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pdf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5期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时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精神并指导工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治理与中国”研究团队和中澳海岸带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于2 0 2 3年4月1 0日下午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会议室主办了“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学术智慧 纪念习近平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一周年”座谈会。现将座谈会上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组成“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以飨读者。“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秦立志 金永明 杨振姣 周兵兵摘 要:中国海洋强国
2、建设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与制度保障。首先,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入手,分析其地缘特征、主导动力和战略趋势,即我国应加强对周边地区安全环境的经略,为发展经济和确保安全提供战略空间。其次,保障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依法解决存在的各种海洋争议,以稳定海洋秩序,为此,分析海洋秩序与海洋规则的关系,包括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和目标远景。再次,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海洋经济、科技和生态的互动发展,为此,分析三个核心要素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及需要克服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最后,本文指出,海岛应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战略性支点作用,包括在政治、经济、安全和科技上的作用,并在阐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后,提出了我国推进“四类岛”建
3、设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海洋强国建设;周边安全环境;海洋规则;海洋经济和科技;海洋生态;岛屿的价值和作用中图分类号:D 9 9 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3 3 5 X(2 0 2 3)0 5-0 0 0 1-1 1D O I:1 0.1 6 4 9 7/j.c n k i.1 6 7 2-3 3 5 X.2 0 2 3 0 5 0 0 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地缘特征、主导动力与战略趋势秦立志(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随着美国推进“印太战略”与“印太经济框架”等地缘战略举措、中国周边地区军备竞赛与危机不稳定风险提升、海权竞争与陆海联
4、动的负面效应正在发酵、印太地区的秩序构建进一步呈现安全治理不足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是常态化现象。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被政治化,与传统安全问题出现交织,呈现更多零和博弈特征,经济相互依赖也日益武器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不确定性正在增加,而不确定性转化为地缘政治风险的概率也在提升。现阶段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战略研判,能为我国反制美国的地缘政治围堵、实现周边地区的不利地缘态势逆转提供参照系。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地缘维度特征首先,地缘政治风险有所提升,使危机稳定性与军备竞赛稳定性都受到挑战。印太“北约化”与北约1*收稿日期:2 0 2 3-0 8-1 32 0 2 3年第5期秦立志 金
5、永明 杨振姣 周兵兵:“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印太化”相向而行。多海联动、陆海联动的地缘政治风险开始发酵,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延伸威慑战略,正在从要点防御转向周线防御,从海上岛链封锁到以海制陆,从政治遏制为主到军事遏制为主。中美在东海、南海、台海等地区爆发重大危机的可能性增加(如,类似1 9 6 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危机稳定性不足是中国周边安全的首要挑战。海上安全始终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议题,所以美国正不断加强在东海、南海、台海的三海军事联动。在中国周边地区,美国继续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力部署和高频率、大范围的海上联合军事行动,还持续增加对“太平洋威慑倡议”的投入。美
6、国通过捆绑中俄联合威胁来推进印太“北约化”,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北约峰会是北约“印太化”的重要信号。拜登政府扶持日本发展包括太空战、网络战、电磁战等“进攻性军事能力”,在日本增派F-3 5战机和“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等。日本不断突破专守防卫的政策范围,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的地缘逻辑作为行动指南。日澳签署的 互惠准入协定、日印建立的“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日菲举行的外长防长“2+2”会晤等,反映出日本升级了与印太其他国家的军事安全关系。美韩同盟的联合军演与作战方案设定也不断增加对华比重。美国向韩国部署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三是对立性的阵营化趋势。美英澳三方安
