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地质问题.pptx
《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地质问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地质问题.pptx(5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六章 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地质问题 活断层、地震、斜坡、岩溶、土洞、采空区等6.16.1活断层简介活断层简介 活断层是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者近期(全新世,10000年)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活断层一般是沿已有断层产生错动,它常常发生在现代地应力场活跃的地方,可以直接涉及第四纪疏松土层。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活断层的地面错动及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邻近的建筑物;其二是活断层诱发地震使附近建筑物受到损害。6.1.1 活断层的特性 活断层的特性包括活断层的类型和活动方式,活断层的规模,活断层的错动速率,活断层的重复活动周期,以及作为活断层活动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等。一、活断层的类型和活动方式 按构造应力状态及两盘相对位移,可将活断层划分为地质上熟悉的两种类型,即:走向滑动型断层(或称平移断),倾向滑动型断层(包括逆断层和正断层)。其中以走向滑动型最为常见。我国东部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西部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活断层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粘滑与蠕滑。粘滑错动是间断性突然性发生的。在一定时间段内断层的两盘就如同粘在一起(锁固起来),不产生或仅有极其微弱的相互错动,一旦应力达到锁固段的强度极限,较大幅度的相互错动就在瞬时之内突然发生,锁固期间积蓄起来的弹性应变能也就突然释放出来而发生较强地震。这种瞬间发生的强烈错动间断的,周期性的发生,沿这种断层就有周期性的地震活动。蠕(稳)滑的错动是持续地平稳地发生的。由于断层两盘岩体强度低,或由于断层带内有软弱充填物或有高孔隙水压力,在受力过程中就会持续不断的相互错动而不能锁固以积蓄应变能,这种方式活动的断层仅伴有小震或无地震活动。有些断层则兼有粘滑与蠕滑。二、活断层的长度和断距 活断层的长度和断距是表征活断层规模的重要数据,通常用强震导致的地面破裂的长度(L)和伴随地震产生的一次突然错断的最大位移值(D)表示。三、活断层的错动速率和重复错动周期 错动速率即断距除以时间。断层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是活断层的错动周期。断层的错动速率愈大,两次突然错断之间的时间间隔,亦即其重复错动周期,也就愈短。世界范围的活断层研究表明,活断层的错动速率很小,一般为每年不足1毫米到几毫米,最强的也仅有每年几十毫米。活动断层会破坏建筑场地的稳定,诱发地震,要将它与一般断层区分开来。根据以下几方面的证据判断活断层:1)活断层往往错断、拉裂或扭动全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特别自人类历史以来所形成的岩层,如黄土层、残积层、坡积层、河床砂砾石层、河漫滩沉积层等被错断、拉裂或扭动见图6-2,更是活断层的确凿证据。6.1.2活断层的判别标志2)地表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见图6-3,其总体延展方向与基底断层方向大体一致,这是基底活断层在地表的响应。3)古老岩层与全新世以后最新岩层成断层接触,或者其断层上覆全新世以来最新岩层又沿该断层线发生变形见图6-4,该断层就是活断层。4)活断层破碎带中物质,一般疏松未胶结;最新充填的物质,发生牵引变形或擦痕。5)活断层穿切现代地表,往往造成地形突变。水系上可使溪流同步转折;山嘴处可能形成三角断崖;河床纵剖面上可能形成瀑布(除岩性差别的影响)、急滩,以及漫滩阶地高程或类型的不连续;山口处可错断冲、洪积扇。6)河谷常与断层一致,断层往往被河床冲积层所覆盖。如果断层在全新世活动,就会使河谷一岸阶地缺失或两岸阶地不对称,同一级阶地在一岸低而另一岸高见图6-5;两侧地貌特征也会很不协调,一侧上升为高山陡崖,另一侧下降为平缓丘陵。7)活断层有时错断古建筑物,如万里长城、古城堡和古墓等。8)活断层附近常常伴有较频繁的地震活动,有时也会有火山活动。活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建筑场地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特别是重要的建筑物更不能跨越在活断层上。铁路、输水线路等线性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也应尽量避开主断层。若工程必须在活断层附近布置,比较重大的建筑物放在断层的下盘较为妥善。此外,可选择合适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和尺寸。存在活断层的建筑场地需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以便根据各区危险性大小和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合理配置建筑物。6.26.2地震地震6.2.1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在地壳表层,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工程活动,使岩层忽然破裂,产生的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1、地震的成因类型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与人为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质构造作用所产生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地震的最主要类型,约占地震总数的90%。