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因素影响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及危害性综述.pdf
《不同因素影响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及危害性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因素影响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及危害性综述.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消防理论研究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vember 2023,Vol.42,No.11不同因素影响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及危害性综述李谦1,于金山1,刘盛终1,朱国庆2(1.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392;2.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介质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造成的火灾安全问题也愈发严重。电池灾害本质上由内部放热副反应所致,产生的高温及可燃气体会进一步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然而,热失控演变特征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电池内部状态、结构和外部环境,在不同条
2、件下演变特征的差异性较为显著。本文梳理了近几年不同内、外部因素影响下电池热失控演变特性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电池热失控特性关键演变特征,并给出研究建议及展望。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池组;电池组热失控;放热副反应;荷电状态中图分类号:X913.4;TM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029(2023)11-1482-06“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格局。然而,新能源发电规律与用户侧用电特性难以有效匹配,需通过储能缓和两者差异性造成的不平衡问题。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及工作电压的储能介质,其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最重要的电化学储能介质之一。根据
3、 CNESA 数据,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达到 45.8 GW,同比增长超80%;新 增 新 型 储 能 装 机 量 为 20.4 GW,同 比 增 长 超99%。截至 2022年末,全球新型储能项目中 94%为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然而,极端条件下电池会触发热失控灾害,进而诱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灾害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发严重,制约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自 20世纪 80年代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已基本形成了以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不断提升,表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但也导致了更严重的热
4、失控危害性1。锂离子电池在诸如热滥用、机械滥用等极端条件下,内部会触发放热副反应进而破坏电化学体系的完好性,使其进入不可控的快速产热状态,即热失控。近几年,热失控导致的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热失控的演变过程对应电池内部一系列放热副反应,这一过程受电池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的放热副反应以及不同的反应序列条件下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电池的热失控演变路径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刻认识热失控演变特征。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明晰不同条件下热失控的危害性,进而为电池灾害高效防治提供指导。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已有工作对不同内外因素影响下电池的热失控演变路径进行分析
5、,总结热失控特性关键演变特征及对灾害防治的影响,分析发展趋势并提出研究建议。1热失控发展过程锂离子电池在极端条件下(如热滥用、电滥用、机械滥用等)会触发热失控灾害2。在其演变过程中,电池内部会自发地触发一系列放热副反应,导致内部温度不断升高。电池温度的升高又会催生更多放热副反应,进而加剧电池产热,使得电池内部进入温度-放热副反应正向循环的反馈过程,一旦达到临界温度即会诱发热失控3。图 1 展示了热滥用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内部放热副反应发展序列及温度曲线的演变特征4。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是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负极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当电池温度达到80 120 C 时5,SEI 膜亚稳
6、态成分开始分解,如式(1)所示,该反应是放热副反应序列触发的标志。基金项目:国网天津电力科技基金“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安全关键技术研究”(KJ22-1-30)(CH2OCO2Li)2Li2CO3+C2H4+CO2+12O2(1)SEI膜分解后,负极嵌锂失去保护,与电解液直接接触,促使其与电解液发生放热反应6,如式(2)式(4)所示。2Li+C3H4O3(EC)Li2CO3+C2H4(2)2Li+C4H6O3(PC)Li2CO3+C3H6(3)2Li+C3H6O3(DMC)Li2CO3+C2H6(4)其间,电池自产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导致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温度达到隔膜的熔点(1301
7、70 C)后7,隔膜开始熔化、崩塌,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电池内短路,产生大量热量,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温度超过 150 C时,电池的正极材料达到热解温度后开始分解,不同正极材料的热解温度存在差异,LiCoO2的热解温度为 140150 C8,而 LiFePO4的热解温度超过 300 9,具体的分解反应如式(5)、式(6)所示。LixCoO2xLiCoO2+13(1-x)Co3O4+13(1-x)O2(5)2Li0FePO4Fe2P2O7+12O2(6)正极材料的分解导致其结构完好性被破坏,同时,产生的氧气将进一步促进电解液的放热分解10,如式(7)所示。C2H5OCOOPF4HF+C2H
