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把握两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理解两诗的哲理,学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3、 学习《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二)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学习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培养坚韧的品质 2、 养成对人生严肃慎重的态度,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1、理解两诗的哲理,学习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诗歌,初步对诗歌作自我的解读 2、学生查询作者的相关资料 3、查询什么叫象征 4、教师准备课件及诗歌朗诵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导入新课 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列举所知的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 由俄罗斯文学导入,强调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地位。 了解作者 及创作背景 同学们都在预习时查询过有关普希金的资料,现在请同学将你所知道的普希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教师在学生介绍完后可稍作补充,强调普希金为自由,为理想战斗的精神和高贵的品格。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检查预习,考察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了解普希金,学习伟人精神。 听读诗篇 按老师要求,听、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把握读诗节奏。 听读画节拍以把握节奏和情感。自由读让学生体会揣摩诗歌。代表读以优秀者作示范。 研读诗歌 问主题: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明确诗歌主题。 细揣摩: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揣摩细处,启发学生正视困境和磨难 品写法: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品味直接抒情的作用和效果 回味涵咏 结合生活谈体会 再读诗歌,回味涵咏,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体会。 自读诗歌,回忆自己在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表现,谈诗歌对自己的启发 结合生活谈体会,让诗歌所宣扬的乐观精神内化。 未选择的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教学目的 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辛弃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鲁迅: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紧扣诗歌中心导入,路喻人生 了解作者 简略介绍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简略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听读诗篇 A听朗读,画出朗读的节拍 B自由朗读 C小组内朗读,然后请几个代表全班朗读 按老师要求,听、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把握读诗节奏。 听读画节拍以把握节奏和情感。自由读让学生体会揣摩诗歌。代表读以优秀者作示范。 研读诗歌 把握主题: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明确诗歌主题 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作者写作的意图 学习象征手法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能举一两个和课文形式相同的例子吗? 请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查询的关于象征的资料,谈谈自己对于象征的理解。 交流预习所查询的有关象征的资料。举出所学过的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例子。 象征手法的运用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本体:具体的事物;象征体:某种特殊意义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 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 联系生活回味涵咏 结合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对诗歌的体会。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回归生活,明确面对生活选择应该慎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两首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河南省 安阳市 第六 十三 中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新版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8652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8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