7、全联盟(AUK U S)和美日澳印四国机制(QUA D)意味着印太地区会出现更多的针对中国特定议题领域的“志愿者联盟”。美国还试图帮助东盟一些国家提升针对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其次,地缘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受到削弱,经济相互依赖开始让位于安全相互依赖,国家间经济关系出现安全化趋势,泛安全化趋势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难以发挥对其他领域的正向溢出效应。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地区鉴于地缘政治风险选择牺牲一部分与中国的经贸收益。朝鲜半岛的对抗性安全结构让韩美同盟的根基难以动摇,经济收益不能抵消安全焦虑。从文在寅到尹锡悦政府,韩国对美国安全依赖度不断提升,中韩关系出现下行。韩国尹锡悦政府提出与美国构建
8、“经济安全联盟”“技术安全联盟”,韩国加入了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机制。日本高度重视经济安全,制定 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日美设立经济政策咨商委员会。美国联手日本等国渲染中国对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威胁。中日经贸互惠也不能改变日本配合美国增加对华战略取向的强硬,未来中日的主要博弈点是东南亚与亚太经济一体化等议题。从广义周边的角度出发,美国的北极安全战略也从防御开始转为进攻,对中国的远洋力量投送增加了很多挑战。最后,地缘文化开始呈现从洛克文化(竞争对手逻辑)转向霍布斯文化(敌人逻辑)的下行趋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传统的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的对冲战略逻辑,逐渐增加与美国在针对中国议题上的制
9、衡合作力度。周边地区国家不同程度上加强了战略自主,包括在多个大国之间实施对冲战略,与印太地区内外的更多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南南合作甚至推进不结盟运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些周边国家只是接受其普遍主义的原则性论述,但在具体的战略行动中则采取相反的特殊主义双标逻辑。如,日印澳推进实施“供应链韧性倡议”来抵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已经摆脱了战略犹豫期(接触为主、制衡为辅),美国对华战略重点从意图威胁评估转向实力威胁评估。美国已经不那么重视改变中国的战略意图是善意或恶意、修正主义意图还是维持现状意图。美国对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塑造,主要是先将中国视为首要威胁,
10、然后根据威胁来界定美国在印太的霸权利益,进而提升相关领域的权力投射来匹配利益目标,违背了现实主义以权力界定利益、以利益界定威胁的基本战略逻辑。二、塑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变的核心动力第一,国际体系的两极化趋势尚未定型,中美能否形成真正的两极体系仍有不确定性。中国的核威慑与常规威慑能力、国际安全机制的塑造能力等方面尚不足以同美国形成势均力敌的战略稳定机制,基于中国战略投射能力的有限性,当前中美战略博弈的焦点在中国周边地区。这让美国形成了对华战略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机会主义。就中国周边而言,美俄之间是基本对等的核威慑能力但综合实力差距较大,美朝之间是整体实力差距较大但
11、决心差距较小,印度作为中等核国家与美国合作不断加深,而中美是整体实力差距最小但核威慑能力差距较大,不对等核国家的身份差异决定了中国周边地区是美国进一步削弱中美不对称核稳定的重要路径。如,美国对中国南海地区的抵近侦察、反潜武器介入、插手南海领土主权争议问题、寻求“航行自由”,意在削弱中国的海基核报复力量与地区安全主导权。第二,海权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影响。技术变革与国际规范,正在改变权力转移与长周期理论所揭示的1 7世纪以来的传统海上单极霸权的主导规律,区域性海洋力量的兴起让海权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这意味着中国周边地区对美国海上霸权护持的战略支点作用增强。美国推进“印太战略”与“印太经济框架”。“Q
12、UA D+”将可能让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增加与中国疏远的决心,而且这一机制包含遏制朝核议题、海上安全、反恐、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人文合作等多元领域。美国主导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 P MD A)倡议意在构建对华遏制的情报网络。美国自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 P P)后,缺少经略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战略工具,2 0 2 2年推出的强调规则性而非贸易性的“印太经济框架”(I P E F)的主要参与国都是中国周边国家,试图将中国排挤出印太产业链,规锁中国技术的发展空间,促进半导体、关键资源等供应链“去中国化”。第三,乌克兰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美日等国对国际安全秩序表达了“