8、4+CO2+POF3(7)随着电池温度的持续上升,正极与电解液之间以及正负极之间的反应随之触发,其中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放热 副 反 应 被 认 为 是 主 导 热 失 控 快 速 放 热 的 关 键 反 应之一11。如上所述,锂离子电池在外部过热的条件下会依次触发一系列放热副反应。各放热副反应在高温下相继触发,但这些反应受诸多因素影响通常不会以精确的路径演变12,其发展时序与热失控触发时电池内、外部诸多因素有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而升温过程也会有所不同。2热失控危险性内在影响因素及演变特征影响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内在因素主要为荷电状态、电池正极、电解液和隔膜。2.1荷电状态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
9、(SOC)是指其剩余电量与电池满电时电量的比值,它的高低体现了电池内储存化学能量的多少。高 SOC 下,电池热失控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显著的燃烧甚至爆炸现象,随着 SOC的降低,热失控剧烈程度随之减弱甚至完全消失13。不同 SOC 下电池灾害特征的差异性本质上取决于电池内部关键放热副反应触发与否,如图 2 所示,高 SOC 的电池负极嵌入了更多锂,负极活性材料充足,使得其与电解液反应更加充分,初始热量累积更加迅速,从而加快放热副反应序列进行;当SOC 较低时,电池初始热量累积不足以触发更高温度的放热副反应,热失控发展过程延缓甚至停止。已有研究表明,电池 SOC 接近 0%时不会发生热失控。因此,锂
10、离子电池的储存应以低 SOC 为佳,对于高SOC的电池,应采取更加严格的灾害预防措施14。2.2电池正极热失控演变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分解以及与电解液、负极材料反应产生的热量,占热失控总产热量的比例较大,对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三元锂(NCM)和磷酸铁锂(LFP)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正极材料。NCM 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但热稳定性较差15,热失控演变过程中,相较于 LFP 电池,NCM 电池热失控现象更为猛烈16,该差异本质上由电池内部放热副反应路径变化所致。NCM 电池正极热解温度显著低于 LFP电池17,关键放热副反应较 LFP电池更易触发,放热副反应序列衔接较为顺畅,体现为
11、较快的产热速率,如图 3 所示。LFP 分解温度较高,隔膜熔化后仍需依靠已触发放热反应积累热量,副反应温度区间的间断使得产热过程表现出较为缓慢的演变规律。可以推断,当正极材料热解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前期时间热滥用温度曲线温度/1 0005003002001000热失控SEI膜分解负极&电解液隔膜熔化NCM111电解液分解内短路电解液燃烧图 1热滥用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内部放热副反应序列图Fig.1Sequence diagram of internal exothermic side reaction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under thermal abuse con
12、ditions时间热滥用温度/2001000热失控 热失控高 SOC低 SOC温度曲线图 2不同 SOC电池热失控放热副反应序列图Fig.2Sequence diagram of thermal runaway side reactions in different SOC batteriesand the weakening discharge effect due to the superposition and pressure accumulation of shock wave reflection in the later explosion stage.With the incr
13、eas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sition of the venting and the ignition point,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at the bend decreases then increases,showing the Gauss one-dimensional functions.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in the bend pipe with relief explos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closed pipeline
14、when it locates after 4.786 m.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in the bend pipe which follows a exponential function that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gnition source.Key words:gas explosion;explosion pressure;explosion relief;numerical simulation;pipe with 90
15、bend作者简介:田雷(1998-),河南省项城人,常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体爆炸与防爆技术研究,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 21号,213164。收稿日期:2023-06-06(责任编辑:梁兵)1482消防科学与技术2023年 11 月第 42 卷第 11 期(CH2OCO2Li)2Li2CO3+C2H4+CO2+12O2(1)SEI膜分解后,负极嵌锂失去保护,与电解液直接接触,促使其与电解液发生放热反应6,如式(2)式(4)所示。2Li+C3H4O3(EC)Li2CO3+C2H4(2)2Li+C4H6O3(PC)Li2CO3+C3H6(3)2Li+C3H6O3(DM
16、C)Li2CO3+C2H6(4)其间,电池自产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导致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温度达到隔膜的熔点(130170 C)后7,隔膜开始熔化、崩塌,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电池内短路,产生大量热量,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温度超过 150 C时,电池的正极材料达到热解温度后开始分解,不同正极材料的热解温度存在差异,LiCoO2的热解温度为 140150 C8,而 LiFePO4的热解温度超过 300 9,具体的分解反应如式(5)、式(6)所示。LixCoO2xLiCoO2+13(1-x)Co3O4+13(1-x)O2(5)2Li0FePO4Fe2P2O7+12O2(6)正极材料的分解导致其结
