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pdf
《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pdf(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徐光木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5):13-25 13 DOI:DOI:10.13946/ki.jcqis.2023.05.0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光木,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引用格式:引用格式:徐光木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5):13-25 统一战线学研究前沿专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统一战线学研究前沿专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
2、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 徐光木(湖北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中华民族经济作为经济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增进认同的工作,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需要突出关注中华民族经济范畴的理论意涵和实践要求。中华民族经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经济发展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既有各国经济的共性特征,更有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经过历史演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中华民族经济深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
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经济向度、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经济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诉求,主要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凝聚经济动能、提供交融载体、确立发展目标等四个机制履行职能。以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中华民族经济对强化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经济的理论共识;加大制度供给,充盈中华民族经济的增长源泉;畅循环促流通,完善中华民族经济的市场体系;完善分配机制,共享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经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人民中心逻辑,充分尊重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及中华民族经济的整体性、人民性、开放性,不断赋予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
4、意义,不断为丰富文明新形态贡献雄厚力量,力避狭隘而机械地理解中华民族经济。本刊微信公众号 2023 年第 5 期 14关键词: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经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工作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D633;F124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2096-3378(2023)05-0013-13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2023 年 6 月 7 日至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
5、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同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增进认同的工作,也是加强经济发展的工作,需要突出关注其经济向度中华民族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民族经济”命题作出一系列重要
6、论述。2013 年 4 月 8日,习近平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强调:“两岸同胞要真诚团结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希望本着两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3。2013 年 10 月 6 日,习近平在再次会见萧万长一行时进一步指出:“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双方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挑战。”3232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
7、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42018 年 11 月 12 日,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 40周年访问团时强调:“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香港、澳门同内地优势互补、一起发展的历程,是港澳同胞和祖国人民同心协力、一起打拼的历程,也是香港、澳门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的历程。”43982019 年 1 月 2 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44082021 年 8 月 2
8、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5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话语中,“中华民族经济”虽首先在对台工作领域使用,但包含更广泛的使用领域,涵盖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向度。“中华民族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政治范畴。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不仅关系到台湾同胞,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不仅关系到生活富足,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9、识和中华民族经济,既有文献主要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经济全球徐光木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5):13-25 15 化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等方面展开研究。有研究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 70 多年历程中,民族地区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融合程度持续加深,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实现从经济融合到文化融合再到价值观的融合,这种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使各民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6。有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建立稳固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成为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促
10、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各民族成员利益的满足7。有学者认为其内在机理是,利益满足机制的建立使得各民族在交换中逐渐形成交往,从而推动各民族经济一体化和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终使各民族凝聚成为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8。还有研究认为,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利益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在各民族的需要、互动和利益追逐之中得以不断凝聚,使中华民族不断从多元走向一体9。因此,发展中华民族经济,应在经济交往中体现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10。这些文献为从中华民族经济角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提供了参考,但存在一些
11、不足。一是鲜有学者论证中华民族经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这一理论命题,相关研究也没有对中华民族经济进行理论阐释。二是学者将中华民族经济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混为一谈,忽略了中华民族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本质区别。三是对中华民族经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必要的论证。鉴于此,本文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向度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经济视角,在重点对中华民族经济进行理论界定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华民族经济何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以期为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参考。二、中华民族经济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民族经济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经济
12、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子集,既有各国经济的共性特征,更有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经济的“中国特色”突出体现在: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的独到见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经济发展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11。中华民族经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出的果实,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经济方案,也向世界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具有多层次含义。(一)根植中华大地的现代经济(一)根植中华大地的现代经济 中华传统经济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
