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doc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古代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一、激趣导入 二、课内交流 1、你对韩愈了解多少?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3、读诗题,你从诗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早春”二字点明了季节;“呈”是说作者写的这首诗是送人的,并且说出了呈送的对象: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三、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朗读全诗。 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如同酥油一样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佛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 3、诗中写了什么景?其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四、小组合作研讨问题: 1、本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请加以品析。 一个“润”字,写出了蒙蒙的小雨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有滋润的意思,同时和缓而不朦胧,又有无声的隐含意,表现出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原因。总之,一个“润”字,形象生动,余味绵延。 2、韩诗写春草“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一种怎样的视觉体验?人们都说这句诗写得妙,说说它妙在哪里。 提示: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3、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五、本课小结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西江月》 一、揭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 (1)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 (2)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他曾造贬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杀岭较熟悉。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可借助字典理解新词,实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惊鹊:鹊儿被惊醒。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溪桥:溪上的小桥。 (2)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意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了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七八个星外天,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上下起了两三点阵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熟悉的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路转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4、稻花香里书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5、试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四、精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释疑。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3、指导朗读。 (1)轻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感情,用“/”标出停顿处,用“.”标出重音。 (2)指名标出停顿及重音处,在不断的朗读、体会中,不断地修改。 (3)按照停顿与重音的提示,练读课文,指名读,师生评议。 4、练背、指名背、齐背。 五、总结课文 1、课文描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这首词。 2、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秋词》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寂寥,空旷无声,这里指景象凄凉。 春朝,春初。 排,推开。 碧霄,天空。 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4、小结: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全诗议论、抒情与写景相结合,寓意深刻,形象鲜明。 作业设计 备课组另外设计 板书设计 (场地设计) 课后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 江苏省 盐城市 新区 实验学校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诵读 欣赏 古代 诗词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900755.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90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