁断,这是使我极高兴的。我固然有许多佩服的人,但我所以佩服他们,原为他们有许多长处,我的理46188886683606886888988888888898988历史赵轶峰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性指导我去效法;并不是愿把我的灵魂送给他们,随他们去摆布。对今人如此,对古人亦然”。中国早就有疑古思想,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辨伪、考异、校勘、训话,种种对于前代文献的审查、核实研究也早已成为专门的学问,乾嘉考据学和晚清今文经学尤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然而前人的批判总是不能突破权威崇拜。乾嘉考据未能突破汉代学术
7、的权威,今文经学未能突破经书的权威,而古史辨则凭借理性的力量,立志将这些权威连同整个古史系统一起扳倒,冲进“圣道王功的秘密窟里去”。这种理性精神支撑了顾颉刚的批判力。他在19 2 2 年起草的最早的古史传说中就指出:禹的传说是西周时就有的,尧舜的传说是春秋末年才产生的,伏羲、神农的传说出现更晚,故中国的古史系统是层累地造成的,所述往事发生的次序与其在文献系统里被书写、安置的次序恰好是一个反。后来顾颉刚又提出要打破四个基本观念:氏族出于一元的观念、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古史人化的观念、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这样的研究,使传统的古史系统连同其相关的观念与方法一起遭到颠覆,从而为重新认识和书写中国古史
8、,清理出了广阔空间。陈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古史辨的宗旨里得到充分体现。获得强大的理性批判力,这是中国现代学术所实现的巨大突破,古史辨辩的最主要价值,也在于实践了历史学的批判力。顾颉刚对批判力的感悟还有一段具体的心路,就是意识到实用主义的局限及其与求真的矛盾方面。他对古人推崇的学术“经世致用说”认真思考,经过长期的考虑后提出:“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年 之际 古史辨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