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2023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3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 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 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开展史,而在 与社会生活史亲密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 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绘的方法,来展 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____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 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详细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 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 第1页共39页 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 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 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方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气。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 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气。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 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 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 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 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 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开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根底、最直接的表达方 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 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那么说:“我始 终强调运用最根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化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 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 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 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开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气严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纯熟掌握传统 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 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 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 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 代社会风俗史。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 器〕导言》〕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一项为哪一项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 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第3页共39页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气,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 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气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 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 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根据。 〔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为哪一项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 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比照,突出其品质 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 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 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复原到其设计 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 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 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第4页共39页 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开展不在《中国金 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绘,是中国金银器 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利用____优势以大幅度进步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的____优势能广泛应用于消费。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获得了重大打 破,为大幅度进步水稻产量创始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理论和理论》〕 材料二: 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____优势现象普遍持否认或疑心态度,袁隆平报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____优势利用现象的比拟后,对 水稻无____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场水稻____优势利用的探究,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 ____优势。根据高粱、玉米____优势利用的成功经历,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 第5页共39页 稻杂交道路。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特系和 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消费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 消费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 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适宜的不育系材料。在认真 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根底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 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于是一切都变得明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寻找地理远 缘或遗传远缘的稻株,而在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 的不育株作为亲本那么是最为理想的,它极有可能打破此前不育系选育的难关。“远缘杂交”技术道路确实立,是袁隆 平“三系法”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随着雄性不 有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道路 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摘编自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 —— 以袁 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 材料三: 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 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形式。湖南、浙江、 第6页共39页 广东、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区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开展麦类与一季杂交稻、双季杂交稻、玉米与杂交稻等多种形 式。这些新型形式不仅进步了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了粮食、 食用油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开展,而且培育了地力,进步了土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广杂交水稻,还促使中低产 稻田的相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改变了农民对中低产稻田的种植评估观念。杂交水稻分蘖力强,根系兴旺,吸收力好,秆粗叶茂,株型好,光能转化放率高,这使中低产稻 田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与高产稻田产量的差距大大缩小。 〔摘编自李晏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开展研究〔 1964~ 2023〕》〕 〔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一项 〔2〕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p ,不正 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袁隆平在进展____优势利用的探究理论时,并没有盲 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打破 口。 B.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场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 传远缘稻株的工作。 第7页共39页 C. 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状就越不理想, 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根底上才认识到的。 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形式 相配套,这些新型形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 了地力。 〔3〕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 展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题,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 怎么也爬不上去。突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见我醒 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 “老黄,我求你个事 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 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 “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第8页共39页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不,有任 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 “咱们到那边竹 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 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 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 “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 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 来!”“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 “这是干啥?你疯了?”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 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 “把这也绑住!”我 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直 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轻地翻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 第9页共39页 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 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容许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的说,“你 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疮口出了脓, 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负担?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 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今你:挤!”我横了横心: “干!”便让小 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 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 “老胡,怎么 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成 心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 来?”“说……说不上……”他低声答复。