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积累“以、去、走、汤、及”等词语,理解有关文言句意。 2.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省略现象。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提高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2.体会短文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 德育目标 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意志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词句义和短文整体意思。 ●教学难点 多角度解读故事蕴含的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两篇短文生动活泼、寓意丰富,都宜于诵读。《夸父逐日》文字简洁却给人丰富想象,《两小儿辩日》则通过精彩的人物对话表现主题,展开情节。教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诵读指导,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词句义和短文整体意思,体悟文章的表现手法。 2.探究讨论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寓意,以活跃思想,开阔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朗读《夸父逐日》,理解词句义的含义,并探究赏析,把握作品的主旨。熟练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提及神话,我们自然能够记起上学期学习的那个富有人性化和生活气息的《女娲造人》的故事,那么,什么是神话呢?请同学们看投影显示: 神话是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起源是在原始社会,幼稚的原始人类看见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如雷鸣、大火、暴风、骤雨、日月运行、云霞聚散等等,惊奇而无法解释,便以为它们都是“神”或者是有“神”在那里支配着。于是叙述诸神的活动以及他们彼此的矛盾斗争的故事,我们就叫它做神话。 神话虽是出于幻想,但和现实有着一定的联系。神话所反映出来的现实,是在人们头脑中经过加工、改造过的现实,因而神话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今天,我们学习的篇目是选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夸父逐日》。(板书文题) 设计(二):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翻阅上古神话史册,无论是“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却被杀于羽郊的鲧,还是“与日逐走”“道渴而死”的夸父,这些悲壮失败的英雄在征服自然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与气概,总是光华熠熠,令人赞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山海经》去了解这位古神话中的传奇人物。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三、诵读贯通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如:夸父/与(yǔ)日逐走。 2.教师领读两篇后,学生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教师点拨: (1)夸父与日逐走: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和、跟、同。逐走,竞跑、赛跑。走,古汉语中指跑,现代则指步行。 (2)饮于河、渭:到黄河、渭水去喝水。河,古汉语中专指黄河,现代则泛指一切河。类似的词义演变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汉人”,古代指汉朝人,现在则泛指汉族人民。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互相交流),深入理解文意。 教师示例: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饮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为邓林。 四、探究赏析 1.学生熟读课文,思考: (1)《夸父逐日》文辞简约,却给人丰富的想象。对于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是如何理解的? (2)《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即日光),逮之于禺谷”,那么夸父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 (3)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追日”比喻什么?能以古诗文中名句佐证吗?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邓林,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夸父因逐日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却化为撑起一片绿阴且结满甘美果实的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概。也正因为日不容易“逐”,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赞佩的勇气。 (3)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 2.学生熟读成诵。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道渴而死 (2)北饮大泽 (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按课文填空。 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渴,欲得饮,________;________,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________。 参考答案:1.(1)在半道上 (2)往北 (3)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入日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 化为邓林 六、布置作业 1.《夸父逐日》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就你的认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2.下文是夸父逐日神话的另一种记载,读后完成习题。(分发讲义资料)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①。