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
《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新闻传播学课后练习参考——湖北大学专升本新闻学.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绪论 1. 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 (1) 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理论新闻学以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与特征,揭示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业的基本规律以及与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 (2) 理论新闻传播学的定义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以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2. 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1) 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的从事新闻传播活动,避免盲目操作。 (2) 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准。 (3) 理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 3. 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大致有两类。 (1) 理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性社会科学,所以研究应用文科的方法,在这里大体上都适用,即一般方法: ①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②要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传播规律的学说与经验,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服务,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所用。 ③要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学习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和新闻传播学术讨论中学习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 (2) 作为以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事业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学可,还应有相应的视角与方法,即特殊方法: ①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 ②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 ③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 第一章 新闻传播行为 1. 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1) 人的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或欲望;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是活动的动因。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动因,但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并且具备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才能形成,才会具备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即当和需要相适应的客观条件出现时,愿望、需要才能成为行动的动机。形成动机必须同时具备内在条件(需要、欲望)和客观条件(诱因、刺激)。 (2) 人的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显示的外在表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人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指向性活动。 总之,人的需要决定了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目的,就是期望达成的结果,即满足人的需要。 2.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表现为以下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2) 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 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 心理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 (5) 自我实现需要。这是需要层次中最高的层次。包括胜任感,成就感。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几种需要得到满足。 3. 新闻传播的起源。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理论传播学很早就对新闻传播的起源进行探讨,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及其承载物——报纸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唯心论和不彻底的唯物论者曾提出新闻传播的起源是人类的群居和好奇的本能,即“群居说”和“好奇说”,但这些认识都不是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本质、原始的动因。 4. 对人的“新闻欲”的认识。 “新闻欲”这一概念涉及新闻传播的起源,新闻之所以发生,缘于“新闻欲”,人类的本本能是富于“新闻欲”的,如果没有“新闻欲”,人类就不会进化,文化也决不会发达。 “新闻欲”,即是“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新闻欲”在人类的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由“欲知道”的愿望才产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的愿望才产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产生新闻的广告。 5. “群居说”和“好奇说”辨析。 (1)“群居说”和“好奇说”释义 “群居说”认为,交流时基于群居本能的反映而产生的一种派生过程。也就是说,在群居本能和心灵交流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而提供经验正是基于群居本能的产物。所以群居本能是形成新闻的根本条件。“好奇说”则认为,好奇是人的本性,好奇之心人人皆有。因此,好奇本能是形成新闻的根本条件。 (2)“群居说”和“好奇说”的辨析 “群居说”和“好奇说”是不彻底的唯物论和唯心论者对新闻起源的认识。 ①“群居说”辨析 “群居说”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考察上,没有透过新闻欲满足与群居性现象去深究: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群居性?为何对新闻信息有好奇心?群居,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需要。因此,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求产生了群居,而群居则又必须相互沟通与交流,生存与发展是人类交流即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本质动因。 