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细柳营》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细柳营》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细柳营》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1.细柳营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继续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重点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4.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纪律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场所需要纪律,行军打仗需要纪律,学校学习也需要纪律。想当年,岳家军纪律严明,威震八方;戚家军治军有道,勇退倭寇;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称颂。今天,就让我们到课文中认识这样一位纪律严明的将军吧! 导语设计2: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同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文言文知识归纳 (1)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着盔甲) 2、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守)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名词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2)古今异义 1、壁门士吏(壁 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2、请以军礼见(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3、使人称谢(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3)一词多义 1、军――军细柳(驻军,驻守) 上自劳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2、使――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动词,派,命令)(名词,使臣) 3、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 天子为动(被) 4、以——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介词,把,任命) 以备胡(连词,来,用来) 以军礼见(介词,用,行) 5、将——诏将军(jiāng,将军)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jiàng,将士) 6、之——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 文帝之后六年(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补足音节,不译) 2 作者名片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38岁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史记》。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3 背景追溯 西汉初年,北方强大的匈奴政权时犯中原,成为西汉一大边患。汉文帝时的后六年,匈奴更是大举入侵,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汉文帝任命宗正刘礼率军驻守霸上。派徐厉驻守棘门,任命周亚夫驻守细柳。本文所写的是文帝亲赴军营巡视、慰劳守边将士的一段经历。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 2 再读课文,读清句读。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3 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根据注释自行翻译。 (2)教师指点,掌握重点词句。 4 理清课文结构 【交流点拨】 (1)(第1自然段)先点明背景,交代因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2)(第2自然段)中心段,集中地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3)(第3自然段)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二)深层理解 1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文章还用相当的笔墨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进行对比,以表现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2 课文最后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作结是不是显得多余? 【交流点拨】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领导的细柳军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以皇帝的感叹作结,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还表现了汉文帝知人善任的特点。当劳军结束后“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惊什么?作者虽未写明,但很清楚,就是对周亚夫和汉文帝的态度感到惊异。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话,其中一褒一贬,非常分明。这段话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调查研究之后,其力量就不同寻常了。因此这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并不多余。 3 概括一下汉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意外。 【交流点拨】没有守将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军中不能驱马奔驰;守将周亚夫手拿兵器,以卑礼拜见天子。 四、板书设计 20、细柳营 司马迁 真将军矣 若儿戏耳 军士吏被—锐—彀—持 (松散)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直驰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直驰入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将以下骑送迎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检查文学常识和重点字词掌握的情况。 (一)走进人物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交流点拨】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一是皇上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将士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然后皇上驾到“又不得入”,直到天子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这就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周亚夫油然而生敬意。二是在前面的军营,文帝及随从可以“直驰入”,但在细柳,由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也得拉住缰绳慢慢地走。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是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三是当天子到达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面对文帝则是“持兵揖”,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这些都突出了细柳驻军的令行禁止,军纪严明,同时也表现了周亚夫治军的严格、严肃、严谨,突出了他“真将军”的风范。 (二)走进语言 1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一个“惊”字,含义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周亚夫迎接皇帝不到家,冒犯天子之威而惊恐;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恼怒。 2 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 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说明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其三:三营将领的对比。“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将以下骑送迎”———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这些对比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因而细柳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如山,而霸上和棘门军军纪松懈,军容涣散。 (三)走进写法 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交流点拨】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军纪严明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四)走进主题 文章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三、拓展延伸 1 周亚夫“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和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二者所表现出的性格是否一样?如不一样,表现了各自什么性格? 【交流点拨】不一样,周亚夫是恪尽职守,李白是狂放不羁。 2 文中的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整、忠于职守,请谈一谈其现实意义。 【示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扬周亚夫的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柳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细柳营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1 教学 设计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细柳营》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6940.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