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北国的寒冬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样别致的风貌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思考:济南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3.试着划分本文的层次,并归纳每部分大意。 明确: 1.略。 2.济南冬天的“温晴”。 3.本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三、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1.研读第1段。 (1)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是因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二是因为“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2)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明确:作者是通过把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等地方做对比写出来的。 总写温晴 2.研读第2、3段。 (1)文章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 明确:①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用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②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写出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③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3.研读第4段。 (1)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了雪的情态。 (3)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雪后的山景? 明确:①比喻:用“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后矮松秀美的形态,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用“花衣”比喻雪色。②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4.研读第5段。 (1)本段写了什么?写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明确:本段承接上文写城外远山,特征是像张“小水墨画”(比喻)。 (2)这一段是怎样写城外的远山的? 明确: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淡雅的特点。 5.本文第2~5段都是写山的,请概括说明写出了山怎样的特点。 6.研读第6段。 (1)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水的暖:作者描写的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写出了水的暖。②水的绿:作者描写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③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①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绿的特征。②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3)文章的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该如何理解? 明确:这一句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四、研讨释疑——重点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明确: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济南的山和水,主要借三幅画来描写济南的冬景。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第二幅画描绘了雪后的小山。第三幅画描绘了澄清温暖的水。作者以这样三幅美景,描绘出了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的地方的日光毒和济南冬天的响晴做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做铺垫。 3.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 明确: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展示了济南冬天的特色,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五、字斟句酌——名句品析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明确: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妙。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六、技法赏析——写作借鉴 1.布局合理,层次井然。 文章第1段,写济南的天气,突出它的“温晴”,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承上启下,转入对济南冬天的山、水的描写。作者用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先写阳光下的山,再写下过小雪后的山,再写城外的远山,“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后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作者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最后,以简明有力的句子结束,使全文浑然一体。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有创造意境、流露深情的,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有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的,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饱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比喻、拟人,巧妙运用。 本文比喻生动贴切。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拟人的句子更显个性化特征。如把小山写得很有温情,“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水、水藻、垂柳都人格化了,如“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 七、拓展延伸 1.《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请说说理由。 明确: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六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温暖的水三幅画,表现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老舍自评。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3.诗中冬景。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送李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济南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称历山,传说舜帝曾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年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海拔也只有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似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之外,还有大明湖也非常出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八、本课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体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润的“温晴”更觉其神韵。绘山景描水色,结尾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济南 冬天 教案 新人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9353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9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