有人,珥②两黄蛇,把③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④,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⑤,逮⑥日于禺谷⑦。将⑧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⑨。 注:①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 ②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 ③把:手里攒着。 ④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 ⑤日景:日影,即日光。 ⑥逮:追上。 ⑦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 ⑧将:乃,就。 ⑨死于此:晋郭璞《山海经注》:渴死。 (1)描写夸父的装饰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现代汉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夸父的父是谁?祖先是谁?你知道这一传说吗? (3)“欲追日景”一句中的“日景”是太阳的光影,这其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4)“逮之于禺谷”,“逮”的意思是________,“之”指代什么? (5)文中说夸父不量力,有个成语叫________与它同义,谈谈你对夸父这样做的看法。 (6)夸父道渴而死于此,是否是失败的结局? 参考答案:1.略 2.(1)珥两黄蛇,把两黄蛇 以两黄蛇贯耳,手中握两黄蛇 (2)父是信,祖先是后土。传说为幽冥世界的统治者。 (3)景 “影” 影子,光影 (4)追上了 之:它,代指日景。 (5)不自量力 不量力是统治者对夸父的贬低。夸父追日是有宏图大志之举,代表的是人民的精神力量,表现的是人民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6)不是。夸父虽死,但其杖化为桃林,为后来寻求光明和真理的人与大自然竞争的人解除了口渴之忧,以完成他所未竟的愿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组织学习《两小儿辩日》。引导学生借助于注释,掌握词句义和短文整体意思,然后顺畅诵读,进而探究短文的寓意、思考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通过写读后感和阅读《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关夸父逐日的另一记载,以加深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采用小组内互查和教师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导入《两小儿辩日》的学习 在《列子》一书中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孔子,却因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的争执而受到讥笑,到底是什么样的命题难倒了这位给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板书文题) 三、解题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纪昌学射》《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生动形象、富于哲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辩日”意思是关于太阳(距地远近)的辩论。 四、诵读贯通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 第二遍,学生跟着课文轻读。 多媒体显示: 注音: 盘盂(yú) 沧沧(cānɡ) 孰(shú)为汝多知(zhì)乎 2.教师领读,学生轻吟,体味语气节奏。 诵读提示: 短文的精彩部分是简洁生动的人物对话。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 “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 “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使有对比色调。 3.学生齐读后,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词句,教师释疑。 讲解要点: (1)“而日中时远也”,是文言中常见的省略现象,完整地说,应根据语境在“远”前“去人”。 (2)“远者小而近者大”说的是视觉印象,即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 (3)“及其日中”,许多文献证明,“其”是传写中窜入之字,“其”指“日”,“其日”一义重出。 (4)“近者热而远者凉”,这是就触觉而言,近的觉得热,远的觉得凉。 4.指名学生诵读并口译,整体把握文意。思考:面对太阳,两小儿产生不同看法的依据是什么? 译文示例。 多媒体显示: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FK)][LM]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两个小孩因所持论据的出发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看法。一个是从视觉出发,一个是以触觉出发。 五、探究赏析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 (1)从两小儿认真争辩的对话中,你能看出他们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2)以博学多闻著称的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执却“不能决”,这说明了什么? (3)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多角度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受到感染熏陶,获得思想 启迪。 教师点拨: (1)太阳距地的远近在当时确定是个难解的谜团,但两个小孩儿却通过仔细的观察,自信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朝气蓬勃的可喜之象,这也折射出古人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2)对于“孔子不能决”,可以认为知识无穷尽,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或者认为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回答不知,表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风范。 (3)《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并非真有其事。经专家研究,《列子》里写这个故事,确实有讥笑孔子的意思,这是因为《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在这个故事中讥笑孔子。就本文来看,孔子不能回答一个难题并不能说明他不“多知”。