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方案.docx
《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转换层施工方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重庆中医药高科技职工住宅楼结构施工图及设计总说明 1.1.2. 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 1.1.3. 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1.1.4. 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 1.1.5. 本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 1.1.6. 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作业文件 1.2. 编制说明 1.2.1. 本转换层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0.00m~+6.00m层A座塔楼转换层 1.2.2. 施工中的重难点 1.2.2.1. 该转换层主、次梁结构断面大,配筋率大,施工荷载巨大,因此对转换层梁、板下的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承载力、安全性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 1.2.2.2. 转换层A座塔楼总面积约为820m2,主次梁断面大,砼浇筑量大。按设计要求每座塔楼应连续浇筑砼,且塔楼薄壁柱及剪力墙较多,插筋数量大,对砼浇筑线路有一定影响,因此,对砼浇筑时线路和浇筑方法也是转换层施工重、难点。 1.2.2.3. 由于梁截面面积大,且用钢量偏大,给钢筋绑扎带来较大的困难。对柱、梁节点处梁锚入柱的钢筋及梁加密箍筋较多,这给柱箍筋绑扎及柱梁节点砼浇筑施工都带来了施工难度。 1.2.2.4. 由于转换层施工时正处于夏季,且转换层砼属大体积砼施工,如何控制好梁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也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 针对转换层易出现的各种问题,控制好施工中的重、难点,保证转换层施工中各工序的安全及施工质量,以满足转换层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特编制本转换层施工方案用以指导转换层施工。 2. 转换层结构概况 2.1. 本工程A转换层位于裙房屋面(±0.00m)上,下部为裙房屋面架空层,层高6.00m。转换层梁板顶面标高为+6.00m,转换层主要框架梁截面尺寸为800×2500 mm、800×2400 mm、700×2300 mm、700×2200 mm、600×2000 mm、600×1800 mm、500×1600 mm、500×1500 mm等。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50掺12%UEA,砼量为650m3。转换层平面布置详附图一。 3. 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及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验算 3.1. 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 3.1.1. 为了便于给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验算,必须对转换层梁、板的荷载传递方式进行分析确定。 3.1.2. 转换层梁、板采用碗扣式整体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将其上部转换层梁、板荷载对应传递到±0.00m层结构楼板上。由于±0.00m层结构设计为上车屋面,其承载力较大,这对±0.00m层结构有利。为了确保±0.00m层有足够的承载力,决定对±0.00m层的承载力进行验算。无论验算结果合格与否,均在-4.50m~±0.00m层间搭设支撑架,增加±0.00m层梁的承载力,以确保万无一失。各层结构承受转换层荷载传递如下: + 6.000m ±0.000m 板 次梁 主梁 柱 - 4.500m 板 次梁 主梁 柱 3.2. 模板、支撑系统的布置与验算 3.2.1.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布置 3.2.1.1. 模板系统 3.2.1.1.1. 梁底模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 mm木枋、间距为100mm,底模板图详附图(二)。 3.2.1.1.2. 梁侧模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 mm木枋,间距为300mm,底模板图详附图(二)。 3.2.1.1.3. 转换层楼板板底模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九夹板,板肋采用50×100 mm木枋,间距为400mm。 3.2.1.2. 支撑体系布置 3.2.1.2.1. ±0.00m~+6.00m层结构支撑架的搭设方法: 3.2.1.2.1.1. 梁高H≥2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450×600 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450 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600 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 mm。 3.2.1.2.1.2. 梁高1000≤H<2000 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600 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600 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600 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 mm。 