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4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 ( 浮力 )。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 相反 )。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 浮力 )。 4、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浮力大于重力 )。 5、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 浮力 )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弹簧秤 )测出浮力的大小。 6、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 浮力大于重力 )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 等于)重力。 7、比同体积的水( 重 )的物体,在水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 轻 )的物体,在水中( 上浮 )。 8、( 比液体密度大的 )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液体密度小的 ),在液体中上浮。 9、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10、在日常生活中,( 木头 )、( 泡沫 )、( 塑料瓶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 铁块 )、( 石头 )、( 砖头 )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二、选择题 1、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3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①自身的重量 ②体积 ③颜色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2 )。 ① 加盐 ② 加清水 ③ 加糖 3、下面的( 1 )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① 往水里加盐 ② 水倒掉一些 ③ 水里加纯净水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3 )有关。 ①物体的重量 ②物体的颜色 ③物体排开的水量 5、下面液体中,能使鸡蛋下沉的是( 2 )。 ① 盐水 ② 油 ③ 水银 三、判断题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对 )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错 )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对 )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错 ) 5、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错 ) 四、问答题 1、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2、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答:那一块木头,看木头露出水面的高度,高的是浓盐水,低的是清水。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 ),受冷时体积( 收缩 ),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 热胀冷缩 )。 2、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热传导 )。热总是从较( 高 )的一端向较( 低 )的一端传递。 3、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 加快 )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 增加 ),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 减慢 ),微粒之间的距离( 减小 ),物体就收缩了。 4、热传递主要是通过( 热传导 )、( 对流 )、和( 热辐射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5、冰遇到火会很快地融化,说明有( 热 )传递过去。 6、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跑步 )、( 跳绳 )、( 烤火 )、( 晒太阳 )等。 7、热传递是一个从( 高温 )向( 低温 )逐渐扩散的过程。 8、冷水加热变成热水后,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密度小 ) 9、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 热胀冷缩 ) 10、试管里的水在受热后,试管口的气球会( 变大 ) 二、选择题 1、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运动( A ) A、加快了 B 、 减慢了 C、不变 2、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 B ) A、为发美观 B 、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对铁桥的破坏 C、 节省材料 3、金属锑具有。( C ) A、热胀冷缩的性质 B 、温度对它没有影响 C、热缩冷胀的性质 4、吃火锅如果把金属勺子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无法用手直接拿( A ) A、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5、下列( C )传热最快。 A、塑料勺、 B 、木勺、 C、铝勺、。 三、判断题 1、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 ) 2、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 )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 ) 4、.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固体受热以后体积会缩小。( × ) 5、用酒精灯加热铜球的实验中,禁止触摸加热后的铜球。( √ ) 四、问答题 1、冬天里自来水管或水表常常冻裂,这是为什么? 答: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把水管或水表撑坏。 2、为什么水泥路面要做成一块块的并且留有空隙? 答:防止路面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12 )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小时。“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阳光下地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来(测量时间 )的仪器 2、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燃香、沙漏、铜壶滴漏、鸡打鸣、打更、 )、( )、( )。 3、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 )和( 泄水型 )两类。 4、( 摆钟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5、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只有摆绳的( 长度 )来决定的,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 一定 )。这就是单摆动的( 周期 )。 6、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天 )。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变化是规律的:太阳升起与太阳落下时影子最( 长 ),但方向( 相反 ),正午时最( 短 )。 7、钟表以( 时针 )、( 分针 )、( 秒针 )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1秒 ),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1分 )。 8、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 齿轮 )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 单摆 )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 表针 )运转的。 9、( 水钟 )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 )原理来计时工具。 10、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二、选择题 1、子夜是指( B )。 A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B晚上十二点 C凌晨五点 2、摆的快慢与( B )有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3、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 A )证实了这一点。 A、傅科 B、牛顿 C、伽利略 4、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滴漏 C、浑天仪 5、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B )。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测 三、判断题 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 × )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 √ ) 3、半夜三更表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 )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 √ ) 5、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 × ) 四、问答题 1、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太阳的高度、影子的长短、鸡鸣 2、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答:从上课开始,到下一节课在上课大约一小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球体 ),地球上的人和物体都在与地球共同(生存 )。 2、北极星“不动”是因为地球转动时,(地轴 )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西向东 ),这就意味着越是( 东面 )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4、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日心说 )。 5、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 后 )方向运动。 6、。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地心说 )。 7、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极昼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极夜 )。 