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docx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 ┆教育教研 129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李 芳 摘 要:近年来,许多农村幼儿园开始园本课程建设, 但由于对课程的开发流程不甚了解, 所以课程建设结果不太理想, 建设过程困难重重。基于此 现状,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的因素, 结合例子说明了特色课程开发的流程, 从课程产生背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审议几个方面呈现特色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或问题, 以期梳理清晰的开发路径, 为农村幼儿园课 程开发者提供明确、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 18-0129-05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8.06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了园本课程建设或课程 的园本化改编,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号角已经吹响。2017 年 11 月 6 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 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 心更是强调要编制完善园本化课程方案、加强课程的园本化 建设。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 鼓励编制园本课程; 对于尚不 能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幼儿园, 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选用的课程进行园本化研究和改造,整体设计园本化课程 方案。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开始了, 上至省一级园、市区的 各类示范园,下至乡镇园、农村幼儿园,无一不在进行着园本 课程建设或课程的园本化改编。 什么是课程园本化呢?这是一个过程, 是使课程不断 适合于本园幼儿的过程。幼儿园根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的精神, 结合幼儿园 自身的课程基础与现状, 充分利用相关资源, 对审定教材中 的活动进行改造、增删、重组、开发和完善,形成相对合理、适 宜的课程体系,这个过程就是园本化。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 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或是在幼儿园之“本”的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课程,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科学的理念构建 的符合幼儿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并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 的课程资源而形成的课程。简单理解, 课程园本化就是在 做“改编”,而园本课程是在做“创编”。在这个过程中,做得 好的幼儿园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这个特色是明显不同于 其他幼儿园课程的, 具有当时当地当境的不可复制性, 具有 代表性和典型性,这就是他们的特色课程。幼儿园特色课程 是优质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依托在园幼儿、教师、 幼儿家长及社区甚至是园外课程专家的优势, 以本园幼儿为 本,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 利用本园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挖掘园区的历史文化环境资 源,形成一整套的课程体系, 为本园幼儿设计的能凸显该园 的区别特征的幼儿园课程。 本文我们关注的是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它属于园本课 程。特色课程属于园本课程,但园本课程不一定都是特色课 程。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非常注意利用和结合当地的乡土 资源,包括当地的乡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例如风土人 情、文物古迹、饮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生活经验等。把丰富 的农村乡土资源融入特色课程进行建设, 体现了课程的“生 态式”及“田野式”,这与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观 点不谋而合。把影响幼儿发展的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 系统都纳入课程, 这是科学的、适宜的, 同时也是全面的、 灵 活的。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 意见》 中指出, 要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 发挥教师在课程资 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挖掘、筛选、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 然资源、社会资源及园内可利用的资源……体现中国优秀文 化及地域和幼儿园文化, 具有文化适宜性; 让不同的幼儿有 选择不同课程资源的学习机会,具有个体适宜性。农村幼儿 园特色课程开发就是在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一、影响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的因素 (一) 课程理念及理论基础 课程理念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任何幼儿园特色课程的 形成,都需要一个适宜的、 科学的先进课程理念做支撑。没 有明确的课程理念, 特色课程开发很容易落入跟风、 胡乱模 仿、生搬硬套以及 “四不像”的怪圈。课程理念应该吸收先 进的理论, 有明确的特色课程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近、 中、远 期规划以及全园教师的认同、接纳,注重特色氛围的创建等。 