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重难点 重点 1.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盆、热水瓶、锥形瓶、气球、瘪了的乒乓球、小盆、筷子、电热壶、酒精灯等. 学生:自制纸风车、气球、火柴、热水、冷水.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压瘪了的乒乓球)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个小问题:乒乓球不小心被老师压瘪了,但是没有裂口,同学们能帮老师让它恢复原状吗? 以问题引入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活动一: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新知 学点1:密度与温度 【想一想议一议】如何使压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 (最好由学生想出方法,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如果无人想出则由教师演示) 【小实验】拿出自制的小风车,放在酒精灯上面,发现风车能够转起来(图6-4-1所示). 图6-4-1 【想一想】大家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可得到什么结论? 答: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总结】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体积增大,所以密度会减小.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加油站】生活中风能的应用 课件展示风能的应用 学点2:水的密度变化 【自学辅导】读课文,思考、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北方的冬天连续降温后,许多家庭的太阳能水管、室外的自来水管经常发生水管冻裂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连续降温后水管中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但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根据V=可知,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因此水管会被撑裂. 问题2:什么是水的反常膨胀?它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答:一般物体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在4 ℃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4 ℃以上时,水和其他物质一样,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4 ℃以下,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水的反常膨胀使得冬天的湖水从上到下结冰,而且湖面结冰后水不再对流,阻止了水继续向下结冰,因为4 ℃的水密度最大,所以湖面结冰后湖底的水很可能还是4 ℃,使鱼能够正常游动,有利于湖中动物的生存. 学点3:密度与物质鉴别 问题1:怎样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答:测量出物质的密度,并和密度表中各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推测出该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了. 问题2:只靠密度能准确地鉴别物质吗?为什么? 答:不能准确地鉴别物质,因为有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而且一些混合物的密度也和一些物质的密度相等.要准确的鉴别物质,既要看密度,还要同时看颜色、闻气味、看硬度等. 【做一做】一表面金光发亮的奖牌质量为39.2 g ,体积为3 cm3.这种奖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解析】奖牌的密度ρ==≈13.1 g/cm3=13.1×103 kg/m3,查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104 kg/m3,所以奖牌不是纯金制成的. 【课件展示】密度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1.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 2.矿藏的勘探. 3.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了解风能的应用,拓宽学生视野,认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得出气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 水密度的变化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 强调密度只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而且很难保证准确性,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展示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活动二:运用举例 活动二:运用举例 活动二:运用举例 类型一:气体密度的变化 例1.入春以来,由于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D).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会聚集在房间的上方,所以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故选D. 类型二:水密度的变化 例2.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所导致的. 【解析】冬天,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导致水管爆裂,由公式ρ=知其密度减小. 类型三:物质的鉴别 例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珠是否是钢质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好天平后,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6-4-2甲所示,则金属珠质量m=39.4g. (2)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珠的体积V=6cm3. (3)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ρ=6.57×103 kg/m3. 图6-4-2 (4)查询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比较可知该金属珠不是(填“是”或“不是”)钢质的. 【解析】(1)由图甲可知,物体的质量是20 g+10 g+5 g+4 g+0.2 g×2=39.4 g.(2)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是30 cm3,量筒中水和金属珠的总体积是36 cm3,所以金属珠的体积是36 cm3-30 cm3=6 cm3.(3)金属珠的密度是ρ==≈6.57 g/cm3=6.57×103 kg/m3.(4)因为金属珠的密度和钢的密度不相等,所以金属珠不是钢质的. 类型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例4.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D). A.汽车的底盘 B.食品包装盒 C.打夯的重锤 D.航空器部件 【解析】汽车的底盘和打夯的重锤要求质量要大,所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要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而该碳纤维产品的密度只有钢的四分之一,所以不适合做汽车的底盘和打夯的重锤;食品包装盒如果用强度很大的材料制造,很难撕烂,不方便,所以也不适合用碳纤维材料;航空器部件要求轻便而且强度大,碳纤维产品密度小、强度大,符合要求.故选D. 通过例题巩固所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题中的事例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检测反馈 让学生完成《高效课时通》“当堂小练”P21,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课堂小结 1.密度与温度: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气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明显,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受温度变化最响不明显. 2.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水在0~4 ℃时有反常膨胀的性质.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布置作业 【正式作业】教材P123“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题 【家庭作业】《高效课时通》P90-P91 板书设计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1)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2)水的密度随状态的变化:水结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水的反常膨胀: 0~4 ℃时水遵循热缩冷胀的规律,4 ℃时水的密度最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盐水选种、鉴别牛奶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六 质量 密度 社会生活 教案 新版 新人 初中 物理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906945.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90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