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_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pdf
《Cu_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u_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铜业工程 COPPER ENGINEERINGTotal 183No.5 2023总第183期2023年第5期引文格式:孙建波,周建溢,焦玉凤,张达,崔虹云,张云龙,胡明.Cu/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 J.铜业工程,2023(5):25-35.Cu/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孙建波,周建溢,焦玉凤,张达,崔虹云,张云龙,胡明(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摘要:Cu/Al复合材料拥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作为异种金属连接形成的复合材料,其在制备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消除异种金属间热膨胀系数
2、差异等物理性质引起的缺陷,且连接处的界面间组织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此进行研究十分重要。综述了超声波焊接、搅拌摩擦焊、爆炸焊和铸造法下Cu/Al复合材料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种类、形成机理,同时总结了Cu/Al复合材料性能改进常用的辅助手段:在等离子焊接和真空铸造工艺中添加微量元素;在拉拔旋压、轧制和爆炸焊后进行热处理;在超声波焊接、轧制中进行电脉冲辅助。国内外研究者们还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研究Cu/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和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冲击射流复合铸造工艺成功制备出Cu/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为Al2Cu,AlCu和Al4Cu9,最大结合强度为23 MPa。关键词:C
3、u/Al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冲击射流;界面组织;热处理doi:10.3969/j.issn.1009-3842.2023.05.004中图分类号:TB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842(2023)05-0025-11铜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较低的接触电阻,使其在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1-2。但是中国铜资源储量不高,仅占全球储量的4.2%左右3,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铜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4,故寻找替代铜的材料十分必要。铝具有不错的抗腐蚀性,且比铜的密度更低,中国的铝土矿储量(5.7107 t)远高于铜矿储量(2.7107 t),因此将其与铜复合,结合两
4、者的优点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5。在通信行业,通讯信号的频率较高6,通讯电缆和射频屏蔽电缆的“集肤效应”异常明显,电缆内部几乎没有电流,大量电流集中于表面7,而铜包铝复合导线外层的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内层铝的密度小,价格低,故采用铜包铝导线制作的电缆可以在不降低导电能力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成本和重量8。在电力行业中,高压输电一般采用钢芯或者铝芯导线,而对于低压输电端,则一般使用铜芯导线,由于铜铝直接搭接容易形成一个原电池,产生化学腐蚀,导致断相、短路、断路等严重问题9,故对于过渡排和铜铝复合接头有较大需求10。在新能源行业中,铜铝复合板因具有较好的存热、集热效果和耐腐蚀性,经常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重要元
5、件11-12。Cu/Al复合材料界面处的微观组织13直接影响其性能。铝和铜之间的晶格常数、膨胀系数、润湿性,以及熔点等都存在差异,使其界面组织异常复杂14。添加微量元素,如 Ce,可以提高铝合金硬度、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可以增加铜合金的高温塑性、焊接性等;添加锶(Sr)元素,可以细化晶粒,Sr元素作为还原剂,还能改善界面的微观组织。因为热处理可以将原始的机械结合变成强冶金结合,所以采用冷轧等工艺制备的Cu/Al复合板一般会经热处理进一步提高结合强度。电流辅助可以有效地提高可成形性,包括降低流动应力、降低回弹和提高成形极限。本文综述了不同制备工艺、元素添加、退火、电流辅助、计算机模拟对界面微观
