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 狼.doc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 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 狼.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专 题 • 狼 目标预设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收集材料的能力,通过探索认识狼的特性,了解狼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辩论加强语言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辩证地看待“狼”,辨证地看待事物。 教学难点:辩论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退为进”等技巧的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辩论能力。 教学准备 1、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小组合作,从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收集关于“狼”的资料(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狼的生活习性等。) 2、确定男女方辩论辩题:正方——人类要护狼 反方——人类要猎狼 3、推选男女辩手各4人,抽取正反方。 4、选出辩论主持人 5、确定辩论程序 ①双方各选1辩手陈述辩题(各3分钟) ②双方辩手辩论(8—10分钟) ③双方同学参与自由辩论(5—6分钟) ④双方主辩手总结陈词(各3分钟) (男女生分两边坐)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狼,但对于狼的知识一定知道不少。有人认为,狼凶残、贪婪,对人类造成伤害,该杀!有人认为狼有智慧,它忠诚,并维护了生态平衡,人类该保护它,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些话题进行一次男女生对抗赛。掌声有请主持人。 (二)主持人主持对抗赛 1、主持人导入 2、说说有关“狼”的成语 (学生举手,由主持人逐方点名来说,男生先来,多说的一方为胜) 3、俗语“碰碰碰”(女生先来,多说的一方为胜) 4、激烈的辩论 ① 主持人介绍正反两方辩手 ②正、反方陈述辩题 ③辩手互辩 ④正、反方其他同学加入自由辩论 ⑤正、反方主辩手总结陈词 ⑥主持人总结,请出老师。 (三)教师总结 首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然后可从强调辩论中的精彩片段,指出辩论中的失误、缺漏,结合指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退为进”等辩论技巧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最后评出正、反方的胜负,评出最佳辩手。(掌声祝贺) (四)引导学生辨证看狼、看事物。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老师的观点是“护狼”还是“猎狼”呢?请先听两个故事: ①故事一:《母羊阿莉的故事》 母羊阿莉掉队了,被一头大公狼叼回了山洞,心想这回死定了。但公狼只是咬伤了它的腿,并没吃了它。原来公狼是让它替死去的母狼哺育狼仔。日过一日,母羊和狼仔相处得很好,但母羊还是常想它的羊国王,狼仔能独立觅食了。阿莉趁一次公狼出外觅食,逃了出来。回到羊群的阿莉在三个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不久,羊群因觅不到食物要搬迁了,途中遇上了一只狼,处在死亡边缘的阿莉极力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但羊国王说:“先顾上逃命吧,孩子还会有的。”阿莉失望至极,等待不幸……但那只狼却在跟前站住,嚎叫了几声缓缓离去了,阿莉觉得那声音很熟…… 故事二:《一则消息:舍人?舍狼?》 山西某村庄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两个老人。一天,一只狼闯进了他家,肆无忌惮地施暴。二老凄厉的呼救声引来许多村人。村人怕殃及自己,竟锁上了他家的门。有人叫来村长,村长说:“大家别动,狼是该保护的动物。”二老的求救声渐渐微弱。才有人打了 110,救助人员赶到了,但二老失血过多,抢救无效。 ②问:A:你能看出老师持什么观点吗? B:你对狼又什么新的看法? (学生交流讨论,谈看法。) ③总结:狼是凶残的,当人的生命与狼发生冲突时,无奈之下只好杀狼。狼又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狼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当保护狼。像狼一样,世上万物都有两面性,辨证地存在着,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 (五)用一句话说说本节课带给你的收获。 (六)作业: 用一周时间,小组合作办一刊以“狼”为主题的手抄报。(美术纸三张、有版面设计、有丰富的内容。小组长安排组员分工合作。) 四、教后反思 狼 教案(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 3 5 教学难点:目标4 预习准备: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集体朗读课文。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意 意暇甚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前 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A1.课后练习二。B.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 教学反思 狼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杜嵘梅 ★目标预设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l)开端:遇狼。 (2)发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自由发言: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三、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三题。2.预习短文两则 2.默写课文 ★教学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 苏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专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