火山地震:由于火山喷发和火山下面岩浆活动而产生的地面振动称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由于洞穴崩塌,地层陷落等原因发生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激发地震:构造应力处于相对平衡的地区,由于外界力量的作用,破坏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发生构造运动并引起的地震称为激发地震。如水库诱发地震。2、震源与震中 震源:在地壳内部振动的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按震源深度,可将深度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km)。破坏性地震一般均为浅源地震。震中距:地面上某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震中距在1000km以内的地震,通常称为近震,1000km的称为远震。引起灾害的一般都是近震。震中区:围绕震中一定面积的地区。它表示一次地震时震害最严重的地区。极震区:强烈地震的震中区。等震线:同次地震影响下,地南上破坏程度相同各点的连线。3、地震波 地震破坏力来于自震源所发出的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面波:体波经过反射、折射后,在介质的表面(如地面)传播。是体波到达地面后激发的次生波,只在地面传播,向地面以下迅速消失纵波(P):压缩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的方向一致,振幅小,周期短,速度快横波(S:剪切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的方向垂直,只在固体中传播 体波瑞利波(R):质点在XZ面上椭圆滚动前进勒夫波(Q):质点在XY面上曲线前进面波(L)一般情况下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4、地震震级与烈度地震能否使某一地区的建筑物受到破坏,主要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和该区距震中的远近,距震中远则受到的振动愈弱。所以需要有两个尺度来说明地震的情况。地震本身大小称为震级;某一地区振动强烈程度称为烈度,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指标,不能混淆起来。1)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因为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固定的,所以无论在任何地方测定,地震的震级只有一个。MlgAA:距震中100公里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能量E与震级(M)关系:lgE=11.8+1.5M理论上M无上限,实际上,因地壳岩石强度有限,即累积应变能有限,目前最大M为8.9级。2级微震;2-4有感地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称强烈地震或大震2)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强烈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点,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愈小,地震烈度愈大;在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则坚硬基岩的场地(地基)较之松软土烈度要小些。因此,烈度是不能与震级混淆的。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时人的感觉、建筑物破坏、器物振动以及自然表象等宏观标志判定的。通过各类标志的对比分析来划分烈度,并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烈度表。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烈度分为十二度(见文字教材p94-96表6-2)。地震烈度又分为基本烈度、场地烈度和设计烈度三种类型。基本烈度 指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场地烈度 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烈度,在工程上称为场地烈度。设计烈度 在场地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工程的重要性、抗震性和修复的难易程度,根据规范进一步调整得到的烈度成为设计烈度,亦称设防烈度。设计烈度是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6.2.2地震效应 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的效应等。1、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构)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地震力。当建筑物经受不住这种地震力的作用时,建(构)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甚至倒塌。建筑物的水平刚度比垂直刚度小得多,建筑物的破碎主要是水平分力造成的。设建筑物重为Q,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地震力P为:式中:amax最大水平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令:则 Kc为地震系数。它是地震时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值。通过大量数据的总结,目前我国的地震烈度表上已列出各级烈度相应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值,亦即总结出地面最大加速度与地震烈度的关系。2、地震破裂效应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地层上,引起相邻的岩石振动。