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与纾解策略——基于11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pdf
《2012—2021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与纾解策略——基于11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21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与纾解策略——基于11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45 卷 第 6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教 育 科 学 版)Vol.45 No.6 2023 年 11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Nov.20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现代转化与传承研究”(BOA180044)作者简介:孙芳(1981-),女,山东青岛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近现代基础教育变革。E-mail: 20122021 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与纾解策略 基于 110 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 孙 芳(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200062)摘 要: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因其系统性和学术传承性成为管窥中国教育史学发展的路径之一。通过对近 10 年(20122021)110 篇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分析发现,三个方面需要予以关注:一是研究选题丰富,但研究对象失衡;二是研究方法有创新,但在认识和使用上仍存问题;三是被引数量和速率不高,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中国教育史学科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坚守学术初心,重视元研究;二是科学设置研究方法类课程,推进研究范式多元化;三是回应现实教育“真问题”,发挥其“预见功能”。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对象;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3、号:1008-0627(2023)06-0102-09 DOI:10.20102/ki.1008-0627.2023.0044 中国教育史学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学界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研究。最早也最多的是基于中国教育史学整体发展做的综合性观照。随着研究的推进,不少学者转变思路,从学术论文这一特定维度来管窥教育史学发展状况。博士学位论文因其“形成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学术贡献和创新”,所以是研究中国教育史学发展“一个很好的路径”1。以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时代和教育主题两个维度梳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总体趋势及问题为总领1,从发展轨迹2、变迁趋势3、发展阶段4、研
4、究方法5等几方面探求中国教育史学进展。2010 年 7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6,自此,研究生教育由“数量增长”阶段进入到“质量提升”阶段。因 201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在纲要颁布之前业已开展,这一政策最早产生实际影响的应属 2012 年度。基于此,本文选取 20122021 年间的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样本,探寻这 10 年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及其改进理路。一、近 10 年中国教育史博士论文样本分布 论文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博士研第 6 期 孙芳:20122021
5、 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与纾解策略 103 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取(检索时间为2022 年 10 月 8 日),检索项选择“学科专业名称”,在检索词中输入“教育史”进行精确搜索,筛除外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最终获得论文110 篇。学位授予单位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虽然这些学校的学位论文有阙如,也有个别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未采集入库,但现有的 110 篇博士学位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教育史发展的某些特点。
6、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使用 A-X-Y 分析模式对 110 篇学位论文进行量化分析。即在同一资料来源(A)中,用不同的内容变量 X 和 Y 作为取样标准,而时间(t)与情景(s)两种因素不作为研究因素7。A-X-Y分析模式适合作意向分析和特征分析。二、近 10 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 笔者主要通过量化统计的方法对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20122021 年)的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和索引情况进行分析,三方面均有论文发表,但也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一)研究选题丰富,但研究对象失衡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将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20122021 年)的研究对象统整为四类,分别是:思
7、想类、制度类、活动类和元研究类。统计发现,虽然选题丰富,但不均衡,主要是制度类,占到了 77.3%,思想类为 12.7%,活动类为 10%,元研究类则完全缺失。1.制度类选题大受欢迎 制度类选题是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20122021 年)的热门,多样且“接地气”。制度类选题之所以广受欢迎,其一是因为制度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人类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各个阶段,小至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形成专门的研究方面”8。这就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广阔的空间。85 篇制度类学位论文涉及多个学段、多个领域,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干部
8、教育、特殊教育、华侨教育、女性教育,等等。其中,高等教育大受青睐。其二是制度类与教育现实的关联更加显性和直接,更易引发关注。不少论文研究视野下移,由宏大叙事转向微观述说,以平常的事件或普通民众为依托展开具体而微的研究,使得学术论文更接地气,也更加生动。如探寻普通女性的教育和职业生涯9,通过典型个案探索中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过程及对特殊教育的启示10。另外,区域或地方教育史研究也占有相当的数量。就研究对象的时间段而言,尤以近代最受欢迎,占比为 68.24%。古代研究薄弱(占比为2.35%),主要是因为年代久远导致的资料收集和使用难度相对较大。但是,中国古代涌现出的优秀教育人物和典型教育事件经
