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端午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来描写精彩场面。 (2)掌握本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 (2)理清课文思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阅读重点文段,研究精彩的场面描写,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重点】 精彩场面的描写 【难点】 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和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地域范围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昨天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下面大家来谈谈,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刚才你们说到了端午节,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吗?对,我们知道了端午节源自屈原投江的传说,人们用端午节来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怀念。我们这边过端午节的时候一般会包粽子,煮鸡蛋。那么在湖南他们又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我们今天就去那儿了解一下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自学成果展示(自主学习记录卡自学情况反馈) 1、 字音、字形、诗文名句 字音: 蘸酒(zhàn) 伶俐(líng lì) 擂鼓(léi) 泅水(qiú) 老鹳河(guàn)呐喊(nà) 一律(lǜ) 茶峒(dòng) 硫化砷(shēn) 颈脖(jǐng) 翘首(qiáo) 好hǎo (好事) 为wéi(为数不多) 数shǔ(数数) hào (爱好) wèi(为了) shù(数学) shuò(数见不鲜) 形近字: 茶峒 侗族 胴体 ; 暴躁 干燥; 划桨 浆糊; 戊戌 戍卒; 名句默写: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文学常识。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开始文学创作。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西散记》等。他的小说故事不拘常规,文体不拘常规,结构不拘常式。散文更是别具一格,独具魅力。 3、重点语句摘抄及赏析 4、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自主学习卡预习练习情况反馈)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迅速说出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节的哪些民俗风情?(板书)我们这一带的端午日又有哪些习俗?湘西的端午习俗哪一种在我们家乡不曾有过? 【点拨】穿新衣,额角上用雄黄酒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看划船,竞追鸭子等。 我们这边端午节的习俗大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饮雄黄酒,接女归宁,采百草,插艾蒲,踏青等等。竞追鸭子在我们这边往往不太常见。 (2)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点拨】时间顺序,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3)在这些风俗习惯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点拨】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这三种民俗一笔带过,文末又着重用了一句话就简要交待了竞赛“到天晚方能完事”,着重描写了全茶峒人到河边看划船和赶鸭子的竞赛。而赛龙舟又为重中之重。 三、合作交流 重点深研 (一)介绍赛龙船 (过渡语)我们这边过端午节主要是在吃、穿、玩上做文章,缺少那种特别热闹的感觉,下面我们来看看湘西的赛龙舟,那才叫真正的过节呢! 1、对于赛龙舟的场面,古人就有许多优美的诗句来描绘,下面我们欣赏一首诗。 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 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这两句诗从哪两个角度写出了赛龙舟场面的激烈。 【点拨】从龙舟的迅疾;从观众的喝彩 (过渡语)赛龙船在我们文中也是着墨最多,写得最精彩的片段,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激烈的赛龙船场面。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赛龙舟场面很激烈的句子。 【点拨】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追问:我们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声音(锣鼓声;呐喊助威声……)视觉上描绘了哪几种色彩?(红、黄) 2、老师展示一张图片,从图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同学们知道他们各有什么样的分工吗?(生:有桨手、站头人、鼓手、锣手)注:多媒体展示文字 (1)我们来欣赏一下几幅桨手的图片,文中是怎样描绘桨手的? 齐读:“浆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绘他们的风采呢?请同学相互讨论一下(提示:可从如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精神状态多角度来谈) 【点拨】奋勇争先、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拼搏争先、乘风破浪、咬着牙、有力的臂膀、专注的神情、目视前方 (2)展示带头人的图片,他在船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合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追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展示锣鼓手的图片:文中对锣鼓手的作用是怎样介绍的?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追问:你认为除了调整节拍以外,锣鼓手们还有哪些作用。 鼓点除了能够使桨手们合拍以外,还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注:多媒体展示文字 (4)总结:拼搏是取得胜利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和全队合拍,要讲究配合,要团结协作。 (过渡语)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的。 (二)介绍观众 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是谁啊?(生:观众) 对,我大家能否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岸上的情形?(生: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 【点拨】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 (过渡语)对,像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 (三)庆祝胜利 同学们看大屏幕上展现的这一条龙船的人在干什么?(庆祝)对,这是一条获得胜利的船。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还有鞭炮的响声。) 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 【点拨】不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 那他们图个啥? 【点拨】欢乐、热闹。 (四)捉鸭子 刚才同学们感受了一下赛龙舟的激烈、紧张,文中还有什么风俗习惯也是很吸引人的……请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于是长潭换了新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为什么会吸引你的?(热闹,有趣 ) 四、质疑探究 (1)第三部分描绘追鸭的场面有什么作用?可不可以省略? 不可以,结构作用:总提两个竞赛,使文章很完整。 内容作用: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的时间之久。 (2)文章中是如何突出端午日的喜庆气氛的? 文中用三个“莫不”展现了人人参与,一个不漏的场景,接着写划船的赛前训练、船只准备和船员结构、分工。比赛时又引出“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联想。最后写赶鸭子竞争,渲染气氛,突出民乐。 五、拓展延伸 1、面对赛龙舟的场面,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办做?有何感受?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2、普普通通的民俗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却显得那样的浓厚、热烈、朴实呢? 3、韩国把端午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六、总结反思 时 间 顺 序 七、板书设计 河边看划船→热闹 河上赛龙船→激烈 胜利者领赏→欢乐 团结合作 奋力拼搏 赛龙舟(详) 竞追鸭子(略) 结束赛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日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季 年级 语文 上册 11 端午 教案 苏教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