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2.doc
《送东阳马生序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2.doc(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送东阳马生序 一. (2005年安徽省)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②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③腰白玉之环(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子(“同舍生……略无慕艳意.”),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2008年泉州惠安中考题) 5.解释加点词。( 4 分) ① 录毕,走送之( ) ② 同舍生皆被绮绣( ) ③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6.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 7.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略无慕艳意 人物略不相睹 C.足肤皲裂而不知 国险而民附 D、四支僵劲不能动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8.选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翻译下列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2008年泉巷区中考题) 11.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______”与“ ______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13.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5.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二.阅读“余幼时即嗜学……勤且艰若此。(05年山西,黄岗) 1. 解释词语。(1)走 (2)腰 (3)俟 (4)汤 (5)被 2.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3.(翻译)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乎自笔录,计日以还。 4.选文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体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追求。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已求学的艰难?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乐中求学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三.(2008年泉州市中才题)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第二段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 B. 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 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译: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__ ② _______(2分) 6.末句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并根据你对作者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的可谓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苏秦、晋时孙敬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克制自己的困乏,孙康、车胤的“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阳 马生序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