群居的本能,成了传播行为产生的中介的、次位的原因,以“群居说”解释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简直是从现象上做了分析,而脱离了最初的、本质的考察,因而也不可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好奇说”辨析 人们好奇心产生的动因,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生存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关注。同群居性一样,正是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才产生了好奇心。由于好奇也推动着新闻欲的产生,因此,好奇心只是人们传播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传播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仍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后者才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回答。 因此,用“群居说”和“好奇说”揭示人类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新闻观点。 6. 新闻传播的特点。 (1)陈述事实 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新闻传播的信息主体,是一种客观信息。 (2)具有新意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向受传者提供这种变动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闻总是同事物的某种变动相联系的,新闻是对变化着的生活的记录。 (3)报道及时 新闻传播的这种抓事物变动的具有新意的“一瞬间”时空态的特点,人们称之为“报道及时”,也即第一时间内报道,这是新闻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4)公开传播 从新闻的本质上看,只有公开发布、公开传播的新闻,才是真正的新闻。 7. “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1)陈述事实 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新闻传播的信息主体,是一种客观信息。 (2)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实则是非常微观、非常具体的。它要求记者笔下的或话筒、镜头中的每一个人物,曾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时空背景,以及每一个细节,时间点、地点都必须绝对真实。 (3)陈述事实与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关系 ①新闻传播的这种真实性的实现,是陈述事实的结果。新闻传播的这种真实,是它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根本属性。 ②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通常要求陈述事实具备五个要素,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人们又加上一个如何(how),就变成了五个W加一个H,简称为新闻六要素。 8. 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内涵是概念即事物的内容,外延是概念所涉对象的范围,也即该事物的范围。 (1)新闻的定义 国内目前较为认定的还是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新闻定义难”反映出在新闻起源与本源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特征还缺乏足够的共识。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点: ①分类认识新闻的定义,加深对新闻本质的认识。 ②新闻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不同的新闻定义相互之间都有借鉴意义,纵观这些新闻定义,也让我们更加认定“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诸多特点综合的确切、简介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的。 第二章 新闻传播者 1.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 综合考察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以及人们对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期待,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新闻传播者是“信息流动的动力”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把门人”。 ②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 ③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 ④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民众的教师” 2. 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1) 素质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新闻传播者的素质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①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新闻传播者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指新闻传播者在大量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所具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②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新闻传播者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素质。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2°新闻传播者要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3°新闻传播者必须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4°新闻传播者要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 5°新闻传播者还要有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 (2) 修养 新闻传播者的修养是指,新闻传播者为了工作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在思想理论、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①理论修养。包括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并把它贯彻于新闻传播事件的始终;还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功底。 ②知识修养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点要求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要掌握一二项专业知识。新闻传播者的知识结构特点是“杂”与“专”的统一。 ③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坚持真理、廉洁奉公、增进友好和团结合作。 3.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规范是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它表现为: ①社会责任。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图片和音像都应注重社会效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②真实全面。