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doc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doc(16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序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工作组于1995~2000年期间,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通过41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完成了前瞻性随访测试,并编写了《CCMD-3》和《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 《CCMD-3》的编写过程是先由各执笔单位完成初稿,然后逐条核对《CCMD-2R》,随后描述部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诊断标准参考《ICD-10研究用标准》和美国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4)》,同时结合现场测试结果作适当修改。《CCMD-3》的正文,经中华精神科学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作为学会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发表,附录以及主要参考书《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一并介绍给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供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改进。 CCMD-3工作组陈彦方 (0)器质性精神障碍 · (0)器质性精神障碍 编码:0 器质性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器质性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瘤等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只是原发躯体疾病症状的组成部分,也可与感染、中毒性精神障碍统称为症状性精神障碍。 【症状标准】 (1)有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据; (2)有脑病、脑损伤,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智能损害综合征;②遗忘综合征;③人格改变;④意识障碍;⑤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⑥情感障碍综合征(如躁狂综合征、抑郁综合征等);⑦解离(转换)综合征;⑧神经症样综合征(如焦虑综合征、情感脆弱综合征等)。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病程与原发器质性疾病相关。 【排除标准】缺乏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如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足够证据。 ICD编码:F00-F09;F53 ·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编码:00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诊断标准: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缓慢不可逆地进展(2年或更长),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颗粒性空泡小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老年前期),多有同病家族史,病变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症状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全面性智能损害; (3)无突然的卒中样发作,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 (4)无临床或特殊检查提示智能损害是由其他躯体或脑的疾病所致; (5)下列特征可支持诊断,但不是必备条件:①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可有失语、失认或失用;②淡漠、缺乏主动性活动,或易激惹和社交行为失控;③晚期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巴金森症状和癫痫发作;④躯体、神经系统,或实验室检查证明有脑萎缩; (6)尸解或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缓慢,病情发展虽可暂停,但难以逆转。 【排除标准】排除脑血管病等其他脑器质性病变所致智能损害、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所致的假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或老年人良性健忘症。 【说明】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可与血管性痴呆共存,如果脑血管病发作叠加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之上,可引起智能损害症状的突然变化,这些病例应作双重诊断(和双重编码)。如血管性痴呆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之前,根据临床表现也许无法作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ICD编码:F00 编码:00.1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前期型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小于65岁; (2)有颞叶、顶叶,或额叶受损的证据,除记忆损害外,可较早产生失语(遗忘性或感觉性)、失写、失读、失算,或失用等症状; (3)发病较急,呈进行性发展。 【说明】包括阿尔茨海默病2型,早老病所致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型。 ICD编码:F00.0 编码:00.2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型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在65岁以后; (2)以记忆损害为主的全面智能损害; (3)潜隐起病,呈非常缓慢的进行性发展。 【说明】老年型和老年前期型之间并无明确界线。老年前期型可发生于较高的年龄;反之,老年型偶尔也可发生在65岁以前。 ICD编码:F00.1 编码:00.3 阿尔茨海默病,非典型或混合型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诊断标准: (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不典型,如65岁以后起病却具有老年前期型临床特征或同时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痴呆的诊断标准,但又难以作出并列诊断者,可使用本编码。 ICD编码:F00.2 编码:00.9 其他或待分类的阿尔茨海默病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诊断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无法确定为哪一型时用本编码。 ICD编码:F00.9 ·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编码: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在脑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进展较缓慢,病程波动,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终常发展为痴呆。 