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课题: 第七课 第一框 走近法律 主备人:主讲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第七课的引言并分析: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 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有一位中学生,酷爱计算机编程,一天,他正在为自己的黑客行为沾沾自喜时,警察却把他带走了。 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为什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所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给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危害。所以,他们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与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的事例并不少见。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们大家都应该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什么不同呢?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呢?我们为什么必须遵守而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呢?这就是我们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新授 《走近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阅读讨论 ① 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讨论:这样的比赛成绩算还是不算?……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归纳:体育比赛要有体育比赛的规则,体育比赛才能正常进行。要是在要道或十字路口,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②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的"交通秩序对比插图"并讨论: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这幅插图说明,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2、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 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3、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有几种类型呢?其含义是什么? ⑴学生活动: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① 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② 看电影得遵守观众须知;③ 看病得遵守病人须知;④ 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⑤ 在餐厅就餐得讲个先后秩序;⑥ 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⑦ 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为体活动的各种规则;⑧ 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⑨ 违法要受到制裁,杀人偿命;…… ⑵学生活动:"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 学生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① 早晨,起床铃响了,我们就得按时起床,否则就违反了班规校纪和中学生守则;② 起床后,我们就得穿衣、洗脸、漱口、梳头,要是都没有穿好衣服,或者没有洗干净脸,或者没有梳好头发,就冲进教室,别的人会笑话我们,我们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③ 上早自习的铃声响了,我们就得在教室里朗读、记忆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记住的那些内容;④ 课堂上,我们得认真听讲,专心记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既是班规校纪的要求,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⑤ 课后,我们得认真做作业,及时巩固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⑥ 放学后,我们得去买点食品来填填肚子, 当然,买食品吃得付钱,而且还得注意所买食品的色、鲜、味和质量;⑦ 下晚自习后,我们必须按时就寝;…… 教师归纳:同学们,在校园内生活学习,我们必须自觉遵守班规校纪: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卫生……;有事外出,我们必须各种社会规章、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 ⑶教师归纳分析: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矩、规则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致有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 ①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②纪律规章是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根据本单位本团体本组 织的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的,在局部范围内适用的准则。 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⑷学生活动: 学生填写课本88页中的表格:…… 教师归纳过渡:同学们,通过这一表格的填写,我们可以看出来,社会道德、纪律规章(学生守则)和国家法律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但是,它们又各有各的特征。那么,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什么不同呢? 4、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什么不同呢?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 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 第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而道德则会是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小郑的烦恼” 小郑家楼上住着一对舞迷夫妇,近段时间每晚都邀同伴跳舞到深夜。那咚嚓嚓的跺脚声震得顶灯直晃,更令人心烦的,是摇滚乐每晚都吵 到深夜,扰得四邻不安,也严重妨碍了小郑的学习及邻居的休息,邻居们已经多次与舞迷夫妇交涉,可他们就是不听……最后,法律维护了小郑的什么权利,要求其邻里承担了什么义务?如果没有"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小郑的生活将会怎样?你在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办?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假如我是小郑,我会先与这对舞迷妇夫交涉。如果无效,再请求有关执法部门干预此事,让这对夫妇不再噪音扰民。在这儿,法律维护了小郑的环境权益,如果没有“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小郑的生活、学习、休息是很难正常地进行的,邻居们也很难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假如没有法律,现代社会生活是无法想象的。 2、现代社会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为什么? 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有时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要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3、学生阅读课本第89页"法律伴随我们的一生" 找一找: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涉及的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学生阅读课本89页漫画。回答问题: ①你能说出两幅漫画涉及的相关法律吗?②如果没有这相关的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前边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人的行为如果不 加以约束,那将会给别人、给社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不利,造成危害。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没有行为规则是不行的。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需要各种规则,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违法呢?违法行为又会受到怎样的制裁和处罚呢?这就是第二框题《法不可违》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四、当堂训练(见学案) 单项选择 C B D A B B A C 多项选择 ACD ACD BCD 课题: 第七课 第二框 法不可违 主备人: Chdz 主讲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我们必须遵守,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法律,不但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框的内容。 二、新授《法不可违》 (一)、谁都不能违法 1、学生阅读P91“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 教师归纳: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呢? 2、案例展示: ⑴、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⑵、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怎么办? ⑶、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2、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必然后果) 3、刑罚的含义、种类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手段。 我国的刑罚种类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不是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4、活动“我是小法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列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一:吴某的小卖店被盗,便到派出所报案称系邻居王某所为,吴某还对许多人说:“王某偷了我店里的东西,派出所正在侦察,没几天王某就会被逮捕。”经派出所调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吴某仍坚持说是王某作的案。