3.2.1.2.1.3. 梁高H<1000 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900 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600 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900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 mm。 3.2.1.2.1.4. 现浇楼板支撑架按1200×1200 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 mm。 3.2.1.2.2. 对转换层以下-4.5m~±0.00m层的支撑系统进行搭设,-4.5m~±0.00m层结构支撑如下: 3.2.1.2.3. 主梁下支撑立杆间距按600×900 mm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600 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900 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 mm。 3.2.1.2.4. 次梁下支撑立杆间距按900×900 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及梁宽方向均按900 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 3.2.1.2.5. 板下支撑架立杆纵横方向均按1200×12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 3.2.2. 模板及支承系统的验算 3.2.2.1. 梁KZLa-24(800×2500mm)模板及支撑系统验算 3.2.2.1.1. 立杆 立杆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梁底立杆搭设间距为450×600mm,大横杆步距1200mm,板底立杆搭设间距为1200×1200mm;立杆截面特性为I =12.19cm4,W=5.08cm3,A=4.89cm2,i=1.58cm4,E=2.06×105N/mm,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立杆承受的荷载有: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8+2.32×2+1.6)×0.45×1.1=3.48kN 砼自重标准值: [(1.6+0.8)×0.18×0.45+0.8×2.32×0.45]×24=24.71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1.6+0.8)×0.18×0.45×1.1+2.32×0.8×0.45]×1.5=1.57kN 砼振捣荷载: (1.6+0.8)×0.45×2=2.16 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N=(3.48+24.71+1.57)×1.2+(2.16+2.5)×1.4=42.24kN 一根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为:N/3=14.08kN 立杆均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故无需进行抗滑计算 立杆稳定计算: λ= =()/ =(1200+2×300)/15.8=113.9 查表得=0.489 =14.08×103/0.489×4.89×102=58.88N/mm2<f=205N/ mm2 满足要求! 3.2.2.1.2. 梁底模板计算: 梁底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方@100制成。 其中梁底模木方肋的根数为6根,E=9000N/mm2,f=11N/mm2, =300×1002/6=5×105mm3 =300×1003/12=2.5×107 mm4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立杆承受的荷载有: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8+2.32×2)×0.45×1.1=2.70kN 砼自重标准值: 0.8×2.5×0.45×24=21.6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0.8×0.45×2.5×1.5 =1.35kN 砼振捣荷载: 0.8×0.45×2=0.72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q1=[(2.70+21.6+1.35)×1.2+(0.72+2.5)×1.4]/0.45=78.40kN/m q2=[(2.70+21.6+1.35)×1.2]/0.45=68.40kN/m 强度计算 ==0.125×78.40×0.452=1.98kN·m σ==1.98×106/5×105=3.96<f=11N/mm2 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查表得0.521 =0.521×68.40×4504/(100×9000×2.5×107) =0.065<[ω]=450/250=1.8 满足要求! 3.2.2.1.3. 小横杆计算: 小横杆采用两根Φ48×3.5钢管,间距600mm,其截面特性为I =12.19cm4,W=5.08cm3,A=4.89cm2 ,E=2.06×105N/mm,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小楞容许挠度[ω]=L/250 q1=78.40×0.45÷0.8=44.10kN/m q2=68.40×0.45÷0.8=38.48 kN/m =0.125×44.10×0.62=1.98kN·m σ==1.98×106/5.08×103×2=194.9N/mm2< f=205N/mm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0.192×38.48×6004 /(100×2×2.06×105×2×12.19×104) =0.095<[ω]=L/250=600/250=2.4 满足要求! 3.2.2.1.4. 