当振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发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缝,引发建(构)筑物变形和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地震破裂效应。断层诱发的地裂缝,具有方向性地震力震动产生的地裂缝 3、地震液化效应 干的松散粉细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为紧密的趋势,但当粉细砂土层饱和时,即孔隙全部为水充填时,振动使得饱和砂土中的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地震作用的短暂时间内,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使得砂土的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土层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得象液体一样,即所谓的砂土液化。4、地震激发地质灾害的效应强烈的地震作用能激发斜坡上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斜坡(slope)统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包括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天然斜坡(简称斜坡)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形成未经人工改造的斜坡。人工边坡(简称边坡)是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的斜坡。按组成边坡的岩性,边坡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本节着重讲述岩质边坡的变形及防治。岩质边坡是由岩体构成的。岩体即被各种各样地质界面切割而成的岩块的组合体。斜坡的变形与破坏6.3.1 6.3.1 概述概述坡底坡底坡脚坡脚坡角坡角坡顶坡顶坡高坡高土坡稳定分析问题土坡稳定分析问题6.3 6.3 斜坡的变形及其防治斜坡的变形及其防治6.3.2 6.3.2 岩体结构岩体结构 在岩体(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岩体结构。在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之前,首先需了解岩体结构。结构面: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裂面、不整合面等。结构体:岩体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岩体)。岩石结构:岩体结构表示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合特征。在力的作用下,岩体变形破坏的过程,实际上是结构体沿着结构面的剪切滑动或开裂。1、结构面类型 按照成因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岩体的成因密切相关。分为以下三大类:(1)沉积结构面是沉积岩层在沉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包括层理、层面、假整合面(沉积间断面)、不整合面、原生软弱夹层等。(2)火成结构面是岩浆侵入活动及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面。包括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冷凝原生裂隙及侵入挤压破碎结构面等。(3)变质结构面 是受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结构面。如片理、片岩软弱夹层等。构造结构面 岩体中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或破碎带。包括构造裂隙、断层及层间错动面等。其特点是延展性较强、规模较大、分布有一定规律、对岩体稳定影响很大。它们的产状和分布情况主要受当地构造应力场的控制。次生结构面 岩体受卸荷、风化、地下水等次生作用所形成的结构面。如卸荷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次生夹泥层等。它们的产状及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对河谷及岸坡岩体稳定影响较为显著,在桥基,隧道口及路堑边坡等工程部位应特别注意。2、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研究 对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研究包括生成年代及其活动情况、成因类型、延续性及穿切性、形态、充填胶结情况 生成年代:针对构造结构面而言。古老的结构面,一般充填胶结较好,稳定性较高。晚近期仍在活动的结构面,应特别注意,其稳定性较差,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延续性及穿切性:延续长、穿切好的结构面对岩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形态:可从起伏形态和粗糙度两方面研究。起伏大、较粗糙的结构面稳定性越好。充填胶结情况:可分为泥质胶结、可溶盐类胶结、钙质胶结、铁质胶结、硅质胶结等,不同的胶结类型,对结构面强度的影响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的成因类型控制了结构面的规模、力学性质和工程岩体的破坏边界。还有产状及组合关系、密集程度、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3、结构体 岩体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称为结构体。一般常见的结构体形式有柱状,块状、板状、楔形、菱形、锥形等六种形态。不同形态和不同产状的结构体,其稳定程度各不相同。因此,结构体形式的划分与岩体稳定评价有很大的关系。单就结构体的形式来说,板状结构体较块状、柱状的稳定性差,楔形的比菱形及锥形的差;在地基岩体中,竖立的结构体比平卧的稳定性高,而在边坡岩体中,平卧或竖立的比倾斜的稳定性较高。