请问吴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二:学生小创因多次未完成作业,且还撒谎,被其母用笤帚打成重伤,其母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三:中学生王某无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伙绑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并电话威胁其家人不给三十万元钱就撕票。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懂得那些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四、当堂训练(见学案) 单项选择 C D D C B D C B C B 多项选择 ABD BC ABD BCD 课外知识: 剥夺政治权利是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虽然是一种附加刑,但却是一种比较严厉的刑罚。因为依照《刑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应当”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的犯罪,还“可以”适用于杀人﹑抢劫﹑强奸﹑防火﹑爆炸﹑投毒等严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③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①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同②判处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③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终生;判处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法。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的计算:①被判处管制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和执行管制的期限同时起算同时执行;②被判处拘役﹑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③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判决发生效力之日起计算。④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法。 公安局抓获他后会怎么处理?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P93页表格。 教师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 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违法行为的种类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程度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严重社会危 害性 严重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前两种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小,我们把它们称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犯罪必受惩罚》 1、犯罪、刑法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 内容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期限 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终生,减为有期徒刑后,根据实际情况获得假释或者减刑 终生,两年考验期满后改为无期徒刑,再减为有期徒刑,根据实际情况获得假释或者减刑 执行机关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 监狱,低于一年的可以在公安看守所执行 监狱 监狱 是否在押 否 在押,每个月可以回家1—2天 在押 在押 在押 待遇 同工同酬 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 强迫劳动,按规定量实行供给 强迫劳动,按规定量实行供给 强迫劳动,按规定量实行供给 执行前羁押队刑期的折抵 一日折抵两日 一日折抵一日 一日折抵一日 无折抵 无折抵 对构成累犯是否有影响 否 否 有 有 有 能否适用缓刑 不适用 适用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能否假释 不能假释 不能假释 能假释 (有例外) 能假释 (有例外) 能假释(有例外) 最低实际执行原判执行刑罚刑期 (减刑后)不低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 (减刑后)不低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 (减刑后)不低于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 (减刑后)不少于10年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改为无期徒刑,再减刑后,不少于十二年法。 课题: 第七课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主备人: Chdz 主讲人: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犯罪的危害 教学难点: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违法犯罪,我们明白了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有些不良习惯会害了我们,我们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今天我们学习第三框的内容《防范于未然》。 二、新授《防范于未然》 (一)《认清犯罪危害》 1、阅读教材第97页案例,以陈某滑向犯罪深渊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贪图便宜;……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他曾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③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谈谈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通过分析思考我们认识到: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思想观念支配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难免会违纪,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我们要意识到应该增强法纪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积极追求上进,这样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二)《加强自我防范》 1、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 ⑴ 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的材料“小张改掉了占小便宜的习惯”,思考其中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孩子的行为?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老人们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是十分必要的。 ⑵ 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 简单地说也就是要弄清什么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事是我们不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矫治自己的不良行为。 我国有一部《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就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为我们划清了是非界限。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内容。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 学生阅读P99“相关连接”的内容,填写教材第100页的表格。 寻找校园中,身边的同学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对他人 的危害 对行为人 的危害 对家庭 的危害 对社会 的危害 打架斗殴 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传播淫秽读物 其他(学生举例) 2、阅读教材第98页“小迪的案例”,讨论: ①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犯罪不但对社会造成危害,它对家庭、他人以及行为人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②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 对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对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毁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 通过上面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国家司法保护。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准绳,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能图一时痛快、占小便宜,。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3、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连接”的内容,讨论:那种认为年龄小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教师归纳过渡:通过前边的学习和探究,我们知道,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呢? ⑶要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上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老人们常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无数事实都证明,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许多的人违法犯罪都是从交上了不良朋友或沾染了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谨慎交友,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的“父亲给儿子信”,以儿子的名义写封回信。 三、课堂小结 违法犯罪的危害是极大的,而违法犯罪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是紧密联系的,我们青少年要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四、当堂训练(见学案) 单项选择 D A A C B A A A 多项选择 BCD AB BCD-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年级 政治 下册 第七 第一 走近 法律 教案 新课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