梁侧模验算:梁侧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方@100制成。其中梁底模木方肋的根数为7根 =350×1002/6=5.83×105mm3 =350×1003/12=2.92×107 mm4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梁侧模承受荷载有: F1=0.22rctoβ1β2v1/2 =0.22×24×[200÷(35+15)]×1.2×1.15×131/2=105.09kN/m2 F2=rcH =24×2.5=60 kN/m2 取其中较小值F=60 kN/m2 倾倒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4kN/ m2 q1=1.2×60+1.4×4=77.6 kN/ m2 q2=60×1.2=72 kN/ m2 强度验算 =0.125×77.6×0.62=3.49kN·m σ== 3.49×106/5.83×105=5.99<f=11N/mm2 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查表得0.521 =0.521×72×6004/100×9000×2.92×107 =0.18<[ω]=600/250=2.4mm 满足要求! 3.2.2.1.5. 对拉螺杆验算:对拉螺杆采用M16,对拉杆所受拉力为: N=77.6×0.45×0.6=20.95kN<[N]=24.5kN 满足要求! 3.2.3. 梁KZLa-10(600×1800mm)模板及支撑系统验算 3.2.3.1. 立杆 立杆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梁底立杆搭设间距为600×600mm,步距为1200mm板底立杆搭设间距为1200×1200mm;立杆截面特性为I =12.19cm4,W=5.08cm3,A=4.89cm2,i=1.58cm4,E=2.06×105N/mm,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立杆承受的荷载有: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6+1.62×2+1.8)×0.6×1.1=3.72kN 砼自重标准值: [(0.6+1.8)×0.18×0.6+1.62×0.6×0.6]×24=20.22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0.6+1.8)×0.18×0.6×1.1+1.62×0.6×0.6×1.5]=1.16kN 砼振捣荷载: (0.6+1.8)×0.6×2=2.88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N=(3.72+19.44+1.22)×1.2+(2.88+2.5)×1.4=36.79kN 一根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为:N/3=12.26kN 由于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故无需进行扣件抗滑计算。 立杆稳定计算: λ===(1200+2×300)/15.8=113.9 查表得=0.489 =12.26×103/0.489×4.89×102=51.27N/mm2<f=205N/ mm2 满足要求! 3.2.3.2. 梁底模板计算: 梁底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方@100制成。 其中梁侧模木方肋的根数为5根,E=9000N/mm2,f=11N/mm2, =250×1002/6=4.17×105mm3 =250×1003/12=2.08×107 mm4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立杆承受的荷载有: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6+1.62×2)×0.6×1.1=2.53kN 砼自重标准值: 0.6×1.8×0.6×24=15.55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0.6×1.8×0.6×1.5 =0.97kN 砼振捣荷载: 0.6×0.6×2=0.72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q1=[ (2.53+15.55+0.97)×1.2+(0.72+2.5)×1.4]/0.6=45.61kN/m q2=(2.53+15.55+0.97)×1.2/0.6=38.10 kN/m 强度计算 =0.125×45.61×0.62=2.05kN·m σ==2.05×106/4.17×105=4.91<f=11N/mm2 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查表得0.521 =0.521×38.18×6004/100×9000×2.08×107 =0.14<[ω]=450/250=1.8 满足要求! 3.2.3.3. 小横杆计算: 小横杆采用Φ48×3.5钢管,间距600mm,其截面特性为I =12.19cm4,W=5.08cm3,A=4.89cm2 ,E=2.06×105N/mm,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小楞容许挠度[ω]=L/250 q1=45.61×0.6÷0.6=45.61kN/m q2=38.10×0.6÷0.6=38.10 kN/m =0.125×45.61×0.62=2.05 kN·m σ==2.05×106/2×5.08×103=202N/mm2< f=205N/mm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0.192×38.10×6004/(100×2×2.06×105×2×12.19×104) =0.094<[ω]=L/250=600/250=2.4 满足要求! 3.2.3.4. 梁侧模验算:梁底采用18mm厚九夹板,肋部采用50×100木方@100制成。