6、组织和Cu/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采用冲击射流固液复合工艺制备Cu/Al复合材料的工作进展。1 Cu/Al界面IMC的种类与形成机理在 Cu/Al复合材料中,Cu/Al界面会生成许多收稿日期:2023-08-02;修订日期:2023-09-0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KYYWF-0581);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KYYWF-0584;2021-KYYWF-0557;2019-KYYWF-1373);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2KYYWF0596)资助作者简介:孙建波(1978),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副教
7、授,研究方向:双金属复合材料,E-mail:;通信作者:胡明,教授,E-mail:25总第183期铜业工程Total 183不同种类的金属间化合物(IMC),以AlCu,Al2Cu,Al4Cu9,Al2Cu3和 Al3Cu4为主15-16。大量的研究17-23显示少量的金属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结合强度和改善材料性能,但这些化合物脆而硬,过多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形成裂纹和空洞,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还会降低材料的导电率。1.1Cu/Al界面IMC的种类由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Cu/Al界面IMC的种类有一定的差异。Zhou等24采用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制备Cu/Al复合材料,即超声
8、焊接(UW)和计算机数控(CNC)加工相结合的工艺,并使用背散射衍射(EBSD)、高角环形暗场像-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和剥落实验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其界面处形成微小的 Al4Cu9颗粒。Tong等25采用改进型搅拌摩擦铆接钎焊(MFSC-B)和搅拌摩擦点焊-钎焊(FSSW-B)技术制备紫铜-纯铝复合材料,发现在接头的搅拌/混合区剪切带处存在 Al2Cu,Al4Cu9和CuZn等细小金属间相。Jiang等26采用爆炸焊接技术制备紫铜-6061铝合金复合材料,在径向-轴向(RD-AD)和径向-切向(RD-TD)截面上的界面处产生 CuAl和(Cu,Zn)Al2 金属相。Chen
9、 等27采用铸造法制备铜包铝复合材料,Cu/Al复合铸件过渡层的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在过渡层中观察到3种类型的组织:亚共晶组织(接近纯Al侧)、过渡层中间的共晶组织和过共晶组织(接近纯Cu侧)。经检测,图1(b)中纯Cu和过渡层之间的组织有一薄层为Cu9Al4相。因此,在过渡层中观察到4种微观结构:(Al)+共晶(Al)+Al2Cu、共晶(Al)+Al2Cu、CuAl2+共晶 (Al)+Al2Cu 以及Al4Cu9,其中 Cu9Al4和 CuAl2均为硬脆相,Al4Cu9/Al2Cu 和 Al2Cu/共晶 (Al)+Al2Cu 界面的结合强度较低,容易形成裂纹。由于固相从两侧向过渡层中间扩散的
10、过程中,过渡层最后凝固,故在(Al)+共晶 (Al)+Al2Cu 处易形成缩孔。本课题组自主研发了冲击射流复合铸造工艺,该工艺可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28。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Cu/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为Al2Cu,AlCu和Al4Cu9,最大结合强度为23 MPa。此外,在Cu/Al界面上还观察到Al2Cu,AlCu和Al4Cu929;Al2Cu,AlCu,Al3Cu4和 Al4Cu930;Al2Cu,AlCu、Al2Cu3和 Al4Cu931;Al2Cu、AlCu,Al3Cu4和Al2Cu332四种IMCs组成的反应层。总的来说,虽然不同工艺下 Cu/Al 界面的组成不同,但无外乎是Al3Cu
11、,Al2Cu,Al3Cu2,AlCu,Al2Cu3,Al3Cu4和Al4Cu933-36。1.2Cu/Al界面IMC形成机理Cu/Al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大多为固-固复合和固-液复合,这两者的界面形成机理有所不同,将其分开讨论。同时Cu/Al双金属复合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铜、铝原子依旧在互相扩散形成IMC,这将使材料性能进一步下降,故而对其理论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根据 Ma 等37的研究,在二元多相扩散体系中,固体扩散反应是热力学和动力学相互作用的过程,界面相的形成不仅满足热力学条件,而且受原子扩散速率的影响。Cu/Al复合板退火后 IMCs的形成顺序为:首先在Cu/Al界面处生成Al2C
12、u,然后在 Al2Cu与 Cu之间生成 Al4Cu9,最后在 Al2Cu与Al4Cu9之间生成AlCu。初生相Al2Cu形成后,Al和Cu 原子在 Al2Cu 层上的扩散变得更加困难。在Al2Cu与Cu的界面处,Al较Cu差,有效浓度较低。因此,Al是反应界面处的极限元素,如图2所示。此时Al4Cu9的有效生成热较小38-39,因此,在Al2Cu和Cu的界面处生成了Al4Cu9。Al2Cu和Al4Cu9层形成后,穿过Al2Cu势垒层的Al原子和穿过Al4Cu9势垒层的Cu原子在Al2Cu/Al4Cu9界面处的有效浓度近似,这使得反应界面处原子的有效浓度向中间区域移动,直至 AlCu 成为最可能
