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含解析).docx
《江苏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含解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苏省 2023 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题 1.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 ______ , ______ ”可用以宽慰他。 (2) 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______ , ______ ”。 (3) 中秋佳节,远方的朋友借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______ , ______ ”送来美 好祝愿。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 ______ ,长河落日圆。( ______ 《使至塞上》) (2) 会当凌绝顶, ______ 。(杜甫《 ______ 》) (3)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4) 子曰:“ __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 (5) 拥有一颗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的赤子之心,如先贤范仲淹所言“ ______ , ______ ”,才能在面 对人生挫折时保持勇敢和乐观,在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保持清醒和谦逊。 3.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______。 ②______,在水一方。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 ⑤古诗中处处闪现着哲理的光芒。 陆游的“______, ______ ” ( 《游山西村》 ) 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 终会豁然开朗的人生思考;刘禹锡的“______, 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揭示出天 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4. 古诗文默写。 (1) 谁言寸草心, ______ 。(孟郊《游子吟》) (2) 但愿人长久, 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 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生活中,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 正像 《<论语>十二章》 中孔子所说: “ ______ , ______ 。” 1 (5) 如果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天下国家•诗文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选用“ ______ , ______ ”两句连续的古诗文作为开场白。 5. 根据课文默写。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 。(《论语》)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⑤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道理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⑥临近毕业,语文老师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 ______ ”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努力实 现远大理想。 6. 默写。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_____ 。(《礼记》) (2) 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 会当凌绝顶, ______ 。(杜甫《望岳》) (4) 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北固山下,春潮涌涨,王湾吟出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尽显大江风貌;北固山上,远眺 中原,辛弃疾脱口而出的词句“ ______ ? ______ ”,饱含爱国深情。山因诗传,北固山更是声名远 扬,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江山”! 7. 诗、文名句填空。 ①大漠孤烟直, 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______,不亦乐乎?(《论语》) ⑤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8. 文雅的演讲引起共鸣,请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古诗文或作者,完成对话。 文博:青春的底色,要靠读书来擦亮。可从杜甫“造化钟神秀,(1) ______ ”的山河大美中愉 悦身心;从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2) ______ ”的从容豁达中涵养品格;从龚自珍“(3) 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自我超越中懂得奉献。 文栋:是的,在奋力追梦的途中,要有夏完淳“毅魄归来日. (4) ______ ”的忠肝义胆;要有范 2 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5) ______ ”的济世情怀;还要满怀(6) ______ (作者) (7)“ ______, ______ ”的豪情壮志,自信前行。 9. 【日积月累记古诗】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 天时不如地利, ______ 。(《孟子》) (2) 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黄发垂髫, 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______ ,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 古人对学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 ”,强调学思的结合;陆游认 为“ ______ ,绝知此事要躬行”,突显实践的必要;朱熹认为“问渠哪得清如许, ______ ”,重视 知识的更新。 10.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秋风萧瑟, ______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 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5) 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自古逢秋悲寂寥, 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 (5) 《<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11. 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①______, ______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______, ______ 。(《诗经•周南•关雎》) 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______, 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______, ______ 。