13、分,在近代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之前,有史料记载的中华传统经济思想已经历了两三千年的演进过程。我国古代没有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传统经济思想散见于先秦诸子百家及秦汉以后的典籍之中。比如,周礼关于重农、重商、重工、货币制度、救荒等论述,道德经关于小国寡民、自然经济等论述,论语关于商业、政府与国民经济等论述,管子关于重农、货币、重商、财政、消费、价格等论述,史记货殖列传关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等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传统经济思想。中华传统经济思想虽然论述繁多,但总体上呈现出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四个“为”:以治国平天下为目2023 年第 5 期 16标,以自然经济结构为模式,以国
14、家调节经济为理想,以富国利民为重点12-1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济”一词也被赋予特定内涵。民国时期经济学家唐庆增把中华传统经济思想抽象化为“只知均富,不知加富”。他认为:“今日中国物质文明之落伍,原因固多,要实由于历代经济思想之不健全所致,最大疵病,即为重分配而轻生产。”14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首倡者王亚南的看法则相对积极。他在中国经济原论中说,中国封建体制之所以能产生这类经济形态,基本的是由于它的经济基础:“在地主经济基础上,天下之赋,皆集中到中央政府惟其政府手中,以赋税贡纳的方式,取得有大量的农工业生产品,又因为它有支配全国的力量,它就能从事各种大规模的公营事业至少想在主观上,借政府的
15、直接经济活动,来缓和那种趋势。”15当代经济学者梁鹤年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济”进行了概括提炼,认为“政府行为的原则应是经世济民,提升自存与共存的平衡;而不是自由经济,满足于无休止的自利追求”16。还有学者根据中华传统经济思想更是直接提出“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的观点17。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的一个分枝,为中华传统经济思想走上区别于西方的差异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秦汉到清末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我国经济一直都在传统的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在经济结构上,国家政权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引领全国形成统一的自然经济体系。这种以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互为盈缩的矛盾运动,表现
16、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再生能力,使得中国封建社会总的运动模式呈现出具有弹性结构的特征,封建国家政权能够据此对社会发展进程发挥强大的调节作用。这就从前提条件上扼杀、抑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壮大,把本应属于封建社会对立物的否定因素纳入自己的运动模式之中18。这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当代经济学解释。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堡垒被帝国主义从外部击破,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思想的全面流入。在这一时期,西方经济思想一方面借道日本,另一方面直接从欧美传入我国,中国经济这才开始了“现代化”进程。那时,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是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他们译书立说,将大量西方经济学说和理论引入中国,并以此
17、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提出经济改革主张,促进了我国传统经济从“重农抑商”经由“振兴商务”向“振兴实业”的现代转型19,由此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二)解决发展问题的中国经济(二)解决发展问题的中国经济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在现代化道路上摸索了一百多年,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就举世瞩目,“在一穷二白的基础
18、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20。另一方面,这种现代化也需时刻警惕“现代化=西方化”的话语陷阱,避免西方现代化中资本中心逻辑对我国文化和制度形成的冲击。中国经济需要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轨道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向纵深迈进,实现中华民族自己的即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5123,具体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徐光木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5):13-25 17 民
19、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他指出:“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5124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和经济人假设21的提出等。西方经济理论重财富积累、轻财富分配,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集中表现为 GDP 的核算重总量轻个体差距,这就导致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直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之上。改革开放以来一段时期
20、,我国一些地方一度出现“唯 GDP 论”倾向,忽视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的人民性强调不够,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所以,GDP 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不应是唯一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经济范畴对我国优化经济治理技术具有启发价值。对于我国而言,“唯 GDP 论”的短板进一步体现在核算方法层面。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简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性,客观上存在着多个单独核算GDP 的经济体,如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这导致通常意义上的中国 GDP 总量在事实上并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所有地区的
21、经济总量之和,一般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除非特别注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 GDP 并没有被纳入。这种做法虽然符合国际经济惯例,但极容易给不了解GDP 核算办法的人造成误解。考虑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在核算全国 GDP 时纳入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GDP 的时机尚不成熟。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没有折中办法,即在一些非正式和半官方场合探索使用“中华民族经济”表述。中国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文明概念,因而根据经济治理技术需要在相关场合用“中华民族经济”代替“中国经济”具有一定可行性。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3
22、230-232大陆同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都是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经济较之中国经济这一表述更有文化感召力,在奋进新征程上更能够凝聚中华民族的全部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多贡献。(三)贡献中国方案的经济形态(三)贡献中国方案的经济形态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以经济实力的竞争为基础。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把 GDP 作为衡量本国经济实力的主要尺度。在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互尊互信,共同遵从正和博弈逻辑的前提下,这种方法的确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但当环境发生变化,参与博弈的强势一方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主动打破这种平衡,动辄实施经济制裁、技术封锁或直
23、接从对方国家撤资,相关国家的 GDP 将会出现明显波动。波动幅度通常与一国经济总规模和是否为外向型经济体有关。特别是当受制裁一方是外向型经济体且经济总量相对偏小时,这种波动会十分剧烈,甚至还会因为失业等问题造成政局动荡。历史上,美国已经通过类似方式向多国发动经济战,造成严重后果。美国在 20 世纪相继对欧洲国家和苏联、日本等发起过经济战,给上述地区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影响。可见,在某些情况下,GDP 并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可信和有效尺度,具有一定局限性。中华民族经济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首先,中华民族2023 年第 5 期 18经济不是
24、以地域为界限,而是以中华民族这个由 56 个民族同胞共同组成的整体为单元,虽然依赖于中国这一特定主权场域,但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其次,中华民族经济又不能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画上等号。GNP 衡量的是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没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要参考因素。也就是说,GNP 作为一个总量尺度,可能忽略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实差距。而中华民族经济旨在对 GNP 进行补益,补益的重点正是后者对中华民族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技术忽视。最后,中华民族经济是一
25、种共同体经济,绝不是个体和地区经济的简单相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的经济形态和由中华儿女创造的经济财富才能称其为中华民族经济,即中华民族经济具有突出的人民性。中华民族经济作为文明新形态的经济向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对抗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5486为了有效应对种种围堵、打压,受围堵和打压国家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对中国来说,这种经济形态表现为中华民族经济;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表现为对应的经济形态。其名称虽各有不同,但至少有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民族 经济 共同体 意识 经济基础 实践 路径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