【症状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认知缺陷分布不均,某些认知功能受损明显,另一些相对保存,如记忆明显受损,而判断、推理,及信息处理可只受轻微损害,自知力可保持较好; (3)人格相对完整,但有些病人的人格改变明显,如自我中心、偏执、缺乏控制力、淡漠,或易激惹; (4)至少有下列1项局灶性脑损伤的证据:脑卒中史、单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伸跖反射阳性,或假性球麻痹; (5)病史、检查,或化验有脑血管病证据; (6)尸检或大脑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脑血管疾病相关。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意识障碍、其他原因所致智能损害(如阿尔茨海默病)、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硬脑膜下出血。 【说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可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共存,当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叠加脑血管病发作时,可并列诊断。 ICD编码:F01 编码:01.1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通常是在多次卒中后迅速发生的精神障碍,偶可由1次大量脑出血所致,此后记忆和思维损害突出。典型病例有短暂脑缺血发作史,并有短暂意识障碍、一过性轻度瘫痪或视觉丧失。多在晚年起病。 【诊断标准】 (1)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通常在多次脑卒中之后或偶尔在1次大量出血后迅速发展为智能损害; (3)通常在1个月内发展为痴呆(一般不超过3个月)。 ICD编码:F01.0 编码:01.2 皮层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常在50~60岁起病,约半数并发高血压病,以智能阶梯性恶化为主。可在某次短暂脑缺血发作后突然或逐渐起病。智能损害往往由脑血管病导致的脑梗塞所致。一般是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致微栓子脱落,引起脑内动脉小分支梗塞。梗塞往往较小,一般进展缓慢。常因脑出血、脑梗塞或脑血栓形成导致卒中发作,引起病情急性加剧,病程波动,因此病人可有多次短暂的脑缺血卒中史,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一过性轻瘫、失语、视力障碍等。精神症状多种多样,智能损害较长时期为局限性,最终发展为全面痴呆。脑组织常有多个较小的腔隙性梗塞灶。 【诊断标准】 (1)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如多次缺血性卒中发作,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及脑影像检查,如CT、MRI检查有阳性所见; (3)在数次脑实质的小缺血性发作后,逐渐发生智能损害。早期为局限性智能损害,人格相对完整,晚期有人格改变,并发展为全面性痴呆; (4)起病缓慢,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可有临床改善期,通常在6个月内发展为痴呆。 【说明】包括多发脑梗塞性痴呆。 ICD编码:F01.1 编码:01.3 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病变主要位于大脑半球深层白质,而大脑皮层保持完好。 ICD编码:F01.2 编码:01.4 皮层和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特点和检查证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系皮层和皮层下混合损害所致。 ICD编码:F01.3 编码:01.9 其他或待分类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ICD编码:F01.8;F01.9 ·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编码:02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由阿尔茨海默病或脑血管病以外的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推测起病直接由脑部疾病所致。 【症状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躯体、神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所见或相关脑部疾病; (3)下列疾病使发生本类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脑变性病、脑炎、脑外伤、脑瘤、脑寄生虫病,或癫痫等; (4)无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证据(如家族史强阳性或作为原因的应激因素); (5)尸检或大脑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性脑部疾病相关。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意识障碍、其他原因所致智能损害(如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 ICD编码:F02 编码:02.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明系相关脑变性病所致; (3)下列疾病使发生本类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匹克病、亨廷顿病、巴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ICD编码:F02 编码:02.1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匹克(Pick)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是起始于中年(常在50~60岁之间)的脑变性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先是缓慢发展的行为异常、性格改变,或社会功能衰退,随后出现智能、记忆,及言语功能损害,偶可伴有淡漠、欣快,及锥体外系症状。神经病理学改变为选择性额叶或颞叶萎缩,而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的数量未超出正常老龄化进程。 【诊断标准】 (1)符合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在疾病早期记忆和顶叶功能相对完整; (2)以额叶受损为主,至少有下列2项:①情感迟钝或欣快;②社交行为粗鲁、不能安静,或自控能力差;③失语; (3)缓慢起病,逐步衰退; (4)排除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或继发于其他脑部疾病的智能损害。 ICD编码:F02.0 编码:02.12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亨廷顿(Huntington)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亨廷顿病系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常在20~30岁左右出现舞蹈样运动。早期以额叶功能紊乱为主,到晚期记忆仍可相对完整,智能损害只是本病症状之一。部分病例早期表现为抑郁、焦虑,或明显偏执的人格改变。病程进展缓慢,常在10~15年内死亡。根据舞蹈样运动、智能损害,及亨廷顿病家族史可作诊断。 【诊断标准】 (1)符合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皮层下功能常先受损,如以思维迟缓、运动迟缓,或以淡漠、抑郁的人格改变为特征; (3)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可伴有僵硬或锥体束性痉挛; (4)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亨廷顿病,或提示有本病家族史; (5)疾病进展缓慢,常在10~15年内死亡; (6)排除其他舞蹈性运动障碍、匹克病,或克-雅病。 ICD编码:F02.2 编码:02.13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巴金森(Parkinson)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巴金森病的原因尚未阐明,主要表现为运动减少、肌强直、震颤、面具脸及姿势障碍等,重者可导致痴呆。