他把“上”字 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第10页共39页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 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答复,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 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 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 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 “快,快去化 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 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 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 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 我掠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 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脸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 “老黄,痛—— 啊!” 第11页共39页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 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 角上。 〔有删改〕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____ 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 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 金油、人丹和济公水。____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 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 ①夏天,____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 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 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 员看到____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____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____ 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 了。”警卫员把____ 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 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 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____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的 第12页共39页 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 再反攻了。”确实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 作。 ②[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 料来自1984年3月23 日对胡华的采访。〔过家鼎等译, 有删改〕 〔1〕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p 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开展,也暗示了主 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表达者,也是“手术”的施行 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衬托了老胡 的刚毅。 C.文本二中____ “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 ____ 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____ 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 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卓绝,更写出了____信仰的宏大力 量。 第13页共39页 〔2〕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 要分析^p 。 〔3〕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此艺术表现 也有差异。请比拟并简要分析^p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 共4题,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 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 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 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假设此,那么是北弱齐,西 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那么此一计而三利俱 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 “不榖得商于之田, 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 曰: “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 “何也?”对曰: “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 第14页共39页 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那么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 “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 “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 “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此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 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 哪一项 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第15页共39页 〔2〕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 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 “约”与《鸿门宴》“与诸将 约”的“约”字含义一样。 B. 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 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 “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 嫠妇”的“孤”字含义一样。 D. 阴合意思是暗中结合, “阴”与《岳阳楼记》“朝晖 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一项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忧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 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亲密。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 对,张仪容许尝试出使楚国。 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假如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 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 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C. 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 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假设先绝齐后索地,一 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第16页共39页 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结合,拒不给楚国六百 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 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张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王不听,曰: “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 吾事。” ②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 “从某至某,广 从六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题,9分〕5.〔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第17页共39页 百啭千声随意移, 始知锁向金笼听,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 公庭事简人皆散, 山花红紫树上下。 不及林间自在啼。 一声初听下高笼。 如在千岩万壑中。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 哪一项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一样,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 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 鸟那么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异,而文 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 一样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请简 要分析^p 。 〔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题,6分〕 6.〔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诗经• 卫风• 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 昔, “〔〕,〔〕”,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 写。 〔2〕杜甫《登高》中“〔〕,〔〕”两句都使用了 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 〔此题共3题,11分〕 第18页共39页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欣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终究?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 相比,博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为,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 去那些本来“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 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交融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 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的情趣。在2023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开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着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开掘现 场,上下6层、深达7.5 米的妇好墓葬④此外还有一些 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 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间隔、全角度欣赏文物,将 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 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第19页共39页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括起来的句子有语病,请进展修改,使语言 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多处用了引号,以下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 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 去那些本来“去不了”的地方 C. 带着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开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 史“托在手上”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此题共1小题,9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 以入药②————;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 种〕仅供欣赏,既不能食用,③————。也就是说, 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 蜜、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 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 第20页共39页 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方被奉为“神树”,种植在 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桔祥的象征,种植在庭前屋后。 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 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好连接,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以下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 辞手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四、写作〔60分〕 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 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开工后,众人给园中桥 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 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 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那么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第21页共39页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化考虑。