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植树的牧羊人 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1.在默读中学会圈点勾画的方法。 2.学会透过某一句或某一章节推断故事中心的方法。 感悟和学习牧羊老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甘心为人类造福的优秀品质。 【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 学会透过某一句或某一章节推断故事中心的方法。 第课时 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牧羊人的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牧羊人的大致形象。 新课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初识人物⇒拓展延伸 导入一:设疑型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主人公的事迹,让学生提高注意力,以便带着问题和悬念阅读课文。 一片几千公顷的荒山,几十年的时间被一个人一点一点全部栽上了树,荒山变得有了生机,大家相信这是事实吗?【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物,他或许就是中国的“愚公”。 导入二:视频型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给学生以直观感觉。 播放《植树的男人》动画片片段,动画片中的主人公不光存在于影视动画中,还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让·乔诺一同走进——《植树的牧羊人》。 一、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设计意图]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并补充作者和背景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和阅读障碍。 【课件显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矫正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干涸( ) 坍塌( ) 戳( ) 酬劳( ) 山毛榉( ) 白桦树( ) 薰衣草( ) 废墟( ) 2.解释下列词语。 (1)干涸: (2)酬劳: (3)坍塌: (4)不毛之地: (5)刨根问底: (6)沉默寡言: (7)连锁反应: 〔答案〕 1.hé tān chuō chóu jǔ huà xūn xū 2. (1)干枯,没有水。 (2)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 (3)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4)不长草木的地方。 (5)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6)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7)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3.补充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 (1)让·乔诺(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的。 (2)本文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篇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然后通过表格形式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时指点,然后组内交流默读效果,班内展示效果。】 〔明确〕 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 2.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体会故事情节的进展,进一步认识牧羊人的形象。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组内讨论,班内交流展示】 教师明确: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种、种树。 还是一片荒地。 再见牧羊人 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最后一次相见 他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摇,继续种树。 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环境优美。 三、深入文本,初识人物 [设计意图] 结合上一环节的默读情况,让学生说出对人物的感知和第一印象,培养学生读有所悟的良好习惯。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为感人的情节 ,并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 【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2.谈谈你对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你感觉他有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学习的? 【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点拨:牧羊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图名利、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都值得同学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当代“愚公”,了解这种奉献精神在每个时期都必不可少的道理。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的来来回回,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 示例2:抗震英雄武文斌:在军校学习就要毕业的他本不在领导考虑的救灾人员名单内,他坚决请缨,与战友共赴灾区救灾。34天内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其中3天的轮休日他也放弃了。最终劳累过度,他不幸因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牺牲。他2008年初刚结婚,本打算救灾回去后选日子补拍婚纱照,最后新婚妻子只能怀抱他的遗像拍照,完成英雄最后的遗愿。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同默读了课文,在默读中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人公牧羊人,下一堂课就让我们深刻认识这一奉献社会、乐此不疲的英雄般的人物。 为牧羊人写一段感动世界的颁奖词。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 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种、种树。 还是一片荒地。 再见牧羊人 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最后一次相见 他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摇,继续种树。 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环境优美。-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4 植树 牧羊人 课时 教案 新人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97748.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9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