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男性较多。 【诊断标准】 (1)符合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先有肌张力亢进、震颤、面具脸等巴金森病表现,然后发生精神障碍,严重时导致痴呆; (3)慢性进行性病程; (4)排除抗巴金森症治疗导致的认知损害和其他原发性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说明】巴金森病痴呆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或脑血管病所致痴呆同时存在。 ICD编码:F02.3 编码:02.14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由铜代谢障碍导致肝、脑、角膜等组织铜沉积引起病变。临床表现震颤、肌强直、言语不清、强制性哭笑,以及肝硬化等,角膜可出现K-F(Kayer-Fleischer)环。精神障碍以智能减退、情绪激动,或淡漠等较多见,少数患者有幻觉、妄想,或人格改变。多见于少年到壮年。 【诊断标准】 (1)符合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肝硬化、肌张力增加、震颤、角膜K-F环等症状体征; (3)有进行性智能减退、情感障碍、幻觉、妄想,或人格改变等精神症状; (4)实验室检查有铜代谢障碍的证据。 ICD编码:F02.8 编码:02.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颅内感染系指由某种感染源(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的颅内的炎症。颅内的实质、脑膜及血管等均可被感染。根据受侵犯的主要部位,可分为两大类:①主要侵犯脑实质者,称为脑炎;②主要侵犯软脑膜者,称为脑膜炎。如果脑实质和脑膜两者均明显受损称为脑膜脑炎。散发性脑炎以往报道较多,目前认为是一组具有急性脑症状的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其中大部分为病毒性脑炎和变态反应性急性脱髓鞘脑病。前一类经病毒及血清学证实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柯萨奇病毒性脑炎及腺病毒性脑炎等,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后一类经病理证实的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及同心圆性硬化等,还有一些不明病因的脑部疾病。由上述感染源直接侵犯脑组织导致的精神障碍称为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本章仅纳入急性病毒性脑炎和慢病毒感染的克-雅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明系相关颅内感染所致; (3)无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足够证据; (4)尸检或大脑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脑内感染相关。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意识障碍、其他原因所致智能损害、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 ICD编码:F02.8 编码:02.21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符合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出现意识障碍前,常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可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紊乱; (3)至少有下列1项智能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肌张力增高、偏瘫、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症状、植物神经症状、颞叶或额叶损害; (4)EEG或颅脑CT检查异常; (5)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病毒抗体测定(如免疫酶联吸附分析法,简称ELISA)阳性。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颅内感染相关。 【排除标准】 (1)排除功能性精神障碍、其他颅内感染性精神障碍; (2)本病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症状时,应作CT等检查与脑瘤鉴别。 ICD编码:F02.8 编码:02.2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克-雅(Creutzfeldt-Jacob)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克一雅病是由朊病毒导致的一种亚急性海绵状脑病,以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如肢体的进行性痉挛性瘫痪和肌萎缩,伴锥体外系体征和舞蹈症性手足徐动样运动。还可有共济失调、失明,或肌纤维震颤。可见于任何成年期,但通常在40多岁起病。病程为亚急性,1~2年内导致死亡。某些病例(如肌萎缩型)的神经系统体征可先于智能损害。 【诊断标准】 (1)符合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在智能损害发生前或早期,就有神经系统体征出现。如锥体束征、肌阵挛,或肌萎缩,还可有失语、视觉损害、锥体外系体征,或小脑体征。晚期常出现运动不能和缄默; (3)锥体和锥体外系病症伴肌阵挛,及特征性三相脑电图(在一个慢波和低电压背景下出现周期性尖波)更有助诊断; (4)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5)病程为亚急性,迅速发展,可在1~2年内死亡; (6)排除阿尔茨海默病、匹克病、巴金森病,或脑炎后巴金森症等。 ICD编码:F02.1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23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脑炎后综合征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符合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至少有下列1项脑炎后的残留症状:①周身不适、淡漠,或易激惹;②某些认知功能的低下(如学习困难);③睡眠-觉醒形式障碍;④性行为改变; (3)至少有下列1项后遗的神经系统体征:瘫痪、失聪、失语、结构性失用,或运算不能。 【说明】各型脑炎后综合征,以主要症状为依据,可作第5位编码的亚型分类,如脑炎后人格改变为02.233。 ICD编码:F07.1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3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脱髓鞘疾病是一组病理改变以神经脱髓鞘为主的获得性疾病,而轴突和神经细胞很少损害。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称脱髓鞘脑病。主要有:①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HLE);②多发性硬化及过渡型,如弥漫性硬化(Schilder病);③脑白质营养不良,是先天遗传性神经髓鞘磷脂代谢的相关酶障碍导致的髓鞘发育形成异常,有人将其归入脂质沉积症。CCMD-3仅纳入①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②多发性硬化。 ICD编码:F02.8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31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都是脑和脊髓广泛受损的急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常发生于:①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可能是感染或接种疫苗引发的中枢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感染后脑脊髓炎或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②特发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国内曾报道的“散发性脑炎”,部分为本病。 