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教师补充注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句中的“尺”为齐尺,相当于19. 7厘米。“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66. 5厘米,约合五市尺。 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窥”,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4、“孰”:古为“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视之”的“孰”,即用其本义的引申义,是“精审”,“孰视”是“定睛细看”。 5、“旦日”:课本注释为“明天”,不妥。据《辞源》“旦日”条,“一天明时,即平旦。”课文中的“旦日”是紧承上文“朝”而言的,只能解释为“白天”,或“天明后”,而不能释为“明天”。 6、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 二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提出问题)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 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解决问题) 三、布置作业。 有哪些疑难问题(包括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准备下一堂讨论。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讨论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1、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3、本文的人物对话有何不同? 二、课堂自测(20分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长) ②形貌昳丽(光艳)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④臣之妻私臣(偏爱)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⑦时时而间进(间或) 2、辨析加点词的意义和词性。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代词) 孰视之(仔细地,副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周详地,副词) 3、“于”作介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A.到 B.向 C.对 D.比 E.跟 F.在。 给下面加点的“于”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客之美我者,有求于(C)我也。 ②……皆以美于(D)徐公 ③皆朝于(A)齐 ④此所谓战胜于(F)朝廷 ⑤曹操比于(E)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4、“于”和“是”连用,有:A.于是B.在这事上。给下面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于是(A)入朝见威王。 ②吾父死于是(B)。 5、比较下面两个疑问句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哪一个句子与现代汉语的词序相同? ①吾孰与徐公美?②吾与徐公孰美? 这两个句子都有表比较的疑问代词“孰”(谁、哪个、什么),都有连接相比较事物的连词“与”,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第②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词序。 6、对话的个性化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在回答邹忌提出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时,妻、妾、客人的回答有何不同?试结合他们的不同身份扼要回答。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 齐威王 妻→→→→→→私←←←←←←←宫妇左右 | | 妾→→→→→→畏←←←←←←←朝廷之臣 | | 客→→→→→→有求←←←←←←国境之内 ↓ ↓ 受蔽 受蔽 类比推理 教后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0 邹忌讽齐王 纳谏 教案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9808.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