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书法艺术——以吉林市为例.pdf
《城市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书法艺术——以吉林市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书法艺术——以吉林市为例.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80引言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澍提出了一份关于保护城市实体文化记忆的提案,呼吁“严格立法来保护城市实体文化记忆”1。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8%,一跃发展到2010年超过50%,仅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200年从农业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过渡过程。23在如此迅速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符号和外来文化印记,而传统的中国元素符号的意象在减少!或者正在丧失!210121世纪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审度这一现象,并做出了应对。冯骥才从影像、文学出发,拍摄并出版了天津老房子系列作品;阮仪三从名城保护着手,以期留住平遥、周庄
2、、丽江等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之根;曹保明通过收录整理口述史的方式,再现了大量东北地区历史记忆的文学作品;罗中立在校园规划建设中坚持传承地域文化、展现重庆工业重镇的历史记忆;发轫于青岛的“城市记忆工程”活动,随后在全国各地展开,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承具有巨大的社会历史意义。3针对城市文化记忆的丧失,学者们迫切地寻找能够弥补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这种缺憾的解决方案,以期重构城市文化记忆。虽然有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与实践,但鲜有从书法艺术角度保护城市文化记忆的研究。书法艺术在城市发展中,以卷轴书法、碑刻、匾额、楹联等物质形式存在,承载着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是城市历史的“记录者”。书法历史的流变,不仅记载
3、着人文历史和城市风貌,也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2012年吉林市因书法艺术积淀深厚、赓续传承较好,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因此,本文选取吉林市作为研究目标,探讨书法艺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如何保存实体文化记忆,以及以何种方式延续非实体性文化记忆。一、书法艺术承载城市实体文化记忆城市文化记忆的重塑和建构,首先是以历史为基础,历史也是文化记忆的另一种模式。文化记忆并不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象,而是跨学科的现象。4这就意味着,要解决城市文化记忆丧失的问题就要重点关注与之相关的历史、媒介等问题。因为书法艺术既是记忆的媒介外化形式,又是记忆本身。(一)碑刻碑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散布在白山松水之间,是吉林古
4、代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从明初永乐年间到民国,500多年间吉林地区共有384通碑(古时吉林地区的行政划分与今天有所不同,这里收录的数目是古时吉林地区的范围)。纵观吉林历代碑刻,有摩崖、记事碑、寺庙碑、功德碑、墓碑、祠堂碑等多种类型,内容涵盖了江城吉林的历史、地理、经济、制度、风俗、宗教、郡望、世系、职官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记忆。1.摩崖“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5,古人将单独大型石块略作加工,在其上铭刻的文字叫作“碣”,在天然山崖上直接刻写的叫“摩崖”。在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阿什村,松花江北岸、吉丰铁路隧道南侧断崖上,有两块明代摩崖,名为阿什哈达摩崖。其文字始刊于1891年长顺监修
5、的吉林通志卷一二金石志,但由于其著录错误较多,不足为研究的依据。6其后相继有学者亲赴摩崖现场调研、墨拓,而后考订。现今除少数字衍夺外,已无歧见。7174第一摩崖高135厘米、宽70厘米,摩崖文字三行,正书,竖写。第二摩崖与第一摩崖相距30多米,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的碑形刻线,中间高122厘米,两侧高均为108厘米,上宽61厘米、下宽62厘米,文字刻在花岗岩原石上,七行,正书,竖写。7174第一摩崖文字: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日,甲兵李任记。第二摩崖文字: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洪熙元年领军至此,宣德七年领军至此。本处设立龙
6、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廿日,庚申朔己酉立。7174有意思的是,此摩崖石刻中记录的“龙王庙”现今并无遗存,学者李澍田考据明实录及明史列传后认为确有其事,而且有口碑可证。据摩崖东邻,86岁高龄的王香九老人说:据老辈讲,刘清捐资修龙王庙,道人感恩施主,刻石题记。这龙王庙原在城市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书法艺术以吉林市为例文_赵阳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内容提要:城市文化记忆丧失是城市化进程下伴生的典型问题,随着文化遗产的重建和改造,城市实体文化记忆渐渐地丧失。同时,城中老一辈逐渐离去,新一代的成长和外来人口的涌入“稀释”了旧城中的集体记忆,老城逐渐成了丧失文化记忆的新城。21世纪以来,