其中梁侧模木方肋的根数为5根, =250×1002/6=4.17×105mm3 =250×1003/12=2.08×107 mm4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梁侧模承受荷载有: F1=0.22rctoβ1β2v1/2 =0.22×24×[200÷(35+15)]×1.2×1.15×31/2=50.48kN/m2 F2=rcH =24×1.8=43.2 kN/m2 取其中较小值F=43.2 kN/m2 倾倒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4kN/ m2 q1=1.2×43.2+1.4×4=57.44kN/ m2 q2=43.2×1.2=51.84 kN/ m2 强度验算 =0.125×57.44×0.62=2.58kN·m σ== 2.58×106/4.17×105=6.19<f=11N/mm2 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查表得0.521 =0.521×51.84×6004/100×9000×2.08×107 =0.19<[ω]=600/250=2.4mm 满足要求! 3.2.3.5. 对拉螺杆验算:对拉螺杆采用M16,对拉杆所受拉力为: N=57.44×0.6×0.6=20.68kN<[N]=24.5kN 满足要求! 3.3. 承楼面的结构验算 3.3.1. 一层(±0.00m层)板承载板荷载验算 设计板荷载承载力:±0.00m层 Q1= 22kN/m2 -4.50m层 Q2= 10kN/m2 -9.00m层 Q3=10kN/m2 板荷载计算(按长、宽各1米进行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1×1×1.1=1.1kN/m2 砼自重标准值1×1×0.18×24=4.32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1×1×0.18×1.1=0.198kN/m2 砼振捣荷载:1×1×2=2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q=(1.1+4.32+0.198)×1.2+(2+2.5)×1.4=13.04kN/m2﹤Q1=22kN/m2 满足要求! 3.3.2. 一层(±0.00m层)楼面梁承载梁荷载计算 3.3.2.1. 取梁KZLa-24(800×2500)~轴段(7.8m)进行计算 大梁下(±0.00m层)梁Kla-25断面为500×1000mm、砼C45、底部钢筋为4Φ22+6Φ28 荷载 N=42.24kN (计算详第四页) q=42.24÷0.45=93.87kN/m 梁所产生的弯矩 =0.125×93.87×7.82=713.88kN·m ±0.00m层梁Kla-25所能承受的弯矩 =300×5215×(1000-25-25)=1486.275 kN·m> Mmax=713.88 kN·m 满足要求! 3.3.2.2. 取梁KZLa-12(700×2200)1-A~1-C轴段(4.75m)进行计算 大梁下(±0.00m层)梁Kla-24断面为350×800mm、砼C45、底部钢筋为4Φ25 荷载 参照各种荷载取值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1.7+0.7+2.02×2)×1.1=7.08kN/m 砼自重标准值: (1.7×0.18+0.7×2.2)×24=44.30kN/m 钢筋自重标准值: 1.7×0.18×1.1+0.7×2.2×1.5 =2.93kN/m 砼振捣荷载: 2.4×2=4.8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q=(7.08+44.30+2.93)×1.2+(4.8+2.5)×1.4=75.39kN/m 梁所产生的弯矩 =0.125×75.39×4.752=212.62kN·m ±0.00m层梁Kla-24所能承受的弯矩 =300×1963×(800-25-25)=441.675kN·m> Mmax=212.62 kN·m 满足要求! 3.3.2.3. 一层(±0.00m层)支承楼面板承载梁荷载验算 转换层梁KZLa-4梁(600×1800mm)下±0.00 m层为密肋梁楼板,板为2200×3100板(四边嵌固板),底部双向配筋Φ12-150;上部双向配筋Φ14-150 转换层梁KZLa-4梁荷载(一个板格内)计算: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6+1.62×2)×3.1×1.1=13.1kN 砼自重标准值: 0.6×1.8×3.1×24=80.35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0.6×1.8×3.1×1.5=5.02kN 砼振捣荷载: 0.6×3.1×2=3.72kN q梁=(13.1+80.35+5.02+3.72)×1.2÷3.1÷2.2=17.98kN/m2 板荷载计算: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2.2-0.6)×3.1×1.1=5.46 kN 砼自重标准值: (2.2-0.6)×3.1×0.18×24=21.43 kN 钢筋自重标准值: (2.2-0.6)×3.1×0.18×1.5=1.34 kN 砼振捣荷载: (2.2-0.6)×3.1×2 =9.92kN q板=[(5.46+21.43+1.34)×1.2+9.92×1.4]/(1.6×3.1)=9.63kN/m2 则板上的施工均布荷载为q=17.98+9.63=27.61 kN/m2 板的跨度比l1/l2=2.2/3.1=0.71 可查 跨内弯距 ==0.0321×27.61×3.1×2.22=13.30 kN·m ==0.0113×27.61×2.2×2.22=3.32 kN·m 支座负弯距 ==0.0735×27.61×3.1×2.22=30.45kN·m ==0.0569×27.61×2.2×2.22=16.73kN·m L1方向 =/()=13.3×106/[0.95×(150-30)×300]=389mm2 =/()=30.45×106/[0.95×(150-30)×300]=890mm2 L2方向 =/()=3.32×106/[0.95×(150-30)×300]=97mm2 =/()=16.73×106/[0.95×(150-30)×300]=489mm2 实际底部配筋为(2200/150)×113.04=1658mm2 实际上部配筋为(2200/150)×154=2259mm2 满足要求! 3.4. 转换层支撑的确定 3.4.1. 转换层本层支撑的确定 3.4.1.1. 