130 教育教研 ┆基础教育 例如,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理论基础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童话 教育思想、杜威的儿童本位论思想、皮亚杰、维果斯基的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和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 幼儿园特有的童话特色课程。再如,有的幼儿园以杜威的经 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个别性,与幼儿的生长环境密切相 关,与幼儿园自身的人文历史背景紧密联系。 (三) 发展机制 特色课程的开发是长期的行为, 会遇到许多坎坷, 需要 验主义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幸福教育理论和高宽课程理论为 基础, 构建了幼儿园特有的 “幸福课程”。课程理念一定不 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要本着幼儿园的课程传统和已有 的课程基础, 考虑课程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然后寻找与此相 关的理论作为支撑,深入研究。 (二) 课程背景 农村特色幼儿园课程的背景一般都是基于当地独特的乡 土资源进行挖掘开发的,例如桐庐江南镇有刺绣的手艺和文 化,所以当地幼儿园开发了刺绣课程;建德的乡镇有着丰富的 自然农田资源和农家文化,可以经常带幼儿体验农耕和种植, 所以幼儿园开发了农家乐课程; 富阳灵桥镇周边有许多造纸 厂,其一直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造纸厂每天都会产生 很多各种各样的废纸和废纸板等,可以免费提供给幼儿园,所 以当地幼儿园利用资源,开发了独特的纸墨文化课程。 有的幼儿园是基于本园传统特色和优势进行开发,这种 传统特色其实体现了园长、教师或者家长的特长。例如有的 是园长、教师或家长有着美术、音乐方面的特长,所以他们会 开发美术特色、音乐特色课程。比如桐庐富春江镇的一所幼 儿园, 园长和很多教师有线描画方面的特长, 该镇中小学的 办学特色是纸绳艺术和剪纸艺术, 线描和纸绳、剪纸之间有 着共同的艺术元素, 都是从不同艺术领域、 不同角度体现了 关于线的审美艺术,线描艺术特色恰当地把幼儿园、小学、中 学的艺术特色相衔接。他们还成立了创意线描教研组,并请 美术专家莅临指导。该镇本地的美术人才很多, 民间及家长 中也不乏美术高手, 剪纸、绘画、雕刻等美术高手层出不穷。 也有的幼儿园是基于幼儿的兴趣进行课程开发,这体现了完 全的儿童本位思想。教师在许多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共同兴 趣点,围绕这些兴趣点,开展了适合本园幼儿的特色课程。 课程背景需要审视本园的文化背景, 包括幼儿园所处 的社区环境及需求, 幼儿园的一般状况、 人文基础、 课程基 础(课程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和研究重心),幼儿园的发展历 史、师资结构, 幼儿园的现有优势和不足等。农村幼儿园特 色课程一般在课程背景内容方面分析幼儿园的现状及课程 产生的背景: 基于当地社区的资源, 本土的、乡土的资源; 园 长或教师的特长及兴趣、 幼儿的兴趣、家长的期望等。特色 不断地调整、改进,是不断生成的过程,需要相应的发展机制 作为保证。瑞吉欧教育方案是瑞吉欧人积极探究 30 年后才 享誉全球的课程,蒙台梭利课程和高宽课程也是历经数十年 研究才成型。如此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良好的发展机制 作为保证。发展机制一般以园长为核心领导人物,然后根据 需要辐射出不同的职能组织,负责不同方面的任务。不同的 职能组织分别由园长、业务副园长、课程组长等牵头,然后组 成规划组、评估组等各个职能组织, 保障长期而专业的开发 行为能够顺利进行。课程组织机构的人员除了园内领导和 教师以外,还应包括家长、幼儿、社区代表和课程专家。幼儿 家长和社区代表最好要懂得一定的学前教育知识,课程专家 要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全部参与人员都需要分析幼儿园的历 史、现状和当地乡土资源的实际情况。 (四) 师资建设 朱家雄曾说过:“幼儿园课程不是谁都能编的,也不是谁 都会编的。 ”农村特色幼儿园课程更是如此, 不是谁都能开 发的,也不是谁都会开发的。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是幼儿教育 中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问题, 开发过程的艰难不是谁都可 以轻易克服的。除了专家的参与引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高 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本园的教师最清楚本园幼儿的情况和资 源的利用情况,是最具备特色课程开发条件的。但部分教师 专业素养不足,专业知识理论不强,有特色课程开发的意识, 但不懂如何开发、如何梳理,逻辑思维不清晰,即使已经组织 了很多特色的小活动, 但缺乏归纳整理意识、 拓展延伸意识 以及课程意识,无法开发出特色课程,十分可惜。因此,在特 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要有特色教师的培养计划, 注重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养, 特别是专业理论知识技能, 使特色教师的 成长和特色课程的开发同步进行,不断延伸。 (五)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是特色课程开发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应该 有专业的科研队伍, 随时监管和评估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 发过程, 对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 决。开发过程会产生很多课题研究的契机, 科研队伍应该 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推进特色课程的开发, 为课程开发提供 数据和理论支撑。 (六) 课程内容 根据斯基尔贝克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确定园本课程 的内容需要分析幼儿园的情境要素, 例如该园的优势和劣 势。现在很多学者提出更为详细的 “SWOT”分析框架, 即 基础教育 ┆教育教研 131 资源风采的线描艺术课程。 此外,还可以分析幼儿园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的课程 发展重要历史阶段和研究重心、 幼儿园的课程需求、 教师的 教学专业水平和幼儿园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中 分 析 该 园 的 优 势(strengths)、劣 势(weaknesses)、机 会 (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还要分析该园幼儿的 兴趣爱好、能力需求, 教师的经验、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行政 人员的态度,幼儿园的课程现状,园舍、设备等相关资源的配 置,幼儿园所在社区的价值观及家长的期望, 社区资源的优 劣势,社会文化的变迁,教育政策的变革等,对这些要素进行 综合分析之后,再根据该园的特色确定课程内容。