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论音乐》研究.pdf
《奥古斯丁《论音乐》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古斯丁《论音乐》研究.pdf(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176/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奥古斯丁论音乐研究 朱庆园 内容提要:论音乐是奥古斯丁早期的作品,也是目前已知的为数不多的中世纪基督教作家关于音乐的专著之一。在论音乐中,奥古斯丁将音乐定义为“美好地衡量节律的学问”,将音乐和人对音乐的感知、欣赏解释为数的运作,而数的最终本原是上帝。所以人必须通过理性摆脱对于感官享受的沉湎来认识音乐中的数及其本原。但奥古斯丁对于音乐的感觉基础及感性力量的承认却潜藏在论音乐的论述表层之下。理性与感觉的表面矛盾实际源于人的受造和堕落。人无法以局限于时间和经验的理性直接把握存在之本原,必须依靠感觉及从中生发的爱通达之。音乐作为时间中的存在的表征,又能通过感觉的愉悦燃
2、起人内心对于上帝的爱,故成为存在与本原间的桥梁。关键词:奥古斯丁;论音乐;音乐美学;数;理性;感觉 作者简介:朱庆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Title:On St.Augustines De Musica Abstract:De Musica,one of St.Augustines early works,is among the few books on music known today written by Christian writers of the Middle Ages.In De Musica,Augustine defines music as“scient
3、ia bene modulandi,”explaining it and its human perception and appreciation as the working of numbers,which ultimately originate from God.Therefore,to recognize the numbers in music and their origin,human beings must get rid of their indulgence in sensual pleasure through reason.However,behind the ar
4、guments of De Musica lies St.Augustines tacit acknowledgement of the sensual base of music and its affecting power.The appa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son and sense stems from mans creation by and fall from God.中世纪文化传统研究/177Incapable of grasping the ultimate origin of Being directly through reason
5、,which is confined by time and experience,humankind has to reach it by relying on sense and love inspired by sense.Music,as a representation of Being in time,can inspire human love for God by sensual pleasure,and thus becomes a bridge between Being and its origin.Key words:St.Augustine,De Musica,aes
6、thetics of music,numbers,reason,sense Author:Zhu Qingyuan is a Ph.D.candidate of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s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China.E-mail: 论音乐是奥古斯丁早期的作品,作于其皈依基督教前后。383年,奥古斯丁放弃摩尼教,从迦太基来到罗马。384 年,奥古斯丁在米兰被任命为修辞学教授,遇到主教安布罗斯(Ambrose)。386 年,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从米兰来到卡西加库姆(