熟悉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喜新厌旧实际情况,深入实地采访,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力戒片面性,不以任何借口故意夸大或歪曲事实。 ③客观公正。以社会需要和新闻价值为标准取舍新闻,不屈从外界压力,不论关系亲疏,不抱任何偏见。 ④遵纪守法。遵守宪法,保守国家和军事秘密。 ⑤坚持真理。勇于批评揭露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现象、违反宪法和法律的社会现象以及其他社会不良现象,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⑥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企图影响新闻报道的不正当报酬。 ⑦增进友好。国际新闻报道应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 ⑧团结合作。新闻同行之间应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提倡正常的业务竞争,反对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名利出发,做损人利己的事。尊重同行和他人的著作权。 4.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职责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体现在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1)新闻采集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①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地满足受传者的多种需求。 ②正确地执行新闻调控机关的法令和指示。 ③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 (2) 信息制作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①正确“把关”,合理控制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 ②制作加工时要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并使其快捷传播。 (3) 信息反馈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①全面地了解全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续传播行为。 ②注意收集“前馈”信息,据此制定正确的传播策略和决定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 5.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角色权利专指新闻传播者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权利,主要有:知察权,编辑权,传播权,监督批评权,秘匿权,著作权,人身安全权等. 6. 知察权、编辑权、传播权、监督批评权、秘匿权、著作权。 (1)知察权 知察权又称知晓权、知情权、了解权、采访权。在民主社会,公民有权依法闻知政府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一切有利其正当活动的信息。公民的知察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新闻传播者的公开报道才得以实现。 (2) 编辑权 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独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权利,具体内容包括决定和实施编辑方针,行使信息、讯息和新闻作品的取舍、加工制作、调配等业务权利,自主经营与管理媒介的权利等。 (3) 传播权 新闻传播者将采集、加工后的新闻信息的承载物——新闻传播媒介自由送达至受传者的权利。取消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追惩制与预防制,是传播权的前提。 (4) 监督批评权 依据宪法,公民享有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与批评的权利。 (5) 秘匿权 秘匿权又称“取材秘密”、“消息来源秘密”、“保护新闻来源”、“保守职业秘密”权利,指新闻传播者不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的权利。 (6) 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意利用的权利。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之一。 (7) 人身安全权 新闻传播者活跃在社会势力尖锐较量的领域,人身安全常常受到威胁,必须对新闻传播者提供特殊的人身安全保护权。 7. 新闻他律和新闻自律的统一。 (1) 新闻他律 新闻传播者在履行自己的使命时,肩负着法律责任,即他的职业行为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实施。这种通过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调节,成为“他律”。新闻他律,指政府、党派、社会集团和民众运用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等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 (2) 新闻自律 新闻自律是以新闻伦理为核心的自我约束,它以新闻法制为核心,以新闻伦理为基础。新闻自律指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传播者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目的是防止滥用新闻权利,对社会和民众尽责。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自律是新闻传播者的一种自我行为控制 (3) 新闻他律和新闻自律的统一 在民主社会里,新闻他律同新闻自律是统一的,缺一不可。 ①新闻他律为的是保障新闻传播者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充分享受但又不滥用自己的角色权利。新闻自律也是为了运用充分的职业权利,排除不良因素干扰,尽心尽责,履行好自己的职业使命。 ②外界强制性的法律监控是不可缺少的,是第一位的。但新闻传播者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强化了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才能更加自觉地、彻底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8. 新闻教育、新闻终身教育和新闻社会教育。 (1)新闻教育 广义的新闻教育既包括新闻学院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媒体的职业培训,还包括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媒介知识与素养教育。狭义的新闻教育则专指新闻院校的专业教育。现代新闻传播教育源于美国。 (2) 新闻终身教育 新闻终身教育又指新闻继续教育,指新闻传播者结束在校学习后坚持不断接受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我国现行新闻终身教育的方法有业务培训、脱产进修、定期轮训、岗位学习等。此外,还有个人安排或新闻媒介机构组织自学。进入90年代以来,新闻传播者利用业余时间或适量工作时间到大学不脱产参加高一级学位课程学习,成为新闻终身教育的一个新特点。 (3) 新闻社会教育 新闻社会教育是对非新闻传播者实施的新闻知识普及教育,又称公民新闻素养教育,目的在于使广大公民了解新闻传播基本知识,更好地利用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并主动参加新闻传播活动。新闻社会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普通中小学课堂,传播新闻学常识,参观新闻传播机构,组织阅读视听新闻传播媒介。 第三章 新闻传播内容 1. 事实和新闻传播的本源。 (1)事实的含义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畴。 (2)新闻传播的本源 新闻传播的本源,指新闻的基本来源。指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传播与收受的新闻与信息,出自哪里,来自何方。 (3) 事实与新闻传播本源之间的关系。 