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芙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芙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芙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课 题:《芙蕖》 课前预习: 1.能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勾画出需要重点掌握的词语和句子。 3.画出各段的中心句,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 4.了解作者情况。 相关课程标准: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事”、“备”、“实”、“目”、“秋”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课文兼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清新活泼的笔调说明事物的方法 4. 了解“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的剪裁 评价任务 1.小组内相互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方式检测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板书。 3.出示平实说明文和本文进行比较,感受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关于作者 李渔(1611一约1680),字笠鸿,又字谪凡,号笠翁。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晚年移居杭州西湖。他是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对戏曲剧本的创作与演出有丰富的经验,著有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他的《闲情偶寄》(收入《李笠翁一家言》时改名为《笠翁偶集》)是我国最早一部从舞台艺术角度来探讨戏剧理论的专著。 2、关于《李笠翁一家言》 《李笠翁一家言》是李渔的诗文杂著总集,共十六卷。其中的《笠翁偶集》六卷,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种植”、“颐养”等八部。《笠翁偶集》诸篇,属于明清笔记小品一类的文章。这类文章,直抒胸臆,不拘格套,不避俚俗,无论内容、形式,都力求清新活泼。李渔把自己的诗文集取名为“一家言”,并在“一家言释义”(即自序)中解释道:“凡余所为诗文杂著,未经绳墨,不中体裁,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为一家,云所欲云而已。”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不致“尽丧其为我”。可见他在写作上是力求创新,力求显示自己的个性的,这使他的小品文和明清之际其他小品佳作一样,无沦在内容和格调上,都与——般的正统古文不同。 3、检测词语: 1.一词多义。 2.成语 (1)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多种,而是很多。 (2)东施效颦:形容盲目模仿,效果和坏。 (3)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4)草菅人命:把人的生命当野草一样,任意处置。 3、词语活用: (1) 日高日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2)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形容词用作名词,短处,缺点。 (3) 互芬齿颊:使动用法,使…芳香。 (4) 可目:名词用作动词,观赏。 (5) 可鼻:名词用作动词,嗅。 (6) 又时病其漏:意动用法,以…为苦恼。 4、划出每个段的中心语句划分本文结构,注意首尾两段是怎样相互照应的?说说本文结尾的特点 提示: ①中心语句依次是:“芙蕖之可人,不一而足”——“可目”——“可鼻”——“可口”——“备经年裹物之用”(可简化为“可用”)——“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可改为“种植之利莫大于此”)——“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②开头说“予夏季倚此为命”,结尾说“四命之中,此命为最”,突出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前后照应紧密。开头“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为总领句,引出下文“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然后以“种植之利”作结,是文中的主体部分。据此可见,全文的结构是: 总说(“可人”)——分说(“可目”、“可鼻”、“可口”、“可用”)——总收(此命为最)结尾的特点是抒发感慨,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芙蕖酷爱,也显示了作者淡泊的心境。 分析:第一部分(1)总起“可人”“不一而足”“备述”引出下文四个方面。 一部分(1)总起“可人”“不一而足”“备述”引出下文四个方面。 小结:本课时仅仅围绕积累文言词语这个中心,把常见的文言词类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第二课时 一、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①拟人:“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赋予芙蕖以人的感情,读来亲切可爱)。 ②对偶:“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语言形式整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 ③顶真:“蒂下生蓬,蓬中结实”。(更好地反映了蓬和实的关系,上下句联系紧密,气势通畅。) ④反问:“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加强了语气) ⑤衬托:“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以“群葩”衬托芙蕖,使其优点更加突出、鲜明。) 指导:拟人、对偶、反问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反衬和顶真是怎么回事 分析:所谓“反衬”是从反面衬托,它是利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的修辞方法。例如“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芙蕖则不然:……”以群葩花期短暂,来反衬出芙蕖“可目”的时间很长。 所谓“顶真”,就是用前一句话的最后词语,做后一句话的开头词语。这种修辞方法又叫“顶针”、“联珠”。这样的修辞不但使语句的前后紧接,气势通畅,而且能更好地反映前后事理的有机联系,阐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蒂下生蓬,蓬中结实”。就突出了蓬与实的关系,其语句也联系紧密,气势通畅。 二 :描写荷花各生长阶段丰姿的语言,请找出? 钱出水”时的“点缀绿波”、“茎叶既生”时的“飘摇之态”、“袅娜之姿”,“菡萏成花”时的“娇姿欲滴”,“花之既谢”后的“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这些词语形象生动,美感较足,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与推崇,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一共有8个,其中“自”、“及”、“迨至”、“及”领起了芙蕖从初生到衰败的各个阶段,“便”“则又”、“此则”、“乃复”领起了各阶段芙蕖的可人。从这些虚词中明显可以看到作者感情起伏,“自”、“及”、“迨至”、“及”句的感情处于低潮,“便”、“则又”、“此则”、“乃复”句的感情处在高潮。这些虚问起了衔接的作用,使描述头绪更加清晰,语流更通畅。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芙蕖有稚嫩无暇的美,有成年娇姿的美,还有老残而犹有风韵之美,美不胜收,各尽情致。这些美感都是通过作者流畅而自然,平朴而清新的语言透射出来。我们从作者对芙蕖的描述中,看到了作者对芙蕖由衷的喜爱以至于为自己不能善待芙蕖而深感歉意。文章整体的感情流动波澜起伏,并逐渐达到高潮。 终上所述:的语言风格和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 分析:一般的说明文,只要求语言准确、平易、朴实,比较强调科学性; 而本文则属于科学小品(也是说明文的一类)。 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趣味,就得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多一点文艺气息。又由于作者对荷花有深厚感情,所以字里行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并且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映衬、拟人、顶针、对偶、引用(暗引《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通感(第3段由嗅觉升华到整个感官的感受“享受”)、排比、反问等,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的句子;在句式上,则骈散结合;奇偶交替,使文章节奏明快、音调和谐。这一语言特色,使它既和一般的说明文有别,也和一般的古文有别。 三、 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是写荷花,它的立意和写法跟《芙蕖》一文有何不同?试稍作比较。 分析:在立意上,《爱莲说》是通过描写荷花清逸秀美、出污泥而不染这一特色,赞扬了所谓君子的优美品德和清高性格,表达了以君子自居、不肯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芙蕖》则是具体说明芙蕖的许多可人之处,强调它的种植之利,并渗入自己的独特感受,表明自己夏季以莲为命的原因,抒发了自己国家穷不能广为种植的感慨。 在写法上,《爱莲说》是运用衬托(“迭式衬托”,先后三次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比喻的方法,借物写人,意在言外。《芙蕖》的写法具体说明芙蕖的许多可人之处,强调它的种植之利。 四、拓展延伸 一草一木都承载了中国人的真情,周敦颐称连为花中“花中君子”,历来被称颂的“花中四君子”分别是什么花?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有关“花中四君子”的名句吗? 感情起伏: 自 及 迨至 乃 教学反思: 1.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依然是文言词语的积累,这是文言教学需要常抓不懈的任务。教师运用的方法应该从手把手教变为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2.第二课时围绕说明文的五要素展开教学——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语言顺序,说明方法,进一步强化说明文的教学。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分类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思路清晰。 3.不足之处是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没能让学生去感悟,品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芙蕖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芙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山东省 滕州市 大坞镇大坞 中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 设计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