7、Cassiciacum)。387 年,奥古斯丁回到米兰等待受洗,受洗后本计划回非洲,但由于罗马港湾封锁,滞留于奥斯蒂亚(Ostia),其间母亲去世,后又重返罗马。388 年,奥古斯丁回到迦太基,继续前往塔加斯特(Thagaste),并在那里居住。391 年,他离开塔加斯特前往希波(Hippo)(St.Augustine,2017:1-2)。论音乐的写作时间大致与上述时间跨度重合,根据奥古斯丁晚年所作再思录(The Retractations):在米兰受洗的时候,我开始写关于博雅艺术的论著但其中我只完成了论语法,后来我将这本书遗失了,还完成了六卷论音乐,这一部分所论的是音乐的节奏。但这六卷书是我
8、既已受洗并从意大利返回非洲时完成的,因为我在米兰才开始这一学科的写作。(St.Augustine,2014:21-22)奥古斯丁论音乐是目前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基督教作家关于音乐的专著之一。该著作体现了他吸收新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古典哲学思想并向基督教神学转化的过程,且对中世纪起的音乐学、语言学、美学有奠基性的影响。然而直到 2021 年,论音乐的完整178/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中译本才姗姗来迟。此前有节译本,收于朱立元主编的西方审美教育经典论著选第一卷中,是英译本第六卷的翻译。国内已有的论音乐研究主要有:徐龙飞循美之路基督宗教本体形上美学研究中的第四章Scientia bene m
9、odulandi论奥古斯丁的形上音乐美学及刘春阳的艺术作为救赎的阶梯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思想新探。二者重点都在第一卷与第六卷奥古斯丁对于音乐美学形而上部分的探讨,未兼顾第二卷至第五卷中对于音乐节奏的具体论述。本文旨在以论音乐全篇拉丁语原文为基础,参照英译本,更全面地探讨论音乐中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一、论音乐中理性与感觉之辨 论音乐共六卷,以老师与学生对话的形式写成。第一卷给出音乐学科的定义与内涵,第二卷至第五卷具体探讨音乐节奏,也即节奏(numerus)、格律(metrum)、诗行(versus)中的数,第六卷探讨如何从低级事物中可变的数到达永恒真理中不变的数。奥古斯丁在 408 年将论音乐的第
10、六卷寄给了卡普阿主教迈莫利乌斯(Memorius),所附信中写道:因此我应该把书寄给您,之前我已经答应要修改这本书,但因为没改完所以还没寄这本书的前五卷最难理解然而第六卷,我已经做了些修正,这一卷正是书中其余所有内容的成果,蒙您厚爱我便即刻寄出;也许它并不会太让您失望。而至于之前的五卷,我们的孩子和执事朱利安现在他与我们共事也觉得几乎无阅读了解的价值。(St.Augustine,2017:3)即奥古斯丁,论音乐,石敏敏译。该中译本采用的英译本为:St.Augustine,On Music,trans.Robert C.Taliaferro,2002;第六卷采用的拉丁文本为:St.Augusti
11、ne,Sancti Aurelii Augustini Hipponensis Episcopi Opera Omnia Tomus Primus,Patrologiae Cursus Completus Tomus XXXII,ed.J.-P.Migne,Paris:Parisiis,1841,pp.1081-1193.由于笔者写作本文时此中译本尚未出版,文中所引 论音乐 原文均为笔者自译。拉丁语原文依据:St.Augustine,2017.后文引述论音乐原文内容时,将以“(卷数.章数.节数)”的形式在正文中注明。英译依据:St.Augustine,2002.中世纪文化传统研究/179由此可
12、见,第六卷至少在这封信寄出前已经做过修改,而且这时奥古斯丁对于第六卷的重视似乎已远远超过了前五卷。也正是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前五卷与第六卷并不作于同时,且第六卷体现出了奥古斯丁对于音乐学科态度的转变,比如在第六卷前言中,他便评价之前四卷对音乐节奏的细致探讨“如同儿戏(nugacitas)”(6.1.1)。另一些学者认为,第一卷至第六卷是相对连贯的,第六卷的前言则属于奥古斯丁后来给第六卷做“修正”,是寄给迈莫利乌斯时所加。在没有进一步文献证据的情况下,笔者以为后一种解释更有可能,因为虽然前五卷,尤其是第二卷至第四卷音乐的技术性内容与第六卷的形上思辨内容分殊,总体思路却是连贯的,即从具体的、感觉的
13、事物逐渐上升至抽象的、理性的思辨,从低级的美到达至美。哪怕是第六卷前言也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思:看似琐细的前五卷具有并不琐细的价值,是为尚不具有足够力量的心灵做的准备,免得他们在羽翼未满之时便要凌空翱翔。不过第一卷至第五卷与第六卷的关系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还是因为牵扯到奥古斯丁音乐美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理性与感觉之辨,也即:音乐的理性思辨与感觉经验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对立,孰高孰低?论音乐前五卷,尤其第二卷至第五卷由于主要论述音乐节奏的技术性细节而被认为偏向于感觉、实践,第六卷则偏向于理性、理论,但笔者以为不能因此就将这两部分割裂开来,并视第六卷高于前五卷。论音乐中理性与感觉、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确