【症状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至少有下列1项神经精神症状:①脑膜损害症状,如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②脑实质弥漫损害症状,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等,甚至去大脑强直;③脑实质局灶损害症状,如瘫痪、视野或视力障碍、不自主运动;④脑干损害症状,如脑神经和肢体交叉性麻痹;⑤小脑损害症状,如共济失调;⑥脊髓损害症状,如截瘫、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少数有上升性麻痹或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3)实验室检查:ADEM脑脊液蛋白质轻至中度增加(多为IgG),可出现寡克隆区带,急性期可测出髓鞘碱性蛋白(MBP)及其抗体。EEG呈弥漫性慢波增多,常为高波幅4~6Hzθ波。脑CT扫描常显示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斑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区。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可后遗运动或智能障碍、精神异常或癫痫发作。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病变相关。ADEM急性期约为2周,多数可完全或基本恢复。AHLE严重病例病情可呈爆发性进展,在2~4天、甚至数小时内死亡。 【排除标准】排除功能性精神障碍、病毒性脑脊髓炎、感染中毒性脑病,或其他病因所致的脑脊髓病。 ICD编码:F02.8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32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指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是多发性病灶和反复发作与缓解的病程。病变常侵犯脑室周围的白质、视神经、脊髓的传导束、脑干,及小脑。可能是某些易感个体因先天遗传因素具有产生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倾向,加上后天因素(如麻疹病毒感染)促发髓鞘成分的异常,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发病多在20~40岁,女性较多。急性型起病者呈急性或亚急性出现大脑、脑干、小脑,及脊髓等处多灶性损害表现,如意识障碍、抑郁、欣快、智能损害等精神症状,及瘫痪、锥体束征、病理反射阳性、脑神经损害、视力障碍,甚至强直性抽搐或去皮质状态等神经症状。病程短暂,在几周至几月内症状进展而死亡。我国曾报道“散发性脑炎”的部分病例,尸检证实为急性多发性硬化。 【诊断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至少有下列1项神经系统症状:脊髓性感觉障碍、视力下降(如急性视神经炎)、步行困难、无力、复视、平衡障碍、共济失调;慢性病例有眼球震颤(如为旋转性则高度提示本病之可能)、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或其他发作性症状(如三叉神经痛等); (3)至少有下列1项精神症状:抑郁或欣快、记忆或智能损害; (4)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增高,轻链中k与λ比值异常。IgG髓鞘内每24小时合成量增高,IgG指数增高。脑脊液等电聚焦或聚丙烯酰胺电泳可见寡克隆抗体的区带。活动期可有MBP抗体增多。可有视觉、听觉及体感等诱发电位异常,如潜伏期延长;脑影像检查(CT、MRI)异常; (5)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急性者类似卒中,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局灶性症状,缓慢发病者可在1周至1个月内病情明显。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病变相关。 ICD编码:F02.8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4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由各种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和后遗综合征,诊断需标明脑外伤或后遗综合征类型,如脑震荡后综合征编码02.41,又如脑震荡所致遗忘综合征第5位编码为02.412。 【诊断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脑外伤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脑外伤相关。 ICD编码:F07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41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脑震荡后综合征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符合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脑外伤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史; (3)目前的症状与脑外伤相关,并至少有下列3项:①头痛、眩晕、内感性不适,或疲乏;②情绪改变,如易激惹、抑郁,或焦虑;③主诉集中注意困难、思考效率低,或记忆损害,但是缺乏客观证据(如心理测验正常);④失眠;⑤对酒的耐受性降低;⑥过分担心上述症状,一定程度的疑病性超价观念和采取病人角色; (4)中枢神经系统和脑CT检查,不能发现弥漫性或局灶性损害征象。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脑挫裂伤后综合征、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ICD编码:F07.2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42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脑挫裂伤后综合征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脑挫裂伤是头颅受外力直接作用产生的器质性损伤,其特征为严重持久的意识障碍历时30分钟以上。以全脑损伤症状为主,可并有局灶性症状、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由脑挫裂伤导致的后遗神经症性症状称脑挫裂伤后综合征。 【症状标准】 (1)符合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脑挫裂伤导致严重持久的意识障碍历时30分钟以上; (3)目前症状与脑挫裂伤相关,并符合“02.41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症状标准(3)”; (4)中枢神经系统和脑CT检查发现弥漫性或局灶性损害征象、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脑震荡后综合征、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ICD编码:F07.8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5 脑瘤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由脑瘤侵犯脑实质,压迫邻近的脑组织或脑血管,造成脑实质破坏或颅内压增高所致的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脑瘤的证据,且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脑瘤相关。 ICD编码:F02.8 [关闭窗口] [回到页首] 编码:02.6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指一组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导致的精神障碍。由于累及的部位和病理生理改变不同,导致的精神症状各异。可分为发作性和持续性精神障碍两类。