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伤仲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的解释及全文的翻译 教学过程: 一、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 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 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 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 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作者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补充介绍“唐宋八大家”中另外七人,提醒学生,“唐宋八大家”是就古代散文创作而言的,不是指诗歌创作。 三、解题:文题含义:“伤”悲伤,文中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伤仲永”就是为仲永这个人感到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感到哀伤、惋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四、温故知新: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邑人奇之(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3)忽啼求之( ) (4)泯然众人矣( ) 2、划分朗读节奏。 (1)金溪民∕方仲永 (2)借旁近∕与之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五、走进文本 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 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 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 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三)集体朗读课文。 方法:教给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二读课文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八分钟后分小组比赛试译课文) (一)出示自学指导 翻译方法: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二)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 1.借旁近与之: 给 2.即书诗四句: 动词,写 3.传一乡秀才观之: 全乡 4.邑人奇之: 对……(感到)惊奇 5.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6.从先人回家: 跟随 7.还自扬州: 从 (三)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方法: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三)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 方法: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作业布置: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板书设计: 方仲永 王安石 一、作者介绍: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解题:文题含义:“伤”悲伤,文中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伤仲永”就是为仲永这个人感到惋惜。 三、本文重点字词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包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 合作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对本文进行了译文,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对本文进行学习。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方仲永小时候是怎样一个孩子? 明确:方仲永小时候是一个神奇的孩子。 2、方仲永的神奇表现在那些方面? 明确: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他人对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反应? 明确:父异焉 邑人奇之 4、由此可见,作者为了表现方仲永的神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5、后来,方仲永还神奇吗?作者是怎么说的? 明确:(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6、方仲永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原因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明确: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7、小时候的方仲永可以说是一个奇才,然而他的父亲以为有利可图,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四处拜访,不让仲永学习,结果仲永的才能日渐衰退,最终沦为一个平庸的人。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三、展我风采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自由准备两分钟。 四、小结。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的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自勉。 五、把自己的发言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到摘记本上。 板书设计: 伤仲永 幼年的方仲永:天资过人 十二三岁的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 泯然众人矣 原因: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第三课时 归纳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教学难点: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对本文中出现较多的的“之”“于”及一些特殊句式进行归纳。 二、归纳小结 1.找出含有“之”“于”的句子。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2. 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本文的通假字。 “扳”通“攀”牵,引。 三、积累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牛顿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托尔斯泰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天才就是勤奋。 ──李卜克内西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 ──亚历山大 四、小结:天才离不开勤奋与后天的教育。 五、作业布置 背诵《伤仲永》并感悟方仲永。 板书设计 伤仲永 一、关于“之”“于”的用法。 二、通假字。 三、关于“天才与勤奋”名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仲永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伤仲永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20 教案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