14、实存在。在奥古斯丁的时代,“音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级而言意味着音乐理论,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意味着音乐表演(Harrison,2019:6-7)。第一卷中奥古斯丁给出的音乐的定义显然偏向前者“音乐是美好地衡量节律的学问”(Musica est scientia bene modulandi)(1.2.2)。其中“modulandi”是动词“modulor”的动名词属格,该动词意为“测量,衡量节奏、节律”,故这里将“modulandi”译作“衡量节律”。对于节律的衡量一定是在运动之中的。其他运动都以制造出某物为目的,而音乐的运动却是为了自身的优美与和谐,这是音乐作为运动比其他运动的优越之处(
15、1.2.3)。具 关于论音乐成书过程的学术争论,详见:St.Augustine,2017:2-11.180/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有节律本身就意味着音乐的运动优美和谐,再加上“美好地”(bene),则是指音乐在适宜的场合被使用(1.3.4)。“scientia”意为“知识,科学,学问;技术”。“学问”的定义本身便包含了与表演实践的区别。奥古斯丁认为,作为学问或者技艺(ars)的音乐必然运用理性,而音乐的表演实践不涉及理性。音乐的欣赏不涉及理性,观众使用的并非对于音乐的知识,而是依靠某种天性本然的听感(sensus audiendi)判断音乐是否悦耳(1.4.5)。后文中笔者将此听感称为“自
16、然听感”。表演者也遵循自然听感奏出悦耳的音乐,记住这一演奏方式后勤加练习。对于演奏者,记忆遵循听感,练习遵循记忆。奥古斯丁指出,不具备理性(ratio)的动物也具有记忆,可见记忆不在理性之中(1.4.8)。所以演奏并不依赖于理性而依赖于感觉和身体。又或者,演奏者通过模仿(imitatio)学习演奏,但模仿同样不涉及理性,因为动物也会模仿(1.4.6)。这样来看,奥古斯丁似是以理性排斥感觉,以理论排斥实践。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于论音乐的研究也偏向于理性这端。比如徐龙飞指出,奥古斯丁将音乐定义为一门学科便意味着所有不能从属于纯粹理性的品性、属性都必须被涤除(2018:111);又如刘春阳也指出,奥
17、古斯丁认为真正的艺术只有理性参与(2015)。然而在同时期作品论秩序中,奥古斯丁指出,博雅艺术(语法、逻辑、修辞、音乐、几何、算术、天文)都具有理性,遵循一定顺序修习这些学科会让人从对显现于时间流变中的理性迹象的体悟逐渐达到永恒不变的理性。其中,理性在前三个学科,即语法、逻辑和修辞中体现为言说(dicendo),在随后的音乐中则体现为感到愉悦(delectando);前三者让人正确地呈现事物,音乐让人愉悦地沉思(St.Augustine,2007:98-99)。并且,就奥古斯丁的个人经历而言,音乐也远远不只是理性的沉思。在忏悔录第九卷对米兰受洗时期的回忆中,奥古斯丁如此描述音乐动人的力量:我是
18、如何地在你的赞美诗和圣歌中哭泣啊!我被你的教堂中的音乐和甜美的颂唱深深打动。乐声流入我的耳中,真理凝结在我的心里,让虔诚奉献之情满溢而出。泪水奔涌,这对于我来说是绝佳的体验。(St.Augustine,1991:158)中世纪文化传统研究/181有学者认为,论音乐之所以主要呈现音乐理性思辨的一面,是因为这部作品本就是奥古斯丁受到音乐强烈的情感冲击后,试图论证其理论上的合法性而做出的努力(Brennan,1988)。英国学者哈里森甚至认为,写作论音乐的奥古斯丁已经意识到凡人若想认识真理,感觉的愉悦是必由之路(Harrison,2019:8)。因此,对于奥古斯丁而言,理性与感觉对于音乐是不可偏废的
19、,我们应当承认并进一步探讨这二者间的关系。二、理性中的音乐 奥古斯丁认为,音乐作为学问,是要理解音乐中的数。因为数是音乐的本原,在创造节奏或格律的技艺中,数自身保持不变而产生流逝的音节、音步(6.12.35)。这种数本原的思想显然来自毕达哥拉斯学派。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之本原。他们发现音律的变化和比例可由数来计算,便想到自然间万物均可由数组成,数遂为自然第一义(1995:12-13)。在论音乐中,奥古斯丁亦以数描述运动的关系,也即以音节或音步间所占时值的比例描述音乐节奏。两个可以以数的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运动被称为“有比例的”(rationabilis),反之则