(李白《送友人》) ⑤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屋漏夜长,难以入眠的句子是“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 ⑦庄子在《北冥有鱼》中用雄奇的想象塑造了大鹏的形象“____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⑧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佁然不动, ______ ,似与游者相乐。”。 12. 诗、文名句填空。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__ 。(崔颢《黄鹤楼》) 3 ②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海日生残夜,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⑤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真挚的友谊能够跨越时间空间阻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13. 填空。 心怀家国、志在天下,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家国情怀 将士们在悲壮惨烈的战斗中忘身报 国的忠心 将士用命,不畏战事频繁 诗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愿望 诗人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志向 虽辞官归乡,诗人仍心系国家前途 和命运 作者作品 李贺 《雁门太守行》 王维 《使至塞上》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诗句 (1) ______ , ______ 。 (2) ______ , ______ 。 (3) ______ , ______ 。 (4) ______ , ______ ? (5) ______ , ______ 。 14. 《木兰诗》默写。 爷娘闻女来, ______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______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 床, ______ ,著我旧时裳。 ______ ,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______ ,不知木 兰是女郎。 15. 诗文名句梳理。 诗章锻造着民族性格。爱情纯真,质朴美好,“窈窕淑女, ( 1) ______ ”(《关雎》);亲情绵长, 格高千古,“谁言寸草心,(2) ______ ”(孟郊《游子吟》);友情深厚,不受空间限制,“( 3) 海内存知己, 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而意气风发,“(4) ______,山入潼关 不解平”(谭嗣同《潼关》);老则壮志弥坚,“(5) 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顺 境不傲,“莫言下岭便无难,(6) 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逆境不馁,“(7) ______, ______ ”(请写出连续两句) 16. 小明与小天进行名句背诵竞赛,邀请你参加,根据语境,填写名句和感受。 4 (1) 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2) 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 。(刘禹锡《秋词》) (3) 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 。(韩愈《晚春》) (5) 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 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 在社会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我们常借用许浑《咸阳城东楼》的“ ______ , ______ ”来 比喻其迹象和紧张气氛。 (8)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______ ? ______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 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17. 默写。 (1) 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汉乐府民歌《 ______ 》) (5) 秋瑾的《满江红》中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危难处境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18. 古诗文名句默写。 远离战争, 珍爱和平。 围绕“战争“的主题, 我国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在 《孙子•谋攻》 中提出了“知 彼知已,①______ ”的经典策略;在《曹判论战》中,“小大之狱,②______,必以情”的语句,揭 示了“民心所向”的重要性;诸葛亮出征讨伐曹魏前,谆谆告诫后主刘禅要“③ ______ ,远小人”, 因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出师表》 ) ; 夏完淳 《别云间》 中“毅魄归来日, ④______ ”的诗句, 鲜明昭示作者誓死不屈、 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 “王师北定中原日, ⑤______ ” (陆游 《示人儿》 ) , 则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而这类古诗文更多地描写了战争给军民带来的悲苦生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军角弓 不得控, ⑥______”的诗句, 描写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奇寒环境; 文天祥在 《过零丁洋》 中发出了“山 河破碎风飘絮,⑦______ ”的感慨;《十五从军征》中“⑧______,⑨______ ”的诗句,具体描写了 野兔、野鸡进驻家中的荒凉凄楚的景象;张养浩的名句“兴,百姓苦;⑩______, ______ ”(《山坡 羊•潼关怀古》)表明,任何王朝的兴亡,在战争中遭殃的都是劳动人民。 19. 诗、文名句填空。 (1) ______ ,不亦君子乎?(《论语》) (2) 大漠孤烟直, 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5 (3) 海内存知己, 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6) ______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 ______ , ______ ”,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0. 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代名士贤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郑燮用竹子紧紧扎根于岩石之中这一自然 现象来比喻自己咬定目标,决不放弃努力“( 1) ______, ______ ”(《竹石》),托物言志表露心 迹; 文天祥面对国破家亡的苦痛, 表现了捐躯报国的决心“ (2) ______, ______ ” ( 《过零丁洋》 ) , 一片丹心矢志不渝;陈毅面对死亡义无反顾并充满必胜的坚定信念“(3) ______, ______ ”,表达 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壮烈的气概( 《梅岭三章》 );夏完淳慷慨赴死, 高呼“毅魄归来日, (4) ______ ” (《别云间》),报国之心弥坚;苏轼仕途坎坷,仍写下“(5) 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 城子•密州出猎》 ) , 抒发杀敌卫国的豪情; 辛弃疾失意闲居, 但仍希望“ (6) ______,______ ” ( 《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抗金复国,建功立业。 