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苏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5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5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精品教育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学会查“无字词典”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做一片美的叶子 习作一 练习一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北大荒的秋天 西湖 拉萨的天空 习作二 练习二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蒲公英 三袋麦子 哪吒闹海 习作三 练习三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三课 第八次 卧薪尝胆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习作四 练习四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第十六课 “东方之珠” 小露珠 石榴 习作五 练习五 第十七课 第十八课 第十九课 石头书 小稻秧脱险记 航天飞机 习作六 练习六 第二十课 第二十一课 第二十二课 军神 掌声 金子 习作七 习作七 第二十三课 第二十四课 每逢佳节倍思亲 孙中山破陋习 习作八 练习八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 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 )( )( )推( ) ( ) ( ) 课( )( )( )墙( ) ( ) ( ) 2区别助词: 谁( )狼( )消( )西 ( ) 推( )浪( ) 悄( )洒 ( )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 尽情的 ( )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 "、"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热爱 党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3、我的外公 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注视"造句。 3. 理解外公说的两段话,懂得知识的浩瀚,学无止境的道理。知道只有从小虚心好学,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得的人。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时: 1.板书课题:3、我的外公 2. 齐读课题。 3.谈话过渡,"我的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小朋友学了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好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学习只读不写的生字。 学习读写生字。 学生按要求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②指名试读每个自然段。 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下面字音:识、似、穗、勤、品; 指导长句子划分; 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Ⅰ……Ⅱ……Ⅲ…… 三、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讨论: 我的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我一有空就去外公家? 满肚子学问是什么意思? 过渡:外公满肚子学问该不要学习了吧!(下面再来学习第二段就会知道) 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仿照句子,正确搭配词语。 例子 辛勤培育辛勤_________ 辛勤__________ 充满敬意充满_________ 充满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读下面的字,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二、细读课文: 细读第二自然段。 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我去外公家看了什么?听了什么?(有波浪线画出看到的,用横线画出听到的) 理解重点句子。 你觉得外公是怎样一个人?从哪儿看出来? 板书:厚厚的、圈圈点点、密密麻麻 从上面词语可以看出什么? 指导读第四句: 理解"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沧海,把什么比作一粟。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读重点句子,看看有几层意思? 认真读,练习背诵。 三、细读课文第三段: 引导看图。 图上画的谁和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⑵这幅图和课文的那一自然段对应? 细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 用波浪线画出外公的话。 理解外公的话。 指名读句子。(第一句) 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稻子很可爱。(金黄、沉甸甸、黄澄澄)学习第二句、第三句。 "不炫耀"是什么意思(不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思考外公为什么是那么可爱的稻谷 a、稻谷可爱低头弯腰吸取养分充实自己 b、不炫耀自己(品质好)颗粒饱满回报农民。 c、我们应该怎样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呢?(吸收知识充实自己) 小结: 外公借稻子用"颗粒饱满"的稻穗去回报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育作比,教育"我"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将来报效祖国。 三、总结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思考: 外公在屋内和我的谈话,对我有什么教育(吸取知识充实自己) 四、作业: 1、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2、组词: 工()只()以()空()识()似() 3、扩词: 勤( )( )( )微( )( )( ) 4、造句: 注视 练 习 一 一、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 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 个汉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 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句启发学生回忆夏天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 3、练习: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 女 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高压线下 放风筝 打谷场上 点燃爆竹 公共汽车站 扔香蕉皮 在操场边 喝生水 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 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 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 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 3、练习。 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 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 二、教学第八题 见写字备课 5、北大荒的秋天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绛紫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荡起 北大荒 一碧如洗 清澈 见底 几缕 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 ) 火( ) 此( ) 冷( ) 文( ) 洗( ) 灰( ) 紫( ) 岭( ) 纹( )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 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 "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填空: 小河( ),如同( ),静静地躺在( )。一全小鱼( )游过去,( )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 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6、西湖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机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学生背诵《忆江南》,老师后背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 就 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⒈配乐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⒋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 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⒈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 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⒉复习生字词。 ⑴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⑵检查反馈,要求:①字形正确;②间架合理。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㈠第1自然段 ⒈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⒉ 西湖是什么? ㈡第2自然段 ⒈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⑴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⑵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 ⑶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⒉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⒊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 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⒌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⒍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㈢ 学习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 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词语。指导朗读。 ㈣ 学习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⒋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音乐泛舟湖上 会有什么感觉? ⒌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⒍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 ⒈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 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⒉学生朗读练习。 ⑴自由读课文。 ⑵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⒉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 6 西湖 山峦 湖水 (远眺) 湖堤 小岛 (近赏) 华灯 琴声 (夜游) 七、泉城 一、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⒈读课题。 ⒉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⒈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⒉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⒊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出示生字词。 ⒉认读生字词。 ⒊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 悬崖 昼夜 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评议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 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 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 ,好像银华盛开,有的 晶莹剔透 ,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 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 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 (有的……有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 读第三句。 "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六、练习 ⒈朗读课文 ⒉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读第一自然段。 ⒉问:济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继续讲读课文 ⒈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 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 "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 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⒉自学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3,4自然段。 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 ①看图 ②填表。 ⑷学生练读。 ⒊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 ⒋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⒈总结。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⒈分段指导背诵。回忆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⒉练习背诵全文。 三、识记生字字行,知道书写 ⒈指名读生字。 ⒉记住字形。 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⒊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⒉抄写词语。 ⒊组词。 ⒋背诵全文。 板书: 练习二 教学要求: ⒈按笔顺正确描红。 ⒉区别四组声母易混淆的音节。 ⒊读一读,初步认识对子。 ⒋熟记8个成语。 ⒌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词语。 ⒍朗读、背诵古诗。 ⒎观察四幅图,整理图序后练习写一段话。 ⒏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教师让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第一个字及其笔顺。请同学先说说一般的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然后仔细 地 观察"汇"字的笔顺,再照样子数空。 ⑵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 ⑶让学生说说"汇"字右边的笔顺 ⒊练习。 ⑴指导学生坐端正,握好笔在方框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想边想笔顺。 ⑵教师巡回指导。 ⒋反馈。 ⑴指名学生到黑板描红,表扬认真的同学。 ⑵指导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3个字的描红。 注意学生写字的姿势,对不正确的姿势予以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⒈审题。 ⑴教师指名读题,⑵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指名读,出示卡片: ⑵指名说说这两个字在读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平舌音,翘舌音。 ⑶请同学小声读读,注意生母的发音。 ⑷请同学正确读出词语。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三组词语。 ⒊练习。 ⑴分组出示卡片。 ⑵用各种方法反复读。 ⒋反馈。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有错误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⒈审题。⑴指名读题。⑵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让学生自由试读课文。 ⑵集体读,教师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⑶出示小黑板: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让学生思考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⑷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采用师生对读的方法进行朗读。 ⑸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简单的对对子。 ⑹教师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读其他三组,师生、学生之间对读。 ⑺教师出示填空题,让学生自己练习。 ⒊练习。 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反复地练读。 ⒋反馈。 请同学个别读,同座位对读。 二、教学第四题。 ⒈审清题目。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识要写的4个字,并了解这4个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⑵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⑶指导书写"拔"。 ①讲解要求;②教师范写;③学生练写。 指导书写"杭""堆""济"。 ⒊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和书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要保持安静。 ⒋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矫正。 三、教学第五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 ⑵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⒉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