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研 究 方 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 研究课题XX小学课题组20XX 年 3 月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 科教学的整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使之凸现为 普遍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 通知强调,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 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也明确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 的教学方
2、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宁波市作为我国较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 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中也走在了前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 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围绕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有益尝试和探 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经验。但是,总体而言,对“信息技术与小 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在理性把握和实践操作上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 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认识层次、普及程度、研究深 度和实施水平等都亟待有效提高,而深入开展专题性和系统性的“信 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研究是关键之策。二、国内外关于
3、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受到了各级教科研机构的重 视,当前也有不少的相关课题,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立项课题信息技 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但这些课题也都是刚刚起步,还处2 / 17于探索、实践、积累的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没有现成的 模式可供借鉴。(二)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也是广大基层教师关注的 问题,许多教师也在实践、探究,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互联网 可以搜索到的相关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数以百计。但这些研究成果普 遍比较单薄,既缺乏扎实的理论依据,又没有充分的实践材料支撑, 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三、课题的界定信息技术: 就我们所理解的来看, 信息
4、技术所包含的范围是相当 广泛的,它包括一切可能利用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手段、方式方法 等。因为信息的来源是多样的,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来说,获取信 息的途径有很多,如书本知识、图书馆、教师的讲授、社会环境、报 刊杂志、电视、广播,包括现在的校园网络、国际互联网等。而现在 通常所理解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因此, 本课题中的信息技术也仅界定为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 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小学数学课程: 在本课题研究中,指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整合: 通常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
5、有机融合,使系 统发挥最佳效益的过程。在本课题研究中,指基于课程与教学的系统 观和规律性,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 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于、 服务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3 / 17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课题 的研究过程中,将涉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但不会融合信息技术课 程;将依托信息技术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但不会涉及对现有教材的改 编。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及方法(一)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专题性、系统性的深入研究,试图获得关于“信息技 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6、”的基本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资源平 台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 课程整合”理论研究成果配套的系列化优秀“整合”课例;创建优化 的共享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资源平台,为推进全区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实践指 南和资源支持。通过本课题专题性、 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试图促进我区小学数学 教师(特别是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 合”的认识有所深化,意识有所强化,能力有所增强,信息素养有所 提高,有效提升我区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整体实施水平,促进学生的良 好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7、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理论、数 学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以优化教学过程为 主线,以发挥信息技术潜在优势为重点,以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资4 / 17源建设为同步;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策略,围绕“信息技术与小学 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资源平台和评价 体系等方面开展专题性和系统性、深层次和规律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探索。(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 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的研究;(1)适度运用原则计算机不仅具有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 能,而且还可以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图象等多种 媒体有
8、机地集成一体,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上的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学 内容的表达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本质的改变。但是,在浓厚的 传统教学理论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非令人 满意。出现了课件满堂演示,出现了新的形式的满堂灌。学生仍然处 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被抑制。课后,回忆教学内容, 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更谈 不上主动学习。李克东教授尖锐地批评之为“口灌”加“电灌”。适度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 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 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
9、强教学 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 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果 没有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让他们理解,让他 们交流,让他们质疑,那么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学科教5 / 17学中的使用效果将打大折扣。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是明 显的,但不能滥用,否则,多媒体课件便有花拳秀腿之嫌。演示型多 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应适度运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 解、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2)适量信息原则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一种看法认 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
10、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 势。 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囫囵吞枣, 甚至是听课的同学科教师产生“累” 的感觉。这就是“电灌效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线式地点击鼠 标。有教师感慨地说: “不是我们在用课件,而是课件在用我们。”信息量太大,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受到制约, 不能根据学生的 课堂现场表现及时做出反应。只能回避学生的临时问题,师生交流受 到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淹没。太大的信息量把课堂的时间和 空间都挤满了,剩下的只有一项工作棗点击鼠标。在大信息量的制约 下, 有限的师生交流也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性问答, 对质疑性问题、 创新性问题无法正视。显然,太大信息量有勃于创新教育
11、。适度信息原则就是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主要手段, 在学科教学过 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量的信息,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 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3)有机结合原则是否所有的课都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效果最好, 回答是否定的。“寸 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6 / 17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可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不同教 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 表现媒体和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 求解、式题的演练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 推导边板书好;圆周率的
12、推导用多媒体课件就不如学生的实践操作更 直观更有说服力;至于立体几何教学,宜按教学的不同阶段,或用实 物模型、 或用多媒体课件、 或用文字描述, 实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2 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数学是抽象性、 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 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 欲,活跃思维,拓展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 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 内容设
13、计,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有意注意为无意注意, 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1)兴趣诱导策略。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导入新 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 问题情境 ,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里。如我们在教学圆 的认识时,可以播放一段校园生活的小片段: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转 呼啦圈;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玩投圈游戏放学时正踩自行车回 家。再由这此片段中抽取呼啦圈、足球、投圈、车轮,由此引出问题7 / 17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的?。然后接着讲授新知识,同学 带着这个迫切想知道的愿望也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
14、堂 教学的效果。稳定学习兴趣,维持学生注意力。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 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 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 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 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如在复习整理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 以一个秋游的见闻贯穿整节课。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图像清晰、 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 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 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个特殊的秋游活 动。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
15、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 , 引起了学 生们的审美感,欢悦的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开,他们饶有兴趣地进入 了求知境界。然后在不同的画面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a、画面上 原来有 13 只黄蝴蝶,又飞来的 4 只花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b 、 小明跑过来捉蝴蝶,吓跑了 9 只蝴蝶,还剩下多少只蝴蝶? c、坐车 时, 我们班 42 个同学上车后, 还有 8 个空位, 这辆车有多少个座位? d、原来岸上有 18 只鸭子,后来有 4 只到水里游泳,现在岸上还有多 少只鸭子?让学生融情入景,在不同的情景中,发现现实生活中 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又在不知不觉中又运用了数学解决了这此问 题。(2)认知指导策略
16、。8 / 17认知指导策略是在多媒体课件中主要教学手段的运用。本来散开 的、游离的信息因素,在多媒体技术手段作用下,有效实现了情境促 进认知,认知深化情境的激励状态。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提高学生认知技能。展示过程,启发思 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 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例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 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 CAI 演示:用 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 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 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 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 2 份、 4 份、 8 份、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小学 数学课程 整合 实践 研究课题 研究 方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