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第27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第27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第27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第27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范仲淹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准确翻译5~6段。 ②过程与方法:运用“进入角色法”,质疑释疑,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先忧后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朗读和背诵全文。 2.梳理层次,学习和积累文言实词。 三、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四、难点突破 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运用五环节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5~6段,梳理层次,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什么样的心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岳阳楼记》,继续聆听作者那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二、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 1、复习作者文学常识。 2、合作朗读课文,接力背诵。 明确: 1、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第二段写洞庭湖景,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第四段用“至若”领起,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三、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进入角色:“与作者面对面”质疑释疑,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要求:全班分为两大组。A组同学为提出问题组:就5~6段重点字词及文意等方面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B组同学为“作者范仲淹”组:与A组的同学对话,回答A组同学的问题。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一) 解释划线的字词,并翻译。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或:或许。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庙堂:朝廷。进:指居庙堂之高。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译]可叹哪!我曾经琢磨过古时候志士仁人的内心,也许与以上两种心情有所不同吧。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感到可喜,也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觉得悲哀。居于朝廷的高位,则为他们的百姓担忧;退身于辽远的江湖,则为他们的君主忧虑。这真是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6、时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背诵五六两段 背诵全文 整体感知 梳理层次 划分本文结构层次,概括大意;并说说文中用了那些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 记叙 (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 描写 抒情 (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疑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 议论 (5)抒写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 (6)点明作记时间。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二) 1、第3、4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要求: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 3、“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4、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第3段作者由“若夫霪雨霏霏”至“虎啸猿啼”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第4段由“至若春和景明”至“此乐何极”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明的画面。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三) 1、“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有什么深刻含义? 2、“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明确: 1、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表达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3、(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好坏而影响,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小结 小结(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通“俱”,全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2、古今异义: 守 古:做州郡的长官 今:守卫、保护 去国 古:离开;国都 今:到; 国家 越 古:及、到 今:超过 景 古:日光 今:风景 微 古:没有 今:微小 明年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作文 古:写文章 今:文章 3、一词多义 (1)极 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 此乐何极( ) (2)一 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 (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4)或 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5)和 政通人和( ) 春和景明( ) 明确: (1)最远到达 到极点 穷尽 (2)一片 完全 (3)观看 景象 (4)有时 或许 (5)和乐 和煦 4、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形容词作名词,废止的事业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文言句式 倒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微斯人,吾谁与归? 6、成语 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百废俱兴 小结(二)层次和主题、写作特色 (一)(1)记叙 交代修楼背景,说明作记缘由 (二)(2-4)描写抒情 描绘岳阳楼大观,转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以已悲以物喜。 景“异” 阴暗景色 ……悲 情“同” 明媚春光 ……喜 (三)(5)议论 旷达胸怀政治抱负。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忧民忧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点明作记时间。 这篇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简洁凝练,骈散结合,全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第4自然段的特点与第3自然段相同。 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也被破坏。 语言上特色 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 五、反馈练习 链接中考 第一、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第二、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的? 明确: 第一、有两处译得不正确:(1)“是进亦忧”把“是”译成“真是”不对。“是”是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为“这(真是)……”。(2)“然则”误译为“然而”,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第二、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第三、[2010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去国怀乡 去: (2)至若春和景明 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明确: 1.①离开;②日光,阳光。(每小题1分,共2分) 2.这两句话可以译为:(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每小题2分,共4分) 3.示例: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2分) 4.示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2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1分)(共3分) 第四、拓展延伸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明确: 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参考: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岳阳楼记》,感受了范仲淹的博大胸怀,希望同学们长大后,穷则独善其身,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好人,具有高尚的品质;达则兼善天下,如果做了官,要像范仲淹那样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忧后乐”,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6第27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 南乐县 张果屯乡 中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27 岳阳楼 第二 课时 教案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