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永久的悔》 课 题 《永久的悔》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姓 名 学科 语文 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叙事性散文。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游子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有耄耄老人对母亲往事的追忆,有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传奇故事,也有美国女权运动领袖的斗争经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功能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揣摩散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理出叙事的线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散文因其故事性不强,很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因此,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及意境美,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散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原题《赋得永久的悔》,课文通过作者回忆过去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己的心情。这篇散文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什么表示强烈感情的抒情的字眼。但正是这些极平常的日常絮语,却蕴含着至爱深情。 双项教学设计方案 (一) 学习者 分析 (1)、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懂生活的艰难,不理解父母苦心、缺乏爱心,而且具有阅读量少的特点。 (2)、通过《背影》的扎实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叙事散文的一般特点。 (3)、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这类文章时,往往不能融入真情实感,缺乏细腻生动的细节来打动人心。 (4)、通过《背影》及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父母的苦心,健全人格,懂得尽孝,懂得关爱他人,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领略文章平实自然、在日常絮语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二) 教学 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并会运用。 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3、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归纳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写作特点。 4、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帮助孩子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三) 教学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 教学难点 1、对文中某些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的理解。 2、理解全文的线索及文章的主题,了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教 学 准 备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简 介 作 者 了 解 写 作 背 景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 2、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 (板书课题) 我们大家对作者了解多少呢? 适当补充 回忆,思考,回答 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 学生回答, 检查预习情况。 创设情境 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积累作家作品常识 为学习正文打好基础 初读文 正字音 理结构 明线索 1、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3、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板书 5、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6、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7、小结: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 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指名回答 结合上下文理解、体会 思考后回答, 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默读课文 思考后回答 浏览课文后回答 找出并朗读相关语句 组织学生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情感基调 、 进一步培养学生找准文章线索的能力 深 入 理 解 文 章 体 会 母 子 情 深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激发阅读兴趣,出示思考题 适当点拨 2、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3、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4、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 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2、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3、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4、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这几段中哪一段最感人至深? 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阅读第3、4段,边读边思考: 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问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用这些词语造句,提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概括后回答 组织讨论,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细读5~8段,熟悉内容。 思考后回答 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后回答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自然流露出的深沉情感 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在老师引导下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指名回答,指名朗读 在老师引领下体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同桌互相谈谈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解。 逐段赏析,突破难点,在学习和感知中,进一步领会母爱,陶冶情操。 归 纳 中 心 体 会 写 法 引导整体把握文章中心,深入体会文章语言质朴但感情真挚的特点 适当点拨、总结 浏览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思考归纳后回答 体会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随堂练习 1、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2、将写得好的进行全班展示 总结、点拨 3、布置作业 学过这篇课文,听过如此感人的故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是什么呢?(提示:可以说说心中的愧疚,或者是告诉后人如何珍惜现在的机会与长辈相处等等。)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描写 小组评议 仔细倾听别人的作品,吸取长处 在升华中进行能力培养,深刻感受母爱,体会作者深深的悔恨。练习用细腻的描写来打动人心的方法。 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感情线索: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最深切、最难忘、最真实 ) 叙事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久的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永久 教学 设计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6296.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