21. 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 水光潋滟晴方好, 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______ , ______ ,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4) 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 ______ ”,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干万间, ______ ”,是心忧天下的 博大胸怀:“ ______ , ______ ”(《登飞来峰》)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 ______ ,西北望, 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 ”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22.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经典诗文,总能让人精神丰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 1) 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达了君子在优厚俸禄与坚守本心矛盾时的取舍;诸葛亮的《出师表》中“(2) ______,顾臣于草 庐之中”流露出身为臣子的感激,情词恳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3) ______, 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李白的《行路难》中,“ 4() ______, ______ ”暗示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的壮志难酬;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5) ______, ______ ”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苏轼的《江 城子•密州出猎》中,“(6) ______ ”写出诗人尽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辛弃疾的《破阵子 6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7) ______ ”表达了作者收复北方失地,实现自 己的政治抱负的渴望。 23. 小苏找到了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 中国抗疫记》 中的一段话, 但是中间缺少诗句, 请你帮助他填出。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①______, ______, 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的英勇无畏; 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 不畏牺牲的行动中, 人们认识到了“②______,______ ” (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的忧乐观; 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 人们感受到了“③______, ______。 ” (④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深情厚谊;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体会了 “⑤______, ______ ”(苏轼《定风波》)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 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24. 中华诗文自古就有“言志”的传统,请你用课文原句填空。 《论语》中孔子慨叹“(1) ______,不亦君子乎”,对君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月九日思 长安故园》中岑参吟诵“(2) ______,应傍战场开”,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周敦颐独爱“出淤泥而 不染, (3) ______ ”的莲花 (《爱莲说》),表明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曹操抒发“烈士暮年, (4) ______ (《龟虽寿》)的壮志;杜甫呼告“(5) ______, 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天下 的理想激励人心;李白唱出“(6) ______, ______。 (《行路难》其一),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 夏完淳谱写“(7) ______,灵旗空际看”(《别云间》)的悲壮诗句,彰显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 25. 默写。 诗词里的“雨”值得玩味。赵师秀《约客》中“( 1)黄梅时节家家雨, ______ ”渲染了闲适散淡的 气氛,许浑《咸阳城东楼》中“ (2)溪云初起日沉阁, ______ ”营造了萧条苍凉的氛围;李商隐《夜 雨寄北》 中“ (3) 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诉说着绵绵相思,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4) 夜阑卧听风吹雨, ______ ”抒写着报国之志; 苏轼《定风波》中“(5)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______ ” 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______ ”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 文天祥在 《过零丁洋》 中 (7) “______,______ ” 运用比喻,借风雨描写国家动荡的时局和个人坎坷的命运。 26. 默写。 (1) 采菊东篙下, ______ 。(陶渊明《饮酒》)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3) 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 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写出古诗文中写残酷战争场景的连续两句。 27. 小清写了一段开场白,请用古诗文名句将它补充完整。 家乡,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乡书何处达?( 1) ______ ”是王湾对家乡的无尽思念;“(2) 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是萦绕在李白心头的旋律;“(3) ______,月是故乡明”是杜甫对家乡 的执着牵挂;“浊酒一杯家万里,(4) ______ ”是范仲淹对家乡的深情遥望。 少年的你,面对长江,吟诵着“( 5) ______, ______ ”,表达你对母亲河的赞美。 28. 默写古诗文 (1) ______ ,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2) 山回路转不见君, 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______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伤心秦汉经行处, 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 ______ ,梦中行采薇。(文天祥《南安军》) (7) ______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8)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9) 官船来往乱如麻, ______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9. 