梁高H≥2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450×600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450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6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3.4.1.2. 梁高1000≤H<2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600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600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6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3.4.1.3. 梁高H<1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900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600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9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3.4.1.4. 现浇楼板支撑架按1200×12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3.4.2. 为了预防转换层施工时荷载不均匀传递而对±0.00m层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必须对±0.00m层梁板结构进行加固,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重新对转换层以下-4.5m~±0.00m层的支撑系统进行搭设,-4.5m~±0.00m层结构支撑如下: 3.4.2.1. 主梁下支撑立杆间距按600×900mm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6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9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 3.4.2.2. 次梁下支撑立杆间距按900×900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及梁宽方向均按9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 3.4.2.3. 板下支撑架立杆纵横方向均按1200×12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 4. 施工布署 4.1. 为保证该转换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组织严密,行动统一。各部门明确职责,项目部成立转换层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在转换层施工中明确责任,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以确保该转换层的质量、安全、进度达到目标。 4.2. 转换层梁板砼按设计要求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为保证转换层梁、板砼浇筑连续性,项目部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成两班,保证24小时有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负责。 4.3. 为保证砼浇筑连续性,避免产生施工冷缝,在大门入口处设置2台泵机,(一台备用)作为转换层施工之用。 4.4. 由于设计要求,对直径>Φ22梁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方式,为配合转换层梁钢筋的锥螺纹连接,把锥螺纹加工机具运至施工现场,即时配合梁、柱钢筋连接绑扎施工。 4.5. 准备塑料薄膜、彩条布、草垫等物品,用于转换层梁板结构砼保温、保湿之用。 4.6. 转换层施工工期40天,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详《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 5. 施工准备 5.1. 施工技术交底; 5.1.1. 在转换层施工时,必须提前一周由项目部组织各个相关部门的全体人员召开工作会,对各个部门强调转换层工作的重要性、难度和重点,并对各个部门的职责提出具体分工,做好项目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5.1.2. 在转换层施工前一周内,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转换层结构施工图交底工作和转换层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向与会人员强调转换层的重点和难点。严格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员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进行施工和检查,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严禁将不合格工序带入下一道工序,避免对工期和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失。 5.1.3. 由转换层施工负责人组织全体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施工方案交底和施工验收规范的交底工作。对转换层的重点和难点部位,应仔细地分析、讲解,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落实各工序的质量责任,严格工序质量,避免返工。 5.2. 