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6.21《论语》六则(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1《论语》六则(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6.21《论语》六则(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1、《论语》六则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1)、《论语》六则言简意深,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谈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二方面的内容。 文章脉络 第一则讲求学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主要谈知识巩固与创新。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的三种不同用心。 第五则讲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第六则讲修身的进程,必须经过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才能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 2)、逐节学习 第一节 “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这些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 〈译〉学习了知识按时去实习它,这是很愉快的事。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三句话中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叫“反问”,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 第二节 “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体会或发现。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节 “罔”指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译〉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 弄得精神疲惫。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第四节 好:喜欢 乐:愉快,快乐 〈译〉孔子说:“懂得的人不如喜好的人,喜好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这一则所说的是学习的三种不同用心。 第五节 “择”选择。“善”好的地方。“改”改正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好地方学习,对他们的不好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 第六节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 天命: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听从,顺从 矩:法度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不疑惑,五十岁时知道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六十岁时听到什么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 这一则讲修身的进程,必须经过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才能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 3)、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请举例说明 (第一、二、三、四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第五则谈及学习态度问题。第六则孔子谈到了自己终身学习的效果。) (1)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即学习要复习。 “温故而知新”即在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的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学习与思考要结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三种不同用心。 (2)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随时随地地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别人的长处。 二、延伸拓展——跳出文本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哪些观点内容使你收益最大,谈谈你的感想。 2.与课文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如何改进? 3.你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建议吗?试谈谈。 三、回归文本 1)、全班齐读,分组朗读。 2)、文句翻译。学生抢答、学生互译。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语录体,仅指明孔子的话而没有写出说话的语境,一则就是一章,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我们在学习时应首先认识到本文的行文特点,深入领会每章的含义,以及在学习和做人方面对我们的启迪。 本文所选六则,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讲的是学习态度;一类讲的是学习方法。这些都是古人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律和经验。我们今天拿来学习,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多注意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评价:“半部〈论语〉治天下”。 关于学习方法:温故知新等。 关于学习态度:择善而从等。 《论语》六则 作业检测参考答案: 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二、D 三、 1、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学而时习之。④温故而知新。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A: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B: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3、择善而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教学后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1论语六则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6.21 课时 教案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6.21《论语》六则(第2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5620.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5620.html