请你结 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p ,正确的 一项为哪一项B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 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气,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 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气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 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 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根据。 第22页共39页 〔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p ,不正确的一 项为哪一项D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 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比照,突出其品质 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 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 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复原到其设计 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 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 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开展不在《中国金 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绘,是中国金银器 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第23页共39页 【解答】〔1〕A. “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错,根据“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 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 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只是说“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C. “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 情两大主旨”错,根据“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 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是“两大主旨”不是“都脱不 开”。D.无中生有。 〔2〕D. “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错,根据“金银器工 艺的开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气严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这是 本段重点。 〔3〕B.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p ,不正 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袁隆平在进展____优势利用的探究理论时,并没有盲 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打破 口。 第24页共39页 B.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场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 传远缘稻株的工作。 C. 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状就越不理想, 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根底上才认识到的。 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形式 相配套,这些新型形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 了地力。 〔3〕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 展概括。 【解答】〔1〕a 〔2〕A 〔3〕c 答案: 〔1〕a 〔2〕b 〔3〕c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题,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p 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第25页共39页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开展,也暗示了主 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表达者,也是“手术”的施行 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衬托了老胡 的刚毅。 C.文本二中____ “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 ____ 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____ 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 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卓绝,更写出了____信仰的宏大力 量。 〔2〕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 要分析^p 。 〔3〕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此艺术表现 也有差异。请比拟并简要分析^p 。 【解答】〔1〕A. “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错, 应该是衬托气氛。 〔2〕 〔3〕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第26页共39页 〔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题,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 哪一项B A.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B.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诺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C.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D.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 〔2〕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 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 “约”与《鸿门宴》“与诸将 约”的“约”字含义一样。 B. 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 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 “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 嫠妇”的“孤”字含义一样。 第27页共39页 D. 阴合意思是暗中结合, “阴”与《岳阳楼记》“朝晖 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 一项A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忧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 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亲密。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 对,张仪容许尝试出使楚国。 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假如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 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 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C. 楚国群臣祝贺将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陈轸不以为然, 认为秦看重楚是因为楚有齐为后援,假设先绝齐后索地,一 定受骗,齐秦两国都将攻打楚国。 D.张仪返回,秦王随即派人与齐结合,拒不给楚国六百 里地,楚王大怒,起兵伐秦,秦 齐合力大败楚兵。楚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听从陈轸而误信 张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王不听,曰: “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 吾事。” 第28页共39页 ②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 从六里。” 【解答】〔1〕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从某至某,广 〔寡人〕不发一 第29页共39页 卒,没有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寡人认为这非常明智,朝中百官都向寡人道贺,只有贤卿一人不道 贺,这是为什么? 由此可知,“而得”前面应该断开,排除AD两项; “子”指陈轸,前面应该断开,排除C 项。 应选B。 〔2〕A. “约车”的“约”表示捆绑,引申为“栓 套”;“与诸将约”意思是与将军们约定,“约”表示“约 定”。两个“约”意思不一样。应选A。 〔3〕A. “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表述有误,原文表 述是“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只提及了齐国与楚国交好,并没有“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的内容。应选 A。 〔4〕①“听”,听从;“善”,引申为“妥当”;“待”,等待。译文:楚王不听从,说:“寡人的事已经 办妥当了!你闭口不要再多说,就等待寡人的成功吧。” ②“绝”,指断交; “乃”,才; “见”,接见。 译文: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交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楚国 使臣,说: “〔敝国赠送贵国的土地是〕从某地到某地, 方圆总共是六里。” 答案: 〔1〕B 〔2〕A 〔3〕A 〔4〕①楚王不听从,说: “寡人的事已经办妥当了! 你闭口不要再多说,就等待寡人的成功吧。” ②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交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楚国 使臣,说: “〔敝国赠送贵国的土地是〕从某地到某地, 方圆总共是六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题,9分〕5.〔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 哪一项B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一样,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 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 鸟那么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异,而文 诗对此并未涉及。 第30页共39页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 一样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请简 要分析^p 。 【解答】〔1〕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 行”表述错误,欧诗中写了两种画眉鸟,前两句诗写在花 木间自由飞行的画眉,后两句写被锁在笼内的画眉。 〔2〕《画眉鸟》中诗人借画眉自喻,画眉是主要描写对象。作者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向往 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禁锢表示强烈憎恶和否认。《画眉禽》写的是在笼中饲养的画眉鸟,窗外好风,〔主人〕事少,庭院无 人,伴随着一声啼叫画眉飞出笼中,就犹如在山间自在飞行。作者借画眉鸟写出了“笼中鸟”被事务缠身的人对自由 的向往。欧诗以画眉自喻,表达自己的情感;文诗借画眉鸟在间隙中收获自由来衬托俗世之繁忙,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答案: 〔1〕B 〔2〕欧诗描写两种画眉鸟的生活,运用比照表现出对 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诗人借画眉自喻,具有象征意味, 第31页共39页 表达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文诗借画眉鸟在间隙中收获自由来衬托俗世之繁忙,因事少庭院无人,画眉鸟可 得飞出笼中自由飞行,表达了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画眉鸟》译文: 山林中的画眉鸟自由飞翔、到处欢畅, 任它在山花烂漫的高矮树丛中腾跃。 这时我才知道听到的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不如由它自由地在林间啼啭惬意。 《画眉鸟》赏析:这首诗外表上是写画眉鸟,实际上 是在写人。诗中以“金笼”喻官场,以鸟“锁向金笼听”, 比喻官场的人受束缚和不自由;又以鸟在“林间自在啼”,比喻摆脱官场后的自由和快乐。采取这种以物喻人的写法,寓意丰富,既让人有艺术上的享受,又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 迪。 〔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题,6分〕 6.〔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诗经• 卫风• 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 处的描写。 第32页共39页 〔2〕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 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 强大气势。 【解答】〔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重点字:宴, 晏〕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 滚〕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 故答案为: 第33页共39页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此题共3题, 11分〕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展修改,使语言 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多处用了引号,以下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 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全国 语文试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