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期末练习(四).doc
《化学必修2期末练习(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2期末练习(四).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化学必修2期末练习(四)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都有很大的危害 B.人们已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NaCl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含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符号:18 8O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OH B.MgCl2 C.H2SO4 D.H2O2 4.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或离子中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Cl B.K2O C.LiCl D.H2O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B.能量变化可以体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多少无关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6.取少量的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试管中出现白烟,试管口附近有“白霜”,“白霜”的成份是 A.氯化铵固体 B.盐酸小液滴 C.氨水小液滴 D.碳酸铵固体 7.下列反应物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铝和稀硫酸的反应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苯的燃烧 D.Ba(OH)2·8H2O和NH4Cl 反应 8.下列排列中顺序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2SO4 >H2CO3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热稳定性:H2O>PH3>NH3 D.原子半径:Na>S >O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跟硝酸反应: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 Cu + 4H+ + 2NO3-== Cu2++ 2NO↑+ 2H2O C.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Fe3+ + Cu == Fe2+ + Cu2+ D.氨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OH- + Fe3+ == Fe(OH)3↓ 10.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SO2和O2,则开始时反应最快的是 A.在500°C时,10mol SO2 和5mol O2反应; B.在500°C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ol SO2 和5mol O2 反应; C.在450°C时,8mol SO2 和5mol O2 反应; D.在500°C时,8mol SO2 和5mol O2 反应 11.反应4NH3(g) + 5O2(g)4NO(g) + 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v (O2)= 0.01mol·(L·s)–1 B.v (NO)= 0.008mol·(L·s)–1 C.v (H2O)= 0.003mol·(L·s)–1 D.v (NH3)= 0.02mol·(L·s)–1 12.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N2 + 3H2 2NH3 ,下列有关说法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状态的是 A.生成2 mol NH3的同时消耗了3 mol H2 B.体系中氮气、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1∶3∶2 C.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D.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13.在5 mL 0.1 mol·L-1KI溶液中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滴后(2Fe3++2I-2Fe2++I2),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色 14.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蔗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在常温下,淀粉遇碘离子变蓝 D.检验蔗糖在稀H2SO4 作用下水解的产物,可在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中直接加新制Cu(OH)2 ,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 C.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由Zn、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1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甲烷跟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硝基苯 D.油脂的水解 17.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与6个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18.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官能团决定。苹果酸是一种有机酸,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苹果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与金属钠恰好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苹果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苹果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醋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 19.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分别为同主族元素,其中A元素构成的单质为最轻的气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B.B与C可以形成C2B2型化合物 C.A与D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B、C、D三元素形成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D>C>B 21.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O(NO2),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满水的洗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 B.乙醇(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再振荡、分液 C.苯(溴),加入足量的KI溶液,再振荡、分液 D.乙烷(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瓶,再用排气法收集 *22.m g铜、铁与足量一定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后,将所得气体与3.3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m+4.8)g B.(m+5.1)g C.(m+10.2)g D.(m+19.2)g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0分) 23.(4分)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 O3 B.甲烷和丙烷 C. D.乙酸和甲酸甲酯 E.12C 和 13C 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为 (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为 ; 属于同位素的为 ;属于同系物的为 。 24.(6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 +4H++3e- = NO↑+2H2O KMnO4、Cu2O、Na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反应中硝酸体现了 、 性质。 (3)若1 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 25.(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1)②的元素符号是 ;③与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类型为 。 (2)写出③与⑥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3)写出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③、④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若⑤的元素符号用X来表示,则其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2XO3 B.HXO3 C.H4XO4 D.H6X2O7 26.(10分)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农村存在大量的秸秆、杂草等废弃物。它们经微生物发酵之后,便可产生沼气,可用来点火做饭或发电照明。在农村推广建造沼气池,不仅能有效地利用 能,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的肥料。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某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甲烷燃料电池。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是 (填a或b),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若反应过程中消耗标准状况下甲烷5.6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7 .(10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请根据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C ② B H2O A D ③ ① E ④ 浓硫酸 D (1)写出A的结构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 (4)现代工业常用A和D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合成E,请写出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指出其反应类型 。 28.(10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按图安装好,先关闭活塞a,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鼓入空气并打开活塞a,即可在B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时,A装置控制在70~80℃的水浴中的目的是: 。 (3)从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 (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4)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 三、计算题(6分) 29.(6分) 0.2mol有机物与1.3molO2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的产物为CO2和H2O(g),产物先通过浓H2SO4,质量增加18g;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质量增加35.2g。 (1)试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2)请写出该有机物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化学必修2期末练习(四) 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A B C A D C A B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D B C A A B D B D C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0分) 23.(4分) D ; A ; E ; B 。(每空1分) 24.(6分) (1)14HNO3+3Cu2O == 6Cu(NO3)2+2NO↑+7H2O。(2分) (2)酸性(1分); 氧化性(1分)。 (3)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2分) 25.(10分)(每小题2分) (1) F (1分) ;离子化合物(1分) (2) (2分) (3)NH3 + HNO3 == NH4NO3 (2分) (4)Al(OH)3 + OH— == AlO2— + 2H2O (2分) (5)B(2分) 26.(10分) (1)生物质(2分) CH4 + 2O2 = CO2 + 2H2O (2分) (2)a(2分) 氧化(2分) 2(2分) 27 .(10分) C=C (1) H H (2分) H H (2)CH2=CH2+H2OCH3CH2OH(2分,未写反应条件,扣1分;有机物用分子式表示,全扣) (3)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2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加热 (4)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2分) 加成反应(1分) 28.(10分)(1)(2分) (2)使乙醇蒸气均匀挥发(2分) (3)铜丝由红色变黑色,再由黑色变红色(2分); 参加(1分) (4) 能 ;(1分)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分) 三、计算题(6分) 29.(6分) 解:从①从题意知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1mol,生成CO2的物质的量n(CO2)=0.8mol(1分) 设有机物分子式为 则 1 0.2mol 1.3mol 0.8mol 1mol 1∶X == 0.2∶0.8 X == 4 1∶ == 0.2∶1 Y == 10 1∶ == 0.2∶1.3 Z == 0 所以该分子式为C4H10(3分) ②CH3CH2CH2CH3 CH3CH(CH3)CH3(各1分)(其它正确解法也可以给分) 化学必修2期末练习答题卡 第I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2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0分) 23.(4分) ; ; ; 。 24.(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 (3) 。 25.(10分)(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4) 。 (5) 。 26.(10分)(1)_________________; 。 (2) ; ; 。 27 .(10分)(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 (4) , 。 28.(10分)(1) 。(2) 。 (3) ; 。 (4) ; 。 三、计算题(6分) 29.(6分) 1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必修 期末 练习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