古诗文名句填空。 小明笔记本上积累的许多含“月”的诗句,看过之后心中总会涌起许多联想,想到许多美好的意象。 可是有的上下句没有摘录下来, 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有: 王维的 《山居秋暝》 里的诗句“明月松间照, ______ ”;曹操的《观沧海》里的诗句:“日月之行, ______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里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的诗句“______,月是故乡明”;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里的诗句“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里的诗句 “______,带月荷锄归”;李商隐的《无题》里的诗句“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苏轼的《水调 歌头》里的诗句“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______ ”。请你再写一句含“月”的诗句: ______ 。(写 试卷中出现的句子不得分) 30. 用课文原句填空。 家国情怀,永不褪色。岑参远赴边塞途中,“( 1) 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是思亲;崔颢望断时 空,“日暮乡关何处是?(2) ______ ”是思乡;王湾行舟绿水,“乡书何处达?(3) ______ ”是思 8 家!《论语》中“(4) 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是普通人为国立志;《岳阳楼记》中,“先天 下之忧而忧, (5) ______ ”是范仲淹的忧乐情怀;文天祥面对家国大义,做出了“(6) ______? ______ ” 的选择;“(7) ______, ______ ”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为民之心。 31. (1)请根据提示将下表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出处 《渡荆门送别》(李白) 《黄鹤楼》(崔颢) 《龟虽寿》(曹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 疾) 《次北固山下》(王湾) 《游山西村》(陆游) 古诗文名句 ①山随平野尽, ______ 。 ② 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______ ,志在千里。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 。 ⑤海日生残夜, ______ 。 ⑥ 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类别 自然景物 建功立业 富含哲理 (2) 新时代的奋斗者当心怀天下, 养“浩然之气”! 应有“______,______ ” (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的心忧天下的政治抱负;应有“______, ______ ”(杜甫《望岳》)的不畏困难的雄心壮志。 32. 水入汉字做偏旁。 我校中秋赛诗会请你参加啦! 请以飞花令的形式来一场才艺展示, 答出诗文一 句,要含以水为偏旁部首的字。 (1) 第一个字含三点水旁: ______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 第二个字含两点水旁: ______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 第三个字含三点水旁:浮光跃金, ______ 。(范冲淹《岳阳楼记》) (4) 第四个字含三点水旁: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第五个字含两点水旁:纷纷暮雪下辕门, 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第六个字含三点水旁: ______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7) 第七个字含三点水旁:山水之乐, 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一句话中有四个含三点水旁的字:李白在《行路难》中表现了一种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坚 持理想的品格的一句是: ______ , ______ 。 3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②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 。(苏轼《定风波》)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 。( ______ 《过零丁洋》) 9 ⑤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 。(《论语》) ⑥亲贤臣, 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______》) ⑦人生路上,牵挂满怀。李白以“______, 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特想象 表达了对朋友的挂念。 34. 根据课文默写。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 。(《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④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奇特雪景,有“妙手回春”之誉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 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 ______。 35. 华华负责图片采集, 他既想捕捉绮丽风光, 也想体现人文底蕴, 于是决定拍摄一些具有古诗词意 境的图片。请帮他补全相关内容。 来到烟波浩渺的长江边, 拍下王湾笔下的“①______,风正一帆悬”; 登上平山堂, 拍下欧阳修的“醉 翁之意不在酒,②______ ”;漫步于大明寺的樱花树下,拍下常建的“曲径通幽处,③______ ”;徜 徉于春日的瘦西湖畔,拍下白居易笔下的“几处早莺争暖树,④______ ”;徜徉郊外,拍下秦观《行 香子》里的“有桃花红,⑤______, ______ ”;面对五亭映月,拍下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⑥______ ”……在史公祠里拍摄了一张照片,他一时竟想不到合适的诗词了,请你结合相关历史背景 及史可法的气节帮他配上两句诗:“⑦______, ______ ”。 36. 班级举行了“我最喜欢的古诗文名句”推荐交流活动。请根据情境填空。 老师说,他喜欢《晏子春秋》中“为者常成,①______ ”的哲理;同桌小兵喜欢苏轼“②水光潋滟晴 方好, ______ ”的美景;小妍向往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③______ ”的生活;我则把孔子的 “④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座右铭。 老师最后总结道,人生可能要承担“受任于败军之际,⑤______ ”的责任,也要经受“⑥______,饿 10 其体肤”的磨难。今天纵有艰难险阻,但仍要拥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⑦______, ______ ” 的乐观。不经历风雨,哪会有刘禹锡《秋词》中“⑧______, ______ ”的豪情。 37. 用课文原句填空。 诗歌意境深远。你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 ”表现塞外的雪 是如此奇美,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______,半华斜日 冷关城”以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千嶂里, ______ ”意境是多么相似呀。 作者情感丰富。