4、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不同岩性及不同型式结构体的组合方式,通常可把岩体结构划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五类(文字教材p100表6-5)。边坡的变形与破坏是边坡发展演化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变形属量变阶段,而破坏则是质变阶段,它们形成一个渐进性破坏过程。主要取决于坡体本身所具有的应力特征和坡体抵抗6.3.3 6.3.3 岩质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岩质边坡的变形与破坏1、斜坡变形 斜坡变形以坡体未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为特点,但在坡体各个局部,特别在坡面附近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裂与错动,但从整体看,并未产生滑动破坏。斜坡变形的形式有松动和蠕动。松动 斜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部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它是一种斜坡卸荷回弹的过程和现象。蠕动 斜坡岩土体在以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斜坡蠕动。斜坡蠕动大致可分为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基本类型。表层蠕动,主要发育在斜坡浅部岩土体中深层蠕动,主要发育在斜坡下部或坡体内部2、斜坡破坏 斜坡中出现了与外界连续贯通的裂坏面,被分割的坡体便以一定加速度滑移或崩落,脱离母体,称为斜坡破坏。斜坡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崩塌和滑坡。崩塌 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分割,并以突然的方式脱离母体,翻滚而下,岩块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这种过程与现象称为崩塌。滑坡 斜坡岩土体沿着边连续贯通的破坏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与现象称为滑坡。3、滑坡形态 1-滑坡体;2、3、11-滑动面;4-滑坡床;5-滑坡壁;6-剪切裂缝;7、8-滑坡台地;9-滑坡舌;10-滑坡周界4、滑坡力学分析 平面滑动和弧面滑动1)在平面滑动面情形下,滑坡体的稳定系数K为滑动面上的总抗滑力F与岩土体重力Q所产生的总下滑力T之比。即 K=F/T 当 K1时,滑体发生滑动;K1时,滑体稳定或处于极限平衡状态。2)在圆形滑动面情形下,滑动面中心为O,滑弧半径为R.。过滑动圆心O作一铅直线,将滑坡体分成两部分。在线之右部分为滑动部分,其重量为Q1它能绕O点形成滑动力矩Q1d1,在之左部分为阻碍滑动部分,其重量为Q2它能绕O点形成抗滑力矩Q2d2,滑动面上的抗滑力矩为*AB*R。因此,该滑坡的稳定系数K为总抗滑力矩与总滑动力矩之比。K=Q2*d2+*AB*R/Q1*d1 当K1时,滑坡失去平衡,而发生滑坡。4、滑坡形成因素 岩性: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亲水软化的上层中和一些软岩中。例如粘质土、黄土和黄土类土、山坡堆积、风化岩以及遇水易膨胀和软化的土层。软岩有页岩、泥岩和泥灰岩、干枚岩以及风化凝灰岩等。构造:斜坡内的一些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软弱面若与斜坡坡面倾向近于一致,则此斜坡的岩土体容易失稳成为滑坡。水:可使岩土软化、强度降低,可使岩土体加速风化。若为地表水作用还可以使坡脚侵蚀冲刷;地下水位上升可使岩土体软化、增大水力坡度等。不少滑坡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说明水对滑坡作用的重要性。此外,风化作用、降雨、认为不合理切坡和坡顶加载、地表水对坡脚冲刷以及地震等都可导致滑坡。5、滑坡分类A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均质土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B滑动的力学性质分类:牵引式滑坡;推动式滑坡6、滑坡变形破坏的防治 为了预防和制止斜坡变形破坏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对斜坡变形破坏需要采取防治措施。防治的总原则应该是“以防为主,及时治理”。以防为主,即在勘察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不稳定的斜坡,必须提前采取措施,消除或改变不利于斜坡稳定的因素,以防止发生变形。在设计人工边坡时,应选择合理的布置和开挖方案。例如在高地应力区的人工边坡,应尽可能使其走向与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露天采矿宜采用椭圆形矿坑,其长轴应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此外,工程布置应尽量避开严重不稳定斜坡地段(如活动性的大型滑坡或严重崩塌地段),以杜绝后患。总之,以防为主就是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治措施:挡墙:挡墙的基础置于最低滑动面之下,以防止挡墙本身滑动。抗滑桩:一般设置在滑坡前缘附近,对正在活动的浅层和中厚层滑坡效果较好。锚杆、支撑还有表里排水(地表水、地下水)、削减载荷、防冲护坡、防御绕避等6.4 岩溶 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它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 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如溶沟溶槽、溶洞、暗河等。1、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岩溶发育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可溶岩层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具有侵蚀能力的水和水是流动的。