转换层结构劳动力需用表 转换层结构劳动力需用计划表(下页) 序号 工种名称 需用数量(人) 1 架子工 35 2 模板工 35 3 钢筋工 80 4 平工(含砼工) 25 5 石工 6 6 电焊工 4 7 钢筋锥螺纹加工及连接操作工 10 8 竖焊工 8 5.2.1.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转换层结构主要设备需用表(下页)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功率(KW) 砼泵机 90型 台 2 34×3 钢筋断铁机 QG-40B 台 4 6×3 钢筋弯曲机 QW6-40 台 4 7×3 钢筋锥螺纹及滚丝机 台 3 ———— 振动器电机棒 ZB110-50/30 台 5/3 ———— 对焊机 VN-150 台 3 1.5×8 电焊机 B/1-500 台 4 120×3 激光经纬仪 J2 台 1 40×4 水平仪 1024 台 2 ———— 对讲机 健伍 台 8 ———— 计算机 华硕 台 2 ———— 摄像机 SONY 台 1 ———— 设备部门应在转换层施工前一周内,对即将投入转换层结构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及时添加设备。在转换层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排除机械设备的故障的隐患。同时加强对操作工人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学习。 5.2.2. 转换层结构施工钢管架料、木材及其他材料需用计划表 编号 品种名称 规格 数量 重量 备注 1 碗扣式钢管 40000m 153.6吨 2 普通钢管 1.5~6.0m 12000m 44.6吨 3 十字扣 15000个 4 万向扣 7000个 5 接头扣 600个 6 木枋 50×100mm 40m3 7 九夹板 1.22×2.44m 2000m2 梁板模 8 对拉丝杆 φ14 2000m 9 彩条布 4.0m幅宽 900m2 10 塑料薄膜 900m2 5.2.3. 材料部门应根据转换层结构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和架料的数量,积极组织货源入场,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同时加强对到现场的各类材料和架料的堆放和使用管理,减少积压和浪费,节约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2.4. 由于转换层砼浇筑量大,且采用一次连续浇筑,因此,在转换层砼施工前一周,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砼商品供应商相关技术人员召开专题讨论会,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5.2.4.1. 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备料以及质量检测的技术措施。 5.2.4.2. 各种计量器具的检测。 5.2.4.3. 泵站和施工现场的所有相关设备车辆的检修保养。 5.2.4.4. 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等要求,砼商品供应站必须提前四天就上述各个方面问题提交方案,由我部进行审查批示。 6. 主要施工方法 6.1. 支撑系统的搭设方法 6.1.1. 必须严格按照经验算合格的转换层支撑系统的搭设要求进行搭设,±0.00m~+6.00m层支撑脚手架的具体搭设方法为: 6.1.1.1. 梁高H≥2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450×600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450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6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6.1.1.2. 梁高1000≤H<2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600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600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6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6.1.1.3. 梁高H<1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900mm进行搭设,即按沿梁长方向间距600mm搭设,沿梁宽方向间距9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6.1.1.4. 现浇楼板支撑架按1200×12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1200mm。 6.1.2. 在搭设转换层碗扣式脚手架支撑前,应先在±0.00m层板面上,放线弹出6.00m层转换层各主、次梁的垂直投影线,并根据每根梁的高度及相关搭设要求,在楼层板面上分划出支撑架的立杆定位线,作为控制搭高级的质量依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先KZLa或Ala,后次梁La,最后搭设楼板支撑架。搭设时尽量让梁下支撑与楼板支撑按一定模数相连,当不符合模数时,必须采用普通钢管将梁、板支撑牢固相连,以确保梁、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6.1.3. 对所有大梁支撑的碗扣式脚手架竖向受力撑杆必须安放底托,普通脚手架受力竖杆下端安装50×100mm垫枋,以增大竖杆底端部的受压面积,这对±0.00m层板有利,另外在受力横杆与竖杆交接处,在竖杆上增设一个扣件,使之成为双扣件受力方式,以增加抗滑作用。 6.1.4. 在搭设梁板支撑架时,应根据梁高,层高及板厚准确计算出支撑架的搭设高度,再结合碗扣式脚手架的单元竖杆长度模数(1.2m、1.8m、2.4m等),确定竖杆的组合单元长度。同时尽量使竖杆两端的底托和顶托外伸出竖杆端部的长度较少,以外伸长度不得少于300mm为宜。 6.1.5. 转换层支撑除梁部按具体方式搭设相应的支撑架,其余整体转换层支撑采用满堂整体式脚手架,用横杆将柱、墙、梁、楼板的支撑均连接贯通。