13、多米诺骨牌效应”担忧,强调乌克兰危机的的教训是让一个地区的安全秩序崩溃会对其他地区安全秩序构成连锁反应。美国拉拢北约盟友在印太地区发挥更多作用,意图促成日印澳韩等印太盟友与欧洲盟友展开针对中国的战略合作。乌克兰危机的让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效应更大,东北亚安全局势日益严峻,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节奏加快。美国还会加强在中国周边国家实施“颜色革命”和政权更替来打击对华友好的国家。第四,获取战略自主地位、减少不对称相互依赖的目标诉求,是周边国家权衡与中国战略互动模式的重要动机。美国意图维系和扩展在印太地区的霸权主导地位,印度重视在南亚地区的主导权和在东亚等地区事务中的深度参与。美国承认印度在南亚地区的
14、主导性地位,印度成为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创始成员国,印度参与“印太战略”主要为了与中国竞争地区领导权。日本有着成为“正常国家”和印太军事政治强国地位的诉求,但日本因国力所限在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塑造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呈减弱趋势,美国在亚太的北约化战略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日本的地缘政治辐射能力,这使中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地区的国家也会寻求美国、欧盟、俄国等的政治经济介入,通过多边机制来避免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平衡中国的影响力投射,重视国家战略自主建设。东盟坚持大国平衡策略,在与中国推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 C E P)落地的同时,也作为创始会员国参加了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 P E
15、 F),采取了制度间平衡的策略。但近年来,假设一旦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选美国的比例在增加。美国在中东地区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纠纷相对较小,美国可以容忍中国在贸易、投资、能源领域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上升。但如果将中国作为动摇美国在中东地缘政治主导权地位的威胁时,不排除美国会采取在中东、印太地区双管齐下的策略,借助楔子战略离间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对中国的围堵遏制形成有效的地缘政治闭环。第五,中国自身的战略塑造能力是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着时空维度的双重压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国防与经济的平衡、陆权与海权战略的匹配度、目标与手段的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权重、周边外交与大国外
16、交的协调、核心利益护持与风险接受程度的权衡等,都受到时空因素的深刻影响,如何营造哪怕有限的战略机遇期,以及如何获取更多的战略回旋空间,是中国周边安全格局塑造的重中之重。中国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具有双重易受伤害性,中国在周边环境的任意方向的过度延伸都可能会导致另一方向受到地缘政治挤压。中国作为体系中心地带的国家,不具备美国作为侧翼大国的地缘战略灵活性优势。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在国际与国内双层布局的完成,中美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将很可能全方位展开。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共识程度提升。32 0 2 3年第5期秦立志 金永明 杨振姣 周兵兵:“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安全环境与保障制度”笔谈中美潜在冲突升
17、级的重点区域是西太平洋水域,美国以“印太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环境进行双重塑造,打压中国在地缘政治层面的战略自主地位。中国在经略周边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战略透支风险:如若应对潜在威胁时过于谨小慎微,就可能无法及时平衡威胁;对威胁反应过度,又可能招致结构性冲突;对海权威胁投入过高,会影响到在陆权的投射力量。三、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与趋势研判美国对中国周边地区塑造的主体战略演变主要有四种可能性:一是维持当前的超地区霸权战略与双边联盟为主导;二是实现正在推进的超地区霸权战略与印太地区的北约化联盟遏制体系;三是呈现适度战略收缩的选择性干预战略与双边联盟体系;四是回归2 0世纪4 0年代以前的隔岸平衡战
18、略+更加弱势的非正式同盟/临时结盟的战略。笔者认为第四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前三种可能性都会遵循自斯皮克曼以来的边缘地带论以及更早的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逻辑。美国即使出现战略手段与战略目标不匹配、有战略透支风险的情况,也会选择不断提升制衡手段以符合其进攻性战略目标,维持自身相对中国的战略优势,同时维持中国与周边地区国家之间的动态均势。中美战略博弈的烈度升级可能给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更多的安全困境障碍。有学者认为,中美之间正在形成某种不稳定的战略相持阶段,确定中美竞争的边界,如在何种程度上进行对抗与脱钩,是两国互动的重点。中国经济总量、军事实力、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台海地区的统一态势推进等,都会影响中
