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乡愁》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2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乡愁》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乡愁》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乡愁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在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 2、 理解诗人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精妙之处,积累语言。 3、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中的重点语句、词语,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元曲,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和浓浓的思乡之情。这首元曲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还能背出来吗?(师生齐背)今天,我们要将目光聚焦到当代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身上,一起来走进他的《乡愁》,去感受他那浓浓的情思。 二、 诵读感知,读准节奏 1、 学生自由读,注意诗歌的语调语速和节奏。 2、 老师范读 3、 请学生朗读(2-3个学生) 4、 齐读诗歌 三、 品读情感,感悟诗情 1、诗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独特的词语来抒发这种感情的呢?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 后来呵——坟墓——丧母之哀 现在啊——海峡——恋国之思 2、在哪一个阶段中的乡愁是最沉痛、最感人的呢? 明确:(第三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其中沉痛深沉的情感。(生齐读) 3、 提示:这个小节的结尾,和其他小节在用词上有一个变化,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其他小节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4、 “外头”和“里头”的距离有多远呢? 明确:“生死相隔的距离”,说得很对。让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在矮矮地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的距离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书再也无法寄给母亲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与依恋再也无法让她知道了。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情啊! 5、 那我们怎样通过“里头”和“外头”这两个词语,把这种阴阳两隔的悲痛情感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先在下面自由读,看看能否把握好其中的情感,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1分钟后,大家应该都练得差不多了,我们请几个同学起来展示一下。) 小结:老师建议大家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可以把语速放缓,读出停顿,想象着诗人在墓前慢慢回忆母子共处时光的情景。可以这样一字一顿地读: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完)“呵”,这个词语我们读的时候可以先吸一口气,再把它慢慢吐出来,把“呵呵”字拖长,读出那一声长长的叹息中那无限的酸楚。“后来呵”,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体会一下。 大家在一起试着读一下第三小节,体会体会。(生齐读第三小节,揣摩体会第三小节的情感) 这一小节里作者把对母亲诚挚和沉痛的爱都融在了诗歌的字里行间。那么,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对母亲怀着如此炽烈的深情呢? (屏显)余光中的重大人生经历 1928年,1 0月 2 1日(重阳节) ,生于南京 。 1937年,9岁 ,日寇的铁蹄践踏南京,他 静谧的童年提前终结了 。 他随着母亲逃亡,辗 转 苏州 、上海 ,经香港 、越 南、昆明到重庆。 中学时代 的他 在四川 生活。 1947年,1 9岁,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 门大学外文系。 1950年,2 2岁 ,离开大陆到台湾 ,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8年,30岁,赴美国进修 。这一年,她的母亲孙秀君女士在台北去世 。 1971年,43岁 ,在台北写出《乡愁 》。此时,他 已 离开 大陆满 20 年,而母亲也已经去世 13年了。 1992年,64岁,离开大陆已经整整43年之后,第一次终于再次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 6、在坟墓的外头,余光中写了很多小诗来呼唤他的母亲,老师选了其中两首,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老师需要一个同学来与我合作。 招魂的短笛(节选)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 母亲啊 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 母亲啊, 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今生今世(节选)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多年之后站在母亲矮矮的坟前,内心的痛楚依然是那样清晰,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 四、三读诗歌,升华情感 § 7、对我个人而言,乡愁又是一种家国情怀。家是个人的放大,国又是家的放大。我的乡愁是“大我”所面对的民族的乡愁。我本人生于南京,中学时代在四川度过,母亲和妻子是江苏常州武进人,父亲是泉州人。 § 到底哪里是我的故乡呢?只能说是整个中国。所以我常说,我的生命在两岸之间,我不但是台湾大学的校友,也是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校友。 “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 8、有人说,由于余光中先生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所以他的诗歌很注重节奏韵律,具有音乐美,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大家看看每小节的哪一句具有音乐美呢? 明确: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用了四个形容词 这几个词在形式上有重复,我们把他们称之为“叠词”。我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大量运用了叠词,比如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为什么要运用叠词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比较,读下面四组句子,语速放慢一点。男同学齐读破折号左边的部分,女同学齐读破折号右边的部分。 (屏显)对比朗读 乡愁是一枚小邮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船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坟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9、比较一下,为什么要用叠词? (1)又叠加了一个字,读起来声音自然就要拖长,而乡愁的深情也就随着这声音的拖长变得绵延、弥漫开来了。我们慢慢地来读这些叠词,就仿佛聆听着使人内心的叹息,悠远、绵长,有独特的味道。 (2)一层叠一层,叠起来,层层叠叠的,程度就重了,那么乡愁自然也就随着情感的叠加变浓、变重,让人感觉更深,更浓重了。 (3)这几个叠词都是第三声。第三声是先降后升,读起来就连续两次都是先降后升、先抑后扬,这样就会让人感觉回环曲折、低回婉转,恰恰就把作者那种千回百转、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给表达出来了。 10、最后一个小节,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根据大家的常识,海峡真的很浅吗? 明确:海峡很深,但是深不过作者恋国之思。所以相比较起来,海峡是浅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那种热切期盼两岸统一的情感。 五、触动心灵,物化乡愁 这首诗,作者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生活中除了这些事物之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想情绪,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为主题,做一个仿写。5分钟 六、再读诗歌,读出诗境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既有对亲人绵延无尽的思念,更有对回归故土的苦苦期盼,这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先生的这种从“小我”到 “大我”乡愁的情感,正是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声。下面请大家再读读一读整首诗,读出漂泊在外游子的那种绵长、浓重和千回百转的感情。-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愁 2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乡愁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6 秋季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0 教学 设计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乡愁》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71884.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7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