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3.了解有关神话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翻译课文。 2.领会神话故事的主题。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领会神话故事的主题。 教学难点 多角度领会神话故事的内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夸父逐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虽然缺乏科学知识,但是他们想象能力之丰富,却令我们惊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出来的神话——《夸父逐日》。 二、朗读翻译、积累词语,并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文中的注释,把握字音,理解词义,自译课文。 2.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 3.教师请两名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帮助纠正错误。 4.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示学生积累字词,如: 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欲:想要。 河、渭:即黄河、渭水。 北:去北方。 道渴而死:在半路上。 大泽:大湖。 邓林:即“桃林”。 5.教师教读一遍。 6.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齐读两遍。 学生齐背课文。 三、合作探究,理解主题(多媒体显示): 1.夸父是一个什么形象? 2.对于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你是如何理解的? 3.《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即日光),逮之于禺谷”,那么夸父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 4.古人创作这则神话,想表达什么主题? 5.现代人常用“夸父逐日”比喻什么? 学生共同研讨,明确: 1.善于奔跑、身材巨大、本领非凡,具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2.夸父因逐日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一片结满甘美果实的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夸父逐日,并非自不量力,恰恰相反,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概。日越不容易逐,越能表现夸父的勇气。 4.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5.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显示出自《山海经》中的另一则中国古代神话《精卫填海》,请同学们阅读并完成题目。 发鸠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②,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③。是④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⑤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⑦。 【注释】①发鸠:山名。 ②乌:乌鸦。 ③其鸣自: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④是:这(鸟)。 ⑤故为:所以变成。 ⑥堙:yīn ,填塞。 ⑦河:黄河 1.翻译全文。 2.《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两则神话有何相同点? 学生先独立揣摩,然后交流讨论,明确: 1.在发鸠山上,有很多柘木。柘木上栖着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这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了,没有能够回去,所以变成精卫鸟。精卫鸟经常衔来西山的树木与石头,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洒就发源于发鸠山,何东流去,引入黄河。 2.两则神话的相同点是:都表现了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五、学生再次齐声朗诵并背诵《夸父逐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教学步骤 一、朗读翻译,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文中的注释,把握字音,理解词义,自译课文。 2.教师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 3.教师请两名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帮助纠错。 4.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示学生积累字词: 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触:碰,撞。地维绝:维,绳子;绝,断;系挂地的绳子断了。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5.教师教读。 6.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点名当堂背诵。 学生齐声背诵。 二、合作探究,理解神话的内涵 学生思考: 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如何理解本神话结尾的两句话?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请你作一点推测。 4.这则神话创作的意义在于什么? 学生思考后,讨论明确: 1.“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远古人类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就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这则神话故事的结尾,正好解释了星系偏移西北(东起西落),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流入海洋这两点现象。这也说明,神话的故事虽然神奇,但是也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拓展延伸 结合神话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描述共工被颛顼战败后的言行与心理。 提示:1.要紧扣神话故事原有的基本情节;2.要符合共工暴躁、刚烈而豪气、勇敢的品格;3.要突出刻画共工的心理活动。 学生自由想象写作。教师可安排学生口述,也可选取优秀的书面作品当堂诵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这两则神话,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我们也从神话创作角度,了解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应该学习古人,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附板书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共选用了两则神话故事,所以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教学一则神话,而每则神话的教学又大体都是按三部来进行的。鉴于神话故事篇幅短小,所以先将朗读、翻译、积累词语与背诵课文四点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依次进行,逐步落实。接着,就是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神话故事的内涵。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从分析形象的特点及意义入手,揣摩古人创作神话要表达的主题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又提示学生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体会神话的新内涵,从而实现多角度理解主题的教学目标。至于拓展延伸环节,一是安排学生阅读另一则神话,一是要求学生进行想象写作。这么做,既能加深学生对神话主题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举两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25 短文 教学 设计 新版 新人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90132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90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