你看,夏完淳的《别云间》用“______, ______ ”抒发坚决抗清的豪情壮志;苏轼在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持节云中, ______ ”希望自己得到朝廷重用;文天祥在《过零丁 洋》中, 用“______? ______ ”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 ” 写出了艰难时期临危受命的勇于担当。 38. “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 ”我们从古诗文中学到了许多仁人志士的精神, 请根据内 容填空。 阅读古诗文,多少人明白了“( 1)莫言下岭便无难, 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 五〕),身处顺境需谨慎;“(2) ______, 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陷入困境毋放弃。要 有“富贵不能淫, (3) ______,威武不能屈” ( 《富贵不能淫》 ) 的坚贞, 胸怀“ (4) ______,______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抱负和“(5) 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自信,要像龚 自珍“(6) ______, ______ ”(《己亥杂诗》(其五))所表达的那样奉献自己。 39.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莫听穿林打叶声, ______ 。(苏东坡《定风波》) (2) ______ ,愁云修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四面歌残终破楚, ______ 。(秋瑾《满江红》) (4) ______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责任是诸葛亮出征前对后主的殷 殷嘱咐:“① ______ , ______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责任是戍边将士们 虽然想家却又立志无功不返的动力:“② ______ , 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责任是 慷慨赴死但誓死不屈、复明决心不灭的铮铮誓言:“③ ______ , 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 40.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诗言志,“①______, 一览众山小”﹔ 能够阐发哲理,“②______,江春入旧年” ﹔描摹边塞风景如在眼 前,“角声满天秋色里,③______ ”﹔慰藉远行的朋友,“④______,天涯若比邻” ﹔追求纯洁的爱情 “⑤______,君子好逑”;李白不改初心,“⑥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范仲淹用“⑦ ______, 1 ⑧______ ”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苏轼用“⑨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 雄心壮志。 41. 默写古诗文。 古诗文中寄托着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情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中有“夕阳西下, ( 1) ______ 的哀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2)“ ______, ______ ”对友人的真情眷念;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3)“ ______, ______ ”表达了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同样的依依不舍;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4)“ ______, ______ ”则是受到朋 友宽慰之后的哲理醒悟;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渔歌(5)“ ______, ______ ”也不禁令人触景生 情,肝肠寸断;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6) ______ ”则抒发了无私奉献 的心愿。 42. 潇潇同学根据诗歌的主题“分门别类辑古诗”,请帮她完成。 古诗文名句 (1) ______ ,一夜征人尽望乡。 落红不是无情物,(2) ______ 。 出淤泥而不染,(3) ______ 。 报君黄金台上意,(4) ______ 。 (5) ______ ,只有香如故。 (6) ______ , ______ 。 因疫情影响, 潇潇同学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她引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7) “ ______ , ______ ” 来表达对家人的祝愿。 出处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龚自珍《己亥杂诗》 周敦颐《爱莲说》 李贺《雁门太守行》 陆游《卜算子•咏梅》 诸葛亮《出师表》 主题 思乡 奉献 廉洁 报国 坚贞 担当 43. 古诗文名句填空。 诵读古诗文, 给人以精神滋养。 “天苍苍, 野茫茫, ①______ ” (《敕勒歌》)的草原气息, “②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塞外风光,“浮光跃金,③______ ”(范仲淹 《岳阳楼记》 ) 的月夜美景, 让我们怡情养性。 读苏轼的 《定风波》, “④______, 谁怕?⑤______ ” 告诉我们乐观旷达是一种生活态度;读陆游的《游山西村》,“⑥______,⑦______ ”提醒我们困境 中不放弃,希望就在前面;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⑧______,⑨______ ”启迪 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人者有力, ⑩______ ”(《老子•道德经》) 更是告诫我们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的强大。 44. 默写古诗文。 12 (1) 生命是有力量的,它体现在韧性上,音乐家傅聪在国外历经变故还能活下去,靠的就是《论语》 中的“三军可夺帅也,① ______ ”的激励;它表现为豪迈与旷达,苏轼经历数次贬谪,跨越穷山恶 水之后在《定风波》中说:“② ______ ,谁怕?③ ______ ”,它表现在气节上,面对死亡,文天祥 在《过零丁洋》中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④ ______ ”;它又是自信的, 杜甫的《望岳》 “⑤ ______ , ⑥ ______ ”,便是印证; 它也是付出与奉献, 是龚自珍《己亥杂诗》 中的“⑦ ______ ,⑧ ______ ”。 (2) 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文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任贤齐(人名) B.云梦阁(亭名) C.长风(桥名) 我 ______ ,诗句:⑨ ______ ,⑩ ______ 45. 诗歌中的分别每每令人动容,让我们一起回忆古人笔下的分别吧。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分别往往意味着忧愁。“( 1) 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诉说着李白对友人前途的担忧,“鸡声茅 店月,(2) ______ ”里蕴藏着温庭筠离乡漂泊的孤寂,“(3) 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是李商隐 和妻子思而难见的愁苦,“马上相逢无纸笔,(4) ______ ”是岑参对故园故人的无尽思念。 但并非所有的分别都使人伤感。夏完淳虽离乡赴死,却高呼“( 5) ______,灵旗空际看”,抒发誓 死不屈、 坚决复明的壮志; 龚自珍虽离开京-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2023 九年级 中考 备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默写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