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1、什么叫说明文呢? 2、读这类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把握呢?(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说明建筑物。(提问导入、引导归纳 (二)揭示训练目标 1、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2、学会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三)知识链接(阅读课本112页写作知识短文)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概括并表现出事物的主要特点呢(阅读短文、提炼要点) 1、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讲解引导) 你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所谓“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就是要求我们抓住事物的全貌、全过程,既要进行纵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昨天、今天、来龙去脉,又要进行横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身,了解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既要观察事物的外部,又要观察事物的内部;既要有宏观观察,又要有微观观察。一句话,观察应做到全面细致,只有真正观察透彻了,才能够下笔。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说明事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巍巍中山陵》把中山陵的特征落在“巍巍”两字上,无论是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园的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都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因而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凡尔赛宫》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作者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与艺术价值无关的内容一律略去。这样对凡尔赛宫的说明从总体上突出了重点。从局部来说也同样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介绍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艺术时重点介绍了镜廊,让读者以斑窥豹,因为它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两位建造者赫赫有名,镜廊本身的构成有特色,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气势横溢,最富有艺术价值。 2、合理地安排好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可用时间顺序,或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方位(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和构造常用这种顺序。其表现形式为:或由远而近,或由内(外)到外(内),或由上(下)到下(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程序顺序:阐明某些操作性过程的文章可采用这种顺序。逻辑顺序:阐明事理的文章常用这种顺序。说明建筑物的形状、构造常采用空间顺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明的顺序:活动的顺序:广场——石道——碑前——台阶——平台(由远而近)空间顺序: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由下而上)东西两侧上部——碑顶方位顺序:东——南——西——北,《巍巍中山陵》以空间顺序有条不紊的加以说明。课文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展开说明。先说明中山陵园的地理环境,后说到陵园的总体设计,再说到陵墓。在说明陵墓时,又按照“入口→石阶→碑亭→祭堂→墓室”的顺序,即由外而内的顺序予以说明。这种空间顺序很自然地反映了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说得清楚明白,使读者面前清晰地浮现出“巍巍中山陵”的形象。要把方位交待清楚应注意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站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就完全不同,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通常有两种观察方法。一种叫定点观察法,就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进行观察。如写《我们的教室》,观察的位置可以在教室后边,把教室的前后左右的情况都观察清楚了,然后一层层写出来。还有一种叫移位观察法,就是移动位置观察,用这种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点是移动的,参观游览,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观察。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等。二、要选好参照点。我们所说的参照点,就是给读者一个已知的事物作为基准,凭借它来介绍另一些事物的方位。这个作为参照的已知事物就是参照点。参照点一般选择建筑群的“枢纽”或“中心”,因为它有机地联结着其他建筑。 3、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等。例: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列数字)。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共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深米、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列数字)。(《巍巍中山陵》)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打比方:《凡尔赛宫》)(学生结合已学课文举例) 4、语言应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形象。说明文的语言特别讲求准确,这是为了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确保其科学性所决定的,同时生动形象的描述也能更好说明事物的特征,让读者“有所知”。我们仍然以《巍巍中山陵》为例,作者在说明中山陵的地理环境时,运用了描写性的语言和比喻:“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蓝色的天幕下,山腰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巉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又如在说明祭堂前平台视野开阔时,同样运用描写性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作者从远到近的予以描述,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这些生动描述虽然运用了文学语言,但这样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服务的,是为了使读者“有所知”,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是为了使读者“有所感”。 (四)出示本次作文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的卧室,仔细观察并准确写出特点,题目自拟。 要求: 1、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2、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注意多种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 3、说明语言力求准确、简洁、生动形象。 (五)指导写作 1、想一想,自己的卧室有什么样的特点?抓住它,写清楚; 2、从什么地方开始写呢?不妨先确定一个卧室中的物件,先从它开始,然后用恰当的表示方位的词语联结到其他的东西上,千万不能乱; 3、卧室里可能有许多的东西,在向别人介绍的时候,要有取舍,不能有什么就说什么; 4、文中可能要用到一些数据,一定要准确; 5、在介绍自己卧室里的摆设时,可别忘记说明它的作用; 6、你对自己的卧室满意吗?文中也要说清楚的。 (六)范文引路(阅读范文) 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于1912年5月随当时的教育部由南京迁到北京来。住所几经迁移,最后于1924年5月迁入阜城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在此住了近三年。后由于反动政府的不断迫害,于1926年8月离京南下。鲁迅先生的母亲仍住在这里。 鲁迅故居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小四合院。有前后两个小院,南房三间,北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一间。房屋都很矮小,进深也很狭窄,全宅总面积不过500平方米。然而想不到这里曾是一代文豪的住所。 故居门口是一个黑漆小门。门内西侧有一折扇屏门。入门即是前院。院内北房前有两株高大的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植的,使这小院显得很幽静又有生气。南房是书房和会客室。里面摆着几架书柜、一张方桌、几把藤椅等简单家具。当年许多青年学生到这里受到鲁迅的热情接待。南房的西间有一张接待客人留宿的床铺,当年有的青年被反动政府逼得无家可归,鲁迅便留他们住在这里。 引人注目的是北面的正屋。北房的档间是鲁迅母亲的住室。中间向后扩建的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先生称之为“绿林书屋”,人们都叫它“老虎尾巴”。室内陈设简单,北边窗下有一床铺,上面铺着单薄的被褥。靠东墙放着一张三屉桌和一把藤椅,桌上放着毛笔、笔架、砚台、马蹄表、喝茶的盖碗等,还放着一盏煤油灯。屋内西墙上挂着写有《离骚》诗句的题字,上书:“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鲁迅先生正是如此珍惜时间,在这间小屋里,在这张书桌上,在这盏煤油灯下,忘我地工作,辛勤地写作。鲁迅先生在这间斗室里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以及《野草》《坟》等不朽《彷徨》作品。 “老虎尾巴”后面是鲁迅先生经常散步的后小院。院中央有一眼井,周围种了许多小草和树木。 这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给人的印象是极深的。鲁迅不仅以他战斗的一生,以他的作品教育着我们,也以他简朴的生活教育着我们。 简评:作者对这座“小四合院”的全貌、布局和方位都能清楚地加以说明。说明能突出重点,对院内的“老虎尾巴”进行详细具体的介绍,说明室内陈设、用物也是忠实于原貌的。故居的特点是普通、简单,作者通过对这一特点的说明,表现出主人简朴的美德。(互动点评) (七)互动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同学们熟悉的建筑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征?你将如何将它介绍给大家?结合自己的课前观察及以上所介绍的写作知识,学生谈自己的说明对象及简单构思,教师适时点拨,提示注意点。(合作交流、引导点拨) (八)自主作文 学生拟稿、改稿、誊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观察 描写 事物 特点 教案 苏教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84974.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8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