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课 题 《古诗三首》 课 型 新 课时 1 整合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重 点 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 点 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突 破 策 略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课 前 准 备 预习 查阅资料 多媒体 教 学 设 计 详 案 集体交流意见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一)赏析《蝉》这首诗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喻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二)赏析《孤雁》这首诗 1、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就唤出“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著的精神啊!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1)理解:以“谁怜”二字设问:夕日的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2)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明确: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 因为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尽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像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喊声。 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4、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 明确: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 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鸭全然不懂,纷纷然鼓噪不停。 诗人以孤雁自比,野鸭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5、赏析: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传递出乱离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 三、赏析《鹧鸪》这首诗 1、首联: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外貌特征。 这种鸟儿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又整齐。这种鸟儿与哪一种鸟儿比较相似呢?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似。 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看出是咏鹧鸪。 2、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 颔联中“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青草湖”“黄陵庙”引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 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因此联,作者被称为“郑鹧鸪”。 3、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颈联承“啼”字。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 “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的啼声感人。 “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的啼声之悲。 4、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尾联“相呼相应”明写鹧鸪雌雄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 诗人着意表现鹧鸪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加传神。 赏析: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教 学 反 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诵读 欣赏 古诗 教案 苏教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7623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7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