新闻的本源乃是事实。新闻传播的就是关于这些事实的信息。没有事实就无以发生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背离事实,甚至捏造事实,就是假报道,就是新闻事实。坚持现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事实具有哪些性质,新闻会有同类性质,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新闻观。生活中的事实和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是有本质区别的。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事实而传播于他人,便成新闻。但是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既含有传播事实的客观信息,又含有传播者的主观信息。 2. “用事实说话”的涵义和意义。 (1) “用事实说话”的内涵 “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2) “用事实说话”的意义 ①“用事实说话”所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从表面上看,新闻似乎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实际上,在事实的选择,叙述事实的角度,甚至遣词用句之间就隐含着某种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记者的某种立场与倾向。 ②“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为的是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这种手法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更具说服力。 ③“用事实说话”的表述,不仅要巧妙地展开事实,铺陈事实,而且更需下力量去发现与捕捉“会说话”的事实,即内含逻辑说服力的事实。 ④善于“用事实说话”是记者成熟的标志。在多数情况下,无形的意见胜似有形的意见,由事实本身表明倾向与立场,比记者一个人站出来议论要含蓄的多,也有利得多。 3. 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及价值认同。 新闻信息具有价值,新闻信息的价值是由该信息(陈述事实变动状态的客观信息和传播者陈述该事实变动状态过程中所渗透其中的主观信息)的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的。 (1)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介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传递着各种价值观,传播者以各种公开或隐匿的方式散布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被报道事物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观的传播和价值判断的显示,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一种价值教化即媒介的社会规范功能。由此可以说,新闻传播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观传递过程。 (2)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认同 新闻呢传播中价值传递的实现,是新闻信息收受者对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价值观认同。在当代社会 4. 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1)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新闻所含的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 (2)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传播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受传者主要的需求是求新、求知、求近,于是新闻价值要素一般被集中概括为以下五种要素:①时新性②重要性③显著性④接近性⑤趣味性 5. 符号在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1)符号的涵义 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符号在发出以后就离开传播双方而独立存在。符号具有以下特征:①符号是信息的携带着,是信息载体,是传播的工具;②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含义;③符号的形成与意义上的联系完全是人为的。 (2)符号在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①传播作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实际上是交流与分析信息符号。符号是社会传播中信息的载体,无论何种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符号进行的。 ②符号在社会传播中发生“传通”作用,符号只有具备了对传播双方来说足够的共同含义,才能参与传播,才能代表传播中的各种实际内容。相当数量的符号含义为受传者所理解,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 ③在社会传播中,受传双方共享的是符号而不是含义。符号是杂在社会传播中每个人经验的累积的结果,又是相当数量的人们共同经验的抽象。符号的含义,对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某种程度的不同。 6. 新闻信息符号的编码、译码及文本分析。 (1)新闻信息符号的编码和译码 新闻信息符号是指新闻传播中使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总称。编码和译码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传双方运用符号系统对信息进行内储和外化的两个互相关联的步骤。编码和译码的对象都是新闻传播内容的符号化后的讯息。 ①编码 传播学将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为编码,编码是传播者对所传递的讯息、符号、信号进行必要的技术转化,也包括按照既定程序和受众经验的期望,对语言、照片和图表等进行系统的选择。 ②译码 受传者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为译码。译码又称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将转化后的讯息、符号、信号还原,将它们译成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也即通过感官获得信息,并加以理解。 (2)文本分析 在译码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文本分析。文本指文件和文件的某些样本,文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浓缩文本,去掉“水分”以便得出一种忠实的反映,发现文本作者欲言或不欲言的内容,体会作者的用心与动机。通过文本分析,可以有效地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7. 新闻选择的意义和依据 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作为第一把关人的新闻传播者,其新闻选择是最主要的。 (1)新闻选择的意义 ①从新闻传播的数量看,大千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总比所有新闻媒介能够承载的新闻事实的信息要多得多,对无穷尽的事实出了加以比照和取舍,别无他法。 ②从新闻传播的质量看,传播者和决策人总要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的首要依据,受传者也总是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新闻,从而使新闻选择成为不可避免。 ③从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看,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没有正确的新闻选择,新闻媒介既不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又不能完成创办人赋予的使命。 