13、形成的相。同时,根据IMC厚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X=Ktn,其中X,图1780 浇注Cu/Al复合铸件过渡层组织不同放大倍数图像(a)保温60 s,空气喷射冷却;(b)为(a)图中区域A的放大图Fig.1Microstructures of transition layer in Cu/Al composite casting at 780 C pouring with different magnifications 27(a)Holding for 60 s,air jet cooling;(b)Enlarged image of Region A shown in(a)26孙建波等 Cu
14、/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2023年第5期K,t和 n分别为扩散层厚度(m)、生长速率系数(m/sn)、退火时间(s)和动力学指数 可知40,当n=1 时,IMC 层的生长受反应机制控制;当 n=0.5时,IMC层的生长受扩散机制控制。在573773 K退火温度范围内,Al2Cu,Al4Cu9和 AlCu 层的生长在前一阶段受反应控制机制支配,后一阶段受扩散控制机制支配。在此基础上,Hua等41基于Fick第二定律预测固体扩散反应中Al2Cu,Al4Cu9和AlCu的厚度与时间的关系函数如式(15)所示:ij=2iDit(i=14)式(1)WAl2Cu=45-34式(2)WAl4C
15、u9=23-12式(3)WAlCu=34-23式(4)Wtotal=WAl2Cu-WAl4Cu9+WAlCu式(5)式中,ij为(ij)界面的瞬时位置;Di为 i 相扩散系数;i为常数;W为层厚。其模型的可靠性取决于IMC相和基体的扩散系数,特别是Cu和Al基体的扩散系数。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厚度但轧制量相近的Cu/Al板的界面元素浓度和IMC生长动力学。Zhou等42采用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制备Cu/Al双金属复合材料,发现铝箔在Cu/Al界面附近区域具有明显的剪切纹理或再结晶纹理成分,表明在结合过程中产生了剪切变形,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与固-固界面相比,许多研究43-46都表明固-液界面的
16、微观结构更为复杂,这是受晶体取向、表面能和固体表面形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Zhang等44研究凝固过程中扩散形成的晶界,研究发现如果固体Cu中存在垂直晶界,则晶界附近的Cu原子在冷却后扩散到液体 Al 区域并形成 CuAl 的水平晶界。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在CuAl混合区新形成的水平晶界(GB)的位置逐渐远离Cu/Al界面。凝固后,面心立方晶格(fcc)比例随Cu-GB相角的增大而减小,密排六方晶格(hcp)比例则相反。2 元素添加、退火和电流对界面性能影响2.1元素添加对界面性能影响铝铜复合时,在界面处极易产生硬而且脆的化合物,大大降低界面组织性能,降低导电率,严重损害材料的整体性能。而在其中
17、添加元素,可以缓解这一现象,改善材料性能。Zhang等45采用旁路耦合微束等离子焊接法,精准控制热输入的等离子焊来进行焊接头退火实验,测得随温度时间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增加。随后添加锆(Zr)元素粉末,焊接头焊缝良好,界面有网状和枝状晶生长,断口为脆性断裂,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为CuAl2,CuAl 和 Cu3Al2,但其中 CuAl 和 Cu3Al2生成数量相对于CuAl2少得多,略微提高了最大载荷,达到0.69 kN。胡媛46采用铝铜固液复合,真空铸造工艺,对铜表面进行镀镍加预热,且在铝液中加入铈(Ce),研究界面组织。在 Ce 含量低于 0.4%时,Ce主要固溶在-Al内,或在晶界和枝晶
18、中偏聚,在加入Ce后,界面组织中晶粒尺寸明显减小,枝晶细化,杂质元素与Ce结合,呈针状分布,显著增强基体强度,略微提高材料导电率。当添加Ce含量大于0.4%时,Ce在界面化合物处固溶或形成Ce化合物,这改变了界面的共晶结构,导致剪切强度和导电能力都开始下降。李立47研究铝铜(A356(1)/T2(s)固液复合真空铸造,后加入Sr,研究其对界面组织的影响。在Sr添加量达到0.08%时,改善效果最好,界面组织中针状的共晶硅明显变小,而不规则-Al相发生团化,大多变为椭圆状,且晶粒缩小,组织密度上升,Al/Cu共晶组织形貌也发生一定改变,呈团簇状,总体界面组织变得更图2铝铜双星系统的有效生成热(EH
19、F)图Fig.2EHF diagrams for Al-Cu binary system3727总第183期铜业工程Total 183为细密,IMC尺寸降低,数量减少,且未发现Sr化合物,最后检测结果显示,材料导电性能明显提高。2.2退火对界面组织影响在Al/Cu界面处,通常存在晶体缺陷和残余应力。退火处理后,界面处原子充分扩散,可以消除残余应力,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48。杨继伟49采用拉拔和旋压工艺制备铝铜复合棒,之后进行退火处理。试验显示,低温退火(250400)时,随着时间增加,结合强度先大后小;随着温度增加,结合强度逐渐下降。检测后发现,在初期扩散阶段,能实现冶金结合,提高强度;而在