2 2、岩溶的发育规律、岩溶的发育规律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流动有垂直分带现象,因而所形成的岩溶也有垂直分带的特征。(1)垂直循环带垂直循环带,或称包气带,地面以下,潜水面之上。这里平时无水,只有降水时有水渗入,形成垂直方向的地下水通道。大量的漏斗和落水洞等多发育于本带内。(2)季节循环带季节循环带,或称过渡带。这带位于潜水位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本带受季节性影响,在本带形成的岩溶通道是水平的与垂直的交替。(3)水平循环带水平循环带,或称饱水带,位于最低潜水位之下。常年充满着水,地下水作水平流动或往河谷排泄。因而本带形成水平的通道,称为溶洞、地下暗河等。(4)深循环带深循环带,本带内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取决于地质构造和深循环水。这一带中水的交替强度极小,岩溶发育速度与程度很小。3 3、岩溶地貌、岩溶地貌 地表岩溶形态:溶沟(槽)、石芽、漏斗、溶蚀洼地、坡立谷、溶蚀平原等。地下岩溶形态:落水洞(井)、溶洞、暗河、天生桥等。溶沟石芽:溶沟石芽:微小的地形形态,它是生成于灰岩岩石表面,流水沿节理裂隙冲刷溶蚀而成的沟槽系统地形。在沟槽间突起的石脊呈石芽。峰林:高温多雨,长期岩溶的产物。漏斗:漏斗:是由地表水的溶蚀和冲刷并伴随塌陷作用而在地表形成的漏斗状形态。落水洞:是地表通向地下深处的通道,其下部多与溶洞或暗河连通。它是岩层裂隙受流水溶蚀、冲刷扩大或坍塌而成。溶洞:是由地下水长期溶蚀、冲刷和塌陷作用而形成的近于水平方向发育的岩溶形态。溶洞内常有支洞、有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等岩溶产物。暗河:是地下岩溶水汇集和排泄的主要通道。部分暗河常与地面的沟槽、漏斗和落水洞相通,暗河的水源经常是通过地面的岩溶沟槽和漏斗经落水洞流入暗河内。4、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一、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1.地表塌陷: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较大的空洞(如溶洞)。在自然条件下或建筑荷载作用下,产生洞体坍塌,引发地面塌陷而导致建筑物破坏。2.地基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塌陷:覆盖岩溶区,因覆盖层强度较低,不能满足建筑荷载要求而出现破坏。或沉降不均匀导致建筑破坏。3.地基滑动:较大的溶沟、溶洞等形成临空面,向临空面产生的滑动现象。在岩溶地基上进行建设时,由于荷载等原因,产生地基塌陷破坏,或失稳,这便是岩溶地质稳定性问题。5、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 当岩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选择如下措施:(1)挖填:浅埋洞体,可挖除软弱充填物,回填强度高的土石体。(2)跨盖:当基础下有小溶洞时,可以采用梁板跨越或支架的办法保证基础稳定性。(3)灌浆加固:对于洞体埋深较大时,可采用钻孔灌浆的办法堵填洞穴。(4)对于覆盖型岩溶区上覆松软土,通过强夯使压缩性变低,强度加大。此外,可以改变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采取绕避等措施。6.5 土洞 土洞:土洞因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流入地下土体内,将颗粒间可溶成分溶滤,带走细小颗粒,使土体被掏空成洞穴而形成。这种地质作用的过程称为潜蚀。土洞的工程地质评价:土洞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如果土洞密集分布,并且位于地下水交替最积极的循环带内,洞径大,顶板薄,裂隙发育,则该场地不宜作为建筑场地和地基。但如果土洞是早期形成的,已被第四纪沉积物所充填,并且已证实目前这些洞已不再活动,这种情况,可根据洞的顶板承压性能,决定其是否作为地基。在土洞密集分布的地区,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减弱了地下水对土层的浮托力。同时,由于抽取地下水加大了地下水的循环,动水压力会破坏一些土洞顶板的平衡,进而引起某些土洞顶板的破坏和地表塌陷。6.66.6采空区地表塌陷采空区地表塌陷由于采矿活动所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包括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于开采固体矿床所遗留的由开采矿洞、巷道和期间的残留矿柱所组成的采空区;一种是使用溶矿技术开采易溶矿床,如岩盐等所形成的大面积地下溶蚀空穴。地下矿层大面积采空后,矿层上部的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使岩层塌落、弯曲,以致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地表变形开始形成凹地,随着采空区的不断扩大,凹地不断发展而成凹陷盆地,此盆地称为移动盆地。一般面积大于开采区,会发生移动变形,属于不稳定区。根据地表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特征,自移动盆地中心向边缘分为三个区:均匀下沉区(中间区);移动区(危险变形区);轻微变形区。均匀下沉区:盆地中心的平底部分,均匀下沉,地面平坦,一般无明显裂缝。移动区:地表不均匀下沉,变形种类多,对建筑物破坏大,区内多出现裂缝。轻微变形区:地表变形值较小,对建筑物不起损坏作用。与移动去边界难以确定。一般以地表下沉值10mm为标准进行划分。地表变形的影响因素包括:矿层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开采条件。防止地表和建筑物变形可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开采工艺方面:减小地表下沉量、使地表下沉平缓 建筑设计方面:建筑物长轴垂直工作面推进方向;建筑物平面形态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基础底面同一标高,位于同一岩层,基础埋深有变化,应采取台阶形式。加强基础的刚度和上部结构的强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良 地质 条件下 工程地质 问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