9、过了历史的检验,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先进性,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有力的支撑,也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好的途径,因此,古代研究亟待重视和加强。2.思想类选题数量不多 思想类选题虽居第二,但数量不多,仅有14 篇。教育人物研究有 5 篇,研究对象均为近现代教育人物,分别是盛宣怀、马一浮、钱穆、段力佩、吕型伟、顾泠沅、刘京海。除段力佩出现在 2 篇论文中外,其他 6 位教育人物均出现在1 篇论文中。4 篇论文进行的是单人研究,1 篇论文进行了群体研究。近现代的几位教育人物都不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人物,例如盛宣怀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教材的低频人物(仅出现
10、2次),其他人物甚至未在 61 种中国教育史教材中出现。这也是中国教育史研究视角下移的体现,丰富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拓展了研究范围。思想类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偏重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梳理,“通常都很少涉及或具体分析这些思想、概念和命题等与同104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时期教育状况或教育问题之间的联系”11,且与当代教育问题关联甚少,导致教育思想的“高高挂起”,思想类选题研究的社会价值被弱化。3.活动类选题出现 活动类选题的出现,透视了中国教育史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年会(2008 年 10 月)上,周洪宇呼吁将教育活动史列为教育史研究
11、的重要对象之一12。自此,教育活动史逐渐在学界产生影响。11 篇活动类博士学位论文是对新研究成果的回应和推进,彰显了活动类研究的生命力,也为活动类研究的持续开展积蓄了新生力量。与其他活动类研究共同推动了教育史研究的多元化、群体化和民间化,活跃了教育史研究思维。但由于活动类研究相关理论产生较晚,且易和制度类、思想类交叉,研究团队相对集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类选题的扩展。样本中,活动类仅占 10%,而且超过七成的研究者来自华中师范大学。4.元研究完全缺失 10 年间没有一位中国教育史博士研究生以元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放眼整个中国教育史研究,元研究也仍是亟待开垦的领地。当其他学科的元
12、研究先后进入“从有到优”的进阶发展阶段时,中国教育史的元研究基本还处于“从无到有”的初级发展阶段,甚至多有阻滞。中国教育史元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元研究对研究者的能力要求更高。元研究是从哲学思辨高度进行理论探讨的高层次研究。不仅需要教育学、历史学相关知识,还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知识,特别是需要有深厚的哲学功底和丰富的理论储备。另外,元研究是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由博返约”,是对中国教育的史实更宏观和更抽象的把握,是“读厚”之后的“读薄”,需要具备很强的全局把握能力和高屋建瓴的卓识。除此,研究者还需具有“坐冷板凳”和“十年磨剑”的决心和毅力,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元研究的缺失。
13、近 10 年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教育史学发展缓慢的缩影。不少中国教育史研究者拘于研究“正统”,不敢或者不愿涉足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相较期刊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尤甚。博士研究生虽然也注重学位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但因事关毕业,求“稳”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追求。(二)研究方法多有创新,但在认识和使用上仍存问题 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事关论文质量,也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研究素养。在绪论部分对主要研究方法加以说明是学位论文的基本规范。通过对绪论中“研究方法”统计发现,除 3篇较早(2013 年)的学位论文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外,其余 107 篇均做了阐释。单篇学
14、位论文阐述的研究方法 15 种不等,3 种研究方法最为普遍。不同的作者对同一种研究方法有不同的表述,因此,在统计时将实质相同但表述不同的研究方法整合。例如,将文献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文献法、历史文献法、资料梳理法统一归为“文献研究法”。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的方法丰富多样,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法、教育叙事法、访谈法、心理分析法等。其中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使用频次最高,使用篇数(使用比例)分别为:102(95.3%)、68(63.6%)和 68(63.6%)。其他研究方法则比较分散,使用比例均在 40%以下。1.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上力求创新
15、 不少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具体表现为“老方法的新运用”和“跨学科的新尝试”。在使用文献研究法这一“老方法”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史料,而是扩大到文物、图像、音视频等多媒介材料。例如,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 除了文本史料,还采用了绘画、壁画、实物(石雕、木雕、陶枕、铜镜)等非文本史料13。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 在年鉴和方志等文献之外还大量使用了影像和博客等14。文本史料与非文本史料相互补充和印证,既提升了研究的实效性,也使得研究对象更加立体。即便是文字史料,除了地方志书、档案、期刊、报纸等“正统”文献外,还将带有第 6 期
16、孙芳:20122021 年中国教育史学发展样态与纾解策略 105 明显主观色彩的私人日记、回忆录和文学作品等引入。当然,作者在运用这类史料时比较审慎,多会与其他史料对照裁用。例如,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将相关教师和学生的传记、日记和回忆录等作为史料来源之一15。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红楼梦的教育世界更是以红楼梦这部小说为底本,通过明清历史的对照探究明清时期的教育现状,是“小说证史”的一次尝试16。除了教育史研究的“老方法”,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被引入到教育史研究中,如人类学、文化学、语法学、心理学等的相关方法。近代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19041937)采用话语分析方法
17、对近代中小学歌曲进行三个向度的分析17。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 运用了参与观察的方法收集受众群体的信息18。盛宣怀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兼论晚清绅商兴学 等论文借鉴了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对人物或事件做深层解析19。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新发展”,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对多样的选题开展了多元的研究,推进了中国教育史学的繁荣发展。2.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上仍存不足 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20122021 年)对研究方法的创新使用值得肯定和发扬。但我们也要正视其不足。(1)对研究方法认识不到位 教育史学“三维系统方法论”包括: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指理论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指哲学思维方法在社会历史(