20、后期扩散阶段,逐渐产生金属间化合物;高温退火(560600)时,界面处原子扩散迅速,化合物形成速度大大加快,故而随着温度时间增加,结合强度逐渐下降。Chen等50对超薄Cu/Al复合板(0.060.09 mm)进行退火处理,发现当温度为350500 时,两种金属的晶粒尺寸均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增加而变大,但Al侧晶粒尺寸增大速度快于Cu侧,且易出现较多微孔和微裂纹;当退火温度为350 时,超薄Cu/Al复合板界面形成冶金结合。Li等51对经过爆炸焊和 6道冷轧工艺制备的Cu/Al复合板进行退火处理,发现在退火后,界面处形成的 IMC 为 Al2Cu,AlCu 和 Al4Cu9,总活化能为108
21、kJ/mol;扩散层的厚度随着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温度是影响扩散层生长的主要原因,而时间对电导率的影响较大。Mao等52对双辊冷轧制Cu/Al复合板进行退火处理,图3为 Cu/Al复合板经过双辊铸造(TRC)、冷轧和退火后的剥离强度曲线和平均剥离强度(APS)。铸态覆层的APS约为64 N/mm;冷轧后,APS降至12 N/mm左右,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在250 退火后,APS 大幅增加至约 39 N/mm;当退火温度达到300 时,APS 降至约 26 N/mm;随着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至350 和400,APS急剧下降至15 N/mm以下。结果表明在250 退火后,Cu/Al界
22、面冶金结合率增加,促使更多的裂纹沿Al基体扩展,平均剥离强度可达到约39 N/mm。然而,经过高温退火处理(350 和400)后,在IMC处完全断裂,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导致结合强度急剧下降。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退火处理降低了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了材料的整体塑性53-54。同时,退火还可以改善非对称轧制制备的Cu/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组织55。退火处理对于不同工艺制备的Cu/Al复合材料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而且具体的工艺参数会因制备手段和要改善的具体指标有所区别。2.3电流对界面组织影响有研究表明56,当频率不变时,Cu/Al层压复合材料的成形力随着电流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但成形极限下降,原
23、因是电流密度的增加导致局部过热,最终导致试样过早断裂。在低频条件下,Cu/Al层压复合材料的伸长率适度下降,成形力明显下降,此时电流仅在 Cu 基体中循环。电流降低了Cu层的位错密度,促进了位错的展开。图3Cu/Al复合板的(a)剥离强度曲线和(b)平均剥离强度Fig.3(a)Peel strength curves and(b)average peel strengths of Cu/Al clad sheets28孙建波等 Cu/Al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进展2023年第5期Zhou等57研究了电脉冲(EP)和预热(PH)辅助超声波增材制造(UAM)的Cu/Al的IMC的微观结构和力
24、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 EP的电塑性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固结界面的塑性流动,抵消了不预热的负面影响。变形组织的再结晶主要是由EP的非热效应加速的。Cu-Al的IMC主要形成于Cu和Al 两个相邻单元之间的界面上。与 PH-UAM 相比,EP-UAM更有效地诱导了原子扩散和微量Cu-Al IMCs 的形成。EP-UAM 法制备的 Cu/Al 的 IMC的抗拉强度和总伸长率比PH-UAM法制备的Cu/Al 的IMC分别高26%和72%。Song 等58使用脉冲电流辅助轧制 Cu/Al 复合板,发现复合界面没有金属间相,其结合方式主要是机械结合。剪切界面处,网状脊的数量增加,铝嵌入了铜表面的裂纹中。结
25、合界面的变化,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复合材料明显增强。Xing等59对复合材料使用电助拉伸(EA)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电流可降低Cu/Al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降低其成形极限。在 EA 张力作用下,电流只流过 Cu层。当电流频率一定时,Cu/Al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导致Cu/Al层合复合材料伸长率下降的原因是试样局部过热。不同实验条件下 Cu/Al复合材料界面面积反极图(IPF)如图 4所示。由图4(b,d)可知,Cu层中的晶粒多为等轴晶,Al层中靠近界面区域的晶粒为粗晶,而远离界面区域沿RD方向的晶粒为细长晶。从图4(a)中可以看出,拉伸试样在室温下晶粒中存在明显的择优取向,而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u_Al 复合材料 界面 组织 性能 研究进展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