17、构完好性被破坏,同时,产生的氧气将进一步促进电解液的放热分解10,如式(7)所示。C2H5OCOOPF4HF+C2H4+CO2+POF3(7)随着电池温度的持续上升,正极与电解液之间以及正负极之间的反应随之触发,其中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放热 副 反 应 被 认 为 是 主 导 热 失 控 快 速 放 热 的 关 键 反 应之一11。如上所述,锂离子电池在外部过热的条件下会依次触发一系列放热副反应。各放热副反应在高温下相继触发,但这些反应受诸多因素影响通常不会以精确的路径演变12,其发展时序与热失控触发时电池内、外部诸多因素有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因而升温过程也会有所不同。2热失控危险性内在影响因
18、素及演变特征影响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内在因素主要为荷电状态、电池正极、电解液和隔膜。2.1荷电状态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指其剩余电量与电池满电时电量的比值,它的高低体现了电池内储存化学能量的多少。高 SOC 下,电池热失控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显著的燃烧甚至爆炸现象,随着 SOC的降低,热失控剧烈程度随之减弱甚至完全消失13。不同 SOC 下电池灾害特征的差异性本质上取决于电池内部关键放热副反应触发与否,如图 2 所示,高 SOC 的电池负极嵌入了更多锂,负极活性材料充足,使得其与电解液反应更加充分,初始热量累积更加迅速,从而加快放热副反应序列进行;当SOC 较低时,电池初始热量累积不足以触
19、发更高温度的放热副反应,热失控发展过程延缓甚至停止。已有研究表明,电池 SOC 接近 0%时不会发生热失控。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储存应以低 SOC 为佳,对于高SOC的电池,应采取更加严格的灾害预防措施14。2.2电池正极热失控演变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分解以及与电解液、负极材料反应产生的热量,占热失控总产热量的比例较大,对电池热失控演变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三元锂(NCM)和磷酸铁锂(LFP)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正极材料。NCM 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但热稳定性较差15,热失控演变过程中,相较于 LFP 电池,NCM 电池热失控现象更为猛烈16,该差异本质上由电池内部放热副反应路径变化所致。NCM
20、 电池正极热解温度显著低于 LFP电池17,关键放热副反应较 LFP电池更易触发,放热副反应序列衔接较为顺畅,体现为较快的产热速率,如图 3 所示。LFP 分解温度较高,隔膜熔化后仍需依靠已触发放热反应积累热量,副反应温度区间的间断使得产热过程表现出较为缓慢的演变规律。可以推断,当正极材料热解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前期时间热滥用温度曲线温度/1 0005003002001000热失控SEI膜分解负极&电解液隔膜熔化NCM111电解液分解内短路电解液燃烧图 1热滥用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内部放热副反应序列图Fig.1Sequence diagram of internal exothermic side
21、reaction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under thermal abuse conditions时间热滥用温度/2001000热失控 热失控高 SOC低 SOC温度曲线图 2不同 SOC电池热失控放热副反应序列图Fig.2Sequence diagram of thermal runaway side reactions in different SOC batteries1483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vember 2023,Vol.42,No.11热量积累无法达到触发温度,后续关键放热副反应无法进行,热失控即得到有效抑制
22、。能量密度以及热稳定性是衡量正极材料性能及安全性的关键,开发出能量密度高、热稳定性好的正极材料是解决热失控灾害的技术路径。2.3电解液电解液作为连接正负极的桥梁,参与热失控过程中的关键放热副反应,通常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易燃和不稳定的电解液是电池热失控的重要原因18,其热稳定性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演变过程及灾害特性。利用加速量热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比不同电解液在高温下的行为发现,LiFAP 溶液的热稳定性高于 LiPF6溶液,本质原因在于 LiFAP 的 P-F 键热稳定性高于 LiPF6的P-P键,断裂需要的能量更高,导致在相同外界热滥用条件下,具有 P-F 键的锂盐触发热解反应的时间更
23、久,如图 4 所 示,热 量 累 积 更 慢,热 失 控 进 程 有 效 延 缓19。WANG Q S 等20-21通过研究发现单一有机溶剂相对于电解质更加稳定,具有更高的反应起始温度,延缓了放热副反应序列的进行。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环状碳酸酯和线性碳酸酯分别与 LixC6共存体系的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前者更加稳定,其中,LixC6-EC 和 LixC6-PC的共存体系在高温下表现出较低的热稳定性。时间热滥用温度曲线温度/2001000LiPF6分解热失控热失控LiPF6LiFAPLiFAP分解图 4不同电解液电池热失控放热副反应序列图Fig.4Sequence diagram of t
24、hermal runaway and exothermic side reactions in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electrolytes此外,对于多种环状碳酸盐溶剂与锂盐共存的体系,EC 占比较高的电解液相较于 PC 占比较高的电解液的热释放速率和总释放燃烧热较低,具有更低的火灾危害性22。有机溶剂与锂盐的不同组合表现出的热稳定性,决定了其热失控演变进程的快慢,电解液热稳定性越高,电池抵抗外界极端条件的能力越强。作为电池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热失控危害性,如何正确选择锂盐和有机溶剂以及如何配比对电池热失控灾害防治至关重要,
25、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2.4隔 膜隔膜在高温下的坍缩、熔化会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进而促进热失控进一步发展。目前锂离子电池常用的隔膜多为微孔聚合物膜,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极端条件下会表现出严重的形变,降低电池的热稳定性能。为弥补现有隔膜缺陷,相继开发出多种改进型隔膜。有学者通过在 PE 隔膜两侧涂覆纳米 Al2O3粉末和亲水性聚合物,制备了一种陶瓷涂层隔膜,这些隔膜通过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尺寸而表现出增强的热稳定性23;阻燃性蛭石同样可以作为保护性材料包覆在电池隔膜上,降低热释放,提高电池热稳定性;YANG C W 等24制成了一种在 PE 膜上涂覆勃姆石的新型隔膜,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同 因素 影响 锂离子电池 失控 演变 特征 危害性 综述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