特色课程 的内容应该是某方面或某领域体现出的与众不同之处,可以 借鉴其他成功开发了特色课程的幼儿园经验。例如很多幼 儿园都在做关于童话的特色课程, 关于生态、 田野的特色课 程和关于艺术的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都是有成功开发经 验可以借鉴学习的。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园特点寻 找适合自己的突破口, 由点到面分类推进, 必须在内容上体 现区别,保持个性,结合自身地域和园本特点,彰显独特性。 二、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流程 (一) 分析课程产生背景 此部分分析了特色课程产生的缘由,一般会从地域资源 或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分析, 即体现对当地乡土资源的开发 利用,或者本园教师、幼儿和家长的特长优势和兴趣。农村 幼儿园周边有良好的特色资源, 例如第一类是自然资源, 即 乡土地理, 包含了山川地貌、动植物和天气气候等。如建德 是草莓之乡, 当地有的幼儿园开发了关于草莓的特色课程; 有的幼儿园根据当地丰富的气候特点开发了二十四节气课 程;有的幼儿园根据当地的地貌特点开发了江南水乡课程。 第二类是人文民俗资源,即乡土文化,包括当地特有的农业、 手工业的劳动方法技巧和经验, 饮食、婚恋、服饰等风俗, 节 庆、交际、民情、历史、艺术等文化。有的幼儿园挖掘当地特 有的刺绣技术和劳动经验, 开发了刺绣课程; 有的幼儿园结 合当地民族特色节庆开发了节庆课程。农村幼儿园有着特 有的家长劳动经验方面的优势, 很多家长是天生的手工艺 人,会各种手工制作,幼儿耳濡目染也会产生较强的兴趣,所 以完全可以根据家长、教师的优势或儿童的兴趣开发特色课 程。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桐庐富春江镇,该镇本地美术人才很 多,民间及家长之中不乏美术高手, 剪纸、绘画、雕刻等美术 人才层出不穷,所以当地幼儿园开发了基于富春江本地自然 进行特色课程开发。 (二) 介绍特色课程理念和理论基础 一般艺术特色课程会采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艺 术教育理论(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柯达伊等),自然的、生态 式的课程采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许多课 程都会结合杜威的儿童中心理论和 “做中学”的教育观点, 还有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等。理论基础是为特色课程做理论支撑的,只有找到适合自 身特色课程的理论基础,并深入研究,指导特色课程的建设, 特色课程才能走得更远、更科学。有些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 缺乏理论基础或者理论基础非常薄弱, 没有梳理理论内容, 也是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 理论积淀不丰富, 到课程 开发后期会感觉课程非常单薄,只有瘦弱的身躯,没有灵魂, 这就非常需要借助专家的力量。 (三) 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方案的主要成分和核心部分, 它是课 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课程实施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也是课程 评价建构的指标依据。许多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目标是与 办园理念相结合或是在各种活动中总结梳理提炼而来的。 课程目标从大到小应该涵盖课程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单 元目标和具体的活动目标, 课程总目标要体现特色, 与办园 理念和背景紧密结合。 例如,有的幼儿园开发了“三味课程” (真味、野味、趣味),总目标是会玩、乐学、亲和、善思,每一点 都展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希望让幼儿在充满趣味和野味 的环境中大胆尝试、 乐于挑战, 一看就是野味趣味课程的特 色体现。桐庐横村幼儿园童话育人课程的总目标是感受轻 松的童话氛围, 养成健康、 自信、愉快的良好情绪; 掌握基本 的语词运用, 形成乐于倾听、表达、沟通的语言互动; 体验和 谐的平等态度, 感受尊重、温暖、 自主的交往情绪; 激发求知 的探究兴趣, 满足好奇、好问、好学的探索欲望; 演绎奇妙的 童话故事, 喜欢看童话、听童话、说童话、唱童话、演童话、画 童话、编童话。这些目标是与幼儿园 “开心、开口、开窍”的 课程理念相结合, 也是从许多关于童话特色的活动中总结 提炼而来的。课程总目标确定后, 依次确定年龄阶段目标、 单元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这些目标之间有内在联系, 相 132 教育教研 ┆基础教育 互之间有衔接, 而不是为了写目标而去拼凑, 写了目标之后 就放在那里, 不用目标指导活动, 不考虑目标之间的关系, 这是大忌。 (四) 开发课程内容 进行详述。 有的幼儿园特色课程内容是水乡美景、 水乡美食、水乡 美俗; 有的是童话月主题活动、童话俱乐部、童话拓展活动; 有的是富春山水的人文特色、 自然特色、工农业特色等。开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一般会挖掘利用乡土资源,从乡土 特色资源中搜集、选择、确定课程的内容。一般会从图 1 的 思路中去找寻与之相关的内容。 图 1 课程内容中可开发的乡土资源 例如,有的幼儿园开发了节气特色课程, 选择课程内容 的思路就从气候资源中进行挖掘。每一个节气有不同的特 征,可以开展多方面的课程内容。 以秋分展开举例,关于秋分的课程内容可以挖掘什么资 源呢?例如,秋分时节, 山川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以开展 多个活动; 动物植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动物南迁、储备粮食、 植物变色落叶等),也可以开展多个活动; 天气气候变得秋 高气爽,晴日增多,温差加大, 同样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来说 明。秋分可以结合乡土文化开展多样的活动,开展关于生产 经验、生活经验方面的活动; 秋分是收获时节, “人们一般会 从事哪些生产劳动? ”从这个角度可以很好地展开活动; 关 于饮食活动,秋天有哪些节日,会吃什么东西,防止皮肤干燥 等等,也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去挖掘。农村有很多宝贵的资源 可以去挖掘开发,只要用心就会彰显出特色。