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2)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4)利用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读懂大意。 【过程与方法】 (1)注重读音和停顿,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言语感。 (2)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琉通文字,理解基本内容。 (3)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做到准确、通顺。 (4)通过合作讨论,设计问题情境,领悟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两则寓言蕴含的道理:《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l)重要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遗、契、是、惑;“宁信度,无自信也。“是吾剑之所从坠。”“不亦惑乎?” (2)调动生活与知识积累,领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诵读、背默课文,形成积累。 【难点】 对文言句式的感悟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一下,小学里接触过哪些寓言故事,谁愿意给同学们讲一讲?(学生自由回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的隧道,回到二千多年前的战国,去看一看在那儿发生的一个与鞋子有关的故事——郑人买履。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引导方法探究 怎样读得准确? 点拨:读准字音三法:利用文章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相互询问。 怎样读得流利?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句读恰当。 2.朗读感知 学生使用以上方法,先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再齐读课文。 3.小组活动一 分小组朗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和断句。 [课件演示] 买履(lǚ)者 自度(duó,这里不读dù)其足 遂(suì)不得履 吾忘持度(dù,这里不读duó) 及反(f6n.同“返”) 宁(nìng)信度 不亦惑(huo)乎 邃(jù)契(qì)其舟 4.展示交流 教师启发引导如下: ①《郑人买履》中的“自度其足”为什么不读“du,而在“吾忘持度”中又读“d”呢? ②“置之其坐”中的“之”与“至之市”中的“之”意义一样吗? ③“市罢”的“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④“坐”与“反”为什么能当“座”与“返”的意思讲呢? ’ ⑤《刻舟求剑》中“楚人有涉江者”的“涉”作什么意思讲最符合文意?举例说说,今天还有哪些词语保留这个意思? ⑥“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是”的意义一样吗? ⑦“不亦惑乎”这是哪一种句式?“惑”作什么意思讲最符合文意? ⑧你能说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吗?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再读感悟,引导理《郑人买履》 (1)齐读《郑人买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示如下: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一句大概有三种译法:“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有个郑国人,想出去买双鞋子”,“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鞋”。你认为哪一种最符合课文原意?你还有什么新的理解?为什么? ②“至之市”的。市”与今天“城市”的“市”一样吗?为什么? ③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而忘操之”的“而”,你是怎么理解的?去掉它,可以吗? ④“已得履”与“乃日”之间语意有省略,根据上下文,你觉得可以补充哪些语意? ⑤这个郑人买到鞋子了吗?“遂”字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哪些感情色彩? ⑥你觉得最后两句对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2)围绕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可采用竞赛积分的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3)故事讲述,整体探究。(男女同学之间可采取讲故事竞赛的方式,也可采取小品表演的方式) 2.举一反三,引导理解《刻舟求剑》 (1)放声朗读课文,引导合作探究:学生围绕词义与文意问题相互答问,教师适时点拨。 (点拨]①“楚人有涉江者”一句与《郑人买履》中的哪一句句式相同?从文意来看,作者要突出的对象是什么?②你能指出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吗?这种句式有什么作用? (2)再读课文,引导比较思考: ①《刻舟求剑》与《郑人买履》相比较,你觉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点拨)《刻舟求剑》最后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全文,发人深省。 ②你认为历史上确有“郑人”和“楚人”吗?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呢? 联系寓言的特点,明确虚构的作用与意义。这两篇寓言都是虚构作品.作者之所以虚构这一类故事,是为了反映一定社会阶段的经济生活、思想意识、社会习俗,表达他们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以此喻彼,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你觉得这两则寓言在寓意上有无相同之处? 这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④两则寓言的出处相同吗?它们是否选自寓言专著? 根据课文注释作答。 3.分组研讨.深化理解 (1)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这则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这样的傻瓜似乎不会有,然而细细一想,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有这一类的笑话。有的人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不是和郑人买履一样愚蠢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尝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2)渡江的楚国人刻舟求剑,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想想看,这则寓言讽刺的是什么样的人? 渡江的楚人根据刻在船边的记号下水找剑,除了白费力气之外,是不会有其他结果的。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他刻的记号还有帮助记忆的作用;但他搭乘的船在江中横渡,船靠岸之后,原来刻的记号早已不是剑坠之处,他仍然从此处下水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很显然,这篇寓言讽刺的是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 注意: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好能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来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多角度、多层面的个性化理解,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迪,发散思维,形成个人独到的理解。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本文是同学们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古代寓言,短小精悍,给人启发,让人深思,从中我们可以初步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古人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文学无疑是使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源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寓言二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古代 寓言 教学 设计 新版 苏教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8506.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