19、美在印太地区的攻守态势。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正在从防御性遏制转向进攻性遏制,从非对称战略转向对称战略,越发具有预防性战略行动或先发制人战略行动的逻辑。中美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博弈很可能不是赢家通吃,而是比谁输得更少。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建设应依托稳固的陆权战略环境,但俄乌战争转向消耗战,印度的东向战略不断拥抱美日,俄罗斯与印度作为中国潜在的陆上安全盈余力量正在减弱。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趋势有可能让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的战略节奏发生逆转。中国为了降低安全困境,在较短时间内高强度提升地缘政治投射能力,增加战略透支风险,让经济基础变得过于羸弱,国家福利受到威胁。尤其警惕的是“代理人战争”的发生或擦枪
20、走火的偶发性战争,即使是有限战争或常规战争也有演变为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虽然海上局部战争的升级风险通常更容易实现战略管控,但考虑台海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也是美日西太平洋地区的攻势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依托日美同盟体系,意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宣称“台海维持现状是区域安保重要事项”,增加中美日陷入高强度的军备竞赛、地缘政治对抗、贸易竞争、武装冲突等升级的风险。如果中国在实力层面缺少对美国的必要回应,“亲诚惠容”的善意外交理念将难以扭转大国博弈的进攻性现实主义逻辑。未来,美国将更多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离岸优势、军力优势、联盟优势、舆论优势来进一步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随着美国对华进攻性战略布局
21、的展开,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区域拒止与反介入能力、区域多边安全对话与双边安全议程的制度塑造能力都将受到更多考验。构建大国战略稳定机制而非寻求对中国有敌意国家放弃其进攻性战略更适合当下中国优化安全环境的可行性路径。未来南海、台海、朝鲜半岛都可能进一步产生新一轮的冲突升级风险的周期,引发“破窗效应”,塑造地区阵营对立化,地区的中小国家在中美之间的对冲战略也是为了提升本国的战略自主,两极或两极化的对抗体系有助于小国作为平衡砝码而获取对冲收益。美国和印太地区的同盟伙伴也涉及利益分歧与威胁认知的差异性影响,在遏制中国的战略布局中,也存在对其进行反向的“楔子战略”或“对冲战略”的机会。从战略决策战略执行战略效
22、果涉及国内的战略动员与资源汲取,以及美国的同盟体系是否足以提供所需的外部制衡能力,还有中国的战略反制举措,这意味着可能是一条不完美的传送带,美国印太战略等针对中国的遏制效果可能差强人意。中国应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经略,为中国的陆疆与海疆的边界安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空间,提供更多缓冲空间的安全边界。4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论海洋秩序与海洋规则的演进金永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澳海岸带管理研究中心中方主任)随着人类依赖海洋程度的加深,海洋的空间及资源的开发权、利用权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对象。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空间及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海洋和公平正
23、义目标,就需要对海洋秩序予以规范和维护。其中,海洋规则就是维护海洋秩序、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换言之,论述海洋秩序与海洋规则的关系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实际上,维护海洋秩序的规则基础已由传统的海洋自由原则(绝对自由)、适当顾及原则(相对自由)发展到共同体原理(海洋综合性管理)。同时,控制海洋的方式和能力已由武力(硬实力)发展到规则(软实力)和责任,以实现控制海洋、利用海洋到保护海洋的目标升华,目的是使海洋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笔者认为,海洋秩序与海洋规则具有相互促进和提升的关系。第一,海洋秩序的基础。海洋秩序的基础是海洋自由,即海洋对所有人开
24、放,禁止私人占有及分割。这是从海洋的本质、功能和万民法等视角得出的结论,以发挥人类生存所需和各地物产的比较优势,实现人员交往、物资运输交换目标。而维持海洋交流交往的传统方式主要是军事威慑,以实现排他性用海、独享资源并获取暴利性经济目标,所以,传统海权具有垄断性和军事性。第二,海洋秩序的变化。针对雨果格劳秀斯(H u g o G r o t i u s)的海洋自由论,为维护英国对沿岸海域的控制尤其是确保国内法对有关渔业活动的规范得到实施,使英国对海洋的控制正当化,约翰塞尔登(J o h n S e l d e n)提出“领有海洋”的观点,即沿海国对海洋的控制可到武力或武器所及范围,这可谓“领海制
25、度”的萌芽。第三,海洋秩序的规范。为使海洋行为、海洋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和可预见,需要制定海洋规则(海洋法),以维护和确保海洋秩序。海洋法的历史由来已久,主要内容是从适用于海上通商关系的罗德法(L e x R h o d i a)发展起来的。现今,国际海洋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文法(狭义海洋法)为1 9 5 8年的“日内瓦海洋法公约”体系(四个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的任意签字议定书)和1 9 8 2年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体系(本文+九个附件+执行协定)。在其关系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是对“日内瓦海洋法公约”的继承和发展;在其适用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优于“日内瓦海洋法公约”(第3 1 1条第1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建设 海洋 强国 安全 环境 保障制度 笔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