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词(其一)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词(其一)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词(其一)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秋词(其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刘禹锡及相关常识。 2.朗读诗歌,感知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4.背诵并默写全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刘禹锡及相关常识,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难点: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由课前吟诵引入背诵杜牧的《山行》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也是多姿多彩的。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面对绚烂多彩的秋季,都会生发不同的情感和感受。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三、出示学习目标,共同确认目标。 1.了解作者刘禹锡及相关常识。 2.朗读诗歌,感知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4.背诵并默写全诗。 四、学习新知: 1.走近作者:学生4-6人一组交流预习资料,查缺补漏,互通有无,展示后教师加以补充强调。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贞元七年中进士。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2.初读诗歌解诗意: 1)指名同学朗读,明确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重音,读出情感。 2)点明诗歌体裁,寻找韵脚,纠正节奏和重音。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结合文下注释,师生共同解读诗意。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 4)听读录音,感知诗情。 从诗中可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5)再次指导,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 3.再读诗歌悟诗情 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解读自古:★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代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为什么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 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4)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三读诗歌品诗境 试赏析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排”有冲破之意。诗人借晴空一鹤排云直上的形象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开阔明丽、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直接抒写自己对秋天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顽强的精神,启示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百折不屈,勇于奋斗。 5.四读诗歌作比较 问题: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同: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秋词》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6.小结本课: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板书设计 秋 词 古——悲 议秋 对比——乐观明快 我——胜 意境:开阔明丽 形——孤单、独特、振翅高飞 积极乐观 绘秋 神 奋发向上 情——诗兴、豪情、壮志 顽强豪迈 ——面对困难、挫折,要百折不屈、勇于奋斗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采桑子 重阳》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3.背诵、默写这首诗 。 教学反思 “春朝”与“秋日”的意境比较探究 在指引学生探究“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时,上句中的“自古”与本句中的“我言”也形成了对比,由此可见诗人刘禹锡所表现的秋词意境是不同于自古以来的许多悲秋诗人的。“秋日胜春朝”,那秋天与春天的风光有何不同呢?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快速搜集出了许多描写春色的诗句,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名句。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那么刘禹锡为何一反自古以来文人们都悲秋这一常态,而钟情于秋日呢?”从而引出了对本诗主旨句的探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词其一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季 年级 语文 上册 秋词 其一 教案 北师大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