前者为一定时间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障碍,心境恶劣,精神运动性发作,或短暂精神分裂症样发作,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后者为分裂症样障碍、人格改变,或智能损害等。 【症状标准】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原发性癫痫的证据; (3)精神障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相关。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分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类病程。前者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后者(如分裂症样障碍、人格改变,或智能损害等)为迁延性病程。 【排除标准】 (1)排除感染或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需注意它们可产生继发性癫痫; (2)排除癔症、睡行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 【说明】 如系继发性癫痫,应按原发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下诊断。如能确定癫痫发作类型者,还应按癫痫国际分类(表1)。 表1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已简化) 一、从局部开始的部分性发作: (1)伴意识障碍的单纯部分性发作(局灶性癫痫):①运动性;②感觉性;③植物神经性;④精神性。 (2)有意识障碍的复杂部分性发作(相当于颞叶癫痫发作):①意识障碍起病;②单纯部分性发作起病进而意识障碍。 (3)部分性发作起病进而全身性发作:①单纯部分性发作起病进而全身性发作;②复杂部分性发作起病进而全身性发作。 二、并非从部分性发作开始的全身性发作: (1)失神发作(癫痫小发作); (2)肌阵挛性发作; (3)阵挛性发作; (4)强直性发作; (5)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大发作); (6)无张力性发作(癫痫迟缓性发作)。 三、未分类发作 ICD编码:F02.8 编码:02.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脑部疾病也可导致精神障碍,为指明原发疾病应加上有关的ICD-10编码。如大脑脂沉积症[E75.-]、麻痹性痴呆[A52.-]等。以上未分类的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无法确定为哪一型(待分类)时也用本编码。 ICD编码:F02.8 ·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编码:0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指由各种躯体疾病,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影响脑功能所致的精神障碍。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急性脑病综合征(如谵妄),慢性躯体疾病则引起慢性脑病综合征(如智能损害、人格改变等)。从急性过渡到慢性期间,可有抑郁、躁狂、幻觉、妄想、兴奋、木僵等精神症状,并在躯体疾病的整个病程中,具有多变和错综复杂的特点。 【症状标准】 (1)通过病史、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发现躯体疾病的证据; (2)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躯体疾病相关,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智能损害;②遗忘综合征;③人格改变;④意识障碍(如谵妄);⑤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⑥情感障碍(如抑郁或躁狂综合征等);⑦神经症样症状;⑧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或不典型表现; (3)无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足够证据(如酒精或药物滥用、应激因素)。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性躯体疾病相关。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严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 ICD编码:F02.8 编码:03.1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指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或其他感染病原体所致的全身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血吸虫病)所致精神障碍。无颅内感染的证据。诊断时应标明某种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标准】 (1)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明显的感染史; (3)在体检或细菌学检查中可发现与感染相关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所见。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性感染相关。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疾病的意识障碍,如中毒性谵妄、癔症样意识障碍等;排除精神分裂症。 ICD编码:F02.8 编码:03.11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或血及血制品等传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障碍。本病的智能损害主要有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解决问题困难和阅读困难。其他精神症状,如淡漠、主动性减少、社会性退缩也很常见,少数出现情感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或癫痫发作。躯体检查常发现震颤、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腱反射普遍亢进、额叶脱抑制综合征、眼球追踪障碍。一般迅速(数周或数月)发展成严重的精神衰退、缄默进而死亡。 【诊断标准】 (1)符合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并有HIV感染的证据; (2)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精神障碍。 【说明】包括艾滋病所致痴呆。 ICD编码:F02.4 编码:03.2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由心、肺、肝、肾等内脏器官疾病引起脑供血、供氧不足、代谢产物积累,或水与电解质紊乱,继发脑功能紊乱导致的精神障碍。精神症状随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变动。如能明确内脏器官疾病,则命名为该病所致精神障碍,如03.21心脑综合征、03.22肺脑综合征等。 【诊断标准】 (1)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脏器病变的证据,精神症状随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变动。 ICD编码:F02.8 编码:03.3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标准: 由内分泌疾病引起内分泌功能亢进或低下导致的精神障碍。可分为3类:①内分泌疾病本身引起精神障碍,特征是情感激越或迟钝,食欲、性欲、睡眠等本能活动亢进或减退,人格改变和精神活动的周期性改变。一般无智能损害;②疾病严重影响脑代谢,造成急性脑病,如甲状腺危象、糖尿病性昏迷等;③慢性内分泌疾病常造成持续的弥漫性脑病,导致慢性脑病综合征。编码用03.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精神障碍 分类 诊断 标准 CCMD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