但两小儿的讥笑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确实说明孔子不是无所不知的,由此可以受到启发:连孔子这样一位十分博学的人都有所不知,说明人们的确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这其实也是文章本身的思想价值。 2.学生熟读课文。联系生活积累,自主、科学地解释两小儿的辩斗。 请班里对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有了解的同学主讲,其余同学补充,教师提供助读资料: 早晨近而冷,中午远而热的原因何在? 早晨较中午太阳看起来大些,是由于人们的错觉。早晨的太阳,在树木、房屋的参照衬托下显得大些;而中午时,则以大得无比的天空做背衬,所以中午的太阳就比早晨的显得小些,这和距离的远近其实没有关系。 太阳早晨凉、中午热同样与太阳距地远近无关。中午时太阳光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时则是斜射,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就会有大的差异。 另外,天气的冷热主要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每天中午较热,早晨较冷,并非太阳离我们地面有远有近之故。 3.语言运用。 文中的第一个小孩以视觉差别为依据,断定“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如果是辩论月亮(满月时)的远近,请你模仿他的说法,证明“月始出时去人近,而天中时远也”。 学生鼓励发言,教师示例: 月初出大如盘盂,及天中则如碗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六、课堂练习(分发讲义资料) 1.填空。 (1)《夸父逐日》体裁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主要记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两小儿辩日》的体裁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传说是周朝________所作。 2.(1)下列词句中的“走”与“夸父与日逐走”的“走”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B.儿童疾走追蝴蝶 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D.虎大吼,众人夺路而走 (2)下列词句中的“汤”字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固若金汤 B.香汤沐浴 C.农夫心里如汤煮 D.汤汤水水 3.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孰为汝多知乎 A.谁说你有很多知识呢? B.谁认为你知道的多呢? C.谁说你都知道呢? D.谁认为你见识广有智慧呢? 5.翻译下列语句。 (1)弃其杖,化为邓林。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参考答案:1.(1)神话故事 《山海经·海外北经》 地理著作 民间传说中的地理 历史知识 远古神话 (2)寓言故事 《列子·汤问》 列御寇 2.(1)C(此项为“步行”,其他项均为“跑”) (2)D(此项为“汤汁、汁液”,其他项均为“热水”) 3.C 4.D 5.(1)丢下他的柱杖,(杖)变成一片桃树林。(2)这不是距离近的热而距离远的凉吗? 七、课堂小结 《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都体现了人类早期对于太阳的探索精神。莽莽苍苍的宇宙给了人类太多的遐思,而这些智慧与勇气的火花,又激励后人更为奋然前行,这不仅是科技的发展,更应是人类自我价值的提升。诗意的追求凝结而成的是诗意的智慧。 八、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两篇短文。 2.课外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探险活动,配以翔实丰富的资料,整理到自己的收藏夹中,并与同学积极交流。 ●活动与探究 1.中外关于“日”的神话故事很多,课外查阅有关资料,选择几个有趣的写下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并整理到自己的收藏夹。 2.关于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的原因,现代科学已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请查阅有关资料,用简洁的话对下列古人不能合理解释的自然现象作一科学说明。 例:海啸是因“海神发怒”而发生的吗? 答:不是,海啸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 (1)雷电是由“雷公电母造成的吗?” (2)地震是由“(驮负大地的)鳌鱼翻身”造成的吗? ●备课资料 课文补遗 1.夸父逐日意图何在 在古老的传说中,保留了很具魅力的夸父逐日的故事。对于故事本身倒并非众说纷纭,而对于这位巨人逐日的意图,实在令人迷惑不解。 夸父逐日这个故事,主要来源于《山海经》和《列子》的记载。夸父是称为“夸父”的大人国的一员,两耳各挂一条黄蛇,双手又握持两条黄蛇,身高马大,两腿极长,疾走如飞,“欲追日景”,一直追到西方禺谷,终于赶上了。他燥热口渴,喝干河、渭之水,仍不解渴,再往北去喝大洋水,半途因干渴而死。他弃下的手杖化作一片邓林(或作桃林)。这里说他逐日的意思是“欲追日景”。 同出《山海经》的另一说是“夸父与日逐走”,认为他自恃奔走飞快,而想与太阳比赛。 今人运用神话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解释。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认为,夸父是为了消灭旱灾而去追日,其主要理由是:一,这则故事中夸父与太阳斗争的焦点是干旱,夸父在找水途中倒下,说明人们需要水,其杖化为邓林,是希望用森林之荫来抗击太阳,遮护人民。二,由这则故事演化成《二郎捉太阳》的神话,也反映出惩处干旱的祸源,根除旱灾的愿望。三,这则故事与其他地区流传射日除旱的神话,同属一个类型。 此外,是否可以把夸父逐日的意图,理解为出于原始人想了解太阳东升和西落的规则的心态呢? 2.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好学,拜访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古时候,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皇帝每年要到孔庙祭拜他。在学堂里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设孔子的牌位,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磕头行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叙述过此景)。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习和参考。 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习,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年级 语文 下册 25 短文 教案 新课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