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教案 北师大版.doc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教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教案 北师大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昳丽yì 诣王yì 纳谏jiàn 溽暑rù B.提防dī 亵玩xiè 群葩pā 芙蕖qú C.袅娜niǎo 睥睨bì 紫绡 qiāo 红缯zēng D.渊薮sǒu 菡萏dàn 匹俦chóu 醴酪lào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字来。(2分) 因陋就简 门廷若市 纵横驰骋 煞费心机 草菅人命 脍炙人口 接踵而至 事与愿为 挥汗成雨 南辕北辙 风姿淖约 虎视眈眈 吒咤风云 婉言谢绝 洋洋大观 一鼓作气 3.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遍:遍及。) B.植数茎我以塞责,又时病其漏(病:因……烦恼,苦恼。) C.吾与徐公孰美? (孰:谁)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死亡。)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徐公来,孰视之。 孰:“熟”的古字,仔细。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卑鄙。 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逆:背逆,不顺从。 D.寡人反取病焉。 病:烦恼,没趣。 5.下列语句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爱莲说》的作家是宋朝理学家朱熹。 B.《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作家吴均。 C.《邹忌讽齐王谏》选自传记体史书《战国策》。 D.《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 6.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________。(3分) ⑵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7.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代劳作题。建设节约型学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出谋献策,为此,学校决定6月份举办“建设节约型学校”征文活动。请你为校长室拟一篇“征文启事”。(6分) 8.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提示:寓意可按原文的写,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6分) 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 ⑴成语: (2分) ⑵寓意: (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时时而间进 ( ) 2.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意思是: 。(2分) 3.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邹忌劝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习惯成自然》,完成15-19题。(19分)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 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 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4分) 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1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 三、写作(50分) 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懜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懈地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自我……请以:“我______,因为我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C 睥睨nì 2. 庭 违 绰 叱 3.D 4.B 5.C 6.⑴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⑵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8.⑴买椟还珠⑵例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例②:讽刺那些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人。 二、阅读理解 (一) 1.(1)偏爱(2)比(3)指责(4)间或,偶然 2.门庭若市 3.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略 5.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示例2:因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1.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2.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瘪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3.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4.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5.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达标检测教案 北师大版 甘肃省 酒泉市 瓜州二中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综合 达标 检测 教案 北师大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