同时考虑由于转换层层高较高(为6.00m),为防止转换层支撑架在支撑梁、板砼浇筑过程中的不均匀荷载而引起的整体稳固性减弱,故将整体支撑系统与筒体、剪力墙、框支柱相连接,利用筒体内的门洞式剪力墙上的对拉螺栓孔将筒体内的脚手架支撑与筒体外的脚手支撑系统相连接。 6.1.6. 转换层平面型式中,支撑系统中所有梁支撑均增设“八”字型剪刀斜撑,斜撑杆必须采用双扣件受力的方式进行加固搭设,角度45o~60o。 6.1.7. 由于±0.00m层梁与转换层梁结构的差异,转换层梁的位置与±0.00m层梁的位置不相一致,为了保证转换层的荷载能够直接传到±0.00m层主次梁上,在转换层梁支撑架上每隔2跨增设“八”字形斜撑将大梁的荷载传递到±0.00m层主次梁上,角度45o~60o。支撑的搭设方法见附图:(三至七) 6.1.8. 由于转换层施工对±0.00m梁板结构有较大影响,必须对±0.00m层梁板结构进行加固,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保留转换层以下-4.5m~±0.00m层间所有的支撑系统。-4.5m~±0.00m层结构支撑如下: 6.1.8.1. 主梁下支撑立杆间距按600×900mm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6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9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 6.1.8.2. 次梁下支撑立杆间距按900×900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及梁宽方向均按900mm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板下支撑架立杆纵横方向均按1200×12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200mm。待转换层梁板砼施工完毕一周后,方可拆除±0.00m以下层支撑。 6.1.8.3. 为了保证支撑架的整体性,在异形部位采用普通钢管进行搭接。并且所有普通钢管搭设的受力杆必需采用双扣件的受力方式进行加固。 6.2. 转换层模板系统 6.2.1. 模板的制作 本转换层柱、墙、梁均采用木模拼装。柱、墙模板的制作详《重庆中医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职工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梁模板的加工详附图一。 6.2.2. 梁模板系统的施工工艺 模板制作→梁底板就位→起拱、定位→轴线、标高检查、验收→绑扎梁钢筋→梁钢筋验收→安装梁侧模、板底模→绑扎板钢筋→检查验收→浇筑砼 6.2.3. 柱、墙模板的安装 考虑转换层结构在砼浇筑时对柱、墙产生的侧向压力,墙、柱模按@600×450mm梅花型穿对拉螺栓,横肋用φ48×3.5钢管背枋,纵向背枋采用50×100mm木枋,木枋间距150mm。具体方法详《重庆中医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职工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6.2.4. 梁模板的安装 由于转换层梁截面高度较高,(2400、2500)其砼侧压力随梁高的增大而加大。因此在梁的两侧用M16@ 600×600mm的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防止模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豉胀。为了梁绑扎钢筋的方便,在梁底模板安装好后就先绑扎梁的钢筋,然后再安装两侧模板。对拉螺栓在梁侧模板就位后安装。 6.2.5. 梁底模的安装 6.2.5.1.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梁底模吊装就位,按±0.00m层上事先放出的梁线进行定位。当梁外边与柱平齐时,将梁底模加宽32mm (柱主筋宽度),详附图八 6.2.5.2. 梁跨度在4m及4m以上时,梁底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按梁两端下降一个值的方法起拱,以保证梁板的顶标高与设计相一至。 6.2.5.3. 由工长和质检员对梁底模的轴线、标高进行复查、验收,无误后方可进行梁钢筋绑扎。 6.2.6. 梁侧模的安装 6.2.6.1. 梁侧模安装前,梁钢筋必须通过工长、质检员以及相关人员的验收,并且得到监理部门的认可后方可进行梁侧模的安装。 6.2.6.2. 为保证梁的断面尺寸、缩短梁的安装时间,在梁内加设Φ14钢筋内衬,钢筋内衬间距@600mm,与对拉螺栓孔位置错开。 6.2.6.3. 梁侧采用塔吊吊运就位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钻取对拉螺栓孔,对拉螺栓孔纵横间距@600mm。 6.2.6.4. 梁侧模的对拉螺杆安装完成后,立即用普通钢管作背杠对梁侧模进行校正、加固,梁侧模的安装方法详附图九 6.2.6.5. 梁在大角转角和“T”形节点处的加固方法详附图十。 6.3. 模板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6.3.1. 模板验收过程 施工班组自检 (合格后) 工长及质检员检查 (合格后) 报监理单位检查 (合格后) 浇筑砼 6.3.2. 模板安装完成后,在班组自检合格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板工程施工验收。 6.3.3. 验收合格后,向监理单位发出报验申请,并配合监理人员全面检查验收,同时作好相关记录。 6.3.4. 模板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6.3.4.1.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该工程模板设计和技术措施规定。 6.3.4.2.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施工图所要求的断面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转换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