这些活动可以 采取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以及家园活动的形式开 展,也可以利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展开, 具体在下一部分 发幼儿园特色课程内容还有一个线索, 可以从两条主线展 开,一条是时间轴,一条是空间轴。关于特色课程主题,可以 是它的过去是怎么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未来是怎么样的, 它的空间地理是怎么样的,空间周围的环境如何,等等。 (五)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课程内容的组织是指对知识技能和学习经验的排列和 组合的方式。例如,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的方式, 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还有直线式组织、横向组织、螺旋型 组织等。一般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都属于综合课程 的组织方式, 既要考虑儿童的兴趣需要, 又要考虑学科知识 的学习。 课程实施的路径要清晰明确, 并逐条详细陈述与展开。 此部分涉及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 学习活动 (主题 + 区域或 者领域活动等)、生活活动、户外活动(社会实践,亲子活动)、 家园合作活动等, 课程内容一般也会从这些途径中去实施 开展。 图 2 课程实施路径图 (六)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涉及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对教师执行课程情况 的评价、对本园课程方案的评价与调整。课程评价在农村特 色课程中是薄弱环节,如何科学完整地进行评价对于农村幼 儿园是个难题,还在不断学习完善中。幼儿园的评价体系多 种多样,会根据自身园所的特色和优势来决定评价的维度。 从图 3 可看出,农村幼儿园对于幼儿的评价维度比较单 一,仅从幼儿的活动与作品表现这一维度进行评价。课程评 价客体是实施方案、 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评价, 农村幼儿园 都是具备的。在过程式评价中, 对幼儿的评价可以参照图 4 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不要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评价, 那样 比较笼统、片面。 基础教育 ┆教育教研 133 图 3 某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评价体系 图 4 幼儿园园本课程评价体系 (七) 课程审议 课程审议需要对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内容及实施进行 审议。课程审议分为论证性审议、选择性审议、展开性审议、 形成性审议、判定性审议。论证性审议即对课程方案、 设想 或计划可行性的审议,有助于课程方案的完善和科学。选择 性审议是对课程内容、资源、方法、策略及面对特定幼儿班级 与特点活动情境等要素的选择功能的审议,追求课程实施的 最大成效。展开性审议是将课程开发的思路进一步展开,找 到不断扩展的课程内容及相关资源。形成性审议是以新的 观念、内容、方法、策略及新资源的生成、 创造为目的的课程 审议。判定性审议是在课程实施中,对一种实践及其成效的 价值发生分歧或存在差异时进行的审议, 对问题做出判定。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审议环节也比较薄弱,部分幼儿园甚 至忽略了这个环节,因此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从地域资源或人力 资源方面分析课程可利用的特色资源, 这是课程产生的背 景;其次要找准支撑该特色课程的理论基础, 指导特色课程 的建设; 最后要确定课程目标。许多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 的目标是与办园理念相结合或是在各种活动中总结梳理提 炼而来。特色课程一般会挖掘利用乡土资源,从乡土特色资 源中搜集、选择、确定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的路径一般包 括环境创设、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主题 + 区域或者领域活动 等)、生活活动、户外活动(社会实践,亲子活动)、家园合作活 动等。评价体系要全面而多样,根据本园特色和优势决定评 价的维度。农村幼儿园只有充分挖掘、 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结合园所实际情况,才能让特色课程走得更远、更科学。 参考文献 : [1] 林静 . 湖南省 N 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研究 [D]. 长 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 黄浩森 . 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 [J]. 中国教 育学刊,2009(01):81-84. [3] 吴刚平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8):24-30. [4] 冯季林 . 论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1):75-77. [5] 付洪岭 . 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教 育导刊(下半月),2010(03):47-49. [6] 王颖莉 . 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困境与出 路 [J]. 教育探索,2015(10):42-44. [7] 王春燕 . 幼儿园课程概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8] 黄瑾 . 文化视野下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路向 [J]. 幼儿 教育,2009(33):23-26.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0 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 “高职百万扩招下社会学生的课程研究—— 以学前教育专业 为例”(课题编号:HKYKYYB-202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芳(1987— ),女,白族, 云南大理人, 讲师, 硕 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幼儿园 特色 课程 开发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