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春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希望在短短的45分钟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公元755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乱,谁能讲一讲这场战乱?(请学生讲他所了解的“安史之乱”。) 藩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15万大军,起兵反唐,半年时间,从河北一直杀到长安,唐玄宗出逃,长安沦陷。战争一直持续了八年,当时的人民生活如何?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城内景象如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诗人杜甫发自现场的报导。(板书课题、作者) 同学们齐读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初读 指名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他人评价。强调重点字音。 建议:语速放缓 再指名读。 齐读 2、师生分节拍轮读 诗歌往往具有音韵美,读准它的节奏很重要。 这是这首诗的节奏,(投影出示) 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请你们齐读每句的第一节拍,老师读第二节拍,你们从题目、作者开始。 下面我们换过来,我读第一节拍,你们读第二节拍。 3、身临其境(投影出示) 下面请你自读这首诗,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看看诗人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自主学习) 下面哪个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从诗中看到的情景? (学生发言) 从短短期42个字中,这个同学看到了这么丰富的内容,了不起!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或不同的见解? 强调一个词——“国”:在这里是指国都长安,(破:破碎、破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在”,什么不在了?(昔日繁华、安宁……)“草木深”为什么?(无人打理,一片萧条。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人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无比凄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想象家书来时的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为什么头发稀疏?想象这个人的心情、表情。 下面让我们穿越1250年的历史,来到长安,用声音把这些画面传递出去。 齐读,读出身在现场的感觉。 4、“我即杜甫”。读出情感、读出作者(投影出示) 同学们,此时的杜甫身在何处?(长安) 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756年8月杜甫从陕西的家中前往宁夏投奔刚刚继位的唐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往长安。因为他官职卑微,叛军不再关押他,他便困居长安。第二年三月写下此诗。 请大家想一想,此时身在长安的杜甫,心在何处? 学生发言 此时45岁的杜甫,身困长安,心系家国,让我们透过他的其他作品,看看不同年龄段的杜甫心在何处?(投影出示) 24岁的杜甫心在何处?请看他的诗作,大家齐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指名读下面的注释,你认为此时的杜甫心在何处?(心在勇攀高峰、报效国家) 再看36岁的杜甫心在何处?齐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心在朝廷和民众) 44岁的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4岁) 心忧百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49岁的杜甫为了天下寒士,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杜甫一生身世飘零,但他的心却始终在家国民生,他为国而忧,为民而痛。 此时你就是杜甫,请把你的忧愁和痛苦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传达出来。 请全体起立,用上你的表情和动作,(配乐齐读) 请允许老师用我的声音表达一下对杜甫的理解。(教师范读) 三、字斟句酌 这么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仅用42个字表达了出来,请大家再读读、品品,哪一个词语或句子写得最妙。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总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令人满眼凄凉。 (板书:国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讨论课后练习一(2)中的两种解释哪一种正确。 两种解释其实都有道理,它们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不管如何解释,都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 (板书: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板书:家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凄惨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板书:忧重) 四、课堂小结 《春望》集国忧、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一千二百余年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激励后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杜甫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和他的诗篇却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投影出示)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五、感恩杜甫 (投影出示杜甫像) 同学们,杜甫现在跨越1250年的历史来到我们的现场,他现在就站在这里,满怀感激地说:“谢谢同学们对我的理解!”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再次回到《春望》,感受那个苦难的年代,那个伟大的灵魂。(配乐齐读) 下课! 《春望》教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与荣幸,因为栖身语文,(从另一个角度说是以此为业,不管被动还是主动,喜欢还是讨厌),虽身在喧嚣的尘世,却常有超然物外的体验。正应了刘勰那句:“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那些浸润着前贤心血的文字流进我们的血管,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给予我们那么多正性的影响。 具体到这节课,从备课到上课,有几点感受: 一、准备由繁到简 1、课前收集资料多多益善。 2、备课写详案,细节越细越好。有较充分的预设,有益于课上精彩的生成。 3、进教室前,心中的教案越简越好,以免使预设成为桎梏,只要有一个大方向就好。把所有的理念,化为一个理念——在学生和作品作家之间牵线搭桥。 4、心处虚空状态,捕捉课堂上的灵感。 二、课上贴近学生。 我是一号上台,担心音响等器械是否调试正常,课堂初始没有将百分之百的精力投放到学生身上,与学生的共情不够,因此没有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学习的精力有点分散,随着文本学习的深入,学生才逐渐进入状态,最后学生的诵读已比较深入地领会了诗意诗情,和杜甫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只有教师完全忘我的投入教学,学生才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如果能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多地质疑提问,会有更多的课堂生成,学生的表现一定会更加精彩。因此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课后感谢大家 课前于永正老师的诗歌教学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张伟忠老师主编的《初中语文经典篇目解读与教学》也激发了我很多灵感,群组成员、学校音乐与微机老师的帮助,使我顺利地找到适合诗歌的配乐,妻子“静心备课,与杜甫同体,还原杜诗中的生活情境,感同身受,出声朗诵,直到你流泪”的场外指导也契合我的心意。 全身投入课堂教学的研究,虽有忙碌,但收获确实丰厚,这也正契合了佛家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从此看语文人是幸福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望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30 教学 设计 鲁教版 五四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30课《春望》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70894.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7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