18、包括教育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具体研究方法,指带有较强技术性和专门性的方法和技术12。该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须加以区别并注意层面的统一性。但不少论文在阐述“研究方法”时出现了研究层次的混乱。例如,某论文罗列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叙事研究、教育社会学、微观史学。既有具体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等),也有学科名称(教育社会学),还有研究思潮(微观史学)。再如,某篇论文将“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复杂方法”等列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复杂方法”是法国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提出的一种思想或思维范式,属于方法论的层面。不能与另外几种具体的方法并列阐述。某篇论文罗列研究方法为:文献分
19、析法、活动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无论从活动史本身的界定,还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来看,“活动史研究方法”虽冠以“方法”之名,但其实际是一种研究对象或是研究思路,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层次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具体论述的交叉和重复,诸如此类现象不是个别存在,而且在时间纵向上没有向好的态势。(2)研究方法名实不符 这个问题的表现为“顾左右而言他”和“另起炉灶”。“顾左右而言他”指泛泛而谈,甚至“文不对题”。“研究方法”部分对于研究方法的概念和意义等一般性的介绍点到即可。但有论文大谈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普遍意义,对于文章如何具体运用或者对本文的特定意义鲜少表述。还有的论文小标题和阐述文字各说各话
20、。如有论文在“比较研究法”部分反复强调历史的贯通性,却不提“比较”,使得读者不知道其要比较什么和如何比较。多篇论文将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混为一谈。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史料分析达成对历史发展纵向梳理以及规律探寻,特别重视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倡导对“当时当地”的还原和解读。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都强调文献的搜集,但文献研究法搜集的文献范围更广。相较于历史研究法强调“历时性”,文献研究法并不十分关注时间,而是“围绕一定主题全面搜集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的演绎式的路径”20。“另起炉灶”则表现为研究方法和具体做法不相吻合。有论文罗列了“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
21、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21。“客观而系统的量化”不是简单的内容解读,而是有规范的流程和科学的模式。但该论文只进行了“基于政策文本的质性研究”,没有进行量化的统计,也没有做信度分析等进一步的工作。有的论文阐述其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方法”“社会史思想与方法”与“计量史学方法”。但实际写作中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也是其重要10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方法,特别是个案研究法几乎贯穿了全文却未被提及。除此之外,另起炉灶还表现为自创研究方法,例如发展分析法、移情法,等等未被学界认可的方法。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除了能力有限导致的失误外,还有部分是“刻意而为”。“创新性”是博士学位
22、论文的重要评价维度,为了达成这一评价要求,提高毕业论文的通过率,不少论文会通过罗列“热点”研究方法来凸显研究的“创新性”。(三)被引数量和速率不高,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 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一般通过被引数量和被引速率等具体数据直观体现。自尤金 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1957 年创建“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以来,被引数量逐渐成为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因为相对其他指标,“被引用数量更能够反映其对本学科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会持续很久”22。本文采用中国知网的相关数据,主要通过被引频次和被引速率两个指标来探究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
23、的学术影响力。博士学位论文被引的高峰年为授予学位后的第 3 年23。因此,索引统计下限为 2018 年,每篇论文只统计其 3 年内被引频次。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20122018 年)篇均被引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 2015 年之后篇均数量皆在 15 篇以下。总论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最高的年份均为 2013 年,2013 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与数量都高。其中代表为 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被引 69 次,是被引次数最高的博士学位论文,同时也是下载量最多的学位论文(14 697 次)。2018 年有 2 篇论文出现了“零引用”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引用
24、数据还能够反映学术论文的影响广度,从范围角度反映学位论文的学术影响。引用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是硕士论文(61.3%),其次是期刊论文(25.5%),再次是博士论文(12.2%)。另外有 13 本图书和 3 篇国际会议论文。这些博士学位论文主要被更低一层级的硕士论文引用,影响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即年指数是指论文发表当年,论文被引数量与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发文总量的比值,通过即年指数可以来衡量一个学科的学术活跃度和研究者的热点敏感度。即年指数能够反映出本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有学者鉴于人文社科类论文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提出了被引速率的指标。期刊被引速率将时限由论文发表当年延展为当年和前
25、1 年。即是该刊统计当年和前 1年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与该刊当年和前一年发文总量的比值24。本文借鉴被引速率的计算思路,并根据博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关注博士学位论文发表当年和后 1 年的被引数量。博士学位论文发表当年和后1年被引用的次数仅为87次(5.6%)。这和博士学位论文撰写时间长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我们反思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先进性和现实感。三、中国教育史研究发展策略 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20122021 年)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教育史学尚需关注的方面,中国教育史学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须重视并积极思考改进策略。(一)坚守学术初心,重视元研究 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经历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21 年中 国教 史学 发展 策略 基于 110 博士学位 论文 分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