7、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审度这一现象,但鲜有从书法这一角度进行阐述的。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与城市文明共生耦合,起到了呈现城市文化底蕴、历史风貌的作用。吉林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书法艺术早已深深地融入了吉林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关键词:书法艺术;城市文化记忆;吉林市书法城812023/10 No.260摩崖下,当年江岸土山突起,后洪水冲刷崩塌,加之龙王庙年久失修,以致“大水冲了龙王庙”。传闻可证龙王庙的存废。7176摩崖不仅记载了昔日历史,碑中故事也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2006年5月25日,阿什哈达摩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人非常重视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吟诵
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感叹自然奇幻魅力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忘记将历史融入其中,“奔腾瀑布穿云落,断裂碑文刮藓看”,这反映出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思。古人将一腔心绪付诸深山岩壁的摩崖,寄托于石头的坚实耐久,以赓续不同时代、地域的历史 记忆。2.德政碑碑经过演变与发展,逐渐有了“树碑立传”“金石不朽”的文化意义,先民们开始在碑石上刻录死者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及歌功颂德等文字内容。从东汉早期碑石定型以后,碑基本上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也有了碑阳和碑阴的区别,碑身的两边则被称为碑侧。8吉林市北山德政碑林位于西峰脚下,自西向东共有石坊一座、石碑五座,为民国时期吉林市的三位官员所
9、立。其中代省长王公维宙德政碑(图1)共两通,碑首均雕刻二龙戏珠图案。碑文正面镌刻碑文16行,行46字,共计656字。9296代省长王公维宙德政碑由吉林市书法家成多禄书丹。成多禄师法欧阳修、王羲之等人,细品此碑,可窥见颜体书法的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下笔浑厚,挺拔开阔,应是其晚年作品,与成多禄早年习欧风格迥异,是成氏书法艺术流承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3.记事碑记事碑是传承记忆的实体,同时也是一种交流场域,人们在场域内交流攀谈,历史与记忆就在此产生了传播的可能。记忆主体的人成为媒介,记忆客体的纪念碑成为记忆对象,在此场域内可发生传播城市文化记忆的事件。这是人们与同时代的人共同拥有的回忆,其典
10、型范例是代际记忆。这种记忆在历史演进中产生于集体之中;它随着时间而产生并消失,更准切地讲,是随着它的承载者而产生并消失的。当那些将它实体化的承载者消失之后,它便让位给一种新的记忆。1044吉林北山廉泉井石刻,在井两侧有石柱,左侧石柱上刻有“北岭生甘醴”,右侧石柱上刻有“南江是远源”,石梁上正面镌刻双钩楷书“廉泉让水”四字,背面刻“中华民国六年(1917)十一月二十日立”。977可惜随着城市改建,诸多记事碑如今都已不复 存在。4.宗教碑吉林旧地,庙宇林立,碑刻繁多。吉林通志载,吉林府所辖(仅吉林地区一部分)关帝庙即有41座之多。吉林临江门外西安路原有一座山神庙,于雍正元年(1723)初建,乾隆十
11、八年(1753)、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再建。因此,有一通吉林山神庙重修碑记。此碑为汉白玉制,断为四块,今存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碑高165厘米,宽69厘米,厚17.5厘米。碑文16行,行44字不等,石碑上方镌“流芳百世”四字,四周镌刻环以菊花图案,内容记录了道光十七年(1837)吉林船厂各商铺捐资情况及“功名录”,为研究170多年前吉林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提供了真实的史料。9138此外还有北山关帝庙碑记、北山关帝庙捐款记名碑、吉林文庙碑记、重修天齐庙碑记等。大部分碑刻今天仍存有,例如吉林文庙图1代省长王公维宙德政碑(局部)成多禄书丹图片选自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吉林碑刻考录碑记,
12、碑身为汉白玉,高160厘米,宽69厘米,厚22厘米。碑文16行,行42字,碑首镌“百世流芳”四字,背镌“圣旨”二字9154。正如社会如何记忆这本书中所言:“过去的全部人类活动,只有通过了解其遗迹才能加以了解。”11当人们驻足在遗迹前,我们才能回溯那段文化历史,通过摩崖、碑刻等书法艺术形式向后人传递信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城市中的文化记忆通过游览、观看这一行为,存留在个人的记忆之中了。倘若我们在此对书法艺术产生了美的享受,那我们此时便是有了通晓古人之境的机会,与书法之美产生连接,达到了朱光潜先生认为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也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了李泽厚先生所说的美之社会性。(二)匾额、楹联匾额和楹联是
13、中国传统建筑、园林景观、名胜古迹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装饰品之一,具有观光助兴、增长知识、寓教于乐的功能,对周围的山水园林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1.匾额中国的古建筑中,凡是题于宫室、殿堂、亭榭、书斋等建筑的门额上的大字,均称匾额。12清代的吉林城因地处“龙兴之地”,历来备受统治者青睐。龙潭山上的“福佑大东”四字匾额,原为乾隆东巡吉林城登龙潭山时所题写,后制成匾额悬挂于观音殿正殿之上,意为保佑吉林一方。不过,乾隆真迹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匾额为书法家苗子书写。1891年,光绪皇帝手书吉林龙潭山匾额“挹娄泽洽”(图2)。“挹娄”是满族早年的族称,整体意思为神龙保佑满族老家风调雨顺。可惜原匾丢失,现在是署名为
14、仲南的书法家所题。“吉林八景”中提及的“龙潭胜迹”,“胜迹”说的就是龙潭山的皇帝真迹。早在民国期间,就有文人提出“吉林八景”这一文化景观说辞。“吉林八景”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包含松江渔舟、白山鹿囿、药庙晚钟、德碑夕照、团山对峙、八卦孤悬、龙潭印月、猴石凌云;第二种说法包含龙潭胜迹、鹿苑遗踪、桃源晓日、灵岩晚钟、北山双塔、天坛孤松、玄观吊柱、大江弯弓。2.楹联吉林北山泛雪堂上的匾额原由清朝状元、光绪帝老师翁同龢题书,楹联为宋小濂题写的“脚底烟云堪憩息,眼前城市隔喧 嚣”13,现匾额为那致中所题,原楹联已无。虽原迹已不在,但泛雪堂曾作为说书讲古的场所,其热闹非凡的历史仍被后人津津乐道。据老人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文化 记忆 视角 书法艺术 吉林市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