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doc
《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小说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题(共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嗔怒(chēn) 聒噪(guō) 面面厮觑(qù) B.谮害(zèn) 绰刀(chāo) 恃才放旷(shì) C.侥幸(jiǎo) 桑梓(xǐng) 醉醺醺(xūn) D.腻烦(nì) 姊妹(zǐ) 精血诚聚(jú) 2.下列的词语没有锗别字的一组是(2分)( ) A.怨怅 吹墟 劈头劈脑 对答如流 B.羡幕 寻思 自暴自弃 地灵人杰 C.伶利 朦胧 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 D.褒贬 班师 犹豫不决 有感于怀 3.根据句意依次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次后,吴用去松林里________出药来,_________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_________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__________来,________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A.拿 抖 拌 夺 洒 B.取 抖 搅 夺 倾 C.取 放 拌 抢 洒 D.拿 放 搅 抢 倾 二、阅读(共74分) (一)(13分)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这六两多银子,老爹那了去。”屠户把银子____(捏,抓,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_____(缩,收,取)了回去,往裤腰里(放,揣,摆),口里说:“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哩!他家就是我买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死这砍头命短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4.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3分) 5.上文横线上所填的动词,刻画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6.中举前,范进称胡屠户为“岳父”,中举后称呼他为“老爹”,这种称谓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7.上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胡屠户这一人物的?试举例说明。(6分) (二)(15分)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8.随着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文中找出并写在下面: (4分) 9.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2分) 10.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原因? (2分) 11.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2分) 12.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为什么? (2分) 13.对于杨修之死,有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杨修自己,有人认为因在曹操,请说说你的观点: (3分) (三)(9分)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彘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彘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14.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 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 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 '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 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17.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4分) 陆放翁是指 (朝代)的 王摩诘是指 (朝代)的 “老杜”是指 (朝代)的 李青莲是指 (朝代)的 18.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3分) 19.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3分) 20.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 (2分) 21.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罗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 (4分) 22.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 (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 , ”,(4分) (五)(17分)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态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她,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 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着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象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底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23.根据你的理解,在第(4)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3分) 24.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文中[甲] [乙]处抽出来的,它应放在哪一处?为什么? (3分) 26.本文题为“从香菱学诗谈起”,在文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谈了什么观点? (4分) 27.用“//”划分本文的结构:(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8.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5)节和第(6)节中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3分) 三、写作(共20分) 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味其中的趣味;一是认为好,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欣赏人世间一切挚情真意、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欣赏自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用欣赏的眼光看自然与世情,看别人与自己,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大自然和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竟是那么多。请我们掬一捧高山顶上的雪水,擦亮自己迷茫的眼睛,用不含一丝尘杂的目光,欣赏大自然,欣赏生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c(“梓”注音应为“Zī”。) 2.D(A.“墟”应为“嘘”;B.“幕”应为“慕”;C.“利”应为“俐”。) 3.B 二、阅读题 (一) 4.攥、缩 、揣 5.见钱眼开、虚伪做作 6.中举后身份地位发生改变,得意忘形,趾高气扬 7.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举例略 (二) 8.甚忌之——而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操大怒——操见了大怒 9.因为他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10.不是,只是因为他不信任别人,生怕别人加害于他,不喜欢别人在他入睡时靠他太近而编的一个借口。 11.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了试探儿子的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性命为代价。 12.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 13.杨修:恃才放旷、不拘小节,不会审时度势,一味卖弄,更不懂得曹操的个性,屡犯曹操之忌,所以招之杀身之祸。曹操:老奸巨滑、心狠手辣,绝不允许别人猜中他的心思,更不愿别人插手他家里的立位矛盾,所以必杀杨修。 (三) 14.表现了杨修见多识广,聪颖过人。 15.指曹操;表现了他既能够承认自己才能不及别人,同时又非常嫉妒的意思(开放性题目)。16.对于人才,应该人尽其能,人尽其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能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四) 17。南宋 陆游; 唐 王维; 唐 杜甫; 唐 李白 18.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 19.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际、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及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方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20.且把 然后 再 次再 然后 21.不罗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 22.苏轼(苏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 23.怎样才是虚心好学呢?(怎样做才算是虚心好学呢?)(意思相近即可) 24.谦逊(谦虚、虚心);雅量 25.乙处 与上下文衔接,过渡自然。 26.从“不耻不知 不耻下问 不耻相师”三方面来谈。 要“虚心好学” 2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8.不可以,因为马克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耻不知”的道理的,贾思勰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耻下问”的。 三、写作题 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第五 单元测试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