20、被称为“无比例的”(irrationabilis)(1.9.15)。由于可度量、有界限的事物优于不可度量、无界限的事物,故有比例的运动优于无比例的运动。须注意,这里的“比例”(ratio),后即衍生出“理性”义。两个运动所占时长相等(即比例 11),则称为“均等”(aequalitas)关系,不相等则为“不均等”关系,一切关系中“均等”为最优。总体而言,音节、音步间的时值比例越接近于“均等性”,也即具备“相似性”(similitudo),组合出来的节奏、格律、诗行越和谐悦耳。既然音乐的本原是数,那么人欣赏音乐也是通过数的运作。奥古斯丁将此过程中起作用的数分为六类:第一,声音之数(sonante
21、s)。发出的声音中本身存在的数,可以不依赖于其他数独立存在(6.2.3)。第二,感应之数(occursores)。当肉体接受外部声音时,灵魂(anima)对于肉体(corpus)的关注行为中的数。奥古斯丁不认为灵魂从肉体感18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八)官接受数,因为如此,灵魂便被肉体驱动,也就低于肉体。相反,灵魂高于肉体,肉体由灵魂依据行动者的目的驱动,灵魂自身优势越显著,越容易让肉体服从。外物会改变灵魂驱动肉体的难易程度。如果外物阻碍运作的进行,由于肉体行动的困难,灵魂对行动更加关注,也就产生了名为痛苦或劳累的感觉,其他的感觉如愉悦、饥渴、消化不良、病痛也由类似的原理产生(6.5.811
22、)。感应之数依赖声音之数,不可独立存在。第三,行进之数(progressores)。存在于人行为中的数,比如人的朗诵、歌唱、舞蹈中。朗诵可以是默诵,不发出声音,所以行进之数不依赖于声音之数和感应之数。人心脏的搏动和呼吸是由灵魂本身驱动的,不依靠记忆,其中也有行进之数,故该数也不依赖于记忆之数(6.3.4)。第四,记忆之数(recordabiles)。由声音之数通过感应之数印(imprimere)在灵魂中的数,虽然持续时间长,却源于这二者;又或者并非源自刚刚发生的声音之数和感应之数,而源自对于从前留下印记的感应之数的回想(6.8.2122)。第五,感觉之数(sensuales)。自然听感中固有的
23、数。声音之数发出并为灵魂关注时产生感应之数,再由感觉之数判断悦耳与否(6.9.24)。第六,判断之数(iudiciales)。存在于理性之中,对感觉中的愉悦进行判断。人因此得知其中蕴藏的永恒不变的法则,解释声音为何使人感到愉悦,并判断享受这种愉悦是不是正当的(6.9.24)。概括而言,对于音乐,我们通过感应之数听到它,通过记忆之数记住它,通过行进之数颂唱它,通过感觉之数的判断而感到愉悦,最终通过判断之数在理性中评估它(6.9.23)。理性在欣赏音乐中的作用,可借用奥古斯丁在论秩序中的论述,即:理性发现数在节奏和节律的衡量之中统治着一切,产生出一切,探索数的本质,又凭着数的帮助逐渐上升(即在修习
24、博雅艺术的过程中上升),最终发现数是神圣而永恒的(St.Augustine,2007:104-105)。数神圣而永恒,因为它是上帝造物的准则。奥古斯丁认为,既然工匠都可以通过其技艺专属的判断之数驱动其习惯中的感觉之数,继而以感觉之数驱动行进之数,用木头做出可见的形式来,上帝当然可以用土和其他元素创造出木头,而推到最后便是从无(nihil)中创造出组成万物的元素,这些元素中最低级的就是土。这一创造的过程遵循“一到中世纪文化传统研究/183四”的数的序列: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部分,都是由最初的一个不可分的点,第二步在长度(longitudo)上延伸,第三步在宽度(latitudo)上延伸,第四步在高
25、度(altitudo)上延伸而成的(6.17.57)。“一到四”的序列意味着从点扩展为空间中的基本单位,这一模式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就已存在(Kirk and Raven,1977:253-256)。不过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而言,数是万物本原。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构成万物的原则,更是构成万物的质料本身,也就是说数本身具有大小、量度,故能构成实物。这种倾向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批评(1995:278)。然而对于奥古斯丁,“一到四”的序列不是土的质料,而是土元素中统一性(unitas)、数和秩序的样式(species)的显现(6.17.57)。奥古斯丁常引用圣经智慧篇(11:20)中“你以衡量、数和重量创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音乐 奥古斯丁 音乐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