8、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北京时间 )。 9、地球自转周期是( 24小时 ),相当于1小时转动( 15度 )。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傅科摆 ),并会产生(昼夜更替 )现象。 10、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方向是( 至西向东 ),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 )、(地轴 )的倾斜有关。 二、选择题 1、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C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2、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3、 傅科摆可以证明( C )。 A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公转 C地球自转 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B ) A年 B 天 C 小时 5、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三、判断题 1、当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第二天上午通过电视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直播。 ( √ )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 √ ) 3、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 ( √ ) 4、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是错误的。 ( √ ) 5、虽然我们感觉地球是平稳的,但是地球却是在不停地自转。。 ( √ ) 四、问答题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是至西向东的2、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1.“日咎”与“圭表”是根据__太阳影子__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_长短_有关。摆绳__越长_摆动越慢,摆绳__越短_摆动越快。 3.受水型水钟是通过水滴以__均匀__的速度滴入,使得与时间指针相连的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__上升__,从而显示出流逝的时间。 4.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__自转_,对着太阳的部分是__白昼,背着太阳的部分是_黑夜____。 5.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_地心说_”理论,用现在已有的认识看,他的几个主要观点中,只有__地球是球形的_____这一点仍是正确的。 6.“日心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__哥白尼_________提出的,其中的“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这个观点,用现在已有的认识看,仍需要进行_更改____。 7.“傅科摆”作为地球__自转__________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公认。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___24_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__东经__,向西180度属__西经__。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__1_小时。越是_东__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 9.地球转动时,地轴__始终_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假如在地轴向南的延长线上有一颗“南极星”,那么我们看到的“南极星”也会“___不动__”。 10.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排开水的量_____。 二、判断题: 1.以输液的点滴数估时,这时的滴漏就相当于是一个泄水型水钟。( √ ) 2.摆绳长度完全相同的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不一定完全相同。(× ) 3.我们的所在地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 4.当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时,北半球一定是冬季。( × ) 5.恒星周年视差的发现更直接地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 ) 三、选择题: 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C ) A.年 B.季 C.天 D.时 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A ) A.增减有关 B.增减无关 C.有时有关,有时无关。要看具体情况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4.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B ) A.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离太阳的远近变化造成的 B.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太阳的直射与斜射的不同造成的 5.造成极地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C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的地轴是倾斜的 四、简答1、、杰克的乒乓球被汤姆踩扁了,汤姆说:“对不起,我赔你一个新的吧!”杰克说:“没关系,我可以把它变成原样。”只见杰克把乒乓球放在烧杯中,开水一冲,乒乓球马上变回了原样。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 答:热胀冷缩的原理,当乒乓球用开水冲时,乒乓球内部的空气膨胀,乒乓球马上变回了原样。2、有人在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时,提出了这样两种假设:“地球不动,太阳自转”及“地球自转,太阳自转”,请你对这两种假设进行分析与评价。 答:“地球不动,太阳自转”,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太阳自转”可以出现 三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17、空气占据(空间)。 18、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空气有(重量)。 20、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2. 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3.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水分、温度和空气等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6.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7.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 8.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2.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4. 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褐色。 5.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6.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7. 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 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9.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10.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1.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12.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第三单元 温度和温度计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点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0.1℃.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4. 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6.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7. 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壁,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 8.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存在。 9.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第四单元 磁铁 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2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3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4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5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6 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小。 7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 8 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9 指南针方位盘上字母的含义是: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SW—西南;NW—西北。 10 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新教科版四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溶解》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二单元《声音》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概念: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位置是赫兹。 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