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掌握文章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及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生活、生命。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蝉》 (一)导入新课 介绍唐朝骆宾王《在狱咏蝉》导入新课。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小思,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香港散文作家、教育家。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后曾任教于多所中学和大学,有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记》《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等作品,本文选自《承教小记》。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 脆弱 颤动 断续 宽恕 【教学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对蝉原先是什么态度?后来有怎样的转变? 前:蝉的聒噪使人心烦意乱,顿生厌烦;蝉虽病弱却鸣叫了一个夏天,作者认为只不过是夏天,不值得为此歌唱,蝉却聒聒不休,作者心生疑惑与不解。 后:先是惊讶,终是赞扬。 (2)说说作者前后态度与情感转变的原因。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朋友说蝉要被埋在地下十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只为出来活一个短暂的夏天,漫长的等待与短暂的生存对比鲜明,听到这些,作者心生惊讶;最后朋友又说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至此,作者才领悟到蝉生命的短暂、不易与坚持,最终被感动,进而敬佩、赞扬这只不起眼的蝉。 (3)作者由蝉的生命特征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 不管生命长短,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 【教学设计意图:熟悉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理解研读 学生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分组讨论,请一名同学做总结性发言。 1.这篇短文借一个小小的物引出了抽象深刻的哲理。细读文章,看看作者具体描写了蝉的什么特点? 蝉声断续、聒噪; 病蝉微弱、细小,但叫声响亮、绵长; 蝉的生命短暂却执著,深埋地下十七年,却只能存活一下夏天。 2.找出《蝉》的文眼。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3.作者写夏蝉,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在哪里?扬在哪里? 首先写蝉的聒噪使人心烦意乱,这是一抑,其次写病蝉的微小与病弱,又是一抑。直到朋友说蝉埋在地下十七年,只为出来活一个夏天,小小的蝉才使人惊讶,这是一扬,最后朋友又说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至此,作者赞扬了蝉的生命意义,又是一扬。 4.“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你怎样理解文末这句话的?其中 “秋风颜色”怎样理解? 秋风来了,秋天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但对于在地下埋了十七年,苦苦等了十七年的蝉来讲,秋天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虽然生命短暂,但蝉还是等待,想到这些,“我”对蝉的不敬与厌烦也就烟消云散了。 “秋风颜色”,巧妙地在人的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给人想象的空间,言少而意丰。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细致感知课文语句,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地深入挖掘这类散文所蕴含的哲理,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品味鉴赏 写作手法 1.托物言志。 文章没有直接表白自己的哲思,而是借助一只病蝉短暂而不易的生命历程一步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从写蝉到写人,言志水到渠成,避免了生硬空洞。 2.先抑后扬。 短文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描写,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情感一波三折,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揭示、深化了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首尾照应。 文章结尾写到 “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既点出作者被蝉的生命意义感动,又在结构上照应开头“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但已从开头的“烦”变成了现在的宽恕,形成了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 【教学设计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注意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迁移运用。】 ◆《贝壳》 (一)导入新课 介绍贾平凹《一只贝》导入新课。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台湾女画家、诗人,祖籍内蒙古。1981 年出版诗集《七里香》引起轰动,代表作还有诗集《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写给幸福》等。 席慕蓉曾说,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主题。她的作品对人情、爱情、乡情描摹细腻独特,委婉动人。 【教学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正音解词,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字词学习内容)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卑微 零落 一丝不苟 色泽 响彻 聒聒 【教学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巩固基础知识,准备阅读文章。】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小小贝壳有什么值得作者去赞美的?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与图案复杂的小点,像一件艺术品。 (2)作者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赞美之后,又产生了哪些联想? 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贝壳里的生命,却有一个精致、仔细、一丝不苟的居所。“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3)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主旨。 生命有限,作者提出自己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理解研读 品读课文,揣摩文句,讨论交流。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意蕴。 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些的思想感情。 2.文章结尾说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和“简单”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却是自己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的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细致感知课文语句,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地深入挖掘这类散文所蕴含的哲理,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 (五)品味鉴赏 比较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2.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探究,让学生体会状物说理文章的不同之处,更加深入把握两篇文章的内涵与写作方法。】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好好地活着。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好好地活着。 (七)作业布置 1.仿写练习。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2.课后要求学生读一些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短文 教学 设计 新版 新人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89903.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8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