所以,新闻选择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必要和必然的。 (2) 新闻选择的依据 进行新闻选择,是把关人即新闻传播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正确实施新闻选择,不遗漏重要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发表最新新闻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传者的收受愿望,同时又不违反法律和政策,是对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技巧的综合考量。 直接影响新闻传播者进行新闻选择、以内化为中国传播者习惯遵循的各项因素是: ①党性原则要求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②法律、法规和有关新闻传播的专门法律文件; ③社会主导价值观; ④新闻价值取向与宣传价值取向; ⑤行业规范; ⑥本媒介编辑方针、标准及风格特征; ⑦社会公德水准与社会心理承载力; ⑧相关媒介新闻选择惯例的分析及比较把握。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选择是一种意识活动,是以传播功利为定夺,政策法律为依据,价值取向为首选的对新闻事实(大量通过新闻作品承载)反复权衡比较、综合分析的过程及其结果。 8. 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的要点及意义。 (1) 信息选择的或然公式的内容 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 这一公式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的。其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使受传者感到满足的可能性,费力的程度指使用某种传播途径的难易和花费的精力。 (2) 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的意义 ①要提高受传者选择某种传播途径的或然率,就要降低分母值(预期的困难),提高分子值(预期的报偿)。 ②这一公式指出,人们选择传播途径的习惯总是从对分子、分母情况的体验中引发出来的。传播者应当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尽可能方便地使受传者获得他们最关心的传播内容,从而使他们获知新闻信息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 第四章 新闻传播过程 1. 新闻传播过程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 新闻传播过程的静态分析 新闻传播是一个有规律的新闻信息流动过程,,包括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中间环节,从静态来看,新闻传播过程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事实、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传者。①事实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气短、本源、根据;②新闻传播者是传播的中介、主体;③新闻受传者是传播的终端、完成者,也是主体,或曰第二行为主体。没有这后一个主体,传播就没有目标,没有对象,也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2) 新闻传播过程的动态分析 动态考察中发现,传播关系远非传播者和受传者两种角色,传播路径也不是单向传播那么简单,这两种角色往往换位运作,户为主客体。 ①传播者受到主管部门或老板的调控。传播者和他们所在的媒介,总是要受到政府、企业主对传播方针所施加的影响,传播者是更多地聚合了不少个人与集体的传播动机和目的。 ②传播过程不是从传播者到受传者一次完成,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穷的传播过程。 ③受传者常常同时使用多重媒介收受新闻信息。不同媒介报道与评述统一信息中的些微差别和效果优劣,受传者都能及时发现和察觉,并对之进行议论和褒贬,进而影响媒介的发展和竞争。 ④新闻传播过程还表明,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时候,他们是互换运作的,传播者变成了受传者,受传者变成了传播者。 (3)动态分析与静态的区别 在静态考察中,传播是从传播者流向受传者,一个方向,一次完成,角色是稳定不变的,作用永远是传播者将事实信息传递给受传者。而在动态考察中,传播活动在传者和受众之间双向互动,多次互变,方向是双向流动,传者和受众两类角色随着作用的改变而不断地互置,传播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传播者将事实信息传达给受传者,受传者又将自己的反馈意见回流给受传者,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互为主客体。 2. 新闻信息通道和新闻信息流量各自在传播中的意义及相关性。 (1)新闻信息通道在传播中的意义。 新闻传播通道即为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信号、图像信号、电子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如报刊的版面,广播电视的播出节目,时间波段和频道等。新闻信息通道在传播中的意义是:新闻传播通道的畅通无阻,是新闻传播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物质保障,是传播致效的前提与基础。 (2)新闻信息流量在传播中的意义。 新闻信息流量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信息流通量,指单位新闻通道中新闻信息的传输量,根据传播致效原则的要求,核计流通的信息量,一般指有效信息,不计入无效信息与虚假信息。新闻信息流量在传播中的意义:新闻信息流通量也是新闻信息量,是指消除了不确定性,并提出了无用信息、虚假信息以后对与受传者有用的信息的量。新闻信息量的实质。是新闻对于手中信息功能的度量。新闻信息量越大越有利于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 (3)新闻信息通道和新闻信息流量的相关性。 ①新闻信息流通量小雨新闻传播通道的容量。由于“噪音”和无效及虚假信息的干扰,传播通道的信息并非都是有效信息。 ②新闻信息通道的质量影响新闻信息的流通量。衡量新闻传播通道质量的客观标准是:新闻信息受传者能够获取与新闻传播者发送的尽可能相同的重复信息,信息保真度高,受到“噪音”干扰少,使信宿信息与信源信息尽可能吻合。 3. 单向传递的特征及其适用状况。 (1) 单向传递的特征 ①主要是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的; ②不限于消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传递; ③在单向传递中,传播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着重要意义,传递结果为的是改变受传者的行为(表示赞同、共鸣等); ④单向传递由于是直线式传递,传递速度快,但准确性较差; ⑤在单向传递中,可能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即人所特有的心理障碍,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由于各自的知识、经验、职业、价值观等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反应。 ⑥在单向传递中,由于受传者的反应不能及时反传到传播者哪里,因此传播者对自己的传播效果无从了解,更无从调整,因而这种直线式传播是低效的、盲目的,难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真正沟通,有时甚至还可能引起受传者的抗拒心理。 (2) 单向传递的适用状况 在传播实践中,领导人作报告,开大会,下达命令,发布指示,常常采用单向传递的方式,新闻传播除简单的消息发布外,一般不宜使用这种传播方式。 4. 双向传递的特征及其适用状况。 (1) 双向传递的特征 ①主要也是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的; ②也不限于消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传递; ③在双向传递中,交流的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也有着重要意义,传播结果则是为了改变双方(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行为; ④双向传递由于增加了由受传者对传播者的传递程序,因而速度慢,但准确性明显增强了; ⑤在双向传递中,也可能出现特殊的心理障碍,即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由于各自的阅历经验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但由于反馈意见及时回流至传播者,令传播者不断修正调整以后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减少心理障碍,从而使新一轮的传播效果得以改进; ⑥在双向传递中,受传者有回传反馈意见的机会,使其有参与感,有助于建立传受双方的信任与感情,有助于调动受传者的兴趣与主动性。 ⑦在双向床底中,传播者随时会受到受传者的质询与批评,心理压力大,因而能加强传播者的责任心和提升传播能力。 (2) 双向传递的适用状况 大多数传播属于双向传递。双向传递的方式适用于复杂连续的信息传播和涉及人际关系的信息传播。新闻传播作为连续使用的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必须采用双向传递方式。 5. 反馈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 反馈是双向传播或互动传播的基本构成环节,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来的讯息反应。这里的反馈主要是指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一种信息活动,不包括新闻传播机构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内反馈活动。反馈在新闻传播中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反馈是新闻传播双向传递得以实现的基础。 (2)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传受双方的心理反馈,传授双方通过这种反馈,实现相互沟通与交流。 (3)新闻传播中的反馈(可称之为新闻反馈),用新闻传播的结果信息调整后续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反馈的真意在于传播者通过对收受实际情况的有效把握,调整后续的新闻传播内容、方式,甚至重新从整体上定位媒体的新闻传播。 (4)获取反馈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更好满足收受者的新闻需求。反馈信息的构成比较复杂,对传播者来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馈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6. 新闻事实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传播就没有客体,没有根据。新闻事实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有如下方面: (1)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源泉,在新闻传播中,关于事实的报道是最主要的内容。 (2)事实还是新闻传播的“检验人”,新闻报道是真是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不充分,及时不及时,都要以事实为观照物。 (3)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得以顺畅进行的前提,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4)新闻事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最终肯定要受到事实的惩罚。 7. 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有如下方面: (1)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他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制成符号,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 (2)新闻传播者不仅将新闻传递给受传者,而且根据受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后续传播。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 (3)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不仅仅是新闻信息传播者,他还是代表业主或主管部门的把关人,后者的意志通过直接的监督与传播者的运作间接地贯彻到传播过程中去。 (4)以新闻发布机构这样的组织形式出现的新闻传播者,在客观报道新闻的基础上,总是巧妙地将传播者的主观意见以事实报道为载体表现出来。因此使得新闻传播的过程,不仅是新闻价值的传递,而且还是宣传价值(观点和意见)、审美价值和中介。 8. 新闻受传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受传者是新闻的接受者、消费者,是次性单向传播的终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有如下方面: (1)新闻受传者能否收受新闻,是传播过程终结的决定性环节。 (2)新闻受传者即是新闻的接受者,又是舆论的主体。 (3)新闻受传者也是新闻活动的一个主体,他们不仅收受新闻,也时时检验着新闻以至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传者的信任是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4)新闻受传者的意见反馈使新闻传播过程从单向变为双向,成为不断的新闻流动的历程。传播的客观效果并不是传播者的主观意志所能完全决定的,受传者能够对新闻传播者传来的新闻进行鉴别和选择;对新闻传播者本人进行评价和判断,并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种种看法和意见反馈给传播者。 第五章 新闻传播要求 1. 真实传播的意义和具体要求 真实传播即是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 (1)真实传播的意义 ①真实传播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这是一切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唯有真实的报道才能“传通”,使有效的信息被对方接受,以便有利于受传者求取生存发展的根本需要。 ②真实传播是新闻传播的意义所在,提供实时的新闻报道,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这也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③如实报道新闻,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传播工作者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论。 (2)真实传播的具体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①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②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3°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2.不真实传播的成因及其防治 (1)不真实传播的成因 考察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应循着新闻生产的程序进行,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报道的采制者、公开传播之前的把关者等人的个人品质、相关制度与新闻体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新闻提供者 针对不真实新闻,从新闻提供者进行考察,大致有三种情况使人们斗胆造假,其一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其二是爱吹不爱批;其三是喜作表面文章。 ②新闻采制者 新闻采制包括新闻的采访、写作、制作、编辑加工等等,由